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意味深長

距離李安國的大墓百來十步的地方,建起了一座草廬,李澤將要在這裡替父守墓三個月。李澤最終還是沒有將李安國與蘇氏夫人合葬。

雖然桃姨娘曾經去找過他,說起過李安國的遺願。

李安國自己沒有敢跟李澤說,因爲如果說了被李澤駁回,那就一點挽回的餘地也沒有,他希望在自己死後,由桃姨娘來說,再加上李安民在一邊勸說,李澤或者能答應這一件事。

對於李澤的生母王夫人,李安國是抱愧的。

但對於李澈的生母蘇夫人,李安國同樣也是覺得對不起。

王夫人臨死之時也沒有原諒他,遺命李澤不能將自己葬進李氏祖墳。

李澤沒有同意。

他心不平。

桃姨娘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雖然說起來,她現在是側妃,算是李澤的長輩,但她很清楚,如果李澤不願意了,她就什麼也不是。

從一介通房丫頭走到今日這一地步,完成了絕大部分女人一輩子也無法完成的事情,桃姨娘不想失去這些。更何況,她還有一兒一女呢!

女兒李馨已經嫁給了金滿堂的兒子金不換,金氏一族是李澤的鐵桿,要是自己違拗了李澤的意思,將這件事情大張旗鼓地張揚出去的話,只怕女兒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的。

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有一個兒子。

因爲李安國身子骨極弱,所以李湛便是胎裡帶的先天體弱,也就是像李氏這樣的大家族不差錢,各種各樣的昂貴的藥材要多少有多少,而金源,燕九又是醫道高手,幾年來不懈的調養,如今總算是有了起色。

李湛這一輩子,只能依附於李澤纔有可能享一輩子的榮花富貴,才能一輩子衣食無憂。而且哪一次公孫長明與李安國一席長談的時候,就是她在一邊伺候着的。雖然那個公孫先生說話雲山霧罩的,但桃姨娘卻也是多多少少聽懂了一些。

李澤是要當皇帝的,那將來,自己的兒子,至少能得一個親王。

自己何苦又要爲了一個死人而得罪李澤,讓他心裡不痛快呢!

而另一個知情者,李安民,差不多與桃姨娘也是一樣的心思。

李澤聲威而隆,北地幾乎就是他的一言堂,代唐而自立,只怕是遲早的事情,站在李氏家族的立場之上,他自然是喜聞樂見的。李澤如果當了皇帝,那他們這一族,可就成了皇族了。他李安民,是李氏唯一的男性長輩了,將來不說爲鎮一方,手握大權,但最起碼,一個大宗正是絕對跑不了自己的。

而一旦李澤真做了皇帝,必然要追封李安國,那就又涉及到了李安國的夫人的問題。如果現在把李安國與蘇夫人給合葬了,那將來要追封的時候怎麼辦?將蘇氏也追封爲皇后,李澤只怕不幹,在他心中,想要的只怕是將這個名分給自己的生母王夫人。

但事實擺在哪裡,李澤能冒天下之大不諱嗎置蘇氏與不顧嗎?

只怕不行。

所以最好的辦法,現在就不給他們合葬,反正蘇氏現在一個人也沒有剩下了,過上一段時時,悄悄地將蘇氏的墳墓從李氏祖墳裡遷出去。再過上幾年,蘇氏一族,也只會存在於一些老人們的心裡頭,年輕一輩兒的,誰還記得蘇氏一族是誰?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他會讓人慢慢地淡忘一切。

所以他雖然接到了李安國的信,但卻裝作什麼也不知道。桃姨娘知道李安民手裡有這封信,卻也不肯明說。

至於李澤的心腹,壓根兒就不會提這件事。

於是李安國,終究是一個人孤零零地被下葬了。

大墓的周圍,李澤親手植下了一圈松柏樹,雖然還只是一些半人高的幼苗,但想來幾年之後,這裡必然是松柏成蔭了。

拿着一把小鏟子,將墓碑前的石階縫裡的一些冒出頭來的小草給剷除掉,這才下葬了不到一個月,便有小草長出來了,可以想象,那些荒效野外的墳頭,如果沒有人照應,只怕一兩年,便會荒蕪而無法尋找了。

