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抵制一帆科技

廣告播放平臺已經定好,白話省衛視,晚間新聞後的時段,每天十五秒的廣告,連續播放兩個月;合同也簽了,預付的款項也給電視臺打了過去;

此時,離電視廣告正式開播還有兩天,張一帆開始按步就班進行着他的準備,至於之前自己用一帆科技的抖音號發出去的,其實連預熱都算不上,也就是個隨手所爲的事情;

於是,接收半成品,招集員工,排布產線,然後慢悠悠地生產,產品從開始試量產到跑出產能,得有個爬坡的過程,也剛好在情人節前跑出這個緩衝期.....

反正,廣告還沒開始播呢,悠哉悠哉....

冬天的那釐村,有種別樣的熱鬧,已經沒有什麼需要下地乾的活了,大家都窩在家裡,進入過年模式,準備着過年的東西,準備着各種美食,然後女人打打牌,男人喝喝酒....

外出打工的人也開始陸續返鄉了,有工地完工了的,也有在工廠裡辭了工的,甚至還有自離的;

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是想多和家人聚上幾天,有的則是想年後換個工作環境,有的則想着相個親,要是合適的話,也就不再出去打工了,在家相夫教子;

人開始多了,然後村子也就開始熱鬧了,晚上有排練着壯劇的,其實來來回回就那幾個劇本,但是外出回來的小夥子小姑娘們還是樂意參與,當然,短短十幾天排練,也不會演得出什麼好的效果;

白天,年輕人還是沒什麼事,不然也不會選擇這個時機回家,幫忙做點家務是應當的,但是別的,還真沒啥要做的了;

走親訪友,那是過了初一後才做的事情,年前的這個時候,也就是吃吃喝喝,當然,殺完年豬後纔是吃喝最好的時機;

所以,對於外出務工返鄉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休假期,基本上就是什麼也不用做,等到要春播的時候,趕緊跑出去打工去,弄點錢寄家裡就能堵住悠悠之口,何樂而不爲?

然而,那釐村今年提前返鄉的人們明顯失策了,

絕大部份的人,家裡的父母全都往張一帆家裡面跑,說是打小時工,於是,家裡的家務只能落在他們身上了;

除了一些在外面沒有點理財概念的人,基本上,過年返鄉的人,都能給父母或者家人一筆錢,或多或少,這些錢,也許就是家人在家裡辛苦一年的收入,再加上長輩的寵愛,所以他們過年的時候都過得比較滋潤;

而今年不一樣了,自己一回家,好,父母家人出門毫無負擔了,所有的家務還得自己來做,心裡有點委屈,但是總也不能攔着父母家人出去賺點錢.....

要怪,只能怪張一帆家怎麼搞出的這些東西,但是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有了張一帆他們家的那些散工,自己家的日子過得好了不少,不用再依賴自己在外面賺的錢;

有的人家裡添了冰箱,有的人家裡鋪了幾個房間的地磚,有的人,原本父母每個月都是打電話伸手要錢的,現在也不要了,這就是改變;

到底是怨張一帆家,還是該感謝他們家,其實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了個數,所以,倒也沒多少怨言,畢竟,就像工廠一樣,你愛來不來,又不缺你家一兩個人;

張一帆對那釐村的習俗還是很清楚的,過了臘月二十三,基本上大家就完全不幹活了;

過了二十三,那就到了殺年豬的日子了,殺年豬,少不了幾頓吃吃喝喝,畢竟南方的天氣,很多東西是臘不了的,然後,有了冰箱,吃喝的時間還可以延長一些,生活再好了一點,那就再殺點雞鴨;

再然後,就到過年了.....

過年,怎麼着也得折騰上好幾天,包棕子,做米花,炸麻團:

除夕前一天,村裡的青壯擡銅鼓在村裡邊敲邊遊一圈,然後送到廟邊上,日夜有人敲皮鼓和銅鼓,敲鼓的人可以是本村的青壯,但是以前女的不可以敲,後來都能敲了...

初一呆在自己家,爲了個好兆頭,男的早上去挑泉水(現在有人偷懶,挑的自來水,包括作者自己),女的,上山拜廟,這個廟可不是什麼佛寺,在那釐村或者說周邊,拜的是一個岑大將軍的寺廟;

初二,這叫回孃家節,女婿得帶着老婆孩子回孃家,備好禮物,其實也沒什麼,就是過年做的糕點,然後一兩隻雞鴨,再給岳父母個幾百塊錢的壓歲錢,給親戚的小孩一點紅包就好了,關係好,條件又方便的話,便住上一兩天,當天返回的也有(桂省的特色,彩禮很少,嫁妝也不多);

初三到初幾,那就是一些走親仿友的時間,關係好的親戚上門,然後一起喝酒,吹牛,猜碼,這些時間,大家,特別是年輕人都是吃吃喝喝,其本上就是除了做菜之外什麼都不用管,

然後吃喝得差不多了,人也慢慢一個個回到工作崗位上去了,那自己也該出去打工了....差不多就是這麼一個流程;

這也正是張一帆爲什麼堅持在年前要加強生產的原因了,因爲這些人,在過年期間是不幹活的;

雖然也不知道這和諧褲能賣出去多少,但是,訂了的原材料半成品,總是要把它們做成成品,至於賣不賣得出去?

