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

胖子所提出的這個問題,羅傑此前從未想過。

但細細想來,卻有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現在是法制社會,不會,或者說極少再出現幾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爲了搶佔市場,動輒殺人全家的惡性競爭。

但是,商界之中,殺人不見血的手段,可是絕對不少的。

和那些背後有着在北美紮根數十上百年,勢力盤根錯節的大財團支持的大型廠牌比起來,MAD唱片可以說是毫無根基。

但是,MAD唱片卻擁有着爲數不少的,當紅歌手、樂隊的唱片合約,以及價值巨大的版權庫。

——雖然有一部分版權並非MAD唱片所有,但只要獨家運營權在手,所有權的歸屬並不重要。

僅僅只是這兩樣,就足以讓MAD唱片成爲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

有着前世的經驗,羅傑很清楚,未來的這一輪唱片業洗牌,最大的贏家,或者說活到最後的,只有三個。

背靠着法國自來水公司(維旺迪)的環球唱片、傳媒業巨頭時代華納集團旗下的華納唱片,以及同時有着兩個超級豪門,島國的三井財團和歐洲的貝斯塔曼家族共同支持的索尼-BMG。

其它的大型廠牌,例如百代唱片(EMI),在這一輪洗牌中,都是失敗者。

要麼破產後徹底銷聲匿跡,要麼被三大巨頭收購,成爲旗下的子公司。

甚至於華納,也只是勉強保住了巨頭的地位。

嚴格算起來,真正的贏家只有財大氣粗的環球,和更加財大氣粗的索尼-BMG,雙方聯手瓜分了百代唱片,就是最好的證明。

每當一個行業遇到寒冬的時候,無論是多麼強大的渠道資源,多麼出色的管理層團隊,亦或是任何獨一無二的盈利模式,都遠遠不如“手上有錢”四個字更加管用。

毫無疑問,爲了在這一輪洗牌時,獲得更好的抄底收益,肯定會有不少野心家蠢蠢欲動,暗下黑手。

在如今的北美,許多公司都是以高槓杆的債務來運營,一旦資金鍊的某一環出了問題,哪怕僅僅只是某一筆款項延遲了兩三個月這樣的小問題,都有可能致命。

想要讓一家公司破產清算,成爲抄底的目標,最好,也是最省力的方式,就是針對這家公司的資金鍊做文章。

其次,則是打壓股價。

後者更加的麻煩,好在MAD唱片沒有上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公司的資金鍊出現巨大的麻煩。

“我前兩天剛剛和我的會計師通過電話。”

羅傑很快就想明白了這些問題,立刻開口道:“我手中的News.Feed股票,將在九月初進行第一筆交易,大約能得到8.2億美元左右的稅前收入。到明年的三月份,剩下的一半股份也會賣出,如果漲幅達到預期的話,兩筆錢加起來,我大概能拿出20億美元。”

頓了頓,羅傑又補充了一句:“當然,這是稅前的數字。”

如果不是抱着對唱片產業進行抄底的想法,20億美元,對MAD唱片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

即便是一家大型唱片公司,說值錢確實值錢,但要說價值驚人,卻也未必。

在羅傑的印象中,環球收購剝離了全部版權,以及唱片合約的百代EMI,也只是花了十幾億美元而已。

雖然說這是個抄底的低價,但不管怎麼說,就算不考慮品牌本身的價值,百代也還有一個完善的全球發行體系在手,比現在的MAD唱片強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如果要同時推進公司高層所提出的,三項擴張計劃,並且還要在擴張的同時,大肆收購在未來幾年的行業洗牌中破產倒閉的廠牌。

這樣一筆花費,絕對不小。

說白了,這個動作,就是奔着把MAD唱片推上唱片業巨頭的位置去的。

想要成爲一個巨頭,沒有幾百億美元的價值,連門檻都摸不到。

哪怕是有着一個很好的抄底的機會,所花費的資金也少不到哪去。

高槓杆的負債,資金鍊的壓力極大,風險高得驚人。

但若是不大舉負債,想要大肆抄底收購,卻又成了奢望。

一邊要想辦法壯大自身,同時還要警惕競爭對手對自己下黑手。

這其中的平衡,要把握得好,很難。

“就算你那邊一切順利,能拿出二十億美元來,再加上《美國達人秀》爲我們籌集到的資金,最多也就是三十五億,這還沒算IRS要拔一層毛。”