“李相。”身後傳來了呼喊之聲,李澤轉過頭來,便看見公孫長明正搖搖擺擺地走了過來。

“公孫先生怎麼過來了?”李澤迎了上去。“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讓劉明亮跑一趟不就得了。”

“是我自己想出來散散心。這些天一直悶在秘書監裡,腦子都快要炸了。”公孫長明走到墓前,衝着墳墓作了一個揖。“我帶了剛剛送來的新茶,一起喝一點?”

李澤點了點頭。

片刻之間,自有衛士們從草廬裡搬出了桌椅板凳小火爐茶具等,就在草廬之前擺好。

提壺給李澤倒了杯茶,公孫長明自己也端上了一杯,淺淺地品了一口,道:“這一次小皇帝的表現,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吶。不過據我看來,只怕小皇帝還沒有這份城府,是有人在背後給他出主意吶。”

李澤微微一笑,端起杯子喝着茶,卻沒有搭腔。

“原本以爲將他放在武威書院裡,會讓他學到一些東西,看到一些東西,明白一些東西,但現在看起來,他終究還是沒有省悟過來,依舊心存幻想啊,如此拙劣的試探,當時在場的人,誰不明白?李相不知你注意到沒有,當時韓琦的臉都綠了!”

公孫長明所說的小皇帝的拙劣的試探,是在小皇帝當時親自前來祭奠的時候,當着無數文武大臣的面,沒有與任何人商量,便大肆地對李安國進行了加封。

李安國本身便是鎮州郡王,被追授爲親王,其鎮州郡王的稱號,則成爲了李氏世襲罔替的榮譽,由於李澤本身便是親王,所以便由李安國的幼子李湛承襲了這個爵位。

如果說這個還在大家的接受範圍之內的話,但接下來小皇帝竟然出人意料的加封李安國女兒李馨爲藍田郡主,就屬於赤裸裸地不加掩飾的試探了。

藍田是什麼地方?那是隸屬於長安的治縣,一般而言,能得到藍田封號的,只有可能是皇家嫡系的公主,如今卻給了李安國的女兒!說起來李安國對於大唐有什麼貢獻?真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生了李澤這麼一個兒子。

而這個藍田郡主,就是用來試探李澤而已。李澤如果接受了,那自然就是將自己的野心展示給了天下人看。

韓琦當時的臉的確是難看到了極點。生怕李澤當場發作出來,或者就坡下驢,要是李澤真接受了,小皇帝將何以自處?當時在場中的嫡屬於李氏的那些將領們,一個個的可都是神色難明。

誰都知道這裡頭的意思。

李澤自然不會接受。當場便堅辭不受,最後由章循出面打了圓場,李馨被封爲了石邑郡主。

這樣的小伎倆,李澤懶得理會。對於他而言,一步步走下去,自然而然地就會水到渠成,而在之前,自然不必給人留下什麼話柄。

“李相,這一次李安民回來了,我的建議是就不要走了。就讓他在武邑任職吧!”公孫長明道。

“爲什麼?”李澤略略皺眉:“接下來我們便要發動對僞樑的最後攻擊,這個時候,也要防着東北的張仲武有什麼動作。二叔在平州多年,與薛衝也配合默契,而且他在哪裡,也能壓制得住薛衝,換一個人去,只怕不成。”

“有的。”公孫長明笑道:“不如把王溫舒調到平州主政吧!王溫舒知兵事,也主理過民政,兩方面都拿是起放得下。而且他的資格又老,在朝中人脈深厚,也是能壓制得住薛衝的。”

“爲什麼一定要把二叔調回來?”李澤反問道。“王溫舒的身子在當年那一戰之中也是受創頗重,這些年來一直都有些後遺症,去平州不大好吧,真要這麼辦,只怕曹信和王明義都會怪我。”

