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

“衆所周知,你們和唱片公司的矛盾很深。”

關於樂隊和二十世紀娛樂的矛盾,從《1》專輯還沒有發行的時候,就有媒體開始炒作了。

雖然沒有人在這方面挖出過什麼大新聞,但也算不上是秘密。

索斯科聊了一會這方面的事情,又問出一個不在列表上的問題:“樂隊和唱片公司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什麼地方?是利益分配不均嗎?”

當然是!除了利益,還有什麼能引起不可調和的矛盾?

羅傑心裡吐槽着,同時大腦飛速運轉,思考着如何回覆。

和“母公司”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的明星很多,不說全部,但一百個裡至少有九十九個都是因爲利益衝突。

但面對公衆的時候,卻幾乎沒有人會這麼赤裸裸地說出來。

在粉絲們眼裡,明星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追求的都是藝術,怎麼可能喜歡鈔票這麼庸俗的東西?

咳……

當然,這是至少十年前的觀點。

至於現在,這麼想的純情少年們依然不少,但更多的人卻早就清楚明星這種生物都是一羣什麼玩意。

按照“標準答案”來說,羅傑應該談理念分歧、工作強度之類的問題,這樣可以很有效的迴避一些敏感話題。

不過仔細考慮過之後,羅傑卻沒有這麼說。

腦海裡閃過無數個念頭,實際過去的時間只是幾秒鐘而已。

短暫地沉默過後,羅傑開口道:“矛盾有很多,例如創作理念、工作強度等等,但是最大的矛盾在於利益。公司從樂隊身上賺到了大筆的美元,但樂隊得到的卻只有一點蠅頭小利。”

似乎是因爲羅傑的答案太過驚人,索斯科楞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連忙問道:“你是說唱片公司拿走了你們應得的錢?”

觀衆席上,也適時地響起了一片喧譁聲。

從這一點來看,錄製間內的幾十名觀衆應該都是僱來的“羣衆演員”,演技堪比好萊塢明星。

“說是拿走不算準確,嚴格來講公司並沒有違反合約。”

羅傑先是否認了索斯科話裡的陷阱,然後又強調道:“我的意思是,這份唱片合約本身就不符合樂隊的價值。”

索斯科很好奇:“可以詳細說說嗎?”

“具體條款需要保密,我不能違反合同。”

羅傑搖了搖頭,然後列舉了一個數據:“公司拿走了絕大部分版權暫且不說,單說收入方面。從樂隊的第一支單曲《We.Will.Rock.You》,到上一張專輯《2》,一共創造了至少十億美元的價值,你猜樂隊得到了多少?”

“十億美元?!上帝!休-格蘭特三年創造的價值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字了!”

索斯科很配合地露出了震驚的表情,儘管他在節目開播之前,就詳細地調查過樂隊,很清楚這一點。

——無論是唱片業協會的認證,還是IFPI認證,數據都是公開的,查一下銷量,再乘以專輯的單價,也就能計算個差不多。

如果是計算全球銷量的話,實際數字絕對在十億美元以上。

畢竟,除了幾張單曲之外,大部分專輯的定價都遠遠超過十美元,銷量則早已過億。

“震驚”過後,索斯科又問道:“你們分到了多少?我覺得怎麼也得有三億美元吧?”

“怎麼可能?如果有三億美元的收入,樂隊根本不可能和公司鬧矛盾。”

羅傑露出一個意味不明的笑容:“截止目前爲止,大概一億美元多一些,準確的數字應該在1.1億到1.2億之間,稅前。”

“稅前”兩個字被加重了語氣,誰都知道北美的稅收有多麼嚇人。

十億美元的總價值,樂隊只分到了十分之一,看起來確實非常的不公平。

不過這十億美元卻要很多環節來分。

樂隊、製作方二十世紀娛樂、發行方、經銷商、零售商等等。

若是再往細算,製作團隊、保險公司、物流公司、刻錄廠、廣告公司……

可以計入成本或者分潤利潤的環節多達數十個。

舉個栗子,以《燃燒》專輯爲例,建議零售價16.99美元,而實際分成的價格卻是批發價12美元,這就有了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差額。

樂隊能夠分享到的是12美元的四分之一,即3美元,如果按照零售價來算,這3美元大約相當於百分之十七點六。

這還是北美的銷售分成,而海外,如果按照過去的模式,以賣斷的方式授權,無論海外賣出去了多少,樂隊能享受分成的都是固定的買斷費的四分之一。

不過這筆賬沒必要細算,公衆也不需要懂。

十億美元和一億美元兩個數字擺出來,誰都能看出來樂隊受了委屈。

至於這委屈到底有多大,誰在乎?

