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影響

“因爲本次科舉是第一次舉辦,所以各鎮各村名額都是五人。

而各村各鎮下次名額的多寡,則會根據上次的科舉成績進行相應的分配。

縣令大人已經說了,三年後我懷瑜鎮的內門名額將會有六個,而兩年後琅琊村的外門子弟名額則會有十個,這全賴三元之功!”

一旁的琅琊村三位村正也是激動莫名,看着家族如此重視科舉之事,這必然是考評的重點。

有此小三元在自己任期之內,想來今年幾人的政績至少也是個中等,甚至是上等也不是不可能。

而一旁陪同前來的幾位鎮守、村正則是止不住的羨慕,一個個摩拳擦掌,下次科舉定要再分個高下。

即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自己村鎮的利益。

楊弘成看着下方熱鬧非凡,想來不過半日,此處的消息就會傳遍整個琅郡。

到的此時,也不禁佩服自家大哥的手段,這名利二字運用好了果真有奇效。

隨着楊家科舉制開始在楊家七縣半地陸續全面開展,前三試村試、鎮試、縣試各縣都在有序進行中。

各鎮各村不時有村元、鎮元誕生,消息一經傳出,就有一地沸騰。

玉州大戰停歇近兩百年,恢復的不僅僅是各家派豪門,下屬的低階靈耕農已經更新迭代了四五代人。

而玉州底層修士又不需要靈階、寶階的靈物,他們只需要靈谷這等最基礎的修煉物資。

除了人口還比不得玉州大戰之前,其他的可以說已經恢復的差不多,凡事有些底蘊的基本不會短缺靈谷玉幣,。

各縣、各鎮、各村,那些望族不用多說,高門大戶的子弟自然也是摩拳擦掌,就是一些寒門子弟也是躍躍欲試。

畢竟楊家村試的門檻可不高啊,頓時一個個拿出多年積攢的家底,欲讓自家子弟魚躍龍門。

與此同時除了諸琅縣,其餘七縣之地,也各有人去送小三元牌坊。

當然不是都如諸葛家是三兄弟這麼湊巧,有的是叔伯子侄,兄弟姐妹,或是同宗之人。

一時間楊家在收攏各縣人才的同時,不但盡收七縣人心,同時也是對各縣縣令、各鎮鎮守、各村村正莫大的激勵。

如此各鎮鎮守、村正也是明白爲何要設三名,要勸耕農桑、要培育靈田。

要開採礦脈、要繁育人口、要植樹造林、要培育村中孩童。

如今又有了這科舉制,唉,若是一人怕是永無寧日。

聽說近日西山又新增了兵戰堂與工造堂,如此九堂三十六司,一人要對接三堂九司。

這麼一想瞬間感覺到了壓力,隨即又是無限的動力。

而那些獲得了外門、內門、精英子弟身份的非楊姓子弟,即使榮耀也是責任。

因爲這些享受了楊家好處的人,自然要全力支持楊家。

比如各村修渠鋪路,每年覈查田畝,上繳賦稅等等,都需起到帶頭作用。

若是還像以往一樣,隱瞞靈田畝數,對於一些如種樹拓荒等事消極怠工,可是會被革除楊家子弟身份的。

如此楊家拓荒的進度必然會大大提高,畢竟楊家之人再厲害人數畢竟有限,而七縣之地又有多少。

如此整合七縣生民之力開發,待得積澱百年,等到天地大變,必然能迸發出巨大的力量。

至於說前期投入楊家是不怕的,畢竟涼于山脈諸多靈玉礦脈,更不用不過百年新開之地就能產出帶來收益。

而通過科舉制度,把七縣優秀人才源源不斷的匯入楊家,如此纔算七縣盡歸楊家。

而這些身份只對一人有好處,對整個家族除了榮耀可並無便利。

此界大小家族勢力,高門望族無數,待得盤踞百年之後,基本都會享受諸多特權。

楊弘遠就要藉此次科舉,推行高門望族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穩固楊家的根基。

至於如今各縣的望族,即便楊家如何嚴防死守,可以預見不出百年定然有豪門誕生。

如今楊家已經給了上升渠道,剩下的就是徹底掘了他們發展壯大的根基,只待此次科舉一完,自有分曉。

而當楊家在放出科舉制這個消息後,就引起了玉州各派的關注,因爲楊家每次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總會提出的措施。

