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三)

大雨瓢潑,但天空中的烏雲依然快速彙集在一起,根本沒有要停的意思。

宣太和四年八月,蒙琰與顧言風、言瀾、達奚謙弼以及剛剛接管輜重部的朝羣看着暴虐的雨水,愁容滿面,五人都不說話,每個心中都在盤算着一本賬。

一道閃電劈下來,蒙琰眨了眨眼,面無表情的說道:“還沒有他們的消息嗎?”

餘下四人面面相覷,言瀾等三人很主動的往後退了一步給顧言風留了一個足夠拱手的空間,顧言風環視三人,苦笑道:“陛下,明鑑司和白衣清晨來報,路帥和小景將軍依然沒能找到,狄侯和內江公也在派人加緊聯繫,大河水暴漲,狄侯的人和大營的人暫時也不能南返,不過他們還算安全。”

蒙琰依舊保持着冷靜,不過腳尖在不停的蹭地,大半個雪狼帥府,近二十萬大軍全部困在大河北岸的草原上,給養、行軍還有疾病都開始找上門了,最讓蒙琰覺得揪心的是路平和景沐的兩路人馬,失聯。

這是蒙琰自從領兵以來第一次想要放棄的戰鬥,不爲別的,二十萬將士的性命最重要。

“達奚、朝羣,輜重部對補給問題有什麼辦法沒有?”蒙琰接着發問。

躲是躲不過去了,達奚謙弼和朝羣對視了一眼,作爲上官達奚謙弼上前道:“陛下,能最快支援的辦法就是走西域,但是自從明武女帝登基以後我朝與陵朝之間的往來就少了許多,臣在大都督府召集參謀討論過不建議走這條路。”

蒙琰聽後若有所思,見陛下沒有打斷,達奚謙弼抹了一下額頭的汗,也不知是嚇得還是緊張的,接着說道:“第二條路就是走川北,讓川北駐軍派兵繞過泥傾山,這條路耗時太長,難度很大;第三條路就是走水路,逆流而上,損耗不多,但是危險很大,一旦摸不清前方水勢就會陷入萬劫不復。”

“你們幾個也都說說話,羣策羣力。”蒙琰皺着眉頭回身看了衆人一眼。

“臣以爲可以走第三條路,請澄侯率領船隊。”蒙琰話音剛落,言瀾就直接說了出來,他不是不想說話,而是在思索怎麼辦才能儘快解決雪狼帥府的困境。

雪狼帥府的將士們不能丟,他們是朝廷未來進軍西域和關外甚或說消滅北慕軍的重要力量。

“臣附議!”顧言風聽到言瀾的話眼睛轉了一下,立即明白了意思,趕緊附和,替陛下增強信心。

一旁達奚謙弼面色凝重,他並不想第三條路,從他彙報的時候就能看的出來他更希望陛下選擇與大陵修好,但顧言風和言瀾這兩個陛下心腹重臣都站了出來,自己這種新降之人只能隨之符合。

蒙琰沒有當即決定,而是轉身仰頭看天,他在思考,達奚謙弼說的沒錯,走水路太危險,大河之水最爲恐怖,無風都有三尺浪,一個不慎一船的人都完了,與大陵修好?蒙琰搖了搖頭,權晴這姑娘正愁沒借口開戰,暫時不能給她機會,豫章戰事一觸即發,餘老虎已經回到長沙準備東進了。

也就是因爲豫章戰事在即他才同意了路平徹底消滅草原之敵的做法,熟料天公不作美,這八月的雨實在太大,草原幾近乎成爲泥地。

正在蒙琰思考的時候,安粲匆匆趕來,衆人看到安粲知道一定有大事發生了,不然他這個內衛頭頭不會這樣的失態。

安粲看見四人只是點頭致意,而後對着蒙琰輕聲附耳,蒙琰聽後輕嘆一口氣,而後轉身無奈的說道:“各位,我們沒得挑了,洛辰的女娃娃兵出陳倉,襲擾漢中!”

