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解圍

恍恍惚惚中,雲居雁感覺到一絲溫熱的氣息時不時劃過自己的臉頰,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記起自己是被人打暈的,恐懼襲上心頭,她猛然睜開眼睛,一雙大手捂住了她的耳鼻。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她只覺得不可思議,繼而是滿腔的憤怒。

“你不要出聲,我便放開你。”

雲居雁重重點頭,待對方放手,她急忙從榻上坐起,見自己衣衫整齊,她站起身,擡頭怒斥:“沈君昊,你瘋了?居然找人綁架我!”

“我,綁架你?”沈君昊低頭看她,臉上的笑容慢慢放大,一字一句諷刺道:“你果然很聰明。”

雲居雁不甘示弱地回瞪他。多麼熟悉的容貌!她緊盯着他,彷彿想把眼睛看到的一切深深刻在腦海中。以前,她每一天都能看到他。重生之後,他們有多久沒見了?一個月?兩個月?今日之後,恐怕一兩年之內她都無法再見他。

“這就是你雲家的家教?”隨着沈君昊的話音,他手中的扇子“啪”一聲打在雲居雁頭上。他轉頭不再看她,因爲她的眼神太過炙熱,彷彿他們是久未見面的情人。而他清楚地記得,除了前幾次的不愉快經歷,他們最近一次見面是在五年前,而她似乎已經不記得五年前的事了。

雲居雁同樣尷尬地別過頭去,這才發現此刻所處的房間與之前完全不同,房間外絲竹聲不斷,隱隱約約中還有嘈雜的嬉鬧聲。“這裡是春風樓?我怎麼會在這裡?”她問。強壓着如雷的心跳。她不敢再次盯着他看,卻能清楚地感知他的一舉一動。

沈君昊同樣用眼睛的餘光觀察着她。不似前幾次的搶眼。今日的她穿着雪青長裙,外罩月白蘭花刺繡交領褙子,很是端莊素雅,看起來是打聽過他繼母的喜好。他微微扯了扯嘴角,不甚正經地說:“原來雲家大姑娘也知道春風樓,我們也算是志趣相投了。”說着便想去勾她的下巴。見她不閃也不避,臉上並無憤怒的表情,又訕訕地放下手。爲了掩飾自己的挫敗感,他誇張地嘆了一口氣。故作不解,說道:“只是不知道萬一長輩們發現你在這裡與男人共處一室。會作何感想?”

雲居雁抿嘴不語。 看沈君昊的態度,應該是他救了她,但他是如何做到的?自她被打暈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想問他,只是他們之間——她擡頭看他,只見他手持摺扇,似笑非笑,衣衫雖不算凌亂,卻難掩全身上下那股酒氣奢靡的味道。

一模一樣的容貌。可以前的他身上只有清爽的肥皂味道。他永遠是那麼溫和有耐心……她的心一陣刺痛。

沈君昊煩躁地打開扇子,轉身背對着雲居雁,沉聲問:“你應該記得是誰打暈你的吧?”他看到了她的眼神。又是那種眼神,透過他看着別人的眼神。他記得他們在雲家的第一次相見,他記得她的失態,他也記得她在葡萄藤下說的那句話,他更記得她是在見過他之後才決意履行婚約的。她不顧一切的執着讓他相信,那個人對她一定很重要。

雲居雁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就像他說的,她不能讓別人知道她與男人私下共處一室,哪怕是未婚夫也不可以。“我必須馬上回雅竹小築。那兩人我會盡快畫畫像給你。”她起身,檢查是否有隨身物品丟失。

沈君昊回頭,冷眼旁觀着她的動作。“我差點忘了,雲家大姑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過你想就這樣走出去嗎?”他好奇地問,卻是譏諷的語氣。

雲居雁暗惱。看沈君昊胸有成竹的樣子,必定是有妥善的計劃。這一刻她幾乎想對他大吼:我愛你,但這並不等於我必須接受你的冷嘲熱諷。可惜,她一個字都說不出口,只能默默坐回了原來的位置,無奈地問:“你希望我怎麼做?”

