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南北對峙·西域

西京殷切的提議沒有得到成都的任何迴應,西京各級官吏對成都的態度表示非常不滿,以李慶雀爲首的西京武臣連續三天上書要南下懲罰蒙琰的大不敬,權博連續三天下旨申飭上表的武臣。

蒙琰輕描淡寫只是要求北川大將軍顧希風加強對陽平關的防務,只是顧希風的理解上可能有些問題,在接收到成都的指令後顧希風悍然兵出略縣、康縣、勉縣,佔據三縣後立即分兵固守,讓西京和洛辰方面一時驚呆,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三縣的防務已經穩固。

“陛下,顧希風現在佔據三縣,進可攻,退可守,我們對漢中的經略總是不舒服的。”厲正謙在御書房恭敬的說道。

“厲相也認爲我們應該南下嗎?”權博很有深意的問道。

西京武臣之首是薛徹和李慶雀,對蒙琰拒絕結盟讓西京一衆武臣非常氣憤,但以厲正謙爲首的文臣是從成都出來的,對蒙琰的手段是瞭解的,這次上書事件文臣並未發話。

“老臣以爲還是盡力促成與成都的聯盟是首要的,南下的事情不可輕易開啓,成都這次對深入漢中、隴右拿下三縣其實就是一個威懾,但成都一向都是以禮爲先,這次出兵也能看出來他們現在的處境並不好。”厲正謙說的頭頭是道。

“厲相說的不錯,但我們的處境與成都何嘗不是相似,現在僵在這,怎麼破局?”權博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發問,這明擺着是要考驗。

厲正謙並沒有急於回覆,想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既然裡面攪亂了,不如打出去?”

“哦?厲相有妙計?”權博饒有興趣的問道。

“北慕狼子野心,在西域暴虐不斷,當初與他們合作也實屬無奈,雍王既然以天下爲己任,不如我們趁機收復瓜州,剛好讓我們的武將們也有釋放精力的地方,陛下以爲可否?”

權博故做沉思,說道:“我們兵力有限,如果收復瓜州至玉門關一線,不管是兵力還是糧草都會有所不濟,成都或是洛辰的防線總會有一方管顧不了的。”

“這便是打出去的重要性了,我們可以將陳倉的兵力調到疏勒河一線,如果雍王是正人君子自然不會對我們動手,如果雍王有所圖,我們鳳州的兵馬也可以抵擋至大軍回援,當然了,雍王如果這麼做了,喪失民心的損失就大了,老臣相信雍王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派誰進軍西域,厲相心中可有人選?”權博笑呵呵的問道,厲正謙的想法和自己心底的想法大差不差,一直沒有動作,只是對收復西域的人選還在猶豫,李慶雀或是薛徹固然是首選,但是兩人承擔着重任不能輕易調動。

“老臣有三個人選,望請陛下斟酌。”厲正謙拜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說道。

“厲相請講,我們君臣來商議着來。”權博放低姿態。

“陳倉將軍薛宸,夏州將軍厲靖、定西太守耿超。”

“薛宸是薛徹的親弟弟,不畏生死,有勇有謀,不過不能善待軍士,不可爲帥,厲靖是厲相族中子弟,年少有爲,不過···”權博看了一眼厲正謙。

“陛下,厲靖一直以來是隨李慶雀大將軍征戰四方,的確是從未有過獨領一軍的經驗,老臣只是舉薦,能否合用還需多方考慮。”厲正謙面色平靜。

“厲相心胸寬廣,朕佩服,只是這個耿超朕記得是個文臣?”權博心中原有的人選是以薛宸爲主,厲靖爲輔,現在多出了耿超備選,着實沒有想到。

“陛下,耿超本是關內大族,只是在靈帝年間得罪了權臣,全族被流放瓜州,陛下登基後遴選人才時從肅南縣丞的位置舉薦上來,他對瓜州很熟悉,班氏在瓜州傳道授業多年,對收復瓜州有大用。”

權博站起身來,走到西域地形圖前面看了好一會兒說道:“厲相,傳朕旨意,分兵三路收復瓜州,徵調夏州將軍厲靖爲左路軍先鋒,領兵三萬出大雪山,徵調定西太守耿超爲右路軍先鋒,領兵三萬兵出古城,徵調兵部右侍郎白泰領兵四萬爲中路軍先鋒,兵進玉門,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收復瓜州!”

