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8)

臨汾解放後,閻錫山所控制的晉中地區以及晉北的忻縣、大同等15座縣城與其周圍村鎮,就陷入了晉綏、太行和太嶽解放區的包圍之中。太原已受到嚴重威脅。閻錫山爲保衛晉中,即將其大部主力擺在晉中平川點、線上,兵力有5個軍13個師及3個總隊,73個保安團,21個保警大隊,總計約13萬人。同時,爲了儲備更多的糧食,命令全部軍政人員準備一切力量,發起比往年更加瘋狂的大規模搶糧活動。

鑑於這種態勢,1948年6月2日,中央軍委指示,由徐向前、周士弟統一指揮華北野戰軍(此時晉察冀、晉冀魯豫兩大區合併爲華北軍區,徐向前擔任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第1兵團司令員、政委)第1兵團主力,組織晉中戰役,以保衛晉中人民的麥收,並在護麥作戰中大量殲滅閻軍有生力量,爲解放太原創造條件。參加晉中戰役的解放軍有第一兵團第8、13縱隊18個團,太嶽軍區部隊9個團,晉綏軍區部隊17個團,太行、北嶽軍區部隊6個團,華北軍區炮兵第1旅的兩個團各一部,總計46個團近6萬兵力。戰役的部署是:初期,各軍分區部隊從四面向晉中腹地深入,打擊搶糧的閻軍。然後,主力華北第1兵團、太嶽軍區部隊、晉綏軍區部隊南北並擊,爭取在孝義、祁縣、平遙、介休、靈石等5縣以南地區首先殲敵4至6個師,再攻取某些縣城,爾後擴大戰果,縮小閻錫山的統治區。

按照這一部署,6月11日,爲調動閻軍,掩護兵團主力北進,晉綏呂梁部隊兩個旅突然挺進至汾陽、孝義以西之高陽鎮地區,威逼汾、孝兩縣城,以誘閻軍主力來援,使其脫離腹心地區。12日,太嶽第1軍分區部隊解放了靈石縣城。呂梁部隊另外兩個旅和肖文玖指揮的太行第2軍分區、北嶽第2軍分區部隊,也分別挺進祁縣附近和榆次、太谷以東地區。閻錫山見狀,於13、14日急令以第34軍爲主,與第43、第61軍各一部和“親訓師”、親訓炮兵團組成的“閃擊兵團”在第34軍軍長高倬之指揮下,由汾、孝、平、介地區分三路出動,合擊高陽鎮地區呂梁部隊。閻軍被牽向汾河以西,平遙、祁縣、介休地區閻軍守備力量空虛。徐向前認爲決戰時機已經成熟,遂決定6月18日發起晉中戰役。

19日,解放軍逼近祁縣、平遙、介休和同蒲鐵路。20日晚,第8縱隊控制了鐵路,太嶽部隊亦北進至介休地區。21日,閻軍親訓師和親訓炮兵團由張蘭鎮沿鐵路北進,企圖與第34軍會師平遙,當其行進至平遙曹村和介休大甫地區時與第8縱隊和太嶽軍區部隊遭遇,雙方激戰3個小時,除親訓師師長陳震東負傷率殘部逃入平遙及另一部竄入張蘭鎮、大堡村外,餘敵均被殲。此役共殲滅親訓師大部及親訓炮兵團5個連,斃傷閻軍3000餘人,俘獲閻軍2400餘人,繳獲九四式山炮20門。晉中戰役首戰告捷。接着解放軍又先後攻佔張名村、張蘭鎮,殲滅閻軍4000餘人。

閻錫山受此打擊後,企圖集中主力,在祁縣東南地區與解放軍決戰。6月25日,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閻軍第7集團軍中將司令兼山西野戰軍總司令趙承綬,率第33軍、第10總隊抵達太谷、祁縣。爾後,沈瑞的第33軍由祁縣南下,高倬之的第34軍由平遙北移,兩軍向祁縣洪善地區南北對進。針對閻軍動態,29日,徐向前決心以一部兵力破擊鐵路、公路,調動敵人,而集中華北第1兵團主力,太嶽以及肖文玖部在太谷、榆次、祁縣、徐溝等地區圍殲閻軍主力。7月3日,榆次至太谷間的鐵路,以及太谷以北通往太原的咽喉北陽鐵橋(位於董村北頭),被解放軍破壞炸燬,路斷橋毀。趙承綬覺得不妙,企圖率部北竄,便傾其9個團的兵力,以及山炮30餘門,輕重迫擊炮40餘門,輪番向駐守董村的太嶽部隊進攻,但經4天4夜激戰,始終未能攻克,反而損失了1000餘人。之後,解放軍又切斷了閻軍經徐溝北逃太原和向榆次北逃的道路。至7日晚,解放軍已將趙承綬所部包圍在榆次縣境內的大、小常村一帶。