“陛下,臣以爲有秦王在漢中不會有事。”顧言風倒是很有信心,他甚至覺得權晴是在找不痛快,漢中諸將隱忍多年就是在等着這一刻,估摸着陳倉很快就會納入大宣的版圖。

“朕知道漢中不會有事,但是這女子也是逼着朕選擇水路支援雪狼了。”蒙琰有點胸悶,這姑娘還真是會找時候鬧事。

“臣以爲,澄侯之能再輔以一統兵之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雪狼軍現在處境不好,只能效仿項王背水一戰了,不過他們可比項王那時要好,朝廷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言瀾信心滿滿,甚至有些豪言壯語。

“罷了,一統中原總不是一帆風順的,顧相,請澄侯入宮,調錦屏縣公佟嚴回來,組織運糧艦隊。”蒙琰決定道。

而路平這邊卻是已經快到絕境了,骨斯蠻已經顧不上尊卑上下了,第五次勸道:“大帥,咱們回軍吧!兄弟們快撐不住了!”

路平胡子拉碴,滿臉陰鬱,這不是衝骨斯蠻的,而是衝高碩人的,他環顧大營中升起的裊裊炊煙,冰冷的說道:“不能退!兄弟們還有心氣!我們已經走到這了,不能前功盡棄!”

“可是大帥!我們想要尋求海青城主力決戰,但是人家在哪我們都不知道的,所有的軍中探馬和明鑑司,甚至連白衣祠的人都出動了,一個多月了我們連個高碩主力的影子都沒發現!”骨斯蠻也惱了,他是草原人,他佩服路平堅毅,但是他沒想到路平乾脆就是一意孤行。

“根據舌人的說法,我們現在已經到了海青城外圍,最多不過兩百里,最近連降大雨,本帥判斷他們的主力一定距離海青城不遠,而且是一片荒蕪的砂石地。”路平根本不理會骨斯蠻的建議和發火,一邊說着一邊指着牛皮地圖上的一個叫做扎尕地方。

骨斯蠻管不了高碩人主力在哪,繼續說道:“大帥!我告訴您現在我們的糧草最多撐十天,大營的給養根本過不來,而且大營那邊也不一定有多少存糧,我們現在退還來得及!”

路平看了一眼骨斯蠻,眼神中盡是決絕,而後說道:“只要打破高碩人主力,進了海青城我們就不會爲糧草難過,而且本帥相信朝廷一定在想辦法給我們援助,我們現在唯一的目的和辦法就是擊破高碩人!”

骨斯蠻見拗不過他只能下去安撫將士,心中一片悲涼,他不知道他們未來面對的將是什麼,死亡?全軍覆沒?還是淪爲奴隸?

不過骨斯蠻唯一沒想的就是投降,在他心中大宣是最好的朝廷,牧民們大多已經開始向中原的生活方式靠攏,牧民現在雖然還是以放牧爲主,但大多由官府統一劃分,養的牛羊除了自己部落需求外,朝廷會統一上門收購,而且每個部落聚居點都設有民情院的分支聽取牧民的建議,基本上合理的訴求都會得到解決,而且據說民商司和將作司在研究利用羊毛製衣,如果成了,草原的富庶可想而知,投降?最傻的選擇,罷了,戰死便戰死,家裡人會得到妥善安置的。

路平的問題不止是骨斯蠻發愁,狄信更是愁的厲害,朝廷已經派了澄侯沿河而上送給養來了,現在路平的中路軍根本找不到,而景沐的西路軍也斷了聯繫,不過他和景沐有過約定,若事情不順,會在預先約定的地點派人送信,至今這個地點沒有人過來,說明進展還算順利。

“輔帥,澄侯和佟大將軍的船隊已經到羊峽谷水道了,咱們是不是派人迎一下,據說三十艘戰艦損失了兩艘,人員也有不小的損失。”狄遠知道狄信在擔憂中路軍,眼看到九月了,天氣沒有好轉的情況,中路軍什麼情況什麼都不知道。

“去吧,帶三千人現在出發到駐馬營,到了之後先修整,重要的是要防止海青城的高碩人跨河偷襲。”狄信舔了舔乾枯的嘴脣說道。

“輔帥,高碩人有這個膽量嗎?咱們的人不是和高碩延熹取得聯繫了嗎?現在海青城應該挺亂的吧?”狄遠覺得澄侯一行人一路上都沒遭到伏擊,海青城裡肯定是亂糟糟的一片了。

狄信拍了拍狄遠的肩膀說道:“還是小心爲妙,石渠達平的人還安穩嗎?”