沈君昊聳聳肩,並不回答她的問題。

沉默中,雲居雁擡頭看着他的背影。他們的婚事一直是她一廂情願。從第一次的見面開始,他就清楚地表達了他的厭惡。“你爲什麼這麼討厭我?”她問得艱難。

聽到她的話語,沈君昊拿着摺扇的手指猛然握緊。他沒有回頭,只是無情地說:“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麻煩。”

一瞬間,雲居雁只覺得窒息。她低下頭不再看他。他們走到今天的境地,她應該後悔嗎?她不確定。眼下,她必須嫁,而他不得不娶,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會努力不成爲你的累贅。”她低聲承諾。即使他們註定不會有美滿的結局,她也不希望他討厭自己。

聞言,沈君昊輕笑,依舊背對着她,卻從一旁的銅鏡中看着她的反應。他知道自己的話或許很殘忍,但他不得不說:“想一想,如果你剛纔睜開眼睛看到的不是我,你的結局會如何?你敢說,我不會因此被你連累?”

隨着他的話語,雲居雁放在裙襬上的手越握越緊,直至指關節泛白。她居然蠢得因“章巍”兩個字被人打暈。就像沈君昊說的,如果不是他,她一定會萬劫不復。“你是怎麼發現我的?”她問。雖然她不知道許慎之正控制着許弘文,但她可以肯定,今日的事一定不是他所爲,至少他不是主謀。世上聽她提過“章巍”的人很少,有能力在魯氏派人守住門口的時候把她挾持出雅竹小築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是如何出現在這裡的?”她追問。

沈君昊沒有回答,拿起一旁的包袱扔給她,說了句:“把衣裳換了,待會明軒兄會帶你回雅竹小築。”說完便打開了房門。

一剎那,音樂酒氣夾雜着歌姬舞伶身上的香粉味撲面而來。在房門打開的那刻,雲居雁看到沈繡的貼身丫鬟站在遠處的門口,幾個手持杯盞,步履闌珊的公子哥見沈君昊出現,迎了上來,責備他換衣裳的時間太久。

隨着沈君昊順手關上房門,雲居雁情不自禁上前,卻只能聽到門外的歌舞聲。她打開包袱,裡面是一套丫鬟的衣服。幾天前的茶樓,她看到蔣家的丫鬟穿着差不多款式的衣服。她站在門口側耳傾聽,不多會兒,樂曲停了,隱約可以聽到沈君昊對旁人道歉,說是薛氏喚他去雅竹小築見未來岳母,明天他請於翩翩來跳舞,向衆人賠罪。

雲居雁猜測,沈君昊應該是去雅竹小築拖延時間,以防其他人發現她的失蹤。而她將扮作蔣明軒的丫鬟,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去。雖然沈君昊對她從沒有好臉色,但她相信他,因此她毫不猶豫地取下首飾,換上了包袱中的衣裳。

大約半盞茶之後,她忽然聽到沈子遙在外面嚷嚷:“君昊明明約了我們在這裡喝酒,怎麼會不在?”隨後是掌櫃的道歉聲音,稱沈君昊不久前剛剛離開。雲居雁不敢開門,只能繼續側耳傾聽,只聞沈子遙吩咐掌櫃的上酒上菜,又聽蔣明軒說他想去雅竹小築找沈君昊。

雲居雁心知他們這是在做戲,耐着性子等待。不多會兒,果然聽到有人敲門。她打開房門,蔣明軒與沈子遙與她見過禮,簡略地告訴她,蔣明軒已經在雅竹小築訂了房間。她將隨着他從正門進去,然後會有人送她回到沈繡身邊。他們叮囑她,只需對沈繡說,她在雅竹小築迷了路,恰巧遇上了蔣明軒即可。

他們說得平淡,雲居雁卻聽得心情沉重。很明顯的,沈君昊並不相信沈繡,而有關“章巍”,除了雲堇,她只在沈君昊二弟的茶樓提過。聽蔣明軒的意思,他在雅竹小築的房間並不是臨時預定的,而是一早就有了準備。一切的一切組合在一起,她將來必須面對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局面?她真的不會成爲沈君昊的累贅嗎?

