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

一個16歲的網癮男孩:“其實每天在家裡上網也很悶的,生活一成不變,十分無趣。可我會持續這樣做,父母越不讓我上網,我就越要這樣做,只有這個方式我才能躲開排山倒海的壓力,並且成功地氣到爸媽。”……

苦惱的爸爸:“我兒子今年15歲,喜歡玩遊戲好幾年了,有嚴重的網癮,經常爲了上網撒謊騙錢,還偷過家裡錢好幾次,有幾次還半夜起來偷偷去網吧上網;另外他除了上網玩遊戲,其他什麼都不喜歡,非常的叛逆,什麼事都喜歡跟着父母對着幹,動不動就要離家出走,有幾次還動手打我,現在都快一個星期沒去上課了,清明節三天假在網吧待了三天,一直沒回家,我很生氣,就沒讓他回來,趁我沒在家,他回去換了衣服就離家出走好幾天,後來他媽媽找人把他給找回來,怎麼都不願意去上學,說要找工作,就給他弄了份餐廳工作,沒做兩天就說太累,做他工作答應上學,上了一天,晚上吵着要去市內,他媽媽不讓他去,他就動手打他媽媽,我動手過去壓着他,他就跟我打起來,現在都不知道拿他怎麼辦,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暑假裡,夢靈接待最多的就是家有網癮孩子的家長,抱怨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管不了孩子上網的事。家長哪怕是提出帶着孩子出去遊玩,也會遭到孩子拒絕,總之,你說什麼,他都不聽,房門一關,就在房中上網。“孩子現在沉迷於網絡,我到底該怎麼辦?”這是許多家長迫切期待解決的問題。

網癮,早已不是個新鮮名詞。“網癮”即“互聯網成癮綜合症”,基本症狀是上網時間失控。欲罷不能,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是不能不上網。患者即使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仍無法自控。常表現爲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

事實上。心理學家們發現,網絡之所以能讓孩子們沉迷其中,是因爲這個年紀的孩子,恰好有些心理特性是可以通過網絡得到滿足的。它們包括了:

1. 認知需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而網絡的便利和自由的特性恰好爲他們提供了一個瞭解外部世界最好、最便捷的方式。網絡上的信息量不僅龐大,內容也是豐富多彩,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 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個孩子都希望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需求”。有些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不夠優秀,與夥伴相處得也不夠融洽。情緒上總是很低落,缺乏自我實現的滿足感。而在他們玩網絡遊戲時,相對而言較容易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況且遊戲輸了,可以自己作主。不斷地重複來過,生活中卻不能如此,這些都大大滿足了他們自我實現的需求。

3. 人際交往的需求。有些孩子個性比較內向,不太善於和同學或夥伴相處,可在網上卻能交一大堆的朋友。 原因就是網絡具有可匿名性的特點,可以讓他們突破許多心理障礙,對着陌生人暢所欲言。彌補了他們現實生活中的交友不暢,也達成了情緒宣泄及交流的目的。

4. 性心理滿足的需求。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性心理懵懂的時期,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而我們國內在這方面的教育還有所保留,家長也總是談性色變,留給孩子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結果反而更激發了他們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你們越不想讓我知道。我就偏要知道。”而網絡在這方面的開放,恰好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便利的渠道,也滿足了他們瞭解性的需要,因而讓很多孩子沉溺其中。

此外,還有一些環境因素也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將孩子一步步“推”向網絡。

首先,家庭的不和諧。研究發現,90%有網癮狀況的青少年都來自家庭緊張的環境。有許多孩子當他們明顯感覺到家庭中親人關係出了狀況時,爲了逃避這個令人不快的環境,就會沉迷到網絡之中,因爲在網絡的世界中,他們不需要面對父母的爭吵不休,甚至於肢體暴力等讓人不知所措的狀況。

第二,親子關係的障礙。當孩子覺得跟父母無法溝通,不被理解,或無法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時,因倍感壓力就會興起反抗的念頭。而當反抗失敗,心中積累了許多鬱悶,這時網絡對他們來說,就會是排解鬱悶的一個渠道。可以說,青少年上網是一種逃避,是他們緩和焦慮情緒的一種手段,是他們對現實的無望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反抗失敗的一種補償。