“陛下,三路兵馬,十萬大軍,若無人居中策應,怕是會有些不妥。”厲正謙雖然對厲靖能獨領一軍很高興,不過三路大軍沒有中軍大帳,不合兵法,更是會出現軍情延誤。

“厲相莫急,再等一會兒。”權博故作神秘的說道。

厲正謙怔了一下,面前這位陛下真是心思詭異,當日輔佐他的時候的確有過攬權的想法,不過對於李、薛二族的遭遇他現在想起來還是膽寒,陛下的雷霆手段實在厲害。

沒過一會兒一個重甲之人大步流星的踏進來,厲正謙回頭看去,嘴巴差點沒合攏,這人他太熟悉,不過按理來說這人的墳頭都該長草了,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

“厲相,好久不見!”重甲將軍倒是毫不在意厲正謙的驚訝,大大方方的問候。

“楊將軍?您這是?”

“厲相不必驚訝,將軍早就是我們的人了,不然關中不會那麼順利,哦,將軍現在改名爲沐易。”權博輕鬆寫意。

“陛下,臣下已經準備好了,這幾日就可以出發了。”沐易恭敬的說道。

“沐將軍不必着急,朕給你尋的三個先鋒還未準備好,你這幾日先陪朕巡視隴右。”

“末將遵旨!”

這一通話語直接把厲正謙搞得語塞。

第二日,權博便通告天下收復瓜州,解救西域百姓,大張旗鼓的徵調軍士和將領,毫無預兆的與北慕解除聯盟。

不過幾日的功夫西京要收復瓜州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得到了中原士子的一致好評,甚至風頭一時蓋過了西府。

“王爺,西京這一招挺厲害,搞得我們被架在火上了。”卓白陵自從卸了尚書檯的活計之後反倒是活的輕鬆了,說話也自在很多。

“太傅,權博這是在逼我們表態的意思,爲了證明我們進軍三縣的態度也必須要和他聯盟。”蒙琰頗爲無奈的說道,他沒想到自己這個昔日同窗現在竟有了這樣的本事。

“王爺,西京收復瓜州,不管怎麼樣都是件好事情,權博此人的心思不過是想拉攏我們西府,有個保障。”卓白陵笑呵呵的說道。

“罷了,隨他去吧,這次本王認栽,不過太傅,權博巡視隴右就是等我,您覺得本王要不要去一趟,給他些面子?”

“殿下,老友相聚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目前七雄已有六雄稱帝,獨留我們西府,其實對於所謂的正統已經是沒有了,我們西府未來的走向殿下還是要早做打算的。”卓白陵話裡話外都在試探蒙琰的心思。

“太傅,有些事情不能做便是不能做,一旦做了就會出現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此時的西府不過是一方勢力就已經出現了朝堂上的各種紛爭,一旦做了那件事,您覺得會出現什麼局面?這符合我們當初的本心嗎?”蒙琰沒有生氣,只是平靜的說着。

“殿下,心正自然事直,王爺心懷天下,尊重萬民,但是萬民的心情您總該考慮吧,民情院的人多次希望能直面殿下,還請殿下三思!”卓白陵堅持道。

見卓白陵想要跪諫,蒙琰立刻擡手製止,語重心長的說道:“太傅,今天的話就到此爲止吧,既然你們都不能理解本王的心思,那這次隴右會盟之事你選一些人陪我一起去,您也去,厲正謙可是對你仰慕已久。”

卓白陵被蒙琰擋回去,心中本是有些不舒服,不過蒙琰邀請他一起去與權博會盟倒是一個好時機,一路上總有不少話可以說。

“殿下,按照西府慣例,王駕出行總要選一命大將軍隨駕護衛,您看?”

