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

那臧擒豹一箭未能射中韓淮楚,猶自不豫,當下拍馬過來,高聲道:“末將欲往!”

蒯通道聲好,說道:“你領一千輕騎,入到城內查探一下,看看有沒有埋伏。切記,若遇埋伏不可戀戰,即刻退回。”

臧擒豹道聲:“末將領命!”即率領一千騎兵,踏過吊橋,突入城內。

那臧擒豹手持一杆長槍,一馬當先,剛入城中十米,突覺身軀一墜,跨下坐騎一個失足,連人帶馬陷了下去。剛想呼叫,只覺鼻尖一股穢臭傳來,口鼻之內,頓時灌滿了黃澄澄的糞水。

原來那城內挖了一個大坑,表面用竹竿撐起,鋪上厚氈,填上黃土,灑上落葉,看似與尋常道路無異。那臧擒豹坐騎一踏之下,便中了機關。

而他身後的騎兵,卻來不及收勢,一個一個,接二連三地陷入那糞坑之中,瞬時嚎叫連天。那倒黴的臧擒豹,被自己人壓着,身上不知被馬蹄踹了幾腳。若不是身體強壯,早已踐踏致死。饒是如此,肋骨也斷了幾根。估計這半年之內,是不能復原了。

終於那後面騎兵看着不對,勒馬收繮,穩了下來。將一個個沾滿渾身糞水的先驅者打撈上來。

蒯通看似不對勁,急忙傳令鳴金收兵。於是一個個渾身惡臭的倒黴者,狼狽不堪地退回陣中。

蒯通便問發生何事。那臧擒豹哼哼嘰嘰道:“末將一不小心,跌入了糞坑。”蒯通心中一凜,“果然城中布有機關!”

只聽韓淮楚琴音一停,哈哈大笑道:“蒯師兄,剛纔吾只是略施小計予以薄懲,好戲還在後頭,要不要再派人來嚐嚐滋味?”

蒯通狐疑不定,未及作答。卻有臧荼縱馬前來,見兒子傷成這副模樣,心下大怒,舉着手中三尖牛頭叉指向韓淮楚,高聲喝道:“韓信,休得猖狂!看吾攻入城內,屠盡你這邯鄲城一城百姓,爲吾兒報仇。”

韓淮楚雖面上若無其事,冷汗卻涔涔而下。那虞芷雅在他身旁看得真切,他那一襲青衫,背後已被汗浸溼了去。

原來韓淮楚顧忌燕軍惱羞成怒,故意留了一手,未在坑內插上尖竹利刃這般兇器,要不然那臧擒豹身體穿透,哪還有命在。但那燕國大將軍臧荼見愛子受傷,一怒之下,竟要屠城。

“若真是這樣,小生豈不成令這邯鄲城數十萬百姓蒙難的罪魁禍首了?”

在這糞坑之後,還有兩道埋伏,一道是箭雨陣,箭尖均用劇毒淬過,見血封喉。一道是炸雷陣,用那府庫中存有的硫磺,可炸他個人仰馬翻。

但燕軍若強行攻城,這兩道埋伏只能撐得一時。敵軍有四萬人馬,前仆後繼之下,還是難以抵擋。

韓淮楚心想,“難道那諸葛亮的空城計終歸是杜撰出來的,用在這真實的戰場便會不靈?”

他望了望遠方,心中一陣焦慮,“司馬卬的人馬,怎還未被燕軍耳哨發現?”

城樓之下,便有軍醫前來,用擔架擡着那臧擒豹,回大營療傷去了。

臧荼正要下令攻城,蒯通阻止道:“且慢!這城中設有埋伏,恐中了敵軍奸計。”

臧荼仰頭長笑:“軍師,先頭是你要攻城,這會兒又猶豫不決。如此反覆多變,徒然讓韓信那小子笑看了。”

臧擒龍亦幫腔道:“軍師,你是不是太過小心?吾軍有大軍四萬,何懼他些小埋伏。如此畏首畏尾,豈是大丈夫行事?末將不才,願領一彪人馬殺入城內,爲吾弟報仇雪恨。”

蒯通心想,“臧荼雖事事聽從自己,但他到底還是軍中主帥。他既要攻城,也只有由他去了。”

正值此時,忽有一騎從遠方馳來。馬上之人高聲呼道:“緊急軍情!”沿途士兵,紛紛閃到一旁,讓出一條道來。

韓淮楚一見那人,心中大喜,“看來司馬卬他們去往鉅鹿途中,已被燕軍斥候探見。”