第三,學習上遇到挫折。有些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升入重點中學之後,因爲競爭加劇,成績就下滑了。原本自信滿滿的孩子,現在感到挫折不已,如果父母這時沒有及時地挺身而出,提供孩子情緒上的輔導和協助,孩子的自信就會一落千丈,而遁入網絡世界中,去尋找成就感。曾有位家長告訴我,他17歲的孩子,原來成績一直都很好,在升中學後無法適應巨大的競爭壓力,可在網絡中他卻找到了滿足感,憑藉自己的聰明,他現在可以在四五千人上線的網絡遊戲中排名第一、第二,表現非常優異。對他來說,在課堂中沒有辦法得到的成就感卻在網絡中找到了,也使他更加不願再回到課堂。

第四,人際交往的受困。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贏得同伴的接納跟讚許是很重要的心理任務。有些孩子因爲性格比較內向、孤僻,或外型不夠討好等因素,而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完成與同學良好相處的任務。若還受到周圍同學一些玩笑式的嘲諷:“你太遜了,根本不配……”就容易逃避人際關係,躲到網絡上去。網絡是孩子暫時的心靈避難所,孩子之所以沉迷網絡,根源在於家庭功能的失調。所以只有父母親先改變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建立一個與以往大不相同的家庭情緒氛圍,讓孩子能夠有足夠的情緒支撐力,願意回到現實生活當中來,才能讓孩子改變,並持之以恆。

孩子是我們家長的複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是複印機,這個複印件又會在社會這個大土壤中得到放大或縮小,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眼前的孩子就是鏡子裡的我們,有什麼樣的我們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所以我們的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這個教育可以得到最有效進行的前提是:愛。

愛不是管理,愛不是限制,愛是理解、是信任、是幫助,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的興趣,一匹千里馬只有放開鼻繩才能催生自律,自律而後奮發。所以,保護孩子的一切興趣,無限闊展孩子奔跑且充滿吶喊的“草原”,始終使孩子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實現孩子由各種夢想向現實的巨大目標的轉化,纔是我們家長應該去做的。

一個人既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的,更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人生教育的主要老師或者說班主任老師是社會,家長是啓蒙(第一任)老師。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爲突出,因爲,人在剛生下來時家庭就是社會,家長是唯一老師。家庭 教育事實上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困難的,容易是因爲你“播放”什麼他就收錄什麼,一切都是教育,時時都是教育,不用備課和彩排。困難是因爲你很難保證你的“播放”內容時時處處都正確,這裡需要說一點就是做母親的重要性,因爲她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要長得多,如果你的太太是一個賢妻良母富有教養的女人,那你的孩子將會在愛的呵護下成長,並將富有愛心和充滿力量。如果你的太太是個自私自利、自以爲是、自高自大的女人,那你這個做父親的可得注意了,你此時不僅有教育的責任,更有糾錯的重擔。如果你的老公是一位好吃懶做、或者沒思想沒見解、或者好打好鬥、或者畏首畏尾的男人,你這個做母親的更要費心了,因爲在兒子的眼裡父親總是高大的,所以他總是正確的,這也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真理所在。所以不要認爲教育孩子是母親的事,而事實上父親纔是家庭教育的主題地位。母親的教育內涵一般來說是“孩子獨立成人”的教育,而父親的教育則是“世界觀形成”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父親擔負着更重的教育責任,同時也是更重要的家庭教育分工。

當家庭關係及情緒氛圍有所改變時,孩子就不需要到網絡上去尋求庇護,慢慢地就會擺脫網癮,迴歸真實生活!

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15章 渡8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8章 新任務第35章 淨土情懷1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75章 心靈環保2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29章 參禪開悟2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16章 誰該負起拯救靈魂之責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21章 輪迴5第13章 靈魂伴侶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6章 誰該負起拯救靈魂之責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36章 布財陣3第35章 布財陣2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95章 不生不滅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3章 佛陀3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60章 星光體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7章 輪迴1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第49章 理想國第20章 接納父母第2章 愛的語言2第15章 渡8第5章 活在當下2第124章 智慧母親的修煉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13章 靈魂伴侶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25章 他心通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7章 渡第77章 心理陷阱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2章 職業倦怠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8章 渡1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123章 成熟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21章 輪迴5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16章 渡9第19章 輪迴3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85章 四梵行4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59章 陰陽八卦第3章 佛陀3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