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六章 啓程•起源之所

遙想百萬年前,三界之主交談,何等意氣風發.魔帝妖皇代代傳承,而對於劍殿和六朝皇城而言,如此代表修真界出席會談,也就意味着重回了領袖門派的地位.

其實,三界之中,魔妖兩界勢力鼎盛,修真界的頂級勢力反倒落魄,但方陵憑着一手之力,拯救劍殿,重組六朝皇城,更讓皇城避過滅門一劫,其意義對於兩大門派乃至修真界都是意義深遠.

時三界聚集數萬之衆於三界邊境之地,盛況之景猶如當年,只是和以往的是,此次會議牽頭的並非是劍殿,而是在三界都有着赫赫威名的方陵,其身份儼然有着凌駕於三方首腦之上的味道,而方陵特殊的身份自然也讓這場盛事更加引人矚目.

到了三方會談這個階段,三界首腦的目的都已經很清楚,自然而然也就暫時放下了敵對之意.

六人六座,位於平原之巔的大山頂峰,妖皇,魔帝一身帝冠龍袍,威嚴之極,如此隨意坐下,帝王之姿便表露無遺.

相比之下,劍殿大殿主華國雍少了幾分龍威,但卻多了幾分仙姿飄逸,那渾然之道骨,超然之姿態,乃是經由惡魂之事歷練而來的,雖然如今劍殿尚未完全恢復元氣,但承襲劍殿之主的身份,這一番氣勢卻也是少不了的.

由於六朝皇城剛剛大戰結束,關於主君之爭尚未落下帷幕,因而此次是由姬爻和金少昊共同出席,當然,於坊間雜談中,或者說整個六朝皇城的意見傾向,多是認爲前者確有繼承大統的實力,至於金少昊,的確是要遜色三分.

身爲皇城血脈正統,姬爻亦是帝相十足,而且他是天生靈骨,論資質並不在魔帝妖皇之下,如今坐下來,那份神彩卻也是飛揚.能夠繼承先輩遺志,再次和兩大帝王平起平坐,這份榮耀自有驕傲的道理。

相比之下,金少昊的神色就要嚴謹得多了,雖不至於爲魔帝妖皇的氣勢所攝,但面對這樣的兩界之主,卻也不能夠作到如此平日般的揮灑自如.

光是這一點,二人的前程便已是昭然若顯了.

自然,在座還有一人便是方陵.一別多年,無論是魔帝還是妖皇,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只一眼,便確認了傳聞中事,方陵的修爲果然踏入了傳說中的半仙之境.

不過二人心裡的驚訝是早就有過了,此番過來自然也是有了決定,倒不至於顯得不淡定了.

短暫交談之後,算是相互熟悉一下,爾後方陵便說道:“三花蓮臺所在之地,便是——宇宙起源之所!”

只一句話,便讓五人神色都爲之一凜,宇宙起源之所,即是宇宙核心所在之地,也是整個宇宙最爲精純的宇宙之力所在之地,世人皆知有這麼一個地方,只是起源之所究竟在哪裡,卻是無人知曉。

待如此說來,衆人才知道,原來天書資料中竟然包含着如此巨大的秘密,而三花蓮臺在那裡,也再正常不過。

“當年三界會談,只有四人在場,但關於三花蓮臺所在之地在後世卻並無任何記載。原來,居然是在起源之所。這麼說,天書資料中記載着前往起源之所的途徑了?”魔帝說道。

方陵點點頭道:“三界龍骨天書資料,就好像三塊拼圖,有重疊相似的地方,亦有着獨立存在的部分。單獨看一界龍骨天書資料,很多東西都是雲裡霧裡,不甚明朗,但是三者整合在一起,便清晰了。這途徑的確是記載其中,不過,當年三界之主們爲何不將三花蓮臺所在之地告之後人,其實道理也相當簡單.因爲此方法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就算是我,想要將這方法道出來,也沒有這份能耐。”

這話聽起來簡單得很,但魔帝諸人卻知道,要想整合三界之書於一人之腦,更要明白清楚的瞭解其中之事。只怕這百萬年來,兆億億之衆的修真界中,也唯有方陵一人而已。

想三界之強者輩出,被稱爲奇人異士,天賦異秉者真是數都數不過來,有資格記載於史冊之上流芳百世者亦數量驚人,只是這些人要想一人領悟一冊之書都成難題,更何況是三界呢?

如此看來,方陵的出現就好像是天運所歸,成爲開啓未來三界和平盛景的關鍵。

當年自從三界之主一去不返之後,雖然三界勢力有心想要探究這未解之謎,卻一直無從下手,再加上紛繁戰亂,此事一擱置便是百萬年.