媒體需要的只是一個炒作的噱頭,而公衆想看到的,只是“有趣”的新聞。

至於樂隊的死忠粉絲們……

“回去得聯繫一下卡爾-瓦倫丁,控制好粉絲的情緒,別真有一羣人圍着公司門口去抗議。”

羅傑一邊想着,一邊配合着索斯科,幾個問題過後,不着痕跡地將話題轉移回《燃燒》和《信仰》兩張專輯上去。

唱片公司只在乎利潤不在乎臉面是一回事,真要鬧大了,對樂隊也沒有任何好處。

包括二十世紀娛樂在內,絕大多數唱片公司不會在意旗下的明星在需要的時候抹黑自己,但前提是有利可圖,並且不能鬧得太過分。

…………

“有位偉大的人曾經說過,一個人到死的時候依然家財萬貫,這是一種恥辱。抱歉,我歷史學得不太好,不記得是誰說的這話了。”

電視機里正在播放《索斯科秀》,羅傑正在侃侃而談:“我們在過去三年裡,在慈善上投入了大約一千萬美元,未來會投入更多。我和我的隊友們討論過,一致同意,在《燃燒》專輯上的收入,會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用於成立一個慈善基金,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樂隊在過去幾年裡花在“慈善”上的錢並不少。

全部都是業內人士召開的慈善晚宴上捐出去的,舉辦者都是華納這樣密切合作的唱片公司,或者某位在頒獎季影響力巨大的核心會員。

雖然每一次數額不大,但都有據可查,一千萬美元這個總數也不算低。

儘管實際被用於慈善的數字只有上帝或者撒旦才知道有多少,但沒人在乎這一點。

錢花出去了,而且是以慈善的名義花出去,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這也是對一些記者提出的,“樂隊賺了一億美元,爲什麼不熱衷於慈善事業”的迴應。

在北美,無論是明星還是富豪,投資慈善幾乎是默認的傳統,除了極少數腦子不太靈光的傢伙,只要收入達到一定程度,沒有人會在這方面省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慈善投入和稅款一樣,是必須的開銷。

只不過前者的運作空間遠遠大於後者,尤其是在有自己的慈善基金的情況下。

“做慈善是件好事,尤其是在北美,你們做了個聰明的選擇。”

加里-貝爾打開酒櫃,拿出威士忌和冰塊,一邊倒酒一邊說道:“說起來,你們的唱片合約怎麼樣了?”

最近這段時間,加里-貝爾一直在盯着陽光海岸的收購,對外界的關注少了許多。

“專輯快錄完了,大概七月前就能休假,十月份還有一次巡演,然後就算解脫了。”

羅傑接過酒杯喝了一口,似乎覺得酒精味太重,又往杯子裡丟了幾塊冰塊。

在返回紐約之前,羅傑爲自己爭取了兩天的時間。

除了要和加里-貝爾談談陽光海岸的事情之外,更多的是爲了休息。

這一個多月來忙得腳不沾地,哪怕再怎麼精力旺盛,也有些堅持不下去的感覺。

半杯威士忌下肚,胸腔內火辣辣的感覺非常的過癮。

少量的酒精刺激可以讓人更加清醒,羅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自己身上卻體現得非常明顯。

相較於咖啡來說,少量的酒精,更加容易讓自己集中起注意力。

放下酒杯,靠在沙發上,隨口問道:“喬伊斯他們不在洛杉磯?”

“度假去了,留了一堆爛攤子給我。”

提起幾個隊友,加里-貝爾露出無奈的表情:“他們玩得一個比一個瘋,根本管不住。”

玩搖滾的,有幾個玩的不瘋的?

羅傑算是很安分的人了,進了派對還不是一樣開始瘋狂搞事?

搖了搖頭,沒去評論對方的隊友,開口問道:“公司賬面上還剩下多少錢?”

“你說的哪個?”

加里-貝爾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羅傑說的“公司”是指哪一個,乾脆兩個都回答了一遍:“陽光海岸賬上只有不到一千萬美元,搖滾控股集團賬上還有大概三千萬。”

似乎是怕羅傑擔心什麼,又補充道:“最近沒有大的業務,幾個新人的唱片都是小規模發行爲主,最起碼半年內不需要注資,不用擔心。”

小規模發行的專輯,即使市場反響良好,擴大發行規模,那也是要走流程的。

在樂壇內,這種發行方式有一整套成熟的體系可以借鑑。

通常來說,從製作到發行,再到擴大發行規模,整個週期長達半年以上,甚至一年。

現在雷蒙娜-拉維尼等人的專輯還在製作流程當中,發行都還是沒影的事,更不要說擴大投入了。

至少在幾個月內,陽光海岸賬上的幾百萬美元絕對是夠用的。

就算以後要擴大發行規模,那也是以後的事。

“我擔心的倒不是這個。”

羅傑搖了搖頭,又問道:“我聽說還有一個股東不願意賣手裡的股份?”

