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

陳恪一位夫人的先人,那位狂儒柳開,當年爲了出名。把自己往日所作一千多篇文章,裝了滿滿一車,應舉考試的時候,便自己推着車進考場,搞得大家都很錯愕。但無論如何,柳開打那之後就出名了,可謂深諳營銷之道。

誰知道另一位夫人的孃家,也是此中高手。爲了改變兒子以往浪蕩不羈的才子形象,使他像陳恪那樣,向國士轉型,蘇洵不許蘇軾再把精華浪費在花街柳巷中。自己也以身體不好告了假,在家裡日夜督促,逼他搖動如椽巨筆,連寫二十五篇《進策》,二十五篇《進論》,一共五十篇策論公諸於衆。

這五十篇策論陳恪都看過了,內容是相當全面,從整頓官員,財政大計,安撫百姓,戶口管理,稅收政策,社會治安,直到強化軍事,面面俱到……簡直是生而知之、全知全能的五百年、哦不,八百年纔出一個的天才。

上一個麼,是諸葛亮……

大體而言,蘇軾的五十篇策論,反覆講的是同一件事——天下雖安,實則到處都存在隱患,一旦出事就有大危險!

所以這個鳥世道,不改革肯定是不行了,希望官家能‘奮其剛健之威’,則‘智者願效其謀,勇者樂致其死’,只要上下一心,則天下大事‘縱橫顛倒無所施而不可’。

當然除了喊口號之外,蘇軾也有具體的主張。那就是重拾儒家以德治國的仁愛精神。他雖然承認當下種種隱患,有‘立法之弊’。但更強調乃‘任人之失’,所謂‘失在於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他主張‘法者,末也’,堅持‘禮者,本也’,也就是以禮樂治國。以德治國。

同時他堅決反對那些要變更法度的‘腐儒小生’,抨擊他們是在‘惑亂世主’!

他打比方說,國家好比一個早期病人,目前‘言語。飲食,起居,動作,固無異於常人’,看不出什麼病症。遇到這種情況,庸醫則無知無覺,但如果讓扁鵲倉公看到,就會‘望之而驚也’。

所以國家只要使賢者在位,用人不疑,‘盡其才而責其成功’。就可以未雨綢繆,在病症早期便爲國家調理康健。若是貿然用‘變法’之虎狼藥的話,只會導致‘天下益不可治’,甚至‘亂象立生’。

所以他要闡述的觀點就是:只要用人得當,就不需要變法!

那麼用什麼樣的人呢?當然是我這樣的高人了……當然這是潛臺詞。

雖然千年以後,大家都能明白,蘇軾所主張的‘人治’,根本解決不了國家的痼疾。但在這個時代,他的主張還是很有市場的。

因爲變革的呼聲雖然成爲主流。但對於如何變革,各方都有不同的看法,激進的高呼變法,保守派卻不想破壞祖宗成法,希望通過君臣的覺悟和能力,在原本的框架內,解決國家面臨的危機。

所以蘇軾的文章,極對那些老成之臣的胃口的。

加上他的文采實在太高,幾篇爭論寫得浩然雄渾、酣暢淋漓。據說歐陽修當時正發燒,讀蘇軾這幾篇策論時,痛痛快快出了一身大汗,看完後竟然退燒了。

歐陽修也差不多就是這麼個見識……

還有富弼、韓琦、包拯等名臣,看了蘇軾的文章後都讚不絕口,認爲他是位不出世的奇才。三蘇之名本就天下皆知,現在人家又鋪天蓋地展開宣傳,造成的轟動效果,自然遠超過當年的柳開。

終於,在制舉舉行前夕,蘇軾的大名‘霆轟風飛,震伏天下’,就連賣菜的大媽都知道這麼一號了。

不過讓陳恪拋去感情因素評論,蘇軾的文章固然氣勢雄渾,不愧未來文豪之名,但內容上,不過拾古人牙慧罷了,可以說是空話連篇。這很正常,畢竟蘇軾到目前爲止,沒接觸過任何國政大略,甚至連民間疾苦、府縣庶務都不瞭解。形而上的指點下江山倒也無傷大雅,一旦形而下的具體言之,只能空泛無物了。

蘇大舅子經常掛在嘴上的便是‘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初出茅廬、未遇挫折的士大夫,都是這個操行……

不過無論如何,在蘇洵的苦心造勢下,蘇軾在接下來的大科中,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眼看考試在即,陳恪當然要過來關心一下。

對於他的遭遇蘇家兄弟自然有所耳聞,但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溫言安慰而已。

“不說我的事了。”陳恪笑這對蘇軾道:“後日就要考試了,怎麼看你一點都不緊張?”

“唉。”蘇洵不在家,蘇軾纔敢苦笑道:“管他的呢,一想到考完之後,終於可以外放,我就渾身輕鬆。”

“呵呵,哥哥被父親管教的慘了。”蘇轍抿嘴笑道:“那好些策論,都是爹爹先說個主旨,然後逼着他做出來的,哥哥對此怏怏不樂。”

“真想跟子由換一換。”蘇軾鬱悶道:“有我在前面頂着,他就輕鬆多了。”

“說起來,”陳恪看看蘇轍道:“子瞻我不擔心,倒是子由你,有沒有信心?”

