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

洛陽。

孫綝被殺的消息傳到了洛陽的時候,曹髦滿臉的不可置信。

“這就死了??”

“他手裡不是有數萬大軍嗎?吳國半數的軍隊都在他手裡吧?”

焦伯趕忙解釋道:“聽聞是在宴會裡被殺的。”

“不對啊,朕不是用書信告知了他,讓他當心宴會嗎?”

曹髦只覺得頭疼。

焦伯苦笑了起來,“聽聞此人孤身前往宮裡赴宴,隨即被吳王派人拿下,斬了首級,隨即有將軍以吳王的詔令外出,就安撫了他的軍隊。”

“吳王隨後又下令,說是赦免孫綝麾下衆人的罪行,除卻他幾個弟弟外,其餘人都可以赦免。”

“於是乎,羣臣都歸順了這位吳王。”

曹髦的臉色格外的複雜。

大家都是被權臣擁立的小皇帝,都是被大將軍所挾持,憑什麼你就這麼順利啊?

這孫綝別說是跟司馬師比了,他跟司馬炎比都是一個蠢蛋。

安世都比他要出色的多,好歹安世能容人,根本不會引發什麼大規模的逃亡和恐慌。

不過,這位蠢蛋大將軍的逝世,是魏國的不幸。

曹髦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對手了。

曹髦忍不住長嘆了一聲,算是爲這位有功大魏的大將軍進行了緬懷。

“可惜啊,他要是能再執政五年,那該有多好啊。”

焦伯險些笑出聲來。

“陛下,他執政還不到一年,先後被他所殺,被他逼的逃走的將軍都超過了二十個,倘若他再執政五年,只怕吳國都沒有什麼活人了”

孫綝上位,曹魏是最大的受益者,跟曹魏對抗了多年的對手一個沒剩,甚至還得到了很多精通水戰,懂得制船,對吳國內部極爲了解的人才。

這些人才被毌丘儉所聚集了起來,往後就可以作爲討伐吳國的先鋒了。

若是可以,曹髦都想追封一下孫綝。

曹髦又問道:“故而他的幾個弟弟都選擇了投降?”

“是這樣的,他們佔據了夏口,本來麾下是有近四萬大軍的,被丁奉擊敗了一次,如今還不到三萬人,龜縮在夏口,上表稱臣。”

“哦,那丁奉有多少人?”

“丁奉有三萬多人”

曹髦再次沉默了一下,“他們以四萬多人的精銳,被丁奉以三萬人擊敗,如今龜縮起來不敢出去??”

“是這樣的。”

“那這幾個人還挺類兄的。”

不愧是孫綝的弟弟,有他們兄長的風範。

“聽聞蜀國已經出兵,將軍閻宇領兵出征,正在逼近西陵”

焦伯將各地的消息的都告知了曹髦。

“朕知道了。”

焦伯離開之後,曹髦方纔看向了其餘的奏表。

新年開始,大魏有很多要操辦的事情。

這戰事只是曹魏諸多事情裡的一個,而對蜀國和吳國來說,卻是他們賭上了國運的全部,這次的戰事,哪怕曹魏戰敗了,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可吳國和蜀國若是敗了,那就是致命傷了。

曹髦的心裡並沒有那麼的擔憂。

在孫綝的全力支持下,王基若是還打不過施績,那就真的對不起他能將的名聲了。

曹髦在戰事上幫不到什麼忙,就將心思放在了內政上。

整頓官吏的事情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經過了一年的整頓,曹魏的吏治已經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好歹是能正眼去看了。

行政效率也是大大提升。

曹髦也有心思來做其他的事情了。

首先是元月的科舉之事。

首先就是縣試了。

曹髦跟鍾會是這麼想的,鄉試是一個考覈資格,縣試開始就動真格的了,縣試的考卷是由各地的郡來負責的,主要是路途的原因,很難做到統一,而通過縣衙考試的人,就可以在縣下擔任小吏,當然也可以參與下一輪。

然後是郡試,考卷由州來負責,通過的人可以在郡下擔任吏員。

然後是州試,這個是廟堂來出卷,通過的人可以進員外郎。

最後是殿試,這是皇帝來出卷,還能通過的人可以直接在皇帝的身邊任郎。

這跟後來的科舉完全不同,主要是因爲當下的局勢也不同,中正制實在難以維持天下的運作,只能通過這樣的辦法來緩解官吏的壓力了。

至於試卷,鍾會也是給出了要求,經典,數,農,律法等四項,其中又以經典爲最重。

曹髦的想法是,先操辦起來,在操辦的過程之中發現問題,然後去改進問題。

這件事,曹髦是完全交給了鍾會和鄭袤來負責。

而除卻科舉的事情外,還有就是一些根本的問題,例如屯田制。

當初曾祖父聽從麾下大臣的意見,設立屯田制,按理來說,廟堂出面,領着百姓們去開墾耕地,然後耕地歸廟堂所有,成爲公田,讓百姓們在耕地上勞作,得到可以活下去的糧食,不必擔心耕地被豪強兼併,這在漢末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

當時豪強的兼併情況很頻繁,百姓們想要守住耕地是那麼的困難,廟堂組織他們開墾,讓他們能活下來。

可到了如今,其弊端就開始不斷的顯現。

農夫們的耕作性並不積極,畢竟這耕地的產出跟他們個人沒有什麼關係,都是廟堂的,怎麼樣都只能拿到活下去的糧食同時,屯田機構的腐敗情況愈發嚴重,廟堂所下發的農具等物都落在了他們的手裡。

