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

(回來晚了,更新有點晚,抱歉。)

“收購轉賣,確實可以賺不少錢。哪怕保守一點算,如果這個計劃成功,我們至少也有一百億美元以上的預期利潤。”

勞爾德-貝蘭克梵在“預期利潤”幾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緊接着,話題一轉,又說道:“但是,和每年穩定數十億美元的利潤比起來,一百億美元的‘預期利潤’又算得了什麼?如果能夠穩定經營一家傳媒集團,以新聞集團在北美的資產,每年少說也能爲我們帶來三十到四十億美元的利潤。一百億美元?三四年就可以賺到了。”

勞爾德-貝蘭克梵的這番說法,只不過是最簡單的“數學”。

哪怕西方人不擅長算術,這也是一個小學生都會算的題目。

一次性的百億美元收入雖然高,但在每年三四十億美元的預期利潤之下,卻也算不上什麼。

正如勞爾德-貝蘭克梵所說的。

若是高盛能夠在接手新聞集團的資產之後,將其良好地運營下去,只需要三四年,就可以賺到百億美元的利潤。

高盛集團手中的現金流非常的充沛,沒有回報週期上的壓力,自然是要選擇回報更高的方案。

不過,問題在於……

每年三四十億美元的預期利潤,是建立在能夠完整地繼承下新聞集團在北美地區的傳媒產業,並且將其有效地經營起來的前提之下的。

哪怕是一個對商業一無所知的人,也不會不知道,同一家企業,哪怕是其它一切都不變的情況下,換一個領導人,也會變得完全不同。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可以讓一家企業起死回生。

比如說,將史蒂夫-喬布斯迎回之後,蘋果公司在短短几年之內,就從一家快要倒閉的企業,變成現在炙手可熱的大公司。

而一個失敗的領導者,可以讓一家風光無限的巨頭,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從巔峰走向破產。

這同樣有一個全北美人都耳熟能詳的例子,通用汽車。

費迪南德糾結了片刻,還是猶豫着說道:“可是,老闆,您認爲,我們具備經營一家傳媒集團的能力嗎?這可是完全不同的行業……”

高盛的主要業務有很多,包括風險投資、債權、銀行業、資產管理等等。

但無論怎麼分類,都屬於“金融行業”的領域。

雖然說,高盛在金融行業當中已經做到了這個行業所能達到的極限。

但這並不意味着,換一個行業,高盛同樣可以做得好。

隔行如隔山,北美雖然沒有這句俗語,但道理卻是一樣的。

高盛並非沒有對其它行業的投資,但都恪守着一個原則,那就是隻投資,不干涉,或者至少是少干涉。

對於高盛來說,只要投資的公司股價能夠上漲、能夠拿出穩定的大筆分紅,他們就完全不會在乎,投資的那家公司,領導人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

Wшw▪tt kan▪C 〇 然而,真正要去經營一家完全不同行業的公司,高盛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勞爾德-貝蘭克梵點了點頭,又說道;“不過你倒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們確實沒必要親自去經營新聞集團,我們也沒這個行業的經驗和人脈。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效仿其它投資的慣例,只控股,不干涉。”

“您是說……聘請一位職業經理人?”

費迪南德思考了片刻,說道:“假如幾乎所有的股份都握在我們手中,一個職業經理人,恐怕很難壓得住場子。”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爲什麼,幾乎所有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最起碼是站在決策層的那些職業經理人。

比如說CEO,比如說COO等等,都要求擁有股份?

這不僅僅只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也不是“給別人打工還是給自己打工”的問題。

而是,沒有足夠的股份、沒有足夠的話語權,職業經理人就很難壓得住場子,讓下邊的人乖乖按照自己的吩咐辦事。

若是這樣的話,公司註定會處於漫長不斷的內鬥,對於一家公司的發展,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事實上,在整個北美,都極少有那種,一個大股東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股份,然後撒手什麼都不管,將一切交給職業經理人的公司。

至少,在市值數十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當中,是絕對沒有這種例子的。

即便是有,公司也會陷入巨大的麻煩和危機當中。

若只是一筆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小投資”也就罷了。

雖然還沒有做出詳細的評估,但憑藉着對金錢和數字的敏感性,費迪南德在羅傑提出合作計劃的時候,已經得出了一個數字,若是按照這個計劃,高盛想要得到新聞集團在北美地區的傳媒資產,至少要花費三百億美元的成本。

即便是高盛,也不可能拿三百億美元的巨大代價,去做一個看上去就不太可行的“實驗”。

尤其是,當這場實驗一旦出現壞消息的情況下,就會讓勞爾德-貝蘭克梵在公司內的反對者蠢蠢欲動。

作爲勞爾德-貝蘭克梵的鐵桿親信,費迪南德可以一定程度上不在乎高盛的利益,但卻不能不考慮勞爾德-貝蘭克梵的利益。

原因很簡單,在很大程度上,兩者的利益,是結合在一起的。

“爲什麼要找職業經理人?我們不是已經有了現成的合作者嗎?”