7月10日,解放軍向趙承綬部發起進攻,迅速攻克34軍所駐的大常村,34軍大部潰敗,軍長高倬之負傷,隻身逃走。趙承綬帶33軍兩個師及第10總隊殘部蝟集在西苑、小常村、新戴三個村莊。12日,閻軍第19軍、61軍、41軍等殘部共2萬餘人,相繼北逃。徐向前即令第8縱隊24旅及呂梁部隊組成的“汾西集團”由彭紹輝、張祖諒統一指揮,堵截追擊這部分閻軍。12日至13日,駐汾陽的劉效曾第43軍以及駐孝義、榆次、介休、太谷等縣城守軍共約2萬餘人,棄城逃跑,但均被解放軍截擊。戰鬥俘閻軍8000餘人。“汾西集團”也在清源地區殲滅第19軍等部,生俘閻軍5000餘人。

閻錫山爲解救趙承綬部,於15日命令其參謀長郭宗汾率第45、49、40師殘部共4個團的兵力,組成“南援兵團”,進至榆次西南之懷仁、王都地區,妄圖迎接趙部突圍,卻也被解放軍繞到後面,重重包圍起來。閻錫山又電請蔣介石派空軍增援,並從飛機上給趙投下突圍的指示。趙乃率部向外猛撲,企圖突圍,但於事無補。經過激戰,7月16日,解放軍全殲趙承綬的第7集團軍總部、第33軍、第34軍、第9總隊和第10總隊,生俘趙承綬以下將官14人,擊斃閻軍師長以上軍官7人。17日至21日,解放軍又先後解放了介休、靈石、榆次和祁縣城。至此,晉中戰役勝利結束。

晉中戰役從6月19日發起到7月21日結束,歷時1個月,共殲滅閻軍1個司令部、5個軍部、9個師、2個總隊共7.5萬人。斃、傷、俘閻軍高級將領28名,繳獲各種炮1816門,各種槍2萬餘支,解放了孝義、汾陽、文水、交城、清源、晉源、徐溝、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等14座縣城,除太原之外,晉中地區全部解放。晉中戰役的勝利,不僅在解放軍戰史上是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而且對於解放太原和全國的解放事業,也有着極大的意義。7月19日,中央來電稱:“晉中戰役在向前、士弟兩同志的直接指揮下,由於全軍奮戰,人民擁護,後方努力生產支前,及各戰場的勝利配合,僅僅一個月中,獲得如此輝煌戰績,對於整個戰局幫助極大”。對於徐向前的指揮才能更予以熱情讚賞。他在9月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對徐向前說:“你們不到六萬人,一個月消滅閻錫山十萬人,單是正規軍就搞掉他們八個旅。你說一說,你們那個晉中戰役是怎麼打的?”(薄一波:《七十年奮鬥與思考》(上卷),第427頁)。

7、用盡招數,固守孤城,趁機瘋狂掠奪,搜刮錢財

晉中戰役之後不久,閻錫山即令駐守忻縣的部隊撤調太原防守,但大部被解放軍殲滅。從此太原失去南北依託,完全變成了一座孤城,而閻錫山卻妄想“固守太原”,實現其“以城復省”,“以省復國”的美夢。

應當說,閻錫山“固守太原”,還是有一定的資本的。這就是太原軍事防禦設施頗具規模,也相當堅固。閻錫山在日本投降返回太原後,就制定了一個“百里圈”防禦計劃,即在太原城方圓百里的範圍內,構築了以碉堡爲主的一系列防禦工事,先後修築的碉堡達5600多個。這些碉堡均由留用的大批日本技術人員精心設計,有依險要地勢修築的主碉、副碉,有依武器特長修築的炮碉、機槍碉,還有依兵力配置修築的半班碉、排碉和連碉。這些碉堡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有高碉、低碉、人字碉、十字碉、方碉、園碉、伏地碉、梅花碉等等,並且碉堡與碉堡之間皆有地下坑道相連,每個碉堡周圍還建有3個火力點,下面伸出了3條暗道,從而形成了能相互策應的連環碉羣。同時,在太原城東、城南、城北和城西北又築有牛馱寨、淖馬、聶家營、松樹等4大環城外圍工事據點。4個工事據點外圍都構築有核心陣地、主陣地、前方陣地,以及縱深配置的阻擊陣地。太原城內則構築了巷戰工事。因而,閻錫山曾吹噓說太原爲“火海地區”和“碉堡城”,它“可抵一百五十萬軍隊”。“我們今日的碉堡及一切的工事,可以說夠個不失敗的陣地了”(《山西省公安廳敵僞檔案》9—7—120)。

然而,令閻錫山感到擔心的問題也有不少。這主要就是防守兵力不足、糧食等物資嚴重缺乏,以及城內人心浮動、民情不穩所潛伏的種種危機。經過晉中戰役,閻錫山只剩下5個師和1個總隊的兵力以及後來拼湊起的8個師和2個縱隊,總計共約10萬人。而太原成爲孤城後,因物資的極度匱乏,不僅影響到部隊的防守作戰,而且因飢餓和“三自傳訓”的開展,也導致了廣大市民的強烈不滿。