蒙琰眉頭一皺,不解的說道:“咱們西府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慣例了?本王怎麼不知道?”

一提到這個卓白陵就來氣,沒好氣的說道:“自從王爺擺脫護衛到京山的時候,各位同僚便定下了這個慣例,已經通報娘娘,娘娘也認可了。”

蒙琰有點不好意思,他不習慣隨行太多人,但是既然已經定下了自己也不能隨意更改,討好般的說道:“既然去隴右,讓蒙煥或者顧希風隨行吧。”

“不可,蒙煥大將軍駐紮上庸,防範漢中,顧希風大將軍剛取了關隴三縣,不可輕動,臣下建議,可臨時徵調兩湖大將軍佟嚴或是嶽州大將軍董缺。”

“佟嚴?董缺?”蒙琰陷入沉思,這兩個人都算不得什麼大才,佟嚴加入西府較早,資歷資格上自是後起的人不能比擬的,而董缺說白了是新效力與西府的將領,更是談不上在軍中有何威望,雲夢有陳之慶坐鎮,他們二人中間選一個確實不錯。

“太傅,你親自給佟嚴去一封信讓他在劍閣等候我們,至於董缺也不能讓他閒着,調他去西川輔佐景逸儘快剿滅諸葛氏殘留勢力,景逸有些壓制不住路平,我不想在他們身上再浪費功夫了。”蒙琰特意在“輔佐”二字上加重了語氣。

卓白陵心裡一顫,董缺此人他還是有所瞭解,若論軍陣才能甚至都比不上一個指揮使,但是他的優點是聽話,特別的聽話,以前他聽盧崇宗的,現在他只聽蒙琰的,看來蒙琰對靳騫還是不放心。

“臣謹遵殿下諭令。”說完就準備離開。

人還沒轉身就被蒙琰叫住說道:“太傅,言風執掌尚書檯也不少時日,最近多次找我想要卸了這份差使,專心兩院,您怎麼看?”

早晚這一天要來,顧言風的能力和興趣卓白陵是知曉的,這尚書檯對他來說是一個負擔,突然想到一人,而後說道:“殿下,尚書檯執掌西府政務,難以交於他人之手,不如讓禺公接任如何?”

蒙琰笑了,說道:“卓公,卓太傅,這麼多年了,您還是不懂我,罷了,此事以後再論吧,去準備會盟的事情吧。”

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二章 舊世界·夜遊沙頭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一)第一章塵世間·叛逃與追求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七)第九章 陰陽·得失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三)第二章 舊世界·鎖門島第五章 問鼎中原·吃螃蟹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二)第八章 新舊·打一架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問鼎中原·水底波瀾第八章 新舊·黃雀在後第五章 問鼎中原·仲柔萱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二章 舊世界·鎖門島第五章 問鼎中原·遲來的雪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四)第一章 塵世間·首輔第三章 亂世風華·鍾馗捉鬼第八章 新舊·陰陽(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九章 陰陽·杜衡(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六章 七雄並立·對決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一)第八章 新舊·陰陽(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水底波瀾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第九章 陰陽·杜衡(二)第八章 新舊·易幟(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三)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門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對峙·全線潰敗第五章 問鼎中原·星棋羅布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七)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問鼎中原·大局觀與小家庭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清風徐來第六章 七雄並立·再添噩耗第五章 問鼎中原·縉州別駕第五章 問鼎中原·親情與時務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六)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九)第一章 塵世間·局面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二)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母女情深第八章 新舊·無效談判第二章 舊世界·暴雨將至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六)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捷報頻傳第九章 陰陽·三陽鎮第三章 亂世風華·夏侯穎的選擇第九章 陰陽·諸葛之殤(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仲珏的心機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遲來的雪第七章 南北對峙·西域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三章 亂世風華·丟盔棄甲第三章 亂世風華·國宴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二)第九章 陰陽·新年新氣象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地雞毛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門三皇后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四)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