※※※

那鉅鹿便是史上著名鉅鹿之戰所在之地,位於趙國都城邯鄲的東北,四周千里平原,自古便有糧倉之美譽。與邯鄲比鄰相望,正處於通往邯鄲的路上。

燕軍兵指邯鄲,這鉅鹿自然是要攻克的。現下已爲燕軍拿下,有二千人駐守。

而燕軍若想歸國,必須通過鉅鹿。若鉅鹿有失,便斷了燕軍的歸路,這數萬燕兵便成了孤軍,再也回不到故鄉了。

韓淮楚令司馬卬領着五千從城樓墜下的丁壯扮成的“大軍”,從小路繞過燕營直奔鉅鹿,一路上偃旗息鼓,卻又故意弄出喧譁,驚得夜鳥一陣亂飛。

如此故露痕跡地喬裝,被燕軍斥候發覺,便把他們當做了一支偷襲鉅鹿的大軍。見這支大軍人多勢衆,也不敢靠近細看,趕忙來向主帥稟告。

臧荼聽了那斥候的述說,大驚道:“這鉅鹿是萬萬丟不得的。軍師,現下吾等該當如何?”

蒯通搖了搖脖子,得意道:“吾說不可攻城,汝等偏不相信。你看,這趙軍若不是兵力充足,怎會有如此多的人馬偷襲鉅鹿。”

他頓了一頓,說道:“趕快下令,後隊改爲前隊,返回大營。令臧擒熊率領一萬人馬速去鉅鹿救援。吾軍乃是大路直道,敵軍走的是小路彎道,當可將其截住。”

臧擒熊道聲:“末將遵命!”即領着一萬人馬,匆匆去與偷襲的“趙軍”廝殺去了。

餘下燕軍,即掉轉頭,返回大營。

韓淮楚望着那燕軍離去,如釋重負,長吁一聲,頭一歪,伏案倒下。

這一夜,他勞心勞力四處佈置,一刻也沒閤眼。眼看敵軍終於中計,再也支撐不住,只想好好睡上一覺。

他徹夜未眠,那曠世美眉虞芷雅又何嘗不是如此。她秀眸凝望了韓淮楚一眼,對周圍軍士說道:“扶韓將軍入屋休息片刻。汝等按韓將軍吩咐與吾圖紙,加緊佈置工事,修築城防,以備敵軍再次攻城。”

便有士兵架起渾身虛脫無力的韓淮楚,下城樓而去。

※※※

未時時分,燕軍大營,中軍帳內,臧荼將桌子拍得震天響,高聲吼道:“軍師,大王說你足智多謀,要我事事聽你。可如今聽了你的主意,卻錯失了攻城良機。這邯鄲城如今已難攻取,你說說看,我們如何回去面見大王?”

原來那臧擒熊率一萬燕軍從大路直撲鉅鹿救援,終於在巳時將那偷襲的趙國大軍截住。

孰料那趙國一支五千人的“大軍”卻戰也不戰,一轟而逃,遁入山林向四下裡逸去。

抓來幾個俘虜審問,令臧擒熊大吃一驚。這些人壓根就不是什麼軍人,而是邯鄲城平民所扮。臧擒熊隨即想到那進入邯鄲城的兩萬人馬也是平民所扮。一問之下,果然如此。

臧擒熊又驚又怒,“原來那邯鄲城是一座空城,吾軍中了韓信的奸計!”急忙派出飛騎,回返大營傳訊。

待到臧荼得知真相,午時已過,已到未時。而此時又有派往邯鄲作間的都尉欒布被韓信放了回來,雲陳餘已親率輕騎進入城內。後續部隊,正源源不斷趕往邯鄲!

這一下,再想攻城已如登天。臧荼便將一腔怒氣撒在蒯通身上,噼裡啪啦好一頓責罵!

蒯通聽着臧荼的責罵,無言以對,神情頹然,半晌做聲不得。

“吾那小師弟果然高明,竟用如此計謀退去了我燕國的四萬大軍。看來吾之智,與他相比遠遠不如。

吾曾在燕王面前誇下海口,雲要踏平邯鄲,取得這趙國上郡納入燕土。如今成了這副局面,還有何顏面回去面見韓廣。

那地廣人稀偏處一隅的燕地又怎能逞吾平生之志,完成自己圖霸天下的夙願?”