甚至出現了先前那種尚書令不下詔令,地方就無法開始春種的情況。

曹髦想要做出一些改變來,可這公田是絕對不能分發給百姓們的。

這麼做不是分田給百姓,而是分田給大族和豪強們。

從一開始,曹髦就明確了自己親政需要拉攏的人,士卒,商賈,農夫。

如今士卒已經享受到了不錯的待遇。

在曹髦正式下令提高了士卒們的待遇,並且廢除了一系列不公正的軍戶等政策後,大魏士卒們對曹髦的支持度極高,士氣也很高。

商賈們就不必多說,只是整頓吏治,打擊那些大族,就讓商賈們非常的開心。

大族們擁有自己的莊園經濟,不需要市場,而曹髦的多次打擊,讓大族們被迫的參與到市場之中,並且穩定的治安讓商賈們有了喘息的機會。

曹髦偶爾走在洛陽內,也能聽到商賈們對自己是讚不絕口。

那現在自然就是要幫助農夫們了。

這個在大魏佔據了最多人口的集體,也是過的最慘的一個團體。

倘若將公田分發給他們,大族跟豪強們會如惡狼一般衝上來,在短短几年之後,這些農夫們就會變成豪強的佃戶,大族的家奴,或者是無家可歸的流氓。

可如何在不分耕地的情況下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呢?

曹髦的腦海裡頓時就有了一個想法。

如今大魏的耕地模式,似乎莫名的有些眼熟啊

官府擁有大量的公田,百姓們給廟堂耕作嗯,那是否可以在不改變公田的性質下,將公田租借給百姓們來耕作呢?

農夫們不再是保留勉強餬口的糧食,而是繳納了應給的田稅後,留下其餘的糧食。

而豪強也不敢輕易去兼併公田啊,只要廟堂的軍隊還在,兼併公田那就幾乎是謀反了

反正百姓手裡的耕地遲早要被豪強所兼併,那不如先讓自己來兼併,然後租給他們來耕作。

曹髦的腦海裡有了很多的想法。

廟堂組織開墾的事情還是可以繼續的,但是開墾後的耕地是可以租借給百姓們的。

雖然這麼做在短時日內會降低大魏的糧食收入,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百姓們的生產積極性提升,民間存糧提升,這會降低廟堂的很多支出,而且能減少屯田腐敗對耕作的影響,等到人口和耕地相應增加後,靠着田稅,廟堂的收入定然還會得到提升。

曹髦將自己的想法書寫出來後,當即就召集了內臣們來進行決策。

太極殿的東堂內,內臣們齊聚一堂,聽着曹髦講述着自己的新思路,紛紛陷入了沉思。

曹髦當今的內臣數量極多,而且都是些年輕的俊傑們。

當這些人聚集在東堂時,位置都險些不夠用了。

兩位侍中分別坐在曹髦的左右。

鄭小同跟鍾會都是被臨時叫來的,在他們到來之前,都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

而當他們聽完之後,兩個人的表情也是完全不同的。

鄭小同當即贊同,並且很是激動的表示:皇帝這樣的仁政定使天下百姓仰慕。

可鍾會看起來就有些爲難。

“陛下,臣以爲,現在並不是能操辦這件事的時候。”

鍾會說道:“陛下仁慈,愛天下之民,此情令臣感動,只是,當今的廟堂,支出極大,光是維持各地的軍隊,就需要大量的糧食,而屯田制若是發生了變化,短期內,收入將會降低很多。”

“這會影響廟堂的很多事情,到時候,廟堂沒有糧食,就需要徵賦,百姓們可不會想着是分發耕地才讓廟堂空虛的,他們只會抱怨廟堂頻繁徵賦,陛下此仁政,就變成了庸人口中的暴政。”

鍾會一番話下來,就讓正處於激動狀態下的鄭小同啞口無言。

第45章 先斬後奏第208章 莫非他真的是個天才?第260章 陛下糊塗啊第07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65章 北伐第78章 陣容第34章 國之重臣第248章 坑啊第189章 人才濟濟第84章 不是一般的蠻夷了第131章 書信第34章 軍令如山第96章 不毛之地第069章 冤枉啊!!!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083章 享福你來,背鍋我去?第85章 這便是天下第137章 崩塌第22章 王肅傳學第191章 德不配位第118章 臣只是個科學家,沒有他們那樣的力量第170章 失人心第259章 用事實說話第51章 大善人第31章 不急第56章 不事權貴第188章 校事府第56章 豈曰無馬?第134章 你怎麼這麼熟練??第2章 後生皆可畏第189章 前來羞辱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7章 漢與魏晉第72章 很正常第093章 後路第063章 造孽啊!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129章 八百個心眼第106章 殘障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185章 肉袒牽羊第059章 血痕第39章 東施效顰第98章 河陰之亂第148章 不算第080章 報答第174章 不能出錯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22章 與我無關第060章 另一道血痕第120章 外援第166章 盛宴第5章 徒勞而已第022章 晉武帝第107章 阿母,您得有點野心啊!第40章 有志者第32章 苦命人第82章 安世,你跟他們不一樣第032章 沒那麼容易!第32章 困境第096章 不求有功,只爲搗亂第35章 不當作同僚第106章 最美第50章 歸義侯第143章 明君第169章 以此人取代姜維第64章 衆人所願第21章 分崩離析第25章 開始有效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47章 一羣髒東西!第122章 更進一步第149章 確實不同第040章 三公第087章 將軍欲殺吾等第148章 驟變第059章 血痕第104章 讓大族出出血!第74章 大漢第180章 爲之奈何第120章 成名第一步第173章 開考第93章 四堆紙張第14章 非正道第17章 有詔!第45章 先斬後奏第38章 容易失控第159章 同謀大事第140章 太子第204章 尚書檯沒我得散第33章 新祭酒第210章 回收第132章 何懼之有?第137章 崩塌第8章 我們是朋友第165章 北伐第171章 有功否?第95章 且慢!第146章 欺人太甚第160章 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