勞爾德-貝蘭克梵提起筆,寫下兩個名字。

康卡斯特、【量子娛樂】。

然後對着這兩個名字思考了許久,對費迪南德問道:“依你的判斷,如果我們提出更進一步的合作,比如說,三家公司各自剝離出部分資產,合併爲一家超級傳媒巨頭,共同經營。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是否會同意?”

“您是說……”

費迪南德先是納悶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說道:“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確實是在這個行業具備豐富的經驗。如果能夠將經營交給他們,我們只控股,確實是一筆超值的投資!”

不過,興奮過後,費迪南德很快冷靜了下來,說道:“老闆,這件事還有一個問題。您可能不太清楚,康卡斯特正在與通用電氣進行談判,計劃收購NBC環球集團,而且這筆收購已經無限接近於成功。一旦這筆交易成功,NBC環球旗下的NBC電視網,就會成爲康卡斯特的資產。

在康卡斯特已經擁有了NBC電視網的情況下,若是與我們合作經營福克斯電視網,無論他們是否將NBC電視網納入到合併範疇之內,這筆交易都很難通過相關部門的批准。

NBC電視網和福克斯電視網合併,涉及的東西太多了,又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行業,華盛頓是不會允許在這個行業裡出現一個壟斷者的。”

費迪南德很盡心地爲自己的上司分析了一番。

不要以爲,西方人整天喊着言論自由的口號,就真的對這些東西就什麼都不管了。

事實上,在幾十年前,號稱“自由領土”的美利堅,卻恰恰是對言論管制最爲嚴格的國度之一,僅次於金胖子所領導的北棒子國。

在北美的法律當中,對於傳媒行業的管制,也是有着很多卡得很死的“門檻”的。

比如說,在北美經營一家傳媒公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公司的控股方必須是美國公司或者美國人,外國人原則上不允許對傳媒公司進行實際的控股。

同樣的,若是兩家傳媒巨頭想要合併,就更加容易引起華盛頓當局的警惕。

比如說,在九十年代,迪士尼曾經考慮過將旗下的ABC電視網出售給維亞康姆,讓其與CBS電視網合併。

但最終,這筆交易被喊停,理由是兩大電視網合併之後,可能成爲一個壟斷集團。

當然,這是“官方的說法”。

實際上,還是擔心兩大電視網合併之後,會誕生出一個不受控制的超級巨頭出來。

而放到現在,NBC電視網和福克斯電視網的合併,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假如康卡斯特在擁有NBC電視網的情況下,又參股福克斯電視網,依然是有很大的可能,會被相關部門否決。

“正常情況下,確實是存在這個問題。”

勞爾德-貝蘭克梵點了點頭,又說道:“但是你別忘了我們是幹什麼的。”

頓了頓,勞爾德-貝蘭克梵又說道:“在現在北美五大電視網當中,NBC排名第三,福克斯排名第四,前邊還有兩大巨頭。即使是兩大電視網合併,也只是比第一略強,遠遠達不到壟斷的程度。以我們在華盛頓的關係,完全是可以運作這件事的。”

勞爾德-貝蘭克梵沒有把話說得很透徹,但已經足夠讓人明白他的意思了。

作爲華爾街的巨頭之一,高盛每年花費在華盛頓的錢,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尤其是大選年的時候,高盛都要投入巨資,來確保未來的白房子當中,有“自己人”的一席之地。

在這個國度,金錢的力量,是相當恐怖的。

而高盛,恰恰就屬於那種,擁有鉅額金錢的一方。

很多對其它巨頭來說無能爲力的事情,高盛卻是有能力去運作,甚至說,是有很大把握成功的。

“若是這樣的話,確實是可行的。”

費迪南德點了點頭,沒有去問“這是否值得”的問題。

高盛對華盛頓、對白房子有很強的影響力沒錯,但卻也不代表能夠控制這些地方。

哪怕就連高盛背後的財團,都做不到這一點。

事實上,每一次動用這種影響力,高盛都是要付出不菲的代價的。

不過,這筆代價付出的是否值得,並非是費迪南德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勞爾德-貝蘭克梵做出決定,然後自己照做,就行了。

