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陸辰封侯

陸辰的話語,極爲隱晦,一直都沒有直白的表達過,他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不希望孫子昭難受,但是現在,目前的孫子昭來講,狀態並不是很好,他有點傷心,就因爲大爭一事。

大爭,就說明孫子昭的子孫後代,必然會因爲奪嫡,都想做皇帝,從而自相殘殺,手足刀槍相向,所以孫子昭纔會難受,他的心情可以理解,陸辰儘管已經很保守了,但是孫子昭還是這樣,陸辰也感到無奈,不知道該如何勸阻孫子昭,如何去安慰他,哪怕能夠讓他好受點。

但是這都是沒用的,因爲這是必須發生的事情,手足相殘,在皇宮之中實在是他正常了,奪嫡流血,登臨帝位,沒有人能夠避免,人說帝王無情,其實就是這樣的。

孫子昭現在雖然無法接受,只是事情來得太快而已,等時間長了,他還是會明白的。

之後,陸辰護送孫子昭回到他的寢宮休息,之後陸辰才又獨自回到自己的住處,開始打坐。

孫子好已經在陸辰的輔佐之下,寫好了紙詔,宣告博陽省,乃至東七州各地官員百姓,甚至是更遠的地方,讓他們都知道,東七州要立國了,正式建立起來一個國家。

消息發出之後,陸辰回到自己的住處打坐,因爲剛纔神遊天外,去窺探大和王朝的國運,實在有些傷神,畢竟窺視天機,那是折損陽壽和陰壽的,對人極爲不利,一般人都不願意做。

陸辰花費了整整一夜的時間,總算是把自己給調整過來了,恢復了正常時候的狀態。

他照例去覲見孫子昭,會見各地來訪的官員,以及處理事務等等,現在他已經是大將軍了,身兼文武官職,不僅要處理軍隊裡面的事情,就連朝中的事情,他都要處理,而且每天都要上朝。本來,孫子昭是規定陸辰可以不用上朝覲見的,但是陸辰卻拒絕了,依舊每天都去。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眨眼就過年了,過完年就是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極好的季節,大地萌發生機,小草萌芽,樹木開出新的枝葉,象徵的新的一年到來。

而孫子昭立國的事情,選擇了良辰吉日,就是開春,正月一十五,元宵節放花燈的那一天。

眼睛一眨,就到了元宵節的前夕,現在已經是新的一年了,而馬上就要過節了,也是到了正式立國稱帝的時候,整個東七州都忙活了起來,各地官員,不計大小,都趕到博陽參加大典。

而早在去年,孫子昭要立國稱帝的事情,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天下,不僅是大周王朝,諸如其它的諸侯國,草原王,南七州,甚至是周邊的玉山國,巨夷國,還有什麼高昌國,西域的火羅國,以及佔據東南半壁大陸的隨魔王朝,各大宗門實力等等,都知道了這個事情。

那些人以及勢力在知道東七州的孫子昭在陸辰的輔佐之下,要稱帝的時候,都無比的震動,感到驚訝,因爲許多人都認爲現在稱帝,似乎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他們認爲,孫子昭這是忍不住想當皇帝了,所以才迫不得已,忍不住了在這個時候立國。

大部分人都還是抱着看笑話的心態,心裡想着孫子昭在這個時候稱帝,肯定是自討苦吃,結果必然會遭到毀滅之災,就看朝廷如何收拾他們了。

實際上大周朝廷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因爲保疆王現在兵馬匱乏,進入了一種瓶頸的狀態,早就已經不是以前的保疆王了,朝廷自己內部連自己都顧忌不上了。

所以說,大周朝廷又哪裡管得了東七州的事情呢,只不過是舉朝上下都無比憤怒而已,武將們義憤填膺,整天抱怨,而文官們,則是提筆寫文章痛批孫子昭和陸辰爲反賊。

時間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那一天,東七州,伯陽城內。

此時的伯陽城,早就已經熱鬧非凡了,孫子昭在陸辰的親自服侍下,穿上了龍袍,帶了皇冠。

現在的孫子昭,明顯已經從陸辰推算大爭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整個人看上去,已經和那個時候的他完全不一樣,孫子昭畢竟是要做大事的,不會拘泥於小節之中。

在伯陽城中央,新修建了行宮,有城門,宮殿等等,儼然就是一副皇宮的架勢。

而在皇宮背面,還修建了大型的陵寢,裡面安葬和孫家的祖先。在陵寢附近,還有祭臺,那是告天用的。所有的這些建築,都是在去年孫子昭和陸辰確定立國之後,才加緊開始修建的。

此時,在博陽城皇宮北部,祭臺下面,已經佔滿了人,各式各樣的都有,老百姓,販夫走卒,以及官員,商人等等,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護衛。

在大道兩邊,整整齊齊的兩排士兵,身穿上等的黑鐵盔甲,手拿長矛,猶如金剛天神一般,神情冷峻,守護在大道兩旁,他們是來負責執勤的,保護整個開國儀式的安危。

從上面看下去,整個祭臺附近,全是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站得整整齊齊的,形成陣列。

而如果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些士兵的站立位置,以及角度,隊形等等,都很有講究,甚至是建築的形狀,都有考究,非是普通的抓住就建立的那種。