胖子搖了搖頭,開口道:“加上公司本身的估值,往高了算,一共算六十億美元好了。兩倍的槓桿,風險已經不算低,一共也就能拿出不到一百億美元的現金。一百億美元,如果要留下五分之一應對可能的風險,剩下的錢不夠同時推進三項計劃的,必須要有所取捨。”

取捨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在數字唱片時代,版權庫的意義無需多言。

在流媒體的市場劃分徹底穩固之前,誰擁有最大的版權庫,誰就有最多的話語權。

而且眼下就有一個很好的目標。

百代EMI手中,就有一百多萬首歌曲的音樂版權。

雖然這批版權的單個價值不夠高,但數量卻足夠驚人,這已經足夠了。

再加上樂隊和勞倫斯兄妹共同持有的那批數量不多,但質量極高的版權。

兩者結合,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會缺乏。

手握這些版權,無論是單獨與流媒體平臺談判,還是面對唱片業內部,MAD唱片都會佔據很大的主動。

但這裡邊,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必須要拿下百代唱片的版權庫。

保守估計,這批版權的價值,也在四十億美元上下。

即便是趁着百代破產的機會,打上一個折扣,也絕不可能低於二十億美元,甚至於,若是能夠以三十億美元以下的價格拿下,都可以說是血賺。

製作部門的擴建,這也是十分迫切的事情。

隨着MAD唱片簽約歌手、樂隊的增長,現有的製作部門人手早就捉襟見肘,每年光是外包製作業務,就要花費一大筆錢。

雖然說這項計劃的投入,和另外兩項計劃比起來不算多,但也要幾億,甚至是十幾億美元的先期投入。

而且就迫切性來講,這項計劃反而是最爲緊迫的,已經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

最後,則是全球發行體系的建立,這卻是最燒錢的一項。

再怎麼節省,最起碼也要砸進去三五十億美元,才能看到點浪花。

若是想要完善這個框架,沒有百億美元的投入,想都不要想。

看上去,隨着數字唱片逐漸取代實體唱片,全球發行體系的價值似乎大大降低。

但羅傑卻是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說未來的八年左右,實體唱片的市場會迅速萎縮。

那麼再下一個八年,這個情況反而會逆轉過來。

單張唱片利潤極高的黑膠唱片,市場規模將會出現極爲驚人的逆勢增長,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在那之前,MAD唱片必須在海外市場的實體發行渠道上,佔據一席之地。

這個計劃可以放到最後來執行,但卻絕無可能拖得太晚。

若是等到這一輪洗牌結束之後纔開始,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成倍的增長。

哪怕是樂觀一點估計,最遲到2010年到來之前,MAD唱片必須完成對“擁有海外發行體系的廠牌”的併購。

2007年到2009年,這三年的時間,可以說決定了未來二十年,乃至於五十年內,MAD唱片在整個唱片業內的地位。

“如果先專注於版權和製作部門擴建……”

羅傑敲了敲桌子,瞥了一眼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安妮,又收回目光,用詢問的語氣,對胖子說道:“我們能否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籌集到足夠支持另一項計劃的資金?”

在創建了MAD唱片之前,羅傑一直疑惑一個問題。

爲什麼那些擁有巨大號召力的大牌明星,極少有人成立自己的發行公司?

難道他們不知道,光是發行自己的專輯,就足以賺得盆滿鉢滿嗎?

經營MAD唱片幾年之後,羅傑纔想明白這個問題。

不是不想,而是要認真經營一家唱片公司,實在是太燒錢了。

光靠明星這個職業所取得的收入,遠遠不夠填滿這個無底洞。

給別人打工,固然要被剝削上一筆,但卻也省了許多亂七八糟要操心的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不需要想方設法,到處籌集資金,去填滿這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賺到的錢確實少了一點,但卻是全部都可以用在奢侈享受上,這恐怕纔是絕大多數人願意過的生活。

而不是像羅傑這樣,買一個大件都捨不得,只敢花上一點小錢。

嗯,超級遊艇、大型飛機、太平洋上一座島這樣的大件,還有千八百萬美元的小錢……

“估計很難……”

胖子清楚羅傑在想什麼。

先推進兩個比較着急的計劃,然後賺上些錢,再開始下一個。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但是考慮到時間和資金上的壓力,胖子還是很無奈地開口道:“幾十億美元的商業貸款,銀行不會給我們十年八年的還款期的。還款期越短,我們的還款壓力就越大。別說攢下錢了,說不定還要以貸還貸。”

以貸還貸……

簡單來說,就是一筆貸款到期之前,和銀行商量着,再借一筆錢,用來歸還上一筆貸款。

這種操作在商業中很常見,若是資質和信用良好,合作密切的公司,銀行往往也願意批這樣的貸款。

反正左右都是不虧的,還能多賺幾年的利息錢。

論對融資的瞭解,樂隊裡沒有人比得上華爾街出身的胖子。

以胖子的性格,敢肯定地說這個方案不可行,那就是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羅傑忍不住皺眉,想了好一會,問道:“那,我們還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弄到大約三十到五十億美元的資金?”