思索了片刻之後,費迪南德開口說道:“具體的合作方式需要仔細研究一番,拿出一個三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來。就我個人的提議,如果確定三方合作的話,新聞集團的資產最好就不要進行拆分,保留完整,然後折算成相應的股份分配給我們三方。”

頓了頓,費迪南德又說道:“考慮到新聞集團現在的名聲並不好,我們可以將包括《世界新聞報》等幾個名聲很差的子公司出售或者關閉,另外,新聞集團這個名字也最好不要繼續使用。”

“這些都是小事,先談好三方合作再說。”

勞爾德-貝蘭克梵敲了敲桌子,吩咐道:“你親自去和康卡斯特還有【量子娛樂】去談,儘可能促成這件事。我的底線是,高盛至少要佔據百分之四十。”

“是,我現在就去做一份計劃出來。”

費迪南德沒有多說什麼,直接答應了下來。

事實上,談到這個地步,費迪南德也不需要再多提什麼建議了。

該說的都已經說過,勞爾德-貝蘭克梵也是明顯已經有了決定。

費迪南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大致的“思路”,轉變成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書”,然後貫徹執行下去。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卻是非常的複雜。

可以預見的是,費迪南德,以及他所帶領的核心團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恐怕又要爆肝加班了。

不過,對於華爾街的人來說,從來都不害怕加班。

與其說害怕加班,倒不如說,他們更害怕沒有工作可做。

因爲那代表着不被公司需要。

而不被公司需要的人,永遠都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失業。

在這個習慣於超前消費的國家,對於幾乎所有階層的人來說,失業,往往就意味着破產。

或者最起碼是站在了破產的邊緣。

沒有人想要成爲一個破產者。

尤其是,費迪南德已經抱上了一條粗壯無比的大腿,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情況下。

在這種滿懷期待的情緒之下,費迪南德帶着手下的團隊,連續爆肝了好幾個通宵。

一邊查證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的各種情報,一邊完善計劃。

終於,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就依照勞爾德-貝蘭克梵的思路,做出了一份在費迪南德看來,可行性極高的計劃出來。

在計劃出爐,並且得到了勞爾德-貝蘭克梵認可之後的第一時間,費迪南德就撥通了羅傑的電話,約羅傑見面。

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520章 迷你專輯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第173章 樂隊的傳統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616章 《一直以來》第306章 哥特金屬第484章 這傢伙在搞什麼?第585章 宿醉第256章 六週銷量:470萬第865章 超級英雄月第726章 西海岸第一張《Nevermind》第192章 新的舊的全都要(第四更)第697章 信第671章 風險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486章 狂暴之路 下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601章 阿黛爾-阿德金斯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802章第475章 分分鐘幾十萬上下第441章 魚已上鉤!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355章 這幫蠢豬!第455章 什麼時候攤牌?(第二更)第668章 價值幾百億美元的大生意第113章 不像搖滾的搖滾第115章 龜殼撥片第204章 “休假”第708章 盧卡的好奇心第519章 要錢還是要影響力?第734章 大費周章第153章 不能由着喜好來第355章 這幫蠢豬!第314章 慈善基金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518章 五百美元怎麼樣?第97章 安妮的提醒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381章 《搖滾聖經:重金屬篇》第17章 野心第844章 “達成一致”第47章 好聚好散?第619章 鼓王?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第469章 理念衝突和內部矛盾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826章 叫做“玫瑰碗體育場”的火山第247章 “只是很純粹的關係”第162章 玩搖滾的都是神經病和變態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641章 灰色地帶第71章 攤牌(第五更)第490章 插個眼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835章 光怪陸離的夢第82章 唱片發行合約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284 罪惡之城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438章 交給歌迷們決定第662章 推廣計劃第708章 盧卡的好奇心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381章 《搖滾聖經:重金屬篇》第208章 廣告代言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230章 沒有派對就會死星人第572章 凜冬將至第470章 這波要虧?第342章 巡演開始第450章 “你牛嗶!”第139章 現場和氣場第4章 第一首歌第640章 一分鐘就夠了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431章 大新聞第526章 五毒:吃喝PD胖第361章 最佳搖滾樂隊第83章 首發單曲:We.Will.Rock.You第346章 他們不願意的話就換人第484章 這傢伙在搞什麼?第442章 《後天》首映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311章 半張專輯的版權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207章 年輕真好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836章 向過去道別第746章 胖子的求助第2章 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