一百十八彈劾奏章

京城,紫禁城,西暖閣。

一份奏章靜靜地放在大明皇帝崇禎的面前,崇禎一聲不響,用手託着下巴,似乎在那考慮着什麼。在他對面的文淵閣大學士劉鴻訓和禮部右侍郎周延儒大氣也不敢出,肅手站在一旁,等待着聖上的示下。

“這份奏章我想你們也都看過了吧。”好久,崇禎終於開口說道:“朕自登基以來,從來都沒有看到過措詞如此激烈的彈劾奏章,簡直就像面對殺父仇人一般,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啊?”

兩人誰也不敢先開口,見皇上又追問了一次,身爲朝廷首輔的劉鴻訓硬着頭皮說道:“臣以爲這只是浙江巡撫朱斌的一面之詞,尚需深查。況且,今日傅宗龍的奏章也到了,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個清楚,與朱斌奏的截然相反,請聖上過目。”

接過奏章粗粗看了一下,崇禎順手扔在一邊:“那你們看這兩份奏章哪份更可信啊?”

那周延儒何等聰明過人,只看崇禎對待奏章的態度和手勢,心中已然一片雪亮:

“陛下,臣以爲朱斌所言爲真。朱斌所彈劾的總有七款十一罪,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其一傅宗龍見死不救,任憑我大明近四千忠勇將士戰死疆場,而這其中兩千士兵,還是從浙江千里馳援而去,百姓死傷更是不計其數;其二部下葛元投靠反賊,反過來以朝廷火炮對付朝廷士兵;其三還是其部下雷天德,在太平戰鬥最緊之時,公然逃跑,挫動軍心。臣以爲,這些事情都是有名有姓,又有人證,誣陷同僚乃是重罪,朱斌不會不懂這一點,若傅宗龍沒有做過這些事情,朱斌他又怎敢上這奏章?”

那傅宗龍乃是劉鴻訓竭力保舉前往山東剿匪的,眼見皇上頻頻點頭,劉鴻訓有些着急地說道:“聖上,周大人,捨棄太平不救,乃是傅宗龍效仿壯士斷腕之舉,此於私德雖然有虧,然於我大明朝廷有功無過也。至於他的部下,人的十指尚且不能一般長短,又何況十數萬將士,如何能讓傅宗龍一一瞭解?還請聖上明鑑…”

“壯士斷腕?”周延儒冷笑連連:“朱斌千里馳援,卻被人斷了腕,這是何道理?剿滅了古世清部之後,傅宗龍遲遲不肯發兵救援,難道還需要斷腕嗎?哦,我明白了,傅宗龍乃是首相大人您推薦的,因此除了他以外,那誰的腕都是可以斷的了…”

見他話中有話,劉鴻訓直氣得面色通紅,可在聖上面前,卻又不好公開發作。

崇禎擺了擺手,讓兩人安靜下來:“宣錦衣衛郭粱進來。”

隨着崇禎的宣詔,不一會一名錦衣衛千戶走進,崇禎緩緩地說道:“郭粱,把你得到的情報,和兩位大人說一下吧。”

“是。”那郭粱低着頭道:“太平之戰爆發之後,湊巧的是,我們錦衣衛有名校尉正在太平,此人姓胡,名老東,用的是一百總的名義。從太平之戰開始到最後一戰,胡老東都將其中經過詳細記載了下來,現請兩位大人過目。”

他將一疊紙遞了過去,那上面詳細記載了太平之戰中所發生的一切,黃飆如何奮勇斷臂,李天齊如何英勇作戰,太平軍民如何死守了三十七天,遠遠超過了傅宗龍要求的十五天,而答應的援軍始終不到。黃飆等將領又是如何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決意死戰於太平等等…

在最後的幾行之中,字跡非常潦草,明顯是匆匆寫上去的

“黃李二將軍決意於城同亡,黃飆將軍命令打開城門死戰,並高呼‘大明萬歲!陛下萬歲!決一死戰!’,所餘六百將士皆和之,胡老東亦決意效仿之,陛下萬歲…”

“真忠烈之士也!”周延儒大聲呼道:“如此忠烈之士不嘉獎之,豈不令天下寒心,陛下,周延儒斗膽進言,請陛下公開嘉獎太平忠烈,以慰英魂!”