“有。有兩個辦法。”

胖子十分肯定地點頭。

頓了頓,喝了一口啤酒,繼續說道:“實際上可以算是一個辦法,就是放出部分股權,引入新的資金。無論是能拿出大筆現金的新股東,還是想辦法上市,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引進新的股東入局,或者是募股上市,本質上來講都是一回事,用股權換取資金。

當然,兩者的區別還是有的。

如果可以選擇,樂隊當然希望是能夠引進新的股東,最好是人傻錢多不管事的類型,像安妮一樣。

呃,安妮好像沒什麼錢……

總之就這麼個意思。

至於募股上市,這是最後的選擇。

一家公司一旦上市,會衍生出一系列的麻煩事。

比如說可能遭到惡意狙擊股價,到時候樂隊是否需要出手穩定股價?

若是出手,資金從哪來?

若是不出手,股價的高低,關係到的可不僅僅只是賬面財富縮水的問題。

一旦管理層和簽約的明星都開始人心惶惶,對公司的運營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更不要說,這還關係到和銀行打交道的問題。

再比如說樂隊不能再光明正大地佔公司的便宜,賬目要分得清清楚楚。

最直接的一點,樂隊現在和MAD唱片所簽訂的發行合約,樂隊獲得全收入的百分之九十這一項,就可能會引發巨大的爭議。

——雖然合約細節不需要公開,但是上市公司的財報卻是要公開每一項明細的,只要關注一下MAD唱片向樂隊支付的銷售分成款項,有心人稍微計算一下就能算個大概。

但不管兩者有什麼區別,用股權換資金,最大的問題在於,樂隊無法再一言決定MAD唱片的一切,一定程度上受制於人。

無論是引入額外的股東,還是讓MAD唱片上市,都會產生這樣的麻煩。

引入外部資金,這是實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爲之的選擇。

然而,如果不引進外部資金,以樂隊的資金實力,又很難讓MAD唱片在未來幾年,唱片業的洗牌中有很大的作爲。

到底該怎麼抉擇?

羅傑皺眉不語,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第52章 邀歌第653章第705章 收購要約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227章 《搖滾聖經》之重金屬篇第426章 一覺睡到國慶節第250章 “羅傑,有人罵你是傻缺”第631章 安妮的另一面第266章 友情價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615章 請停止非法秀恩愛行爲第18章 第一筆收入第345章 希望你是她第312章 弩哥達里爾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855章 不盡人意第574章 小心背後第686章 側面迂迴第631章 安妮的另一面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531章 特殊的“獲獎感言”第470章 這波要虧?第626章 威望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47章 好聚好散?第803章第871章 半年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187章 首月三百萬第698章 高盛的提議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872章 自帶項目?第240章 《青春》、《黑色》發行第700章 割肉還是賣血?第850章 大手筆第184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614章 愛情的墳墓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522章 我是那樣的人嗎?第873章 《星際穿越》和《奇異博士》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第14章 選歌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22章 加入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306章 哥特金屬第315章 安妮的第二首歌第785章第253章 你確定你買得起?第175章 計劃有變第22章 加入第874章 不是沒有機會第846章 逗智逗勇第438章 交給歌迷們決定第785章第224章 改編經典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294章 重大的決策失誤第470章 這波要虧?第24章 Murphy樂隊 下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225章 這章的章節名又被我吃了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82章 唱片發行合約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229章 AC-130第71章 攤牌(第五更)第2章 貝斯第510章 上檔次的敗家方式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840章第331章 銷量爆炸第851章 票房:三億五千萬!第800章 大預言家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861章 未來的路第110章 兩支樂隊的近況第540章 狂歡到天亮第8章 簽約第332章 慶功派對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249章 降低心理預期第430章 《後天》試映第680章 狂風暴雨第306章 哥特金屬第455章 什麼時候攤牌?(第二更)第164章 “自己人”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115章 龜殼撥片第855章 不盡人意第197章 歡迎來到叢林!(9更,3萬+字)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589章 不要太過分了!第579章 滑鐵盧?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