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如珠算

酒至酣時,編鐘、琴箏一律退下,換上了銅鈸、大鼓和竹笛、嗩吶,昇平署的太監上來稟命,說戲提調都準備好了,太后點頭表示可以上戲。

第一齣《狸貓換太子》於是在萬衆期待中隆重登場。

演包公的戲子把臉塗得漆黑,去陳州放糧的路上在天齊廟遇到一個老婦人告狀,回朝後包拯便指仁宗不孝,仁宗大怒,欲斬包拯,虧得老太監陳琳將當年狸貓換太子之事和盤托出,包拯終翻此案,仁宗接親生母親李定妃回宮。

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最後峰迴路轉,看的衆人如癡如醉。

臨近尾聲的時候,太后不無感慨的說道:“還好有忠臣如包拯,否則仁宗一直被矇在鼓裡。惡人搶了別人的孩子還享受着不屬於她的榮華富貴,實在叫人咬牙切齒,蒼天有眼啊!李定妃可算守得雲開見月明瞭。”

“可不是嘛。”皇后接口道,“母后說的在理。這要是個有福氣的人,那福氣就跟長在骨頭縫裡似的,跌也跌不走。要是個沒福的,做再多的事也不過是往自己的臉上貼金,癡心妄想罷了。”

太后道:“皇后七竅玲瓏心,一點就透。哀家敬你一杯,你素日裡要帶着孩子,辛苦了。”

早知道點這一出《狸貓換太子》是在這裡等着自己,皇后也不惱,施施然站起來舉杯:“是臣妾當敬太后。得空了讓明宣也去永壽宮走走,同太后親近親近。”

陸燕狐疑的看着上官露:她會不生氣?又不是真的菩薩,半點兒氣性都沒有?!

再一轉頭看見李永邦,果然,皇帝的臉色不豫,顯然是不喜歡有人拿明宣說事。太后心底愈見恨了,不過一個野種,值得這樣寶貝嗎?眼下明宣和上官露,儼然已成爲一體,到底是母憑子貴,還是子憑母貴,當真說不清楚了。

兩人脣槍舌劍,旁的人都沒有插嘴的份兒,恨不能趕緊離了這硝煙瀰漫的戰場,唯恐被誤傷,只有華妃淡定的揮着扇子作壁上觀。

李永邦其實很頭疼,婆媳關係是千古難題,但她倆算不上真的婆媳,太后總是話裡有話,夾槍帶棒的,難怪皇后不服。

李永邦想了想,斟酌道:“爲人處世,講求公道是爲‘正’,包公便是那正義之身,講求機緣是爲不爭,李定妃隱於市井蟄伏多年,算準了時間找對了人,自然可以翻身,所以不爭即是爭。”

太后幽幽道:“只怕有的人沒那個命等到正義之師去救她就已經香消玉殞了。”

此話一出,李永邦拉長了臉。

太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進尺,他對着太后似笑非笑道:“母后對這齣戲感慨似乎頗多,可是母后已貴爲太后,是天底下最有福氣之人,不知母后,您還有哪裡覺得不如意的?”

陸燕尷尬道:“並無。只是一時入戲,多哆嗦幾句。皇后和儀妃安排的很好。”

李永邦肅然道:“母后果然是個懂得惜福的人。兒臣的生母,孝睿皇后在世的時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做人要懂得感恩、惜福,若總是怨天尤人或好高騖遠的話,只怕最後連微末的福氣都消耗殆盡。畢竟福氣是要靠老天眷顧纔來的,老天老天,高高在上,是要我們去求他的,心若太大,欲與天比高……”李永邦‘呵’的乾笑一聲,側臉望着陸燕,一字一頓道:“從九天浮屠到十八層地獄往往都在一念之間,你說是不是啊,母后?”

