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撫遠建三江米

第390章 撫遠建三江米

聽着李逸幾人聊的內容,直播間觀衆也討論得熱火朝天。

“真·糯米史詩!”

“咱們是農耕文明,歷史上經歷過太多磨難了,但靠着種地,咱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熬過來了。”

“我知道!最早種稻谷的就是神農氏!”

“袁爺爺就是當代神農!”

“想想真的神奇,幾千年前,第一個想到種植野生稻穀的人,會知道一粒小小的種子,居然能哺育一個輝煌而又偉大的文明嗎?”

“細思極恐,究竟是我們馴化了稻穀,還是稻穀馴化了我們?”

就在觀衆們聊得熱火朝天之際,老闆已經讓人把李逸要的五袋糯米搬出來了。

“圓糯米要麼?”

老闆衝李逸詢問。

“要,有哪兒的?”

李逸扒拉了下糯米袋。

老闆順嘴問:“你要南方產的還是北方的?”

“廢話,當然是北方的。”

李逸疑惑看向他,笑問:“咋滴?想糊弄我啊?”

圓糯米的主要產地都在北方,品質最好的就是東北產的。

南方產的圓糯米,粘性是比不上北方圓糯米的。

老闆顯然也清楚這點,趕忙笑着解釋:“沒有沒有,問習慣了,順嘴問了句。

你是懂行的,我怎麼糊弄得了你?”

說着,他就提過了兩個半袋的樣品糯米,指着左邊的一個介紹:“這個是五常產的……呃,其實是五常當地的糧廠加工的,米是牡丹江種的,品質也不差,我就當五常米賣了。”

他嘿嘿笑了笑,衝李逸使了個眼色,小聲解釋:“都是行業門道,你懂的。”

李逸自然清楚這種門道,不止是在糧油行業這樣,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這種情況。

真正的五常大米一年也就能產65萬噸,但全國每年能賣掉1000萬噸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一年也就產個一兩千噸,但卻能銷往全國,要多少有多少。

不管是加工米,還是過水蟹,都是行業門道,消費者自己也都清楚。

李逸抓起了一把“五常”圓糯米,嗅了嗅香氣,又嚼了幾粒。

沒說什麼,他就又抓了一把旁邊袋子裡的圓糯米,嗅了嗅香氣。

“這是哪兒產的?”

他沒吃,就衝老闆問了句。

“撫遠。”

老闆解釋:“撫遠的米雖然沒五常米出名,但東西是真好,我自己家吃,就吃撫遠的米,質量嘎嘎的!”

李逸捏了幾顆,放進口中嚼了嚼,滿意點頭:“是不錯,到底是雞嘴叨出來的米,也給我拿五袋吧!”

聽到李逸的話,後方的吳壘吃了一驚,趕忙問:“這是從雞嘴裡取出來的米?”

“不是啊?”

李逸愣了下,才笑着解釋:“你打開地圖看看就知道了,撫遠在雞嘴的位置,是國內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凌晨兩點多就天亮了。

撫遠的農作物,生長週期都比較長,晝夜溫差大,水質也好,品質都不錯。

這個米黏性強,圓潤飽滿,口感也比較好,還是很不錯的。”

“這樣啊!”

吳壘恍然大悟,笑道:“我還以爲真的是從雞嘴裡摳出來的呢!”

“怎麼可能?”

李逸也被他的腦洞逗笑了。

趙金麥在一旁聽着,也笑着說道:“撫遠的米在東北還是挺有名的,好像有個建三江大米,就是在那邊產的。”

“對,這不就是建三江的米麼?”

李逸拉開了米袋,看了眼包裝,上面果然寫着建三江三個大字。

“建三江就在同江,富錦,撫遠,饒河中間那一片。”

李逸確定了產地:“那裡屬於是HLJ,松花江和烏蘇里江的匯流的河間地帶,土質很肥沃,是頂級的耕地,產的米品質肯定好了。”

“對,就是那裡。”

趙金麥開心的應了聲,跟着又忍不住好奇問:“誒?逸哥,那東北的米就比南方的米好嗎?你爲什麼必須要北方的米?”

“誒?我可沒說過東北的米一定比南方的米好啊!”

李逸笑着解釋:“是北方的圓糯米,品質要比南方的好一些。”

“你怎麼就能斷定北方的圓糯米比南方的好呢?”

吳壘瞧熱鬧不嫌事兒大,跟着追問。

直播間裡,南方的觀衆也在跟着起鬨。

“對呀!憑什麼說北方米比南方米好?”

“我要爲南方米打call!”

“氣抖冷,南方米什麼時候才能支棱起來?”