除了在股市裡的流通股之外,絕大多數陽光海岸的股東都賣出了手中的股份。

除了這家公司的創始人。

不過這位創始人經過無數輪融資之後,手中的股份只剩下了百分之五多一點,對三支樂隊的威脅有限。

在另一位創始人選擇賣出股份之後,這個僅剩的阻力也僅僅只是阻力,而不是阻礙。

“我覺得多砸點錢他就會點頭,比如說開出雙倍的價格,不過收購團隊不建議我這麼做。”

加里-貝爾聳聳肩,做了一個無奈的手勢:“你懂的,在這方面,我更相信那些專家的意見,而不是憑感覺來。”

合作伙伴是一個聽的進別人意見的人,這總歸是一件好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羅傑三人能夠和【金屬猴子】、【A】、【本森的煙火】幾支樂隊成爲好友,除了搖滾和派對這兩個共同的愛好之外,核心成員的性格相似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羅傑、加里-貝爾、埃文-泰勒以及【本森的煙火】前任核心魯伯特-賈爾斯,都是較爲理性的性格。

“他們有說原因嗎?”

羅傑倒是不在意多砸點錢去回收對方手上的股份,反正就剩最後一個股東了,不存在影響其他股份的收購這樣的問題。

再怎麼漲價,難道還能漲到天上去?

溢價百分之二十不夠,那就百分之五十、一倍。

總不能要溢價兩倍以上吧?那就不叫溢價,叫宰人。

但是既然收購團隊提出了反對,肯定是有必要的理由。

“說是會影響對公司的控制力,例如有些元老高層不好管理之類的。”

加里-貝爾搖了搖頭:“具體的東西我不太懂,回頭我把他們的報告發到你郵箱上。”

“行吧,這方面你多盯着點,我們最近沒時間關注這些。”

羅傑聽着也覺得有些懵逼,不過卻沒有提出反對。

只要能夠按照預期的時間和價格拿下陽光海岸,並且保留下大部分有價值的員工和發行能力,具體怎麼操作的,羅傑沒有興趣去詳細瞭解。

“對了。”

加里-貝爾像是想起了什麼,開口道:“你推薦的那個女孩挺不錯的,雖然唱功不太好,但是做完後期以後效果很棒。”

羅傑嚇了一跳:“已經做完後期了?這麼快?”

從推薦雷蒙娜-拉維尼簽約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兩個月,中間還有將近一個月浪費在了簽約談判上。

這就連專輯的後期都搞定了?

開火箭也沒有這麼快的吧?

“後期和錄音同步開始的,只做完了一首歌,好像還是你寫的,叫什麼《滑板少年》,樣帶在公司,我叫人拷貝一份給你。”

加里-貝爾調侃道:“是不是看上她了?”

“她還沒成年呢,現在下手太早了。”

羅傑倒是沒有否認自己的興趣,不過卻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相比於雷蒙娜-拉維尼,我更看好AC-130樂隊。”

艾薇兒和林肯公園哪個更出色?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但僅僅只從賺錢這個角度來說,後者無疑要更勝一籌。

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840章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779章 兩個身份第294章 重大的決策失誤第28章 吉姆的道歉第616章 《一直以來》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550章 《福布斯》的專訪第627章 會不會太久了?第470章 這波要虧?第742章 最喜歡哪首?第663章 “公鴨”德雷克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第353章 動作第263章 兩首歌劇搖滾第402章 十字路口的惡魔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111章 粉絲還是盜版?(5更)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689章 這樣會不會有風險?第697章 信第142章 翻唱授權第23章 Murphy樂隊 上第592章 我以爲你在開玩笑!第344章 Next-One第324章 下階段目標:一線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840章第48章 羅傑和理查森的要求第626章 威望第167 奢侈的友誼第6章 娛樂法規第544章 搞大事?第763章 “年輕”的董事長第391章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第196章 跨世紀演出(8更)第148章 單曲榜第一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12章 汽車旅館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75 搖滾是我的夢想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339章 燃燒&信仰 Tour第456章 《無名專輯》(第三更,爲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16章 第一個粉絲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411章 福布斯名人收入榜第256章 六週銷量:470萬第627章 會不會太久了?第539章 歐洲也有黃牛?第408章 沒那個必要第558章 我可能找到了一個不錯的項目第729章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701章 異想天開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769章 Party-Time第661章 兩件事第464章 “神殿”第556章 內部隱患第622章 Spotify第729章第312章 弩哥達里爾第478章 最大的贏家……之一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83章 臉厚心黑第764章第690章 驚不驚喜?第92章 新專輯的主打歌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739章第724章 賈森是誰?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121章 拉丁天后的邀請第609章 玄冥二老第635章 激流金屬專輯?第489章 買買買第430章 《後天》試映第108章 新專輯的計劃第85章 “樂隊隊長的威嚴”第126章 四部MV第527章 你說過,但是我們不在乎第306章 哥特金屬第216章 溫切斯特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861章 未來的路第612章 撲街專輯?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305章 六種風格第79章 雙頭琴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436章 這是最後一次第576章 新專輯計劃第741章 代號《伊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