如今,終於有了重啓此事的可能,一瞭解到三花蓮臺所在之地,妖皇便說道:“當年先皇未曾將此事留經下來,只怕是認爲如果他們所聚合的人力都還無法成功找回,其他人去了也是枉然,爲了不白白犧牲,所以纔沒有將這件事情說出來。如今既然明確了地點,那依本皇看,不如聚合三界最強的強者,舉兵三十萬之衆,再去探一探起源之所!”

魔帝擺擺手道:“如今我魔界昌盛,並非當年能比,十萬頂尖強者對我魔界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依我看,要出就出百萬大軍!”

華國雍和姬爻臉色都微微變了下,對於元氣纔剛剛恢復的兩大領袖門派而言,十萬之衆那都是要豁出老本的事情,若是百萬大軍,一界就要出三十多萬,這樣一來,唯有召集其他各門派的強者,那也就意味着,兩大門派的領袖地位自然也會受到相當的衝擊。

而魔帝如此霸氣,妖皇自也不甘示弱,冷笑道:“百萬就百萬,莫非只有你魔界出得起人麼?”

方陵微微一笑,說道:“依本王看,三十萬不可,百萬也不可。”

這一說,華國雍二人心底都不由一沉,妖皇便大肆的一擺手道:“天王,你想要多少人馬,你說個數就好。我妖界必定給你足夠數量的人馬!”

一語豪氣頓生,方陵卻淡淡一笑道:“我只要三千人。”

“什麼?三千人?”

魔帝和妖皇都以爲聽錯了,一時間瞪大眼睛。

華國雍也愣了愣,遲疑道:“方前輩,當真只要三千人?”

方陵點點頭道:“諸位有一點誤解,就是以爲人越多,越可能取得龍骨天書。”

“這怎會是誤解?起源之地必定險境極多,若沒有足夠的人力,那豈不是大大減少了生還的機率?我知道天王你修爲登天,但卻不可不防啊。”魔帝說道。

妖皇少有的贊同道:“魔帝這話不假,我們派多點人去,就算有所損耗,也不礙事,只要能夠讓天王你取回天書,那一切都值得了。”

方陵含笑道:“二位陛下的好意,本王心領了。不過,以我的理解來看,人數並非是此行的關鍵。在起源之所,的確會有萬般險景,但不過諸位沒有看過讀完三冊天書資料,所以並不知道,其實,按照上面的記載,龍骨天書存在於神人所留下的天書神殿中,前往天書神殿的途徑,包括在起源之所內的途徑都略有提及,雖然只是提及了一點,但我多少判斷得出,縱然前路險惡,但並非如同刀山火海一般,要靠人海戰術才能夠經過。而且,我甚有信心,能夠帶領三千人馬,抵達天書神殿。”

方陵如此信心十足,魔帝幾人一時倒不好說什麼,雖說當年尋書之事是由三界之主親自帶領,但老實說,論修爲論資質,只怕都不會勝於方陵。

魔帝便說道:“那也好,人貴在精而不在多,就選拔百萬人,再從其間選出三千人,如此便好。”

接下來,便又是一些細節上的商討,其中自然也包括三界的和平協議。

當年三界之主離開後,便是因爲有和平協議的存在,才保持了長久的安寧,如今,雖然領頭去的是方陵,但在倡導之下仍然擬定了協議。

其實,也並非魔帝妖皇不想親自領頭去尋龍骨天書,無論危險如何,那都是一個強者最高的榮耀,就算身爲帝王,若能夠親眼見到龍骨天書,那比起什麼豐功偉業都要高。

只不過,無論是魔界還是妖界內部都需要太多整頓的事情,所以無法抽身離開。

至於華國雍和姬爻。自然也肩負着興盛兩大門派的重任,亦無法離開。

待結束之後,將消息公之於衆,很快傳遍三界,和平協議的擬定對於三界嚮往和平的人們而言無疑是畢生嚮往的福音,而天下高手齊聚於三界要地,爭相想成爲三千人中的一員。

隨着時間不斷推移,一個個隨行者被挑選而出,待到三千人聚集於三界交聚之地後,在方陵的帶領下,三千人浩浩蕩蕩踏上了前往起源之所的道路。

這一行去,牽動了三界衆修真者的心,誰也不知道這一場尋覓之路最後的結果究竟如何,是真的會帶來龍骨天書,還是說又會重演百萬年前之事。

只是無論如何,經此一事後,方陵盛名傳遍天下,得到三界的認可,在億萬年修真歷史上,能夠樹下如此偉業之人,又能有幾人?

