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南北對峙·清風襲來

滿目蒼夷的孝昌城讓蒙琰心中有一種揪心的痛,戰爭是殘酷的,於慶武沒錯,鄭希也沒錯,那錯的便是自己,一直隱忍是自己最大的錯誤,中原的局勢如同傷口流膿一般,表面的治療已經起不了作用,想要根治必須下猛藥,拼着割肉的痛楚也要讓這天下重歸太平。

“鄭希,西府有西府的法典,我不能輕易赦免你的罪過,你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蒙琰背對着俯首在地鄭希說道。

“王爺,末將沒有什麼要求,就是可惜了不能看着王爺一統中原。”鄭希看得很開,自己的結果是定數。

蒙琰轉身盯着鄭希,好一會兒才說道:“西府現在你是待不了了,去長沙願意嗎?”

鄭希猛地擡頭,愣神的看着蒙琰。

“本王和禺公的關係你們都清楚,兄長已經將長沙的兵符交給我了,明白嗎?”

鄭希嘴角咧開了,趕忙回道:“末將願意!”

“滾吧,收拾收拾,隨我的親軍一起走。”

鄭希激動的連滾帶爬的走了,一旁的石英扭扭捏捏的死活不願意近身。

“怎麼?不高興?”蒙琰語氣平淡,但身邊的親衛都下意識的退了幾步,不怕雍王發火,就怕雍王平靜。

“我錯了,甘願領罰!”石英趕緊跪下,心裡罵了自己幾百遍,躲是躲不過。

“看你那個樣子,吃了虧就沒膽氣了?早就告訴過你於慶武不容易對付,你但凡聽進去也不至於我過來給你收拾爛攤子!”蒙琰加重了語氣。

石英頓時汗流不止,身體跪的直挺挺的動都不敢動。

“鄭希我帶走了,成都那邊娘娘會處理這個事情的後續,你也別不舒服,鄧昂和譚忌留給你了,鄧昂家學淵源,論陰人你不如他,譚忌雖然年輕,有急智,可領偏師,將來你還是要面對於慶武的,班子我得給你配齊。”

“謝王爺!”石英想哭,蒙琰這是寵他。

“你好好收拾收拾你的爛攤子,孝昌城已經爛了,不要心疼,將百姓遷走,好好安置,去了襄陽你是慶帥的副手,給我老實點,再和路平有衝突,你就給我回成都守門去,我走了。”說完,蒙琰轉身就走,他不好再與石英說太多,對石英的偏愛已經讓軍中頗有微詞。

石英恭恭敬敬衝着蒙琰的背影磕了一個頭,心中對蒙琰的尊敬又增添了一分。

於慶武是聰明的,在禮山修整之後毫不猶豫的就向申州進發,不同於蒙琰的柔和,蕭彧是霸道的,獲知於慶武脫離包圍圈後,直接撕毀了金陵和洛辰的盟約,潁川、廬江的兵馬全部劃歸於慶武調撥,進兵申州,這還得益於蒙琰不準追擊的命令,這一行爲更是讓於慶武忠心效命。

至於蕭湛,蒙琰沒想過多的爲難他,只要蕭彧派人來接,即刻送回,但蕭彧好像壓根就沒有這意思,除了任命於慶武爲鎮西大將軍統率熙州、廬江、潁川、廬州四府以外,再就是任命了順利逃脫的蕭寒爲監軍,其他什麼也沒說,蕭湛的身份就尷尬了,被一直羈押在京山大牢中,蒙琰也沒慣着,輕鬆的一句:“別讓他死了。”就是蕭湛目前的處境。

蒙琰一行人中途沒有任何停留,拒絕了地方官員的接待,直奔長沙,蒙琰出現在雲夢的消息是藏不住的,宣鬆被棠遠纏鬥住了,自己若是不回長沙主持,怕是東府立即就能打到長沙城下。

剛過嶽州,不好的消息就傳來了,宣鬆在東府棠遠和褚典兩路夾擊下不得不退到醴陵城內,不是宣鬆能力不足,是半個東府的兵力壓過來,退防是最優的選擇。

“澄侯在哪?”蒙琰閉目在車駕中問道。

“王爺,澄侯到長沙後就消失了,現在長沙主事的是副使莫更大人。”身邊的親衛磕磕巴巴的說道。

先是石英,再是安粲,之後是鄧昂,再加上給了自己不久的譚忌,貼身的親衛一個個都高升了,這足可見西府中間力量的缺乏,確實要再選一個了,不過現在東府的問題纔是最關鍵的。

