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命數

“啪!”

令狐德棻手中的毛筆掉落於案,正好命中酒杯,發出了一聲脆響,可他卻渾然不覺。

今天李淵在內廷的含章殿舉宴,只請了秦王李世民、慈航法師李明真、九江公主三人,而且未召宮人侍宴,除了起居舍人令狐德棻,便再無其他非相關人等。

要知道,皇帝和妃嬪的後宮生活一般是由宦官記錄,而起居舍人主要負責記錄皇帝日常工作和重要場合的言行。

因此,令狐德棻一接到詔令,便知皇帝要在內廷與人商量重要之事,結果不出所料,皇帝果然想要私下封賞秦王。

只不過他有些想不明白,皇帝請慈航法師和九江公主兩個風牛馬不相及的人物究竟所爲何來。

而秦王吐出來的話,則驚得他目瞪口呆。

令狐德棻擔當天子侍臣的這些年,見過幾位向皇帝求賜女子爲妻爲妾的宗室勳臣,可像秦王這種要求,他這輩子都沒聽說過。

賜一姊妹?

難不成秦王是出於孝心,鼓勵皇帝賣力耕耘,爲他再添一個妹妹?

可爲何不是弟弟……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

就在令狐德棻腦子凌亂之時,李淵也被兒子的古怪要求驚得愣住了。

如今李世民是武官之首“天策上將”,同時又是名義上的文官之首“中書令”,而其本身就是親王,除了太子之位,已然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要說獎賞,李淵覺得自己那點資財,只怕還沒有他這個抄了鉅富王世充老底的兒子多。

更何況,他還賜給了李世民三個“鑄錢爐”,只要材料管夠,“開元通寶”要多少有多少!

可兒子立了戰功,李淵終究還須得獎勵點什麼,他是想不出來的,於是只好讓兒子自己開口。

一般而言,李世民立下戰功,正如去年擊敗劉黑闥那次一樣,李淵先提出來,李世民推辭一番,給他老子一個臺階下,可誰想李世民竟說出“賜一姊妹”的話來,其所指之意,或許別人不知道,他李淵卻不可能聽不懂。

李淵呆了半晌,忽然呵呵一笑,故作懵懂地問道:“二郎此言何意?只要不違倫常和禮制,爲父皆會應允。”

李世民一字字地道:“兒懇請父親冊封明真爲公主。”

李淵目光微微一閃,擺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嘴上一本正經地說道:“明真本已是廬陵的義姊妹,早就載入了宗正寺的籍冊,爲父亦常把明真視作女兒,然而冊封民間女道士爲天家公主,實在史無前例,若爲父照此而爲,只怕會在朝野之中掀起軒然大波啊。”

令狐德棻聽了兩人的對話,立刻醒過神來,忙不迭地拾起細毫筆,一邊記錄皇帝和秦王說過的話語,一邊接口道:“陛下所言極是,誠然慈航法師有功於大唐的江山社稷,可本朝重禮制,遵循古禮,冊封皆有定規,依據本朝律令……”

李世民呵呵一笑,打斷道:“令狐舍人誤會了,寡人可沒說是近期冊封慈航法師爲公主啊。”

令狐德棻先是微微一怔,旋即似乎想到了什麼,不由試探着問道:“大王的意思是……待到明年新律令頒行之後,再爲慈航法師行冊封公主之事麼?”

李世民頷首道:“令狐舍人猜的沒錯,現行的律令乃是承襲前朝,自然沒有冊封女冠爲公主的規矩,但在新律令中增加新規卻非甚麼難事。”

李世民說着,朝李淵拱手道:“兒以爲明真亦文亦武,才華驚豔,如天人臨凡,而本朝尊祖崇道,冊封明真爲公主,正有利於將來推行的國策。”

李淵見兒子給自己搭起了臺子,微笑着道:“二郎言之有理,深得朕心。”旋即轉頭問向老僧入定似的淡定女子:“明真可願意成爲朕的義女?”

李曜微微欠身,沉聲靜氣地道:“承蒙陛下和秦王的擡愛,只是明真性子散漫隨意,對天家規矩多有不慣,只怕是承受不起公主之尊位。”

李淵笑了笑,臉上彷彿帶着和煦的春風,語氣卻是非常斷然:“明真何必客氣,朕意已決,你就勿要再推辭了。”

此言一出,李世民忙朝李曜使勁眨眼,李曜瞧見對方的示意,趕緊把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然後離席而起,來到李淵面前雙手相疊,伏身一拜:“李明真謹遵聖意。”

李淵忙虛扶一把示意起身,隨即對李曜說道:“此番北卻突厥,解馬邑之圍,明真居功至偉,朕本就該厚賞於你,從即日起,除輿服儀仗,你的一切日常用度,均享以公主待遇。”

李曜心中無聲地一嘆:“自己轉了一大圈,果然又繞回來了,難不成自己的這個命數,是早就定下了麼?”