閻錫山爲了克服這些困難,曾想盡了各種辦法。首先,他爲加強對內部的控制,號召進行“總體戰”,建立“戰鬥城”,力圖把軍事、政治、經濟相互結合,成爲一體,以達到既驅使廣大民衆給其充當炮灰,又加緊對民衆的控制和搜刮,從而克服政治危機與物資緊張的目的。爲此,閻錫山於1948年9月間成立了由山西省組、政、教、經負責人組成的“山西總體戰行動委員會”,由樑化之負總責,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和人力、物資、運輸、食糧、治安、宣傳、慰勞、救護、房屋、救濟等10個部,分工負責。與此相應,閻錫山還親手製定和頒佈了保衛太原的“十二條行動綱領”和“十二種方向”,“十二條行動綱領”,規定要把太原城及周圍要塞內的所有男女成員,都編組起來,實施“兵農政治,組織生活、生產、戰鬥合一的體制,緊密社會政治空氣,……,向下看組織民衆,向外看解救匪區人民痛苦”,使“戰鬥城”成爲嚴密的民衆學校,保證“戰鬥城”的任務圓滿完成。爲了實現這個行動綱領,閻錫山又制定了《戰鬥城男女成員編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編隊辦法”)和《戰鬥城參戰指揮部組織簡則》。“編隊辦法”把所有男女一律按年齡編爲甲、乙兩個級的參戰部隊,以及老年、少年、兒童、婦女助戰隊。甲級參戰隊主要是參軍、做工、肅僞、守碉堡、守城、協助部隊作戰。乙級參戰隊除要做甲級參戰隊的那些事情外,又增加了運輸、擔架、守護、縫洗、看護、募捐、慰勞、炊掃、宣傳等工作。據統計,到1948年11月中旬,太原城內就有壯丁及學生共7萬餘人被編入甲、乙級參戰隊,有近6萬名婦女按年齡被編爲甲、乙級婦女隊,其中迫令報名參軍者有400人,有5400餘人被編入少年助戰隊,1400餘名7—12歲的兒童被編入兒童助戰隊,6000餘名48—60歲的男子被編入老年助戰隊,另外還有8萬餘名老弱病殘者被迫擔任助戰任務。當時太原市內共有居民約20多萬人口,這樣居民都被迫參加了助戰。與此同時,閻錫山還恢復了“民衆自衛軍”(以下簡稱“民衛軍”,民衛軍1947年12月成立,有8個總隊,6400餘人,在晉中戰役中,大半在由平遙向太原撤退中,自行潰散),不僅要“自衛軍”帶領民工修築工事,挖掘戰壕,運送彈藥給養等,而且1948年8月間,還派500多名民衛軍到汾河東岸堵擊解放軍。1948年12月,又將2000多名民衛軍的青壯隊員,撥歸“鐵血師”,派赴臥虎山,充當炮灰(《閻錫山統治山西史實》第419頁)。此外,當太原被解放軍圍困後,閻錫山還向蔣介石連電告急,要求支援。蔣認爲太原爲華北戰略要地,且有兵工廠,確實值得一守,遂於1948年7月下旬偕軍令部長徐永昌飛抵太原。閻向蔣作了“保衛太原”的彙報,蔣作了指示,並決定調3個軍增援太原。不久,即於8月20日左右,首先把黃樵鬆的第30師(後該師改編爲軍,黃升任軍長)約1萬餘人,從西安用飛機運到太原。隨後,又從榆林調來第83旅(後該旅改爲師),協助閻錫山“保衛太原”。

第39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7)第22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9)第62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9)第75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10)第72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7)第22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9)第75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10)第20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7)第31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3)第30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2)第10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5)第2章 、從河邊到東瀛的人生之旅(2)第74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9)第7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2)第70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5)第74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9)第51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9)第33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1)第35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3)第14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1)第65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2)第74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9)第1章 、從河邊到東瀛的人生之旅(1)第12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7)第64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1)第62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9)第42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10)第36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4)第62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9)第31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3)第38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6)第9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4)第34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2)第37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5)第59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6)第48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6)第14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1)第64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1)第56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3)第75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10)第31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3)第64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1)第36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4)第69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4)第53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11)第47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5)第60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7)第14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1)第30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2)第68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3)第76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11)第31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3)第64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1)第56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3)第8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3)第12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7)第76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11)第47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5)第84章 、孤島上的最後十年(3)第29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1)第50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8)第38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6)第29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1)第12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7)第49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7)第42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10)第61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8)第36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4)第48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6)第67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2)第63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0)第76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11)第26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13)第14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1)第64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1)第45章 、民族危機加劇下的奮起(3)第29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1)第20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7)第25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12)第65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2)第37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5)第6章 、辛亥風暴中的搏擊(1)第64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1)第57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4)第41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9)第35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3)第68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3)第64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11)第72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7)第80章 、大廈將傾下的苦苦支撐(4)第42章 、中原大戰前後的沉浮(10)第31章 、大革命潮流下的抉擇(3)第84章 、孤島上的最後十年(3)第76章 、狂瀾巨卷下的覆滅(11)第5章 、從河邊到東瀛的人生之旅(5)第2章 、從河邊到東瀛的人生之旅(2)第59章 、抗戰烽火中的進退(6)第2章 、從河邊到東瀛的人生之旅(2)第28章 、亂世紛爭下的求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