“不好意思,南方人不說支棱。”

面對觀衆的調侃,李逸不慌不忙的解釋:“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品種決定的。

長糯米,也就是秈型糯米,是比較適合在低緯度,低海拔的溼熱地區種植的。

這種稻穀的穀殼比較薄,所以穀粒容易脫落。

而且它比較耐溼,耐熱,耐強光,但卻有個缺點,就是不耐寒。

在氣候溼熱的南方地區,這種稻米可以做到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

所以南方種的,一般都是長糯米。

粳型糯米,就是圓糯米,更適合在高緯度,或者低緯度的高海拔地區種植。

這種稻穀的穀殼比較厚,所以穀粒不易脫落。

它比較耐寒、但只能耐弱光,而且不耐高溫。

所以這種稻穀一般都是在北方種植,一年只能收一次。

在東北地區,這種稻穀一年最長甚至可以生長180天。

生長週期長,灌漿充足,這種稻穀的澱粉含量,肯定就比南方稻米高了。”

說到這裡,李逸頓了下,才衝着鏡頭笑道:“所以,不是我說北方的圓糯米好過南方,是因爲南方種的比較少而已。

這只是因地制宜的區別,可不是捧一踩一啊!”

聽着他的一番解釋,老闆也笑呵呵的插了句:“也不是咱吹啊!咱們東北的農產品,那質量都是槓槓的,東北那都是一掐都流油的黑土地啊!要不怎麼叫國家糧倉呢?你說對吧?”

“沒毛病。”

李逸笑着點了點頭,擡手指了指米袋,示意:“這東西有點多,我們肯定是帶不回去了,只能麻煩你幫忙安排輛車送一趟了。”

“這都不叫事兒!”

老闆笑問:“還有沒有啥要買的?”

“把那好的豆油,葵花油,菜籽油啥的,都給我裝上,最少一件兒。”

李逸拍了拍手上的米粉:“我還得買點好乾果去。”

3

(本章完)

第52章 逸哥逸哥~!第792章 挖藕工第233章 親自處理第340章 餚肉第756章 周八珍第517章 度篾齒第450章 我會瞬移第388章 喜歡玩糧食是每個人的天性第425章 想吃我再給你做不就好了?第726章 國宴大廚第552章 國宴版做法第382章 還有什麼是比吃瓜更快樂的呢?第18章 糖畫第630章 紅燉獅子頭第375章 是魚腦的口感!第702章 食補不如覺補第32章 金膳御廚刀第377章 【松鶴福壽杖】第114章 意念做菜第351章 滷水配方第679章 請星爺?第450章 我會瞬移第508章 是啊,想他第617章 既濟丹第831章 合作對象第690章 合作共贏第392章 豬油和植物油第51章 簋街第625章 通用肉餡第733章 我智商不夠,玩不過你第303章 轉菜第317章 手工拉金絲第20章 純肉“牛肉”面第501章 胃口調動第393章 百年老滷水第659章 雲錦!第511章 你要幫我換上嗎?第434章 綿羊料理第531章 整禽去骨第244章 【酒香豚肝】第592章 平輿芝麻第325章 三句話就跑偏第25章 牛肉or薯片?第588章 豆母子第139章 怎麼能讓皇上打雜呢?第626章 水打餡第741章 兄終弟及第25章 牛肉or薯片?第799章 誠意第845章 收視率大爆!第785章 水軍第296章 三個壞女人第243章 【莊周夢蝶】第562章 揚眉吐氣第17章 《挑戰極限》第53章 用水炒飯?第331章 外脊肉和裡脊肉第374章 李逸的牌面第297章 蔡闌第797章 脆藕or面藕第85章 離譜私信第311章 千足金第545章 何以解辣,唯有牛奶第814章 就這?第64章 《中餐廳》第七季開機第313章 琉璃第758章 維生素A第721章 媽第163章 這手藝,多帥!第859章 十二生肖第170章 君臣佐使第173章 辣第338章 你們倆就合着欺負我吧!第217章 本體進入第714章 宗師氣度第569章 金絲龍鬚編第574章 熱搜第730章 龍鳳燭第826章 經錦與緯錦第60章 農貿市場第835章 歐冶子第354章 【酥香回鍋肉】第790章 龍骨野藕吊鍋第358章 【清燉獅子頭】第534章 紅燜與隔水蒸第25章 牛肉or薯片?第160章 不要啊!逸哥!第108章 寶刀配英雄第354章 【酥香回鍋肉】第364章 【水晶咕咾肉】第809章 這畫面,絕了!第430章 腦瓜崩第113章 黑魔芋和白魔芋第283章 這纔是天堂啊!第816章 龍袍第721章 媽第389章 稻米史詩第24章 我一年幾個億,用得着當托兒?第318章 白芨膠第239章 養胃河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