“我的文章比起哥哥來算不得出色,”蘇轍輕聲道:“尋思着要想得中的話,只能搏一下了。”

“怎麼搏?”陳恪問道。

“既然應的是極言直諫科,”蘇轍壓低聲音道:“我想不妨就極諫一次。”

“莫非你想拿官家開刀?”陳恪心中一動道。

“你怎知……”蘇轍先是一驚,旋即瞭然道:“什麼都瞞不過你。”

“嘿嘿,”陳恪笑道:“我還不知道你蘇子由?”

小蘇是個奇特的人,說實話,在他的天才哥哥身邊,安靜的蘇轍總容易讓人忽略。但要是論到政治才能,小蘇卻要遠勝於乃兄。他清寧安靜,不浮不躁,具備非常高的政治素養,心性極其堅忍,並且能讓人忽視他。

但在需要發力的時候,蘇轍也會毫不猶豫,顯出他野心勃勃的一面。但蘇轍並不衝動,因爲他很清楚。就算不能如願以償,但以宋朝百年來不殺士人的規矩,諒必也不會有性命之憂,這場賭博應是有驚無險的。

“怎樣,你覺着可行麼?”蘇轍緊緊着陳恪,沉聲道:“我是真想能幫你一把,只是不要幫了倒忙的好。”

“嗯……”陳恪尋思片刻,重重點頭道:“無妨!”

“那就好,那就好。”蘇轍鬆了口氣道:“對了,四郎、端平、章子厚、王子純、呂吉甫他們也要參加。”

“我知道,”陳恪點點頭,笑道:“我還聽說,吉甫最近很是活躍呢。”

“傳聞這科最有希望的,就是吉甫和我哥哥了。”

“呂吉甫這傢伙,不純。”蘇軾有些不屑道:“他進得京師後,便往慶陵郡王府上鑽,也不和我們來往了,怕是要另攀高枝。”

“良禽擇木而棲,這無可厚非。”陳恪不在意的笑道:“吉甫自有選擇之權。”

因爲兩人即將考試,陳恪說了會兒話,便告辭回去了。

三天後,制科考試開始了。制科是本朝最高級別的考試,名義上不限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以體現天子之唯才、唯賢是舉。然而想要站在崇政殿上,接受天子親試,絕對難於上青天。

前提是,你必須得到兩名以上的朝廷重臣舉薦,纔有資格報名參加。之後還要過三關——首先向兩制,即掌內製、外製的翰林學士、知制誥,呈送平時所作策、論共五十首,由兩制選取詞理俱優者參加閣試……這也是蘇洵逼着蘇軾臨時抱佛腳的原因,誰讓這小子平時光顧着給花魁們填詞作曲,手裡一點存活都沒有呢。

兩制這一關過去後,接着是秘閣試六論;最後才能參加皇帝的御試。

這下大家明白,爲啥兩宋三百年,就二十多個考中制科的了吧?實在是太難了。

但惟其如此,才見其珍稀。能考中制科,是每一名官員的夢想……非進士的文章做得再好,也甭想通過兩制那一關。所以制科號稱是‘唯纔是舉’,實則早變成進士們的禁臠了。

到截止日爲止,兩制共計收到三百多人的策論,也就是一千五百份。現下的翰林學士承旨是劉敞,知制誥乃王安石,兩人加班加點,用了五天時間,從中擇選出五十名文辭優異者,進入下一環節的秘閣試。

公佈時,陳恪發現宋端平、王韶、曾布、郟亶等人都榜上無名……可見其殘酷。

當然也沒有他的名字,不過倒不是他的文章入不了兩制的法眼,而是他被任命爲直秘閣,作爲參知政事王珪、歐陽修等人的副手,同知秘閣考試……

再寫一章吧。。)

第352章 和親(下)第351章 冬(上)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下)第347章 態度(中)第110章 汴梁第297章 滇銅(下)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下)第215章 星空第二三六章 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下)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374章 好傢伙(上)第347章 態度(上)第369章 逆轉(下)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378章 賓天(中)第147章 老巢第357章 暗戰(下)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195章 危局第109章 移民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332章 經筵(上)第25章 傷仲永第9章 陳希亮第350章 秋(中)第352章 和親(上)第300章 黃金之地(上)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111章 後孃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349章 夏(下)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129章 名人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114章 大生意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68章 人憔悴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下)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226章 巨資第375章 困擾(中)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349章 夏(中)第3145章 返京(中)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351章 冬(上)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70章 伏殺(下)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94章 換將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上)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60章 反制第75章 過堂第111章 後孃第216章 星空第370章 伏殺(下)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332章 經筵(中)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273章 迴應第309章 遼主(上)第83章 大案第237章 買地第36章 生意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285章 獻土(下)第359章 說客(下)第360章 緋聞(中)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302章 狀元島(中)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358章 日食(下)第210章 紈絝第363章 凱旋(中)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215章 星空第154章 王爺的野望第49章 比鄰第20章 官帽椅第192章 璇璣第71章 擅闖民宅第17章 忘不了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78章 出川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170章 以其人之道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16章 天生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