“我已經私下裡徵求過他們的意見了。”公孫長明道:“王溫舒自己是極願意的。您也知道,王溫舒最爲看重的長子王明仁之死,說起來與張仲武又哪裡能脫得了關係?王溫舒恐怕心心念唸的便是滅了張仲武吧?所以有他去平州,張仲武只怕還會更老實一些。因爲張仲武清楚,他只要給王溫舒一點點口實,王溫舒絕對便會動手的。”

“這倒是說得不錯。”

“覆滅僞樑之戰,李相你肯定是要親臨一線的,這樣的蓋世之功,也只有李相你纔有資格去領受。但您這一走,武邑不免就空虛了,柳大將軍也不在武邑,所以,武邑需要李安民回來坐鎮。”公孫長明幽幽地道。

“你在擔心什麼?”李澤失笑道:“莫非我不在武邑,還會出什麼事情不成?”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李相,這可是你常說的話。”公孫長明笑道。“你不在的時候,有李安民在,他可以作主,敢下決斷,而有些事情,換一個人,哪怕是曹信,章回,也是不敢的。”

“你公孫長明也不行嗎?”

“我不行。”公孫長明搖頭道:“李相,我只是秘書丞。曹章二人做不到的事情,我自然也做不到。但李安民卻行,因爲他姓李。是你的二叔。”

第三百二十一章:禮物第五百三十四章:兩套方案第三百一十六章:該放慢一下腳步了第九百六十八章:後院起火(1)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封海(4)第三章:一次偷窺第九十六章:紙上學來終覺淺第二百四十八章:郊迎第二百四十八章:郊迎第六十四章:僕從第九百三十九章:我自海上來(5)第二百七十五章:險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老教官的決定第二十六章:家有蛟龍第六百八十章:初次見面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見面第八百章:老子要幹大事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判斷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李澤的重點工作第五百二十四章:一篇文章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談話(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三百七十九章:棣州叛亂第三百八十一章:棣州叛亂(下)第六百七十六章:嶺南來人第四百四十七章:獨攬大權第一百二十三章:絕命突圍第三百零九章:覆滅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七百七十一章:回家第六百五十一章:交鋒第二百九十三章:進長安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背叛者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不吐故,何納新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膠着第五十八章:秘營要升級第五百九十五章:拼死一戰第八百一十四章:長安事(腆着臉的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這是一個問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接待第六十五章:別試探人心第一百九十九:閃電戰(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皇后與鄉民第九百一十六章:雲涌(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最後一戰第一百四十一章:接應第五百七十章:賊匪第一百七十二章:左右爲難第二百零二章:閃電戰(最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業火第二百八十五章:目的不同自然手段不同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九百零一章:大家都希望他死第九十六章:紙上學來終覺淺第七章:一番惶恐第二百六十五章:夏荷的歡喜第三百四十八章:婚姻大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殺氣騰騰第七百九十六章:援軍第六十二章:辛苦公子了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七百八十二章:新大陸第八百六十一章:三個狠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議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一場博弈第一百九十章:自立第九百六十三章:勇將第四百九十七章:各就各位第七百四十五章:海盜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封海(3)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場大勝第五百七十七章:西行路上新夥伴第八百二十章:栽贓第五百七十章:賊匪第七百三十八章:戰揚州(下續一)第二百八十章:福王第八十九章:昔年恩怨第九百四十二章:領地(3)第一百八十六章:柳成林的尷尬處境第八百四十六章:激盪(9)第七百八十一章:如何支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談話(再下)第五百六十七章:過年的感覺第一百四十八章:逆轉第一百六十一章:就是搬個家而已第五百八十六章:夾帶無數私貨的合作協議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七十五章:你來軟的,我就來硬的217:分化、瓦解與拉攏第三百九十三章:只待今朝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四百三十九章:湍流第一百四十三章:尷尬第三百四十七章:探父第七百六十三章:洞庭第五百六十七章:過年的感覺第二百三十五章:易水河畔(上)第八百二十九章:又一個第三百八十六章:謹慎第三百八十六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