蒯通長長嘆了口氣,說道:“蒯某取邯鄲不下,愧對大王,今去也。”話畢,轉身向帳外行去。

那臧荼卻也不攔,還譏諷道:“如此浪得虛名之輩,留之何益。”衆將以鄙夷的目光望着蒯通,一路嗤聲不斷。

蒯通踉踉蹌蹌走出大帳,邁出燕營,消失在視野之中。

從此蒯通在長達五年的風雲起伏,波瀾壯闊的楚漢風雲中,再也沒有冒過泡。直到韓淮楚領軍攻打趙國,齊國時,纔再一次出現在歷史舞臺。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

燕軍營中一片沮喪,而趙都邯鄲,卻興高采烈一片歡騰。

一隊全身卸甲的趙國兵將,人數足有五千,正從南門魚貫縱馬馳入邯鄲。雖風塵僕僕,卻人人臉上洋溢着喜悅的表情。

原來陳餘並未接到那軍侯曹猛的報訊。他自個聽說燕軍犯境,圖謀趙國都城,便帶了輕騎前來救援。爲了這趙國上郡不爲他國得去,這批輕騎已趕路趕了兩日一夜。爲了加快速度,大將軍陳餘下令全體卸甲,拋去身上所有累贅之物。

是啊,那邯鄲乃趙國之都,府庫內各項兵器,戰甲應有盡有。只要及時趕到,還怕沒有這些物事麼?

邯鄲百姓,列成兩行,簞食壺漿,夾道歡迎自己子弟兵的到來。

一杆大旗上,繡了“大將軍陳”四個大字。一個彪形大漢,手提齊眉棍,跨着白龍馬,行在隊列之前。

韓淮楚迎面走了上去,拱手道:“陳師兄,自萬載谷一別,別來無恙。”

那陳餘一見韓淮楚,從馬上跳了下來,欣喜道:“是韓師弟麼?你怎會在這裡?”

韓淮楚身旁那老態龍鍾的太史馮簡道:“若不是韓將軍,這邯鄲城險些不保。”陳餘奇道:“這是什麼回事?”便有邯鄲城一幫文武大臣道:“韓將軍施展空城之計,嚇退了燕國四萬大軍。”

陳餘納悶道:“什麼是空城之計,我怎從未聽說?”韓淮楚微微一笑,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且請移駕郡守府,吾已備下酒菜,爲師兄洗塵。待到席間,再與師兄細細述說。”

※※※

郡守府內,宴排兩行。墨家鉅子,軍中驍將與朝中大臣均列席間,濟濟一堂。

陳餘饒有興趣地聽完墨家鉅子虞芷雅繪聲繪色的講述,撫掌大笑:“韓師弟,你這空城計是怎麼想出來的,竟讓我們二師兄載了這麼大一個跟頭。”

韓淮楚哪裡能說自己是從《三國演義》翻版的,遂支吾道:“吾見此城兵微將寡,難以保全,情急之下,臨時想出這個計策。至今想起仍覺僥倖。”

陳餘笑道:“情急之下,能想出對應之策,韓師弟果然不愧是我縱橫門中的精英。我最佩服的不是三師兄李左車,而是你這小子,哈哈。他日見到主公公子歇,我必保薦你執掌舉國兵馬。”

曠世美眉虞芷雅一聞此話,芳心大悅,嬌靨綻放如盛開的桃花。

韓淮楚聞到陳餘提起李左車,便問:“三師兄的兵馬現下可正在往邯鄲途中?”陳餘卻搖了搖頭,說道:“三師兄並未來邯鄲,他率輕騎折路向北,日夜兼程,追趕那背信棄義的奸賊李良去了。”

韓淮楚眉頭一皺,心想三師兄怎這麼不知輕重,不來援救這趙都邯鄲,而要急於去追趕那已經逃亡的李良?

陳餘知他困惑,乃笑着解釋道:“三師兄飛鴿傳書,雲李良部下俱是我趙國兒郎,不可讓他們陷入秦地。那李良此去,攜有大批輜重武備,不可落入秦人之手。至於這守衛邯鄲嘛,嘿嘿,有我陳餘足矣。”

韓淮楚心中暗贊,“三師兄果然高瞻遠矚。人還未進邯鄲,便已作謀國之大事了。”

只聽陳餘得意揚揚道:“吾此番來,還備了一手奇計。如若得手,那膽敢犯我趙境的燕人,可要吃大苦頭了。”

韓淮楚“哦”了一聲,問道:“師兄莫非還有什麼手段?”陳餘大飲一口酒,賣了一下關子,才把那計道出:“吾已派虎將李齊去斷燕軍的後路,突襲他歸去必經之路——鉅鹿。韓師弟,你說我這計策如何?”

只聽虞芷雅撲哧一笑,接言道:“韓公子早想出此計,又有何奇?若不是城中兵馬匱乏,早就把鉅鹿拿下了。”

陳餘聞言一怔,面紅過耳。心想韓信這小子果然比自己高明,這計他早已想出來了。若對手是他,那鉅鹿定然有重兵把守。他日若戰場相遇,定不是他敵手。

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三十章 甩手掌櫃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二十六章 何方神聖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二十二章 將她帶走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三十五章 陷身賊窩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