大不了到時屯起來慢慢賣,總不能在情人節這種節骨眼上面上演斷貨吧?

這樣做蠻好的,畢竟還是給自己留了底牌,到時上萬件褲子發貨,包準能讓人傻眼,張一帆喜悠悠地想着。

不過,接到了王北北的一個電話之後,張一帆就直接傻眼了。

一夜之間,這個和諧褲突然竟然冒出了好幾萬的網上訂貨量....

網上訂貨可不是像一些什麼商家之間的交易,也許一個承諾,那就生產發貨了,這可都是要通過平臺的,也就是訂了貨就要付錢的。

也就是說,這東西廣告還沒打出來,就已經這麼火爆了....

早知道這樣,還找什麼明星?打什麼電視廣告?

而現在,張一帆甚至已經來不及去追究根源,這平臺上銷售的東西,可是有發貨時間限制的;

發貨環節,張一帆不怎麼擔心,賣驗瓜順的時候,王北北那邊發了這麼久的貨,應該知道怎麼做了;

可是生產這邊,產能提不上來,那真的是讓人惱火,錢就擺在面前,然後賺不到,換作誰也會不甘心;

怎麼辦?唯今之計,那也就只能再開一條產線;

那釐村的人就那麼多,能拉上的人,基本上都拉過來了,目標自然就到了那些外面務工歸來的人羣;

張一帆管理學也是學了不少,所以,他覺得不能再用以前的老方式來駕馭這些年青人,

計時的工不合適,他們本來在外面計時的價就很高,回來過年,也是帶着享受的心態回來的,要是比外面的價格低,或者一樣,他們寧可不幹;

能用的方法只能是計件,也不是侷限於這些返鄉的人員,就算是以前在村裡做着事的老大媽,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計算報酬;

“二哥,小帆家那裡招工,說是做計件的,裝個衣服而已,一天能賺不少錢,反正咱們在家裡也閒着沒事,要不明天去試試?”

“小妹,我也正想和你說呢,我想着先去試個幾天吧,划算就幹,不划算就算了吧,反正是在村裡面幹活,而且那些叔嬸都說了,他們結錢可乾淨了,一分錢不拖,賺多賺少沒所謂,反正又不耽誤咱們過年....”

“那行,咱們明天就去,不過,咱們全家都去了,那家裡的豬誰喂啊?”

“我起早一點,喂一頓就出門,中午讓媽回來喂一頓就好了,反正過幾天就殺了,怕什麼?”

村裡面自然不會只有這麼一家有這樣的交談,張一帆家裡傳出了招工的消息之後,很多家的人都躍躍欲試;

誰願意背井離鄉?

誰願意故鄉只有冬,再無春夏秋?

要是能在家門口找到碗飯吃,誰願意跑那麼遠去,吃着不習慣的飯菜,然後做着千篇一律的活,最後,一年到頭只能回家一次....

即便是這個工作只是臨時工,那大家還是很心甘情願去做,在哪裡打工也是打,回到家做工,難道就低人一等不成?

五險一金,說白了,其實很多人都不在意,如果可以,他們更願意把這些錢取出來,哪怕是隻取自己交的那一部分,這個,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理解的人很清楚,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可能打夠十五年這樣的工;

於是,張一帆家的第二條產線順利地開了起來,中間有點小波折,但那都是小事情,無非就是崗位調配,設備位置之類的小問題,

然後,第一批貨終於能正常的交了出去,至於王北北那邊搞的快遞,到底怎麼搞定的,張一帆沒心思搭理,他能搞定,不拖後腿就好。

然而,第二天,訂單還是這麼多,而且電視廣告確實還沒有上線,張一帆開始有點慌了....

自己弄出了這麼多產品,怎麼就沒有過這樣的場面,然而就這麼一條底褲,怎麼就這麼多人買呢?

有點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後續電視廣告上線了,如果銷量大增,那自己該怎辦?

最終組裝那都是小事情,大不了花多一點價格,把相鄰幾個村的外出打工者給吸引過來,再不行大不了外發,末端的工藝這就是純手工組裝,還真不擔心這個;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供應商那邊有沒有這麼多的備料,過年期間能不能生產....

本來只想弄個東西出來的,誰知道會成了爆款?

你們不能去買點水蛇?去買戒菸頭盔?去買些可以用得上的東西?實在不行,買驗瓜器,買有機肥總行了吧?

怎麼非要跟這底褲給卯上了?

難道現在變得全國都怕潘大嫂了,還是都怕了隔壁王哥?

所以,張一帆被搞得有點焦頭爛額,加急給供應商加訂單,而且,這邊市場預估也不知道該估個什麼量,

私底下和王北北,凌志聊了一下,也就是覺得這產品,能賣出個百萬個差不多就到頂了;

而且這個數字還是在考慮換洗的情況下來計算出來的,有點保守,但是也有理有據;

很多家庭,那都是有老有小一起生活的,這些擔心完全就不必要,有的自以爲感情很好,不能因爲這些東西而失掉了信任;

就比如凌志,他就覺得自己的老婆絕不會要求自己穿上這麼一件東西,他覺得完全是多餘的。

——————,

“呼籲大家一起抵制一帆科技公司,他們生產的產品完全就是在喪盡天良,滅絕人性,監控人身自由.....”