“你回嶽州通知董缺,讓他親自帶五萬兵馬到長沙跟我匯合,三天,他只有三天的時間。”蒙琰有些無奈,當初好不容易拿下的星潭,現在自己還要重新再走一遭,說起來真是諷刺。

一路的急行軍終於在丑時時分到了長沙,長沙並沒有因爲是蒙琰的車駕而輕鬆讓他們進去,蒙琰沒有選擇去盧崇宗的府上而是直接去了大營,他急需知道與東府現在確切的情況,西府的人都很迷信自己,這是信任也是壓力,蒙琰不是神,譬如石英的失敗,陳之慶的遇刺都是意料之外,能夠逼退於慶武也是憑着三軍用命和對雲夢的熟悉,再加上雲夢百姓對西府的好感。

不知不覺天已大亮,憂心忡忡的蒙琰看着擺滿桌面的戰報,宣鬆的處置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醴陵城已經是死地了,二十萬大軍圍城,即便是善守的卓白陵在也難以保全。

蘇青的失蹤是常有的事情,但這個時候失去聯絡,蒙琰心裡也在打鼓,畢竟面對是仲柔蘭,現在手中能動用的力量只剩下詔南十萬大軍了,出孝昌的時候就下令調詔南五個校府支援,按照指令估計還要十天才能抵達。

遠水解不了近渴,正當蒙琰一籌莫展的時候,一股熟悉的香味飄了過來,蒙琰順着香氣看去,驚了,她來了,自己的溫暖的港灣,蒙琰有些恍惚,顧清風這時候不應該在成都嗎?怎麼會出現在這?難道是自己太過於思念了嗎?

直到一碗香噴噴的肉粥擺在自己的面前,才確認這不是夢境,是真實的,“七郎,餓了吧?”

蒙琰笑了,自己的定心丸來了,立刻起身轉出書桌將顧清風擁入懷中,久久不能放開。

“王爺,這是軍帳,收斂點?”顧清風俏皮的說道。

蒙琰不好意思的放開顧清風,說道:“你怎麼來了?成都出事了?”

“沒有,成都有卓公和葉帥,我知道您現在很難,所以我就來了,他們沒攔住我。”顧清風輕鬆的語氣說出來。

“你是主母,太任性了,有葉伯懷在,卓公和舅兄是肯定攔不住你的,對嗎?”蒙琰用腳指頭都能想到顧清風是怎麼順順利利出來的。

“哈哈!靳帥領了三個校府隨後就到,至少能解一時之困了吧。”一聲大笑驗證了蒙琰的猜測。

“有了靳帥的三萬人我就有信心讓棠遠哭。”蒙琰此時變得豪氣雲天。

顧清風擡袖捂嘴笑的,一邊笑一邊揉着肚子,與蒙琰待得久了,顧清風的優雅只會在是王妃的時候展現,她也覺得蒙琰只是一個鄰家的哥哥,只是喜歡耍帥而已。

“七郎,我就喜歡看你這種大言不慚的樣子!”

隨後兩人一起大笑起來,笑聲傳出大帳,讓本來緊張的兵士們都得到了舒緩,王爺和王妃都在,還怕什麼,東府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

“對了,去封信給舅兄,給我尋摸兩個機靈的隨侍。”

“不用兄長,我給你找了一個,要不要見見?”顧清風故作神秘的說道。

蒙琰來了興趣,能入了顧清風眼睛的必定不一般,不過也大多是世家子弟,他很想知道是哪家的孩子,“說說看,誰家的孩子?”

“他是孤兒,不是兩院出來的,但勝過兩院的,文能吟詩作賦,讓青羊書院的執教們如臨大敵,武藝別出心裁,自成一家,一百民騎敢闖萬人大營,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在喝酒一途上更是讓我們的葉帥求敗。”顧清風越說越神秘。

“這西府治下還有這樣的人?清風你不會是在誑我吧?”蒙琰是一點都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少年存在。

“霍幼疾!進帳!”

隨着顧清風豪氣的聲音,一個翩翩少年大步跨進來,單膝跪地,清脆的聲音響起,“草民霍幼疾參見王爺!”

好一個滿身俠氣的少年,不卑不亢,雖說不是美男子,但這一身的氣息足夠吸引周圍的目光。

蒙琰疑惑了,這小子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起來吧,小子,王妃把你誇的都上天了,本王不信,考考你,敢不敢?”蒙琰帶着挑釁的味道,試試他的膽量。

“請王爺出題!”