大概是因爲蔣明軒生人勿近的習慣,又或許是因爲他是兩處的常客,從春風樓到雅竹小築的一路上都十分順利。兩邊的小二均不敢近身伺候他,雲居雁混在隨侍的人中間,低頭緊跟着他的腳步,沒人質疑她的身份,甚至沒人敢多看她一眼。

入了蔣明軒預定的雅間,待領路的小二退了出去,他吩咐自己的丫鬟幫雲居雁去內間換回原來的衣服。

雲居雁換了衣裳出來,鄭重地謝過蔣明軒,正想告辭離去,卻見他遣退了屋裡的所有人,不禁心中有些奇怪。

前世今生,這是她第三次見到蔣明軒。第一次在雲輔的壽宴上,她遠遠看到他,只覺得他對每個人都淡淡的,對沈君昊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親熱,對沈倫只能稱作“禮儀相待”。因爲他的冷淡,前幾天他突然在茶樓要求拜見她的父母,她十分的驚訝。如今想來,上一次的相見應該是他受了沈君昊之託,把他們帶離茶樓。再加上今日的事,雲居雁猜測他與沈君昊的感情應該十分的好。

“世子爺,上次在茶樓,多謝您爲我們解圍。”雲居雁再次道謝,也爲了確認。

蔣明軒明白她的意圖,平淡地回了一句:“我不過是受君昊所託罷了。”

第540章 敗家子第475章 高興壞了第346章 男人第113章 將計就計第86章 隱憂第552章 求助第256章 驚恐(三更)第505章 堅持第58章 生隙第141章 面子第360章 蛛絲馬跡(四更)第124章 危機與自由第473章 勸說(打賞加更1)第54章 會審(中)第324章 爆發(二更)第487章 鬧事第179章 相似第236章 收服(二更)第768章 威脅信第434章 叮嚀(粉紅90+)第73章 混亂第198章 動手第419章 要求第806章 相逢第615章 溫情第266章 不打自招(雙章合併)第499章 演戲(打賞加更8)第4章 兄弟姐妹第616章 急轉直下第257章 飄落(四更)第246章 前戲第322章 妥協(三更)第688章 安排(粉紅10+)第167章 兩個笨蛋第141章 面子第115章 探問第525章 驚愕(長評加更4)第288章 吃醋第320章 惴惴第188章 亂夢第762章 不對勁第210章 咎由自取(下)第805章 堅稱第239章 無視第155章 散沙第199章 苦肉計(二更)第55章 會審(下)第80章 良性循環第355章 毒計第774章 鍥而不捨第459章 偷聽(粉紅130+)第687章 目的第145章 無措第239章 無視第537章 起伏第61章 受罰第545章 大鬧第608章 追查第702章 恐懼第18章 謀劃第157章 吃豆腐第796章 鑰匙第733章第110章 遺傳第148章 隱患第388章 激烈第138章 惱情第424章 婆媳鬥第270章 送嫁(二更)第210章 咎由自取(下)第602章 歸來第629章 搶先第61章 受罰第732章第24章 飛蛾撲火第81章 意難平第280章 勞累(二更)第606章 揭發第5章 做糕點第412章 懷疑第538章 勾心鬥角第518章 爬牀(上)第301章 春夢無痕?(上)第4章 兄弟姐妹第423章第536章第640章順利第527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685章 威脅第33章 徒勞第212章 懇求第45章 風波起第687章 目的第350章 叮囑第394章 浮躁第49章 自囚(下)第88章 提醒第266章 不打自招(雙章合併)第638章 逼走第296章 連鎖反應(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