一個貼子開始在熱門的論壇上發了出來,

也就是痛訴一帆科設這個沒有人性的公司,設計出來的產品,全都是針對男士的,而且是以非常不友好的方式;

比如,戒菸頭盔,只要戴上了這東西,你就別想抽菸,要點個火都難,直接一股水把你的火滋滅;

再比如戒菸頭盔,你哪怕是不喝酒,旁邊有人喝酒,只要酒精度達到了一定的量,那麼你的腦瓜子肯定被敲,告官都沒有用;

而現在,更加劇烈了,他們發明了一種底褲,就連上個廁所都要請示,得到老婆的同意,否則的話,就只能應急解鎖,而且還即時錄音,把你淋漓盡致,或者是傾泄一空的聲音全給錄下來....

這設計對誰來說都是特麼的太不友好了,完全沒有了自由,也沒有了隱私;

這樣的無良產品,抵制,必須抵制!

要是真用了起來,萬一拉肚子怎麼辦?讓老婆可勁地聽?

即便不是拉肚子也不行啊,個人隱私還要不要有?

不能接受,完全不可能接受!

這種說法,還真是一乎百應,幾乎見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是很認同這個觀點,大家都是男人,都明白,即便真沒想做點什麼壞事,但是被人盯着的感覺,真的不爽。

所以,大家都在羣裡喊着,抵制一帆科技,抵制監控生活;

然後,當幾個大男子主義者以這個名義發出了朋友圈後,應者寥寥無幾.....活着不好嗎,兄弟們?

當然,還是有不少年輕人頭鐵地站了出來,挑戰了這一局面:

“抵制反人類的一帆科技....”

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危機,但是對於一帆科技來說,這是一個壞事,同樣也是一件好事.....

第169章:危機(1)第206章:劉玲的矛盾第192章:成亦蕭何,敗亦蕭何第十一章:部隊進駐第206章:劉玲的矛盾第三十二章:王北北的老媽第226章:無腳輪椅第三十三章:張總的佈局第214章:王北北的錢(1)第251章:大理與蒼山第126章:試產(1)第201章:若水寒冰(2)第三十二章:王北北的老媽第一百零一章:暴底和誤會第264章:期望綻放的女孩第238章:不同的想法第165章:華強北(2)第220章:候剛的想法第134章:挑戰與機遇第一章:預備老鴇第六章:版本升級第125章:水蛇的廣告片第五十五章:夜宵(求推薦票)第九十四章:應聘?(票票)第169章:危機(1)第十九章:驚訝的老張頭第十四章:矛盾的激化(1)第178章:女孩的心思(2)第174章:王北北買車(1)第214章:王北北的錢(1)第127章:試產(2)第168章:千里之外的李冰(2)第四十九章:水蜈蚣的啓發(求推薦票)第373章:防僞(4)第七十三章:招待(2)第三十八章:失職者的反思第二十九章:養豬場事宜(1)第七章:公告與直播第四十五章:來幫我拉屎第十三章:水果攤的陳立第197章:新產品的糾結第二十四章:西瓜?好吃的西瓜....第七十六章:香洲夜宵(2)第247章:人力的選擇第114章:新的發現第272章:防僞(3)第三十六章:業務帶來的困擾第275章:和諧褲(1)第175章:王北北買車(2)第135章:北兵的測試結果第251章:大理與蒼山第七十一章:會面,演示(求推薦票)第四十六章:小帆的經濟第二十章:又更新了第九十三章:凌志的PPT第五章:當了帶頭大豬之後第三章:我讓你上學,你卻要餵豬第二十五章:老張頭的想法第169章:危機(1)第七十六章:香洲夜宵(2)第五十三章:張一帆的想法第十八章:驗瓜妹子第五十七章:火星來的那個機器人..第十八章:包工頭的出現第204章:減肥日記(2)第十一章:部隊進駐第171章:打馬(1)第四十九章:水蜈蚣的啓發(求推薦票)第十章:李玲的生菜第225章:自駕的兩表兄弟第四十章:自由軍團(2)第194章:緊急招聘第222章:熟人賣的第三十二章:新的要求第189章:實驗+王北北的困境第二十九章:怪物攻城(1)第219章:果蠅問題(2)第157章:代工的價碼第257章:計算機研究所的交談第163章:公司定址(2)第八十七章:被帶偏的凌志第235章:成見(2)第247章:人力的選擇第七十六章:香洲夜宵(2)第279章:廣告(2)第153章:跨界打敗內行2第175章:王北北買車(2)第十八章:包工頭的出現白菜有話要說!第四十三章:侯剛的想法第150章:軍屬(2)第145章:投產(3)第七十八章:小張老師的燒烤(1)第一百零八章:看中了那個系統第172章:打馬第九十八章:李專家第十章:李玲的生菜第二十七章:機甲的想法第245章:王北北的爆發第223章:年會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