“他們還不錯,幸虧在大暴雨之前您決斷的好,讓部分人帶着他們的家眷南下白馬府,這會兒指不定他們又要復判。”狄遠的眼中只有狄信纔是最優秀的。

“你去吧,讓渠侯過來見我,我們不能這麼坐等着了,石渠達平歸附後高碩人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這不正常,哪怕是大雨阻擋了我們前進的路,但對我們完全不管不顧是反常態的,我得和渠侯聊聊。”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石渠達平就過來了,笑呵呵的問道:“狄帥,朝廷的支援到了?”

狄信也應和的笑道:“嗯,已經到羊峽谷道了,狄遠過去接應,渠侯,本帥找你過來是想和你聊聊海青城。”

“海青城?狄帥不是已經和高碩延熹接觸上了嗎?他反悔了?”石渠達平有些緊張,高碩延熹是他拍胸脯保證沒問題的,這會兒要是出了岔子,要命啊!

狄信擺擺手,說道:“沒有,一切順利,只是我們兩軍合軍一處之後海青城那邊一點動作都沒有,你覺得正常?”

石渠達平吁了一口氣說道:“狄帥,咱們的內線是我在負責,也許是因爲高碩百溪最近有些陽奉陰違吧?”

狄信眉頭一皺,不高興了,石渠達平還是不懂得哪裡是重點,這樣的事情竟然不彙報,不過畢竟是新降,又是草原人,有些事情急不來,壓着火氣說道:“哦?高碩百溪什麼情況,渠侯,詳盡說來聽聽。”

石渠達平沒有在意狄信的情緒變化,慢慢的說道:“高碩百溪認爲高碩人應該向西域靠攏,走河西進西大陸。”

狄信陷入沉思,這雖然會影響高碩人的判斷,單還不至於對他的右路軍不管不顧,不對,應該還有別的原因。

“渠侯,通知咱們在海青城的人,看看茶卡那邊是不是有情況,還有讓你營中的探馬繼續尋找路帥的蹤跡。”

石渠達平撇了撇嘴,他是不懂狄信在擔心什麼,他覺得以他們現在的實力對威脅海青城一定是沒問題,即便是駐守這裡也不怕的,但狄信是右路軍主帥,還是聽他的吧。

天色漸晚,狄信一個人在大帳中坐立不安,突然一個熟悉的女聲響起,“狄將軍,許久不見了!”

狄信定睛一看,是蘇青,趕緊半跪行禮道:“末將狄信拜見澄侯!”

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清風徐來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四)第五章 問鼎中原·情愫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孝昌絞肉第一章塵世間·仲氏姐妹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九章 陰陽·故人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星棋羅布第四章 兄弟鬩牆·四分五裂第一章塵世間·仲氏姐妹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一)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四)第七章 南北對峙·三年休養第一章塵世間·大朝拜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五章 問鼎中原·大局觀與小家庭第五章 問鼎中原·血染沅江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八)第九章 陰陽·女帝(一)第八章 新舊·打一架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六)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八章 新舊·黃雀在後第三章 亂世風華·開拔了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一)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孝昌絞肉第二章 舊世界·洗牌第六章 七雄並立·選士與婚配(二)第八章 新舊·易幟(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五章 問鼎中原·顧氏之殤(一)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二章 舊世界·暴雨將至第八章 新舊·害怕: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一)第九章 陰陽·漣漪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一)第二章 舊世界·鴛鴦譜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第九章 陰陽·得失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八章 新舊·軍制改革(一)第二章 舊世界·北邊的人第三章 亂世風華·國宴第三章 亂世風華·鍾馗捉鬼第八章 新舊·易幟(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孝昌絞肉第六章 七雄並立·窮途末路(一)第四章 兄弟鬩牆·較量第五章 問鼎中原·大局觀與小家庭第九章 陰陽·女帝(一)第四章 兄弟鬩牆·裂紋第六章 七雄並立·窮途末路(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再添噩耗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五章 問鼎中原·仲柔萱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九章 陰陽·變(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截江而擊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蕭彧的第一次危機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軍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一)第二章 舊世界·風雲前夕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庸人自擾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大婚第三章 亂世風華·遇刺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九)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軍突起第九章 陰陽·漣漪第三章 亂世風華·國宴第三章 亂世風華·卓白陵的心思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二章 舊世界·暴雨將至第五章 問鼎中原·清風化春風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三章 亂世風華·仲珏的心機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第三章 亂世風華·寶慶整軍: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大婚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關隴突變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