待到李曜謝過一聲,李淵指了指現場存在感極低的某位小公主,繼續道:“明真你也曉得,元玉的師父劉玄貞東去蓬萊證道,至今杳無音信,亦不知還會不會返回中原,今日朕本來打算讓九江拜在你的門下,現在看來已無必要,你將來便是元玉的阿姊,可要好好教導這孩子啊。”

李曜欣然道:“那是自然。”

九江公主向李曜行了一禮,道:“元玉有個不情之請,還望法師允准。”

李曜恬淡地一笑,道:“貴主請說。”

九江公主認真地道:“我想搬到法師那裡住。”

未等李曜開口,李淵用略帶責備的語氣對九江公主說道:“法師的住所那麼小,你身邊少說也有百人,還是莫要去擠得好,反正再過兩、三年,你也長大了,不如這樣吧,爲父在毗鄰明園的地方,購一町宅院,算是提前給你設府好了。”

一聽老爹說出這番話來,九江公主努力保持的端莊沉穩形象瞬間破了功,細胳膊一展,像是一隻雀躍的小鳥,歡快地撲到李淵的身上,連聲道:“多謝阿耶,多謝阿耶,嘻嘻……”

李淵不自覺地撫摸着女兒的頭,忽然瞥見令狐德棻拿着小本子運筆如飛,立馬收起寵溺的表情,輕輕咳了一聲,板起一張老臉說道:“堂堂一天朝公主,又蹦又跳,成何體統,回席!”

“是,父親。”

九江公主吐吐舌頭,忙回到原位坐好,復又變回平日裡乖巧的模樣,並一直保持到了宴會結束。

【町】在唐代,“町”是一種地積單位,1町約爲48畝,後來被日本沿襲,比如平城京的建城制度和官員分配宅基地的規定都是仿自長安、洛陽,日本的官階以“位”計,相當於我們唐代的“品”,具體如下:三位以上分配4町,四至五位分配1町,六位1/2町,六至七位1/4町,七位1/8町,七至八位1/16町,八位1/32町,無位1/64町,因爲年齡、資歷、功勳等關係,同位亦未必相同。這可以作爲唐朝相關制度的旁證,雖人口密度不同,但以日本人的習慣,無法排除照搬的可能性,時至今日,“町”已成爲日本行政區劃的名稱,相當於我們的“鎮”,如明和町、玉城町等。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夜驚魂第二百九十四章 密報第一百四十章 豈不美哉?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知意下如何?第一百六十六章 道長可是此間主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李藥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吃罰酒麼?第三百六十二章 將進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擔保第二十四章 陰差陽錯做恩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一戰功成第三百七十二章 海納百川第三百四十六章 陣前談判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誠相見第一百九十九章 菩薩第四百零七章 觀刑第二百六十三章 你朋友何許人也?第七十八章 王八蛋,納命來!第三十九章 天道輪迴不饒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差之遠矣第八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五百零四章 意見多多第三百八十五章 別有洞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花堆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黃花堆之戰(終)第六十七章 光天化日請自重第三百六十四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四百二十章 開恩第二百一十章 你的選擇是甚麼?第九章 忽見紫桐花悵望第四百二十一章 特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送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告示第二百八十六章 三公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誠相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計了!第二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百二十四章 太子建成第三百七十七章 只能信其有 不敢信其無第十五章 和善笑容驚煞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索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巡撫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是豈有此理!第三十八章 鍾家有女傾城色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斯媞第二百三十章 法師真乃謫仙人也!第三百一十四章 斫首第三百二十七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零九章 交代第四十四章 情勢逼人開猛藥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挑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彈劾第四百一十三章 路無坦途第三百二十二章 加把火第四百七十章 舍與得第三百三十一章 送他們一路歸西!第五百零一章 王玄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可乘之機第六十四章 西市酒肆會遊俠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金剛第二十一章 魂兮魂兮莫歸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間應無天上有?第三十八章 鍾家有女傾城色第三百二十八章 俘虜第四百二十九章 指日誓心,一語成讖第四百八十一章 母死子貴而已第二百二十九章 陪我共舞一曲第四百二十一章 特使第三百二十四章 與兒封號何干?第八十一章 你是想死呢?還是想生不如死?第六十八章 相逢亦不敢相識第四百零三章 解疑釋結第九十五章 紅杏出牆春意鬧第四百三十六章 自有辦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紅谷第四百五十九章 阿託帕第一百五十章 斛尤,大忽悠第一百七十一章 見微知著第五百章 照夜白第二百九十五章 臣等明白!第一百一十八章 知恩不報非正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輔國師第二百五十四章 路還很長第三百三十七章 浮屍蔽川第四百四十四章 外事第六十四章 西市酒肆會遊俠第四百八十四章 干謁第五百零七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零八章 紛亂如麻第一百三十七章 罵戰鏖戰一時休第三百四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種人第三百五十章 夤夜密談第二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百九十章 論如何成爲偉大的神棍第四百四十九章 春去秋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都是會生病的第一百章 滿池旖旎 春煙駘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