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

只有生在皇家,才知道一個兒子有多重要。

對手對自己下黑手,也是因爲自己有劉銘這樣一個好兒子。皇家奪嫡,那本身就是大統之爭,江山之爭,更是權力、多方勢力的更迭之爭。

只要自己還沒倒下,太子府就可能延續,也纔可能護住兒子成長。劉銘是太孫,也是繼承劉家皇族的合法者,只要太孫還在,自己這個太子也就具有意義。

如此,堅持了一個時辰,劉靜已經面若死灰,氣息時斷時續。御醫這時候忙過來,往劉靜嘴裡灌湯藥,侍者也在幫忙,使得湯藥勉強能夠入口。劉靜這時候幾乎沒有意志,與死去沒多少區別,等湯藥入肚,御醫按壓着肚子,使得劉靜入口的藥液能夠散開。

如此半個時辰,劉靜總算睜開眼,他知道,自己又從鬼門關闖過了。侍者扶着劉靜到一個木桶去藥浴,進一步化解身體裡的毒。

二皇子府邸,密室裡有兩人端坐,臉色陰沉。地面上,青花瓷杯背摔碎一地,地上跪着兩人。

二皇子劉偉年紀其實也不小,五十五歲,比起太子大哥劉靜要小一歲。劉靜和劉偉不是一母同胞,劉偉乃是妃子所生,這是天生虧虛之處。也使得劉偉這一生無論怎麼拼搏,在文朝上下的份量無法與太子劉靜比肩。

劉偉自小便知道自己身份,不到十歲,開始習文練武,長大後,武力值明顯超出普通人。二十八歲那年,親赴邊關,與後金親王作戰,獲勝,斬敵大將耶爲那,自此在文朝中得到較高讚譽。

即使後來劉偉在待人、接物上,表現出非常好的態度,可未來那張椅子還是沒可能與他有交集。

表面上劉偉一直保持自身謙謙君子的人設,直到如今,在外的人設也沒有改變。只有劉偉身邊的親信,才知道他從小就在琢磨,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智商高、能力強、心性狠,完全可用梟雄來框定劉偉的角色,在外面那個保持幾十年的謙遜知禮,文武雙全,文臣武將,在近來的十年中,很多人對劉偉的認可在加深。

但右丞相楊盛文在朝之際,始終對二皇子劉偉都是拒絕往來的。楊盛文是儒家大學士,影響深遠,無論劉偉多麼努力,毫無進展。自然讓劉偉對楊盛文痛恨到咬牙切齒的地步,非將楊盛文一家滅掉不可。

當初左丞相朱子善與楊盛文打擂臺,二皇子劉偉雖沒有直接插手期間,也是因爲朱子善不合作之故。

五年前,楊盛文府倒下,劉偉知道自己報復的機會到來,也知道自己有了轉機。但這五年來,多次對朱子善表示聯合的意圖,朱子善都不迴應。

眼看高坐龍椅上的文昭帝日益衰老,就餘下半口氣而已。劉偉謀圖幾十年的廢立太子的行動,始終沒有走出決定性那一步。

即便自己已經有諸多盟友、積蓄衆多實力,手下可用的人實力高強,但在明面上,沒有合法的手續,無法得到大統的認可,前途如何,劉偉心裡依舊沒有底氣。

朝中確實有不少人選擇了二皇子,特別是五年來,因爲太子劉靜病倒,隨時都可能死去,表態追隨二皇子的人自然更多,但也有很多份量重的人比如朱子善這個左丞相,始終沒有答應什麼。

哪怕在不少事務上,彼此已經有較多默契與配合,但只要還沒做出答應,他們隨時都會隨文昭帝一紙聖旨而轉變立場。

目前,忠於文昭帝的力量纔是文朝最大的實力,這一點,二皇子是心知肚明的。但只要自己有順次接替大統的合法權,也會得到這些人的擁戴。

之前,太子一直僅有一個女兒,如此,對劉偉說來,沒有太多壓力。可後來劉靜有了兒子劉銘,隨着劉銘長大,展示出聰慧、毅力和可愛,讓太子府一系的人,四處宣傳太孫劉銘的優異。

劉銘這個太孫,同樣也博得文昭帝的喜愛。而這些變化,將二皇子劉偉多年的謀算要付之東流。

對於劉偉而言,面前最大的阻力已經出現,解決問題,清除阻力,就是他應該做的選擇。

好在劉靜走出一步臭棋,讓兒子拜在楊盛文爲師,受楊盛文啓蒙。這一舉動,實際上觸犯了文昭帝,而左丞相對楊盛文也藉機發難,貶斥在右丞相十年之久的楊盛文到荊蠻楚地。

機會面前,劉偉自然要抓住。如此,劉靜病倒,還查不出任何根源。誰知劉靜居然拖延五年沒死掉,苟延殘喘至今。

其實,對太子劉靜病倒後,以他那苟延殘喘的病軀,也不能接受大統。只要將劉銘這個太孫除掉,對劉偉而言,前路就是通達的。可太子府那邊也深知這一點,對劉銘這個太孫的保護,非常周密,毫無破綻。

到今年,劉偉覺得文昭帝的時日不多,再不除掉劉銘這個太孫,自己將會更難。也就準備強行而爲,誰知道太子府也猜到這一點,甘冒奇險,讓劉銘離開太子府。

劉銘離開太子府的消息,稍微遲滯一些時間,使得二皇子的人追索不到。然後花大量時間與人力,總算找到一些跡象,但始終沒見到劉銘這個太孫。

後來,有人推測劉銘很可能到荊蠻楚地去找楊盛文這個老師,但也有人認爲不可能。因爲楊盛文如今自身難保,又如何不知劉銘面臨的危險?

這一次在荊蠻楚地的謀劃,也是早就佈局的。荊蠻楚地亂一亂,會使得朝堂更忙,這是對文昭帝進行施壓,催發文昭帝更快地衰老,在處理這些事務中精疲力竭。

誰知,荊蠻楚地卻有了準備,將魔教的安排在一天之內清掃一空,確實讓二皇子這邊的力量有所損耗。

本來在荊蠻楚地的安排,存在多個目標。殺楊盛文一家,是小目標之一,然而傳回來的消息卻讓劉偉大失所望。

二皇叔劉佩如今是親王,二十年前就與劉偉成爲同盟。對於大統之爭,劉佩這個親王原本是不需要太積極的,不過,劉佩對文昭帝之仇怨也是深如海洋。

第217章 玉滿懷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202章 開 倉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88章 洗 臉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632章 幫妹妹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112章 土茯苓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34章 碎馬腳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87章 戰後相見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15章 巫 龍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339章 挽 留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303章 報 官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124章 馬 事第269章 欺負人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668章 見先生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380章 陷 阱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64章 巫虎逞威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65章 匪衆逃散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380章 陷 阱第136章 難取捨第587章 知與行第514章 一起嫁第54章 逃得掉嗎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12章 討價還價第572章 換角色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551章 纏 鬥第380章 陷 阱第66章 多寶和尚第16章 你賴皮第641章 開早朝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13章 到 手第49章 鷹巢山匪第528章 赴北地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88章 洗 臉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96章 再進王府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694章 夜 戰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491章 進 城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28章 酬 謝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554章 留火種第1章 穿楊箭第633章 信誠苑第241章 見學政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699章 排禾縣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97章 虎口奪食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