陸燕繃着臉不說話,李永邦在這個節骨眼上談到她的生母,無疑是對她的當口棒喝。

但最氣人的還在後頭,皇后聞言美目一轉,深情望了皇帝一眼,淡淡的笑道:“是啊,這一齣戲委實是精彩絕倫,太后點的可真好,教人知道一個道理,不是自己親生的,就不是自己親生的。”

一句話把太后氣的七竅生煙。

因爲歸根結底,親生不親生的,是她用來噁心上官露的,結果上官露本尊不以爲意,倒是她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以至於她之後看什麼都索然無味,再吃什麼都如同嚼蠟,特別是《雙包案》裡黑鼠精化作人形,與包公對簿公堂,加上王朝、馬漢等人,一時間真假難辨。瑰陽一口一個‘哇——!’‘好可怕’‘翻跟斗呢!’‘誰是真的包黑炭呀,二哥哥?’……嘰嘰喳喳吵的太后腦仁疼,一想到緊隨其後的還有《三岔口》《二進宮》和《拾玉鐲》等等,不知道會受多少腹誹,陸燕當下只想趕緊退席。

上官露擺下酒盅,搖了搖頭,心中喟嘆,太后說話不但沒有語言藝術,連心理素質都不太好。這麼一點小小的諷刺就玻璃心,抗壓能力比她想的要差的多啊。

她百無聊賴的撥弄着手指,對手那麼廢柴,她壓根體會不到遊戲的快感怎麼辦?

好在有一個喜歡蹚渾水的華妃,一個勁的挽留陸燕道:“太后的生辰,怎倒比我們先走?定是大夥兒吵着了太后,叫我們給喧賓奪主了!既如此,就由臣妾送您回宮吧!”

“不必了。”太后擺手,“哪裡關你們的事,多年的老毛病了,天一熱就有些犯暈。”

皇后起身道:“大熱天的,此處離永壽宮頗有些距離,費事太后您跑來跑去,不如就在兩宜軒稍事歇息,臣妾宣個太醫過來,看母后是否需要進些消暑的湯藥。”

太后若是身體不豫,依着祖宗規矩,後宮的妃嬪們是要輪流侍疾的,這時候大家看戲看的熱火朝天,誰都不想去做下人的活計,且陸燕也沒到那份上,不過是去避個風頭,偏生皇后和華妃不依不饒的追着要伺候她,陸燕只得耐着性子堆着笑一再的推辭,皇后眉毛一擡,長長‘哦’了一聲,像是終於了悟了一般,看了一眼正埋頭嗑瓜子的皇帝道:“太后鳳體,不可有半點差池和懈怠,陛下想必也很擔心呢。”

李永邦無奈的嘆了口氣,放下手中的瓜子,道:“是,那就由兒臣送母后進去吧。”

太后抿脣一笑,眼底似漾起春風。

衆人突突打了個激靈,一下子都心領神會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光天化日的就這般眉來眼去真的好嗎?

連麗貴人都忍不住在心中嘖嘖稱奇,皇后真是好修養,太后都已經一個大腳丫子踩到她臉上了,她居然還能心甘情願的把陛下雙手奉上,實在是女人中的楷模,女人中的典範,同理,是不是也可以反過來這麼想,皇后既然不介意把陛下進貢給太后,那麼應該也不介意大傢伙一起分吃唐僧肉吧?從前就聽人說皇后總給陛下安排侍寢,她還有點半信半疑,而今當真百聞不如一見。

皇帝扶着太后的手臂進了兩宜軒,走之前側頭望了皇后一眼,她也回看了他一眼,他嘴角微微向上一提,像是安撫她一樣。

李永邦想,人這一輩子呀,可能會遇到不止一次的心動或者喜歡,但是愛,很難。理解,更難。能做到一個眼神就彼此心領神會的,是難上加難。

他覺得他和皇后正一步步的在精神上達成一致這條道路漸漸並駕齊驅,這是個很好的苗頭。

想到這些,扶太后進去似乎也沒那麼棘手了。

望着他離去背影的凝香,卻在心裡默默的爲李永邦點了一支蠟,說實話,皇帝傻,已經傻了不是一天兩天了,但能傻到什麼程度凝香不知道,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出賣,皇后笑一笑,就三魂不見了七魄,乃至被賣了還幫着數錢,看來是傻到了深不可測的地步。她前幾日還猶有些不甘的問上官露:“娘娘您爲什麼總把陛下往外推?”