(本章完)

正文_第十八卷 第八章 進入內城正文_第一卷第十三章 生意正文_第四十七卷 第九章 八面威風正文_第三十卷 第九章 依依惜別正文_第七十三卷 第十七章 衆矢之的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十六章 激鬥蟒須蛾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十六章 激鬥蟒須蛾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五章 尋找三女正文_第15卷 第十一章 重回定州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十一章 丹道瓶頸正文_第四十七卷 第十四章 敵軍動向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十章 方陵之策正文_第三十三卷 第二十章 陰屍地牢正文_第三十七卷 第十三章 血脈淬鍊正文_第六十卷 第十一章 火魔韋八龍正文_第四十卷 第十章 寶庫逃生正文_第19卷 第七章 強行開啓的循天秘境正文_第五十六卷 第十四章 深入魔界正文_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章 陽辰宗正文_第九卷 第五章 秒殺正文_第四十卷 第一章 再遇柳青絲正文_第六十二卷 第九章 絕境獲帝運正文_第五十九卷 第五章 偷天換日正文_第六十五卷 第六章 大敗傀儡正文_第二卷第二十章 全面壓制正文_第五十一卷 第十三章 激斗南方鬼帝正文_第四十六卷 第一章 神秘三角石正文_第12卷 第十一章 北疆地府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九章 寶殿議事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十一章 兵臨魔都正文_第二十一卷 第十二章 第一陣柱正文_第七十三卷 第一章 大逆天輪迴陣正文_第五十卷 第四章 亡命逃奔正文_第四十七卷 第十七章 轉戰乾陽山正文_第七十四卷 第十七章 天書疑雲正文_第四十二卷 第十二章 法陣對訣正文_第七十四卷 第十六章 主城庇護所正文_第五十七卷 第十七章 一手後招正文_第二十一卷 第十七章 派系之戰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五章 冒死進言正文_第四十卷 第一章 再遇柳青絲正文_第二十一卷 第六章 凡間第一兇獸正文_第三十二卷 第十章 深入虎域正文_第八卷第十八章 拜大仙正文_第四卷第八章 終到離別時正文_第二十卷 第二十章 拼死一擊正文_第12卷 第十一章 北疆地府正文_第四十一卷 第十一章 短尾煉丹正文_第五十五卷 第九章 死關漸近正文_第四十九卷 第三章 引敵入魔正文_第六卷第十七章 一擲千金正文_第三十九卷 第三章 倖存的東宮神正文_第四十一卷 第十二章 不死丹正文_第12卷 第十四章 多情未必不豪傑正文_第三十九卷 第十章 再入極南州府正文_第15卷 第三章 二十年前的詭異事件正文_第三十二卷 第十五章 龍族之地正文_第二十六卷 第一章 千年往事,任重道遠正文_第七十三卷 第十四章 婉拒上意正文_第六十一卷 第十三章 時光之輪正文_第三十七卷 第十八章 風雲匯聚赤城宗正文_第一卷第十一章 試探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五章 地龍事件正文_第二十八卷 第十九章 超然實力正文_第六十卷 第十章 聖光石窟正文_第七十五卷 第十四章 力戰半仙正文_第二十九卷 第二十章 暫別宗門正文_第三十九卷 第四章 東宮神的傳承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十二章 五都城下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一章 一擊斬角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五章 再會軒轅破正文_第五十卷 第四章 亡命逃奔正文_第14卷 八章 祝寶林正文_第四十七卷 第十章 巨化之力正文_第五十三卷 第六章 乘夜潛入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五章 重啓三界會談正文_第14卷 八章 祝寶林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二章 太華門·十重城正文_第七十一卷 第四章 妖皇的窘境正文_第三十七卷 第十四章 骨之淬鍊,後天境界正文_第三十一卷 第二章 尋蹤覓跡正文_第二十六卷 第四章 如履薄冰正文_第15卷 第五章 蛛絲馬跡正文_第八卷第十七章 馴馬正文_第四十一卷 第七章 重見天日正文_第四十四卷 第八章 戰局逆轉正文_第五十二卷 第十三章 交接實權正文_第六卷第七章 以身犯險正文_第七十卷 第二章 石門王出戰正文_第三十卷 第十章 靜待天劫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一章 妖道逞威正文_第三十七卷 第二十章 現身赤城宗正文_第六十卷 第五章 動搖正文_第六卷第十章 或戰或降正文_第四卷第十八章 激戰虎跳崖正文_第四十七卷 第三章 方陵駕到正文_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章 陽辰宗正文_第五十九卷 第十九章 策反歐陽益正文_第15卷 第十五章 誅殺餘武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十二章 小露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