“給你一炷香的時間,告訴我怎麼解醴陵之圍。”蒙琰一邊說着一邊讓開身位讓霍幼疾去桌案。

顧清風將桌案上的肉粥端給蒙琰,蒙琰一邊喝粥一邊饒有興趣的看着霍幼疾,顧清風很自然走到蒙琰的身後爲他捏着肩膀。

一碗粥下肚,剛剛放下,霍幼疾突然擡頭說道:“王爺,醴陵之圍不可解,但是草民能讓醴陵的將士全身而退。”

蒙琰輕輕擡頭示意他說下去,這小子有點意思,且不管他全身而退的辦法是什麼,能看出來醴陵之圍解不開就不簡單。

“王爺,醴陵城依湘水而建,褚典的大軍在湘水下游,截江,如果做的夠快不但能全身而退還能讓褚典損失不少。”霍幼疾自信滿滿。

蒙琰輕輕頷首,這小子可堪大用,放在自己身邊待幾年絕對能掌管一方,截江的方法是對的,只是太過草率,他能在一碗粥的時間想出來已是不錯了。

“王妃說你百騎闖營是怎麼回事?”蒙琰已經認可了他。

霍幼疾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本流落在川西羌部,諸葛星辰進入川西之後強徵我們這些流落的中原人爲他賣命,我不願意就拉着一些好友和他抗衡,後來被人出賣,我們被諸葛星辰圍困,我就帶着剩餘的兄弟衝殺左營,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順便取了左營主將的腦袋,奔出來以後遇到了虎帥的大軍。”

蒙琰轉頭衝着顧清風問道:“是餘賡把他送到成都的?這餘老虎捨得?”

“他自己喝多了和葉帥吹牛,葉帥興致起了就拉着幼疾喝酒,誰曾想我們西府酒皇竟甘願認輸,酒仙之名傳遍成都,我豈能不知,我知道了,餘老虎還敢跟我搶人?”顧清風得意洋洋的說道。

“幼疾,你是白身,想要在西府實現你的夢想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去兩院求學,二是做本王的親衛,你自己選。”人才難得,蒙琰更希望他接受兩院系統的培養。

霍幼疾毫不猶豫的說道:“王爺,草民願爲親衛,隨王爺征戰四方!”

蒙琰有些驚訝,兩院的誘惑很大,兩院的出身更是正統的認可,這小子竟然想都不想就放棄了。

“小子,你可知兩院代表着什麼?”

“我知道,但我只想跟隨王爺一統中原。”霍幼疾很是固執。

蒙琰搖搖頭,說道:“你不後悔就行,本王命你爲白澤衛親軍都尉,隨侍王駕。”

霍幼疾出去後,蒙琰嘴角上揚,滿是愛意的盯着顧清風,突然,一個轉身將顧清風抱在懷裡說道:“你就是我的小福星,說吧,是不是想我了?”

顧清風用食指勾住蒙琰的下巴,故意作出一副挑逗的神色說道:“七郎莫不是要在大帳中動情?”

第六章 七雄並立·婚前第八章 新舊·易幟(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吃螃蟹第二章 舊世界·蒙氏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五)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地雞毛第七章 南北對峙·女中豪傑第八章 新舊·易幟(一)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四)第六章 七雄並立·婚前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五)第八章 新舊·軍制改革(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圍城第八章 新舊·軍制改革(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遇刺第四章 兄弟鬩牆·較量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九章 陰陽·向塘半日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三)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五)第六章 七雄並立·歡迎儀式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二)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八章 新舊·夜陵第七章 南北對峙·三年休養第六章 七雄並立·歡迎儀式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三)第九章 陰陽·得失第七章 南北對峙·女中豪傑第九章 陰陽·變(二)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庸人自擾第八章 新舊·害怕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一)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二章 舊世界·洗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交換條件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圍城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二章 舊世界·蒙氏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五)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一)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二章 舊世界·鎮北王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一章 塵世間·局面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全線潰敗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九)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四章 兄弟鬩牆·辰陽郡主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二)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三章 亂世風華·論道: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七章 南北對峙·孝昌絞肉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八章 新舊·陰陽(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對決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五章 問鼎中原·遲來的雪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九)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七)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二)第一章 塵世間·首輔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九章 陰陽·向塘半日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