上官露斜靠在迎枕上,悠悠道:“他成天介的宿在我永樂宮不好,我有個孩子在手上已經樹大招風。”

凝香擔心道:“娘娘莫不是要把小殿下送走吧?您捨得?”

上官露淡然道:“捨不得又怎麼樣!他一個男孩子總有要長大的一天,現在就黏我黏的這樣,我別提多擔心這孩子將來會變得跟他父皇一樣傻,總圍着女人裙邊兒轉可怎麼辦!改天得把孩子弄出去放養幾天再尋個合適的由頭讓那個傻子把孩子給我帶回來。”

凝香道:“娘娘您是神機妙算,可闔宮都是人精,誰願攬下這個黑鍋呀!”

上官露怡然泰若的翻過一頁畫紙,道:“這黑鍋他不背難道我背啊?反正不是他背就是我背,橫豎我不背,那就只有他背。”

凝香雖然是上官露的心腹,但上官露的計劃從來是說一半留一半,坦白講,即便是上官露把計劃全部披露,她也未必能全聽的明白,所幸就跟着主子的步子走吧。車到山前必有路。

今日一看這排場,凝香差不多就心理有數了。

上官露果然又要皇帝背這個黑鍋,還給他找了個大家都認可的姘頭,這樣一來,樹大招風的就不是她了。

簡直是撇的一乾二淨的。

接下去是第二步。

第2章 蘭林殿第71章 求不得第99章 無所求第68章 烏夜啼第81章 長恨經第16章 倚斜陽第97章 宮訓第107章 泣血燕第14章 合巹酒第55章 酸辣湯第60章 夜私語第35章 奉先殿第12章 難遂意第132章 會姻緣第1章 暗生謀第22章 地上霜第39章 同路人第3章 慈寧宮第14章 合巹酒第35章 奉先殿第123章 大劈棺第4章 皇太子第118章 崖間花第120章 失道者第111章 豆釜泣第92章 淨樂堂第129章 歡情薄第50章 滿庭芳第42章 眉間雪第63章 戲語關第135章 花箋淚第5章 逆乾坤第28章 戲中語第103章 解連環第85章 枕簟涼第35章 奉先殿第35章 奉先殿第5章 逆乾坤第79章 窩裡鬥第89章 生存道第58章 欺風露第101章 五更寒第59章 除害蟲第30章 斷笛緣第78章 同敵愾第126章 熙園會第8章 排雲殿第115章 巫蠱禍第84章 畫中仙第99章 無所求第97章 宮訓第31章 計中計第27章 黃雀後第42章 眉間雪第93章 龍舟遊第67章 陰陽錯第118章 崖間花第2章 蘭林殿第103章 解連環第51章 臨波仙第96章 鎖金鈴第55章 酸辣湯第37章 多情怨第134章 淒涼月第7章 故人至第75章 合歡殿第72章 乞巧節第60章 夜私語第112章 衆矢的第105章 斬立決第136章 菩薩蠻第24章 六宮妃第126章 熙園會第89章 生存道第47章 胭脂血第138章 蝶戀花第38章 東西風第136章 菩薩蠻第19章 針上毒第104章 秋風起第66章 林花謝第91章 掉包計第25章 永樂宮第33章 傷情懷第4章 皇太子第73章 中元節第90章 寒鴉殺第26章 內侍局第26章 內侍局第39章 同路人第129章 歡情薄第39章 同路人第53章 玉芙宮第36章 兩難圓第113章 羣起攻第49章 織成裙第92章 淨樂堂第103章 解連環第113章 羣起攻第120章 失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