這些建築風格,佔地位置,以及那些士兵的排列,都隱隱形成了陣法,可以趨吉避凶,鎮壓鬼神陰邪,任何不乾淨的東西,都不敢輕易靠近,因爲會被皇極金氣所傷害。

另外,還有一點,也是重點,那就是這裡,乃是龍脈之首。東七州有一條龍脈,雖然不如大周王朝的京城那一條那麼巨大,但是也不小了。不錯,京城也有一條龍脈,而且非常巨大。

這是陸辰特意安排的,而且爲了不出現疏漏,整個施工過程他都親自監督,對每個人參與建造的人,進行審覈,俗稱督造,要不然,陸辰這段時間也不會這麼繁忙了。

而在孫子昭手底下的文武羣臣眼中,陸辰前後忙活,各種操勞,他們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包括陸辰在孫子昭那裡的地位,他們都非常清楚,反正都知道陸辰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孫子昭的心腹,大紅人,陸辰說一就是一,沒人敢說二,有時候就連孫子昭,也不得不採納的陸辰的建議,由此可見陸辰現在在東七州的名聲,有多麼響亮了。

而此時,陸辰身穿大袖儒服,雙手握在一起,距離胸前一尺遠,平行在胸前,跟隨在孫子昭的身後。孫子昭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身穿龍袍,頭戴皇冠,儼然就是一副皇帝的架勢了。

而跟在孫子昭和陸辰背後的,則是文武羣臣,個個都神情凝重,有節奏的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面前是九百九十九道階梯,一直通向祭臺的頂端,九百九十九,三個九,不僅是象徵長長久久,還有至尊的意思,九就是最大的數,所以代表帝王的,一般都是九。

而九五之尊才代表皇帝這種說法,其實也存在,九九之數,兩個人,那代表是聖人,沒有人可以稱之爲九九,包括陸辰、孫子昭,甚至是大周皇帝,乃至前大漢皇帝,都不可以稱九九。

皇帝不是聖人,所以只能用九五來代替,九五之尊,就已經是人皇了,人中之皇,頂級存在。

孫子昭在陸辰以及文武羣臣的跟隨之下,登上祭臺,開始禱告蒼天,宣讀祭文,就是告訴老天,大和王朝正是成立了。

“駕六龍,乘風歸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浩大而又鏗鏘的語氣宣讀祭文,禱告蒼天,在仙班之中,給大和王朝入皇籍,以後,大和王朝就正式成立了,也是一個國家,孫子昭以及孫家,就是人皇了,孫家也就是皇家了。

而後,孫子昭又在衆人的陪襯之下,禱告大地,這也是立國所必須經歷的過程,禱告大地,各路鬼神等等。

告地完畢之後,還要祭祀鬼神,祭奠老祖宗,反正意義都和告天告天差不多,都是不可或缺的儀式,重要無比。

而後,孫子昭還有冊封羣臣,給朝中有能力,或者有貢獻的人進行冊封。

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官員,都獲得了冊封,上次官璽和蟒袍,以後他們就真正的是官員了,有名望,有俸祿的正式官員。

陸辰是最後一個冊封的,陸辰建國有功,輔佐皇帝,功不可沒,被同時冊封文武兩個要職。

在衆人注視的目光之下,孫子昭親自宣讀聖旨,而陸辰兩隻大袖一大,“啪啪”作響,雙膝跪在地上聽旨。

“陸辰見過有功,輔助朕建立國家,功不可沒,且出生入死,文武全才,今朕親自冊封爲忠義候,身兼兵馬大將軍,掌管三軍,欽此......”

此話一出,在場衆人都愣了,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陸辰居然封侯了,是爲忠義候,可以不用上朝,同時身兼兵馬大將軍,掌管三軍,同時身兼文武要職,這在歷來,都是罕見的情況,陸辰自己,都有些懵了。

第7章 龍蛇起陸第331章 第一次反擊第252章 生命之樹第139章 離開第127章 神拳顯威第219章 神元仙府第149章 戈壁灘第257章 兵不血刃第340章 拉攏第338章 大韓王宮第349章 摘星第339章 刁鑽第188章 夜襲銃州第236章 天神藥第285章 王儲第205章 醫師第85章 源力核桃第28章 蠍子王第277章 勝利在望第195章 祭煉內丹第22章 五禽益生功第113章 金剛指功第50章 火舞輪第311章 一招解決第78章 雞犬升天第98章 靈肉合一第21章 收徒第155章 萬年老玉第343章 拿下霜晚城第112章 反思第338章 大韓王宮第241章 大德仁慈仁孝皇帝第211章 東風吹來毛則西第120章 公子明第127章 神拳顯威第368章 孫子昭之死第168章 心境障礙第102章 中計第121章 天人榜第67章 逆轉第157章 三方聯軍第121章 天人榜第103章 幻影拳法、十二路彈腿第237章 魔十三陵第290章 退敵良策第236章 天神藥第79章 狐假虎威第11章 扶風縣城第82章 甫出長生遇麒麟第263章 羊腸聖地第326章 大和王朝第338章 大韓王宮第311章 一招解決第83章 玄陰飛劍穿山甲第81章 陰神一變成電莽第93章 蘇家禁術第232章 猶豫不決第219章 神元仙府第204章 元如意第272章 獸族聯軍第359章 武神之死第300章 老木連勝第198章 總壇內亂第33章 漁陽省第181章 山少陽第176章 意想不到第266章 九頭魔蛇第196章 陸辰出關第228章 新世界第10章 胎中之謎第144章 出發第52章 大劍第159章 神獸內丹第352章 強攻京城(二)第324章 穩定東七州第120章 公子明第59章 大力和尚第111章 氣息的壓迫第356章 五大虛仙第346章 長生氣功師第199章 聚衆鬧事第33章 漁陽省第223章 航海地第269章 收服魔蛇第29章 神力金身第5章 狂蛇七星第279章 中原告急第7章 龍蛇起陸第335章 神鷹三子第193章 打算第16章 純陽真經第293章 減竈誘敵第42章 鈞天鈴第33章 漁陽省第225章 打撈第167章 局勢第363章 武僧堂第三百三十二章第223章 航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