“真忠烈之士也!”崇禎站了起來,重複着周延儒的話道:“不到四千人,整整擋住了五萬叛軍的進攻,朕,朕實在想不通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若我大明將士皆都如此,我大明早就廓清四海,宇內臣服。‘大明萬歲!陛下萬歲!決一死戰!’,至死都不忘朝廷,朕有這樣的忠烈英勇之士,朕開心得很,開心得很…”

真正打動崇禎的,只怕還是這十二個字,能在臨死前還在高呼陛下萬歲,大明萬歲,這樣的人在哪個皇上心中,那都是大大的忠臣!

“有什麼樣的皇上,就有什麼樣的臣子。”周延儒趁勢恭維道:“陛下用朱斌用得好,朱斌用這些將領也用得好,可是說來說去,還都是聖上能識人,善用人。”

崇禎嘴角露出了難得的微笑,說道:“劉相,你上了年紀,又陪朕說了這麼多時候話,朕看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劉鴻訓心中一片悲涼,聖上這是在趕自己走了,怪只怪自己錯在爲傅宗龍說了話,無法揣摩到聖上的意思,跪了磕了個頭,巍巍顫顫的站了起來,步履蹣跚地走出了西暖閣。

“玉繩。”崇禎叫了聲道:“這朱斌真的不簡單啊,到了浙江,還沒有多少時候,就給朕送來了大批的餉銀,解了朕的燃眉之急。還是沒用多少時候,練出來的精兵當真能以一當十,他當初承諾的事可都做到的。我大明宗親里居然出了這麼位人才,當真是祖宗保佑啊…”

這其中最主要的可就是因爲朱斌姓“朱”了,那傅宗龍立下的功勞再大,終究也是個外人,皇上怎麼不可能不猜疑,更何況,太平之戰這幫將士打得也實在是太漂亮了!

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二百九十七定亂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三百三十一北大年大起義二百九十七定亂五百四十七孩子三百五十八內亂漢陽城上三百三十二談判三百七十三孔聖人和讀書人九十一斬草除根三百零三太陽和火焰二百七十三夾成溝的皇帝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三百二十五正紅旗三百三十三聯盟的瓦解五百二十二歐洲之王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一百九十七情定眉樓四十二初進京城五百零八英國人和英國人之間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三百六十六橫行不法肆無忌憚一百九十九公侯結盟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一百六十五條件和交換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四百八十三倭島之亡五三百二十九大破象兵五百十六海盜五百五十三信任二百九十二大西國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二百十九劫糧一百七十二潛龍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八十二赴宴和賀禮一百零二練兵一百十六撫帥對督帥二百零七一門忠烈一百四十六殺人三十一監運太監三百七十三孔聖人和讀書人四百六十五金澤城的歡迎三十一監運太監八十二赴宴和賀禮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一百零八軍民皆兵九十三青場嶺之伏四百五十四逃亡六十六水軍四百四十一團聚二百二十天文二百三十三僱傭軍三百四十五門派四百四十九出兵二百七十六國難銀二百八十四神奇到達的糧食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一百二十一意外的金幣四百四十一團聚四百九十六呂宋突變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三百九十二日月昭昭天佑吾皇二百九十七定亂二百六十六大勝二百六十八追匪五十三軍令狀一百十一太平城二百九十八鷹落峽九十七海鹽陶家五百二十五皇帝陛下的意思五十一重逢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三百五十二金屋藏嬌五百一十章 上帝保佑國王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四十八老實人五十君臣之交七十四完勝四百五十二皇帝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三百零七定賊四令一百三十九大路小道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一百八十九占卦殺妻五百五十一炮火一百七十二潛龍四十七初見崇禎二百八十七保國公的部下二百九十救命糧二百五十八血旗招展四百六十五金澤城的歡迎二百二十天文三百二十二讀書人一百八十二洛陽會戰四三百四十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