就如在陽曆一百二十年佔據了陽琅縣以及半個葛琅縣後,楊家三代族長楊成照就再次發下喻令,提高原有的嫡系標準。

原有嫡系不變的情況下,後續需得是進階武人境五重纔可位列嫡系,排入楊家傳承字輩,得錄金書玉冊。

而在新得的琅郡一縣半地的好處下,楊家上下並無反對意見。

楊家就是如此,持續的進取,在家族利益大漲的時候,兼顧家族發展以及既得利益者推行新的制度。

如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沒有損害,未得利益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可不是上下擁護。

楊家的種種制度,玉州各派不是沒有研究過,也曾想過融入到自己的勢力中。

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因爲改革可能對宗門以及更多的普通弟子有利。

可會損害包括自身在內的統治者的利益,如此若是強行推廣,必然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而楊家不同,楊家一來是新興勢力,楊家能有今日,可以說九成都是景昭太祖、端明宣祖兩脈的功勞,其餘族人都是受其蔭護纔有今日。

如今楊家立族百年,已歷三世,族殷而民富,其嫡脈威嚴以及對家族的掌控力極強。

二來就是楊家在樹立家族新的制度時,總是在楊家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如此衆多族人跟着水漲權高自然無人言語。

所以各家雖然都知楊家諸多制度的好處,卻是實行不下去,頂多修修補補,聊勝於無。

如此玉州各派自然期待楊家的新動作,沒想到新動作是如此的大,如此楊家每年的支出可是多出三成不止。

同時也可以看出楊家的大胸襟,大氣魄,一時間玉州各派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楊家的科舉選拔上。

而就在楊家七縣半地開展村試、鎮試、縣試的時候,楊家西山之上同時開展了關於楊家子弟的選拔。

第六百零六章 博道第一千零三章 現身第一百五十四章 在劫第九百六十八章 習撼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道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傳第八百一十一章 漁翁第七百三十章 開刀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化界第七百七十七章 火風第一千四十五章 逃離第二百一十八章 破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大殺第七百二十九章 三火第七百六十七章 亮相第七百章 涼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得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搖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九死第七百三十四章 九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擊斃第八百一十三章 坐山第二十一章 打狗第六百八十五章 四太第二百一十章 賀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論道第二百零五章 豪強第六百一十七章 三傳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傳第六百七十二章 找茬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善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桑仙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浪成第七百一十三章 東窗第三百二十章 藍碗第一千二十九章 各遇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舊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九塔第九百零四章 返周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點第三百七十三章 漸息第六百七十二章 找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紫氣第八百四十六章 五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衝道第六百二十二章 雷家第一千八十三章 甕中第一千七十五章 水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神關第五百九十四章 催枯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打通第六百九十四章 世雲第四百九十七章 竊蚌第八百六十六章 鬼虎第五十六章 交鋒第二百一十九章 豐厚第九百八十八章 木曜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第七十六章 喚靈第七百四十二章 諸修第三十九章 進鎮第六百八十九章 則已第一千三百六章 地仙第六十六章 熊餘第七百一十章 決定第一千一十三章 銅仙第五百四十章 再殞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未卜第四百三十四章 嫡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會仙第九十八章 平息第一千一百章 雷井第六百四十一章 靈脈第九百七十四章 海外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驚正文 第七百九十八章 助瀾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意志第一百二十八章 蜂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振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封印第九十章 前奏第二百零四章 真人第九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四十七章 後果第四百三十章 外門第八百七十三章 第四第八百九十三章 洛族第八十七章 進階第四百零七章 祭陣正文 第八百一十二章 得利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點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重蹈第一千三十三章 十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俱傷第一千八十章 後立第一百九十七章 初遇第五百八十三章 再成第七十二章 內外第八百一十七章 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