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徐衛化緣

“可。”鄭粱鈞也是怒氣勃發,雖知道戶部難做,卻也不想輸陣,“徐大人確實也難,老夫豈能不知?可邊軍與韃子對抗,拼的是命,流的是血。這幾百萬兵將,當真是草芥、螻蟻不成?”

“鄭尚書,老夫可有說過邊軍和兵部一字非議?”徐衛說,“每年,幾百萬兩白銀,撥付給邊軍。兵部不會不知,可這些錢,到底流去哪裡?兵部當真就清楚?我不怕得罪人,反正朝堂的大人都得罪遍了,以後,老夫離開戶部這位子,也不會有什麼好歸宿,安享晚年這些事情,老夫是不可能了,索性在離開之前,得罪更多一些人,更徹底一些……”

徐衛說着,隨後苦笑起來,搖搖頭。鄭粱鈞也知道,軍隊體系貪腐嚴重,軍官們吃拿卡要,喝的是軍兵的血。朝堂撥付的糧餉,銀子還沒出京城,就開始瘦身。軍糧也是如此,調撥的新糧,到地方後全被換成陳糧。

這種事情,也不是哪一年,哪些軍將。不知從何時起,就成了一些人謀取利益之所。但作爲兵部尚書,鄭粱鈞也只能睜一眼閉一隻眼。這些事情,追查起來,不知會牽扯到多少朝堂大院,多少親王皇室之人。

實際上,整個文朝的體系已經到了難以斬斷利益關聯的聯合體,如今朝堂的運轉,不過是一種慣性而已。只要將這慣性剎住,各方面的窟窿、矛盾、利益衝突就完全顯露出來。

文昭帝對於朝廷種種,也不是不知。但真要斬開前行的荊刺,那不是想做就能夠做的。撕開這些利益網,反彈的力量會遠遠大於你所想的程度,弄不好,文朝就此倒下,都不是不可能。

這些年來,文昭帝更多藏在深宮裡,將朝中大事丟給左丞相府,實際上也是一種策略,讓朝堂裡的各方自行妥協,自我衝突和協調,確保朝廷勉強運轉。

面對這樣的形勢,要想讓文朝煥發出新的生機,就必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將如今暗藏的利益鏈條,揮刀斬斷,打破現有格局。但文朝除了內憂,外患更嚴重,文昭帝明知該如何走,卻不敢走。

不僅僅是文昭帝部門,楊盛文、太子劉靜、徐衛、鄭粱鈞等大多數的朝堂高層,心裡都明白。

知易行難,破局無策。

國內的爭鬥平衡一旦打破,有多強大的破壞力,誰也不好預估。誰也沒有強大的力量來壓制國內的亂局,又如何抵禦韃子和蒙匈族的入寇?

之前,楊盛文在右相職位上,文昭帝也是看到了他不能徹底解決文朝危機,纔將他踢開,啓用朱子善來試一試。

鄭粱鈞沉默不語,也不反駁。對於軍中的貪腐,對於外力給軍隊體系的滲透,他確實無力進行改變,哪怕有千言萬語駁回徐衛的話,又有何用?

徐衛對鄭粱鈞沒有追着不放,轉而對太子劉靜說,“太子殿下,北地兵亂,千萬人流離失所,使得整個北地大片土地無人耕種,稅收歸零,整個國家稅收減少三成。北地這幾年,已經是我朝之最大頑疾,非要動一動不可。不然,我朝基石動搖,國本動搖啊。”

太子劉靜沉重地點點頭,“孤到北地一趟,雖不能窺全貌,卻也見一斑。如此,才專請各位一聚,論北地之策。”

“殿下,要解決北地之危,先解決國庫之貧。”徐衛說,“今天,老夫本不想來的,後想到有衆多大臣過來,是化緣的大好良機,便匆匆趕來。今天老夫不多要,各家籌集十萬兩銀,戶部將籌集到的銀兩,一文不少地撥付給邊軍……”

徐衛說着,先看了朱子善這邊,這是左丞相府,然後看向太子府的張洪庭等人。二皇子劉偉、二親王、五親王等十來個皇室中人,也在徐衛注目之下,自然是要他們出錢。

“徐尚書,你看我,我也沒辦法變出銀子來。”朱子善笑笑,知道徐衛開口,當真是很難善了,“本相捐出三個月的俸祿,總可以了吧。”

“左相深知戶部庫房比我徐衛臉都乾淨,捐出三月俸祿,倒是不少。感謝左相盛情,假如能夠請成章公子把在第一樓的三天開銷,也捐給戶部,那就更感激涕零。”徐衛慢條斯理地說,真不怕得罪朱子善。

楊盛文心裡一笑,沒等朱子善出聲,便先笑呵呵說,“左相領頭捐三月俸祿,老夫子當效仿,不敢落後。也捐三月俸祿吧。徐尚書,老夫今後三個月的俸祿,你着人來領走吧。”

“感謝右相,廢話就不說了。”徐衛對於楊盛文這裡,確實一個字都懶的多說,看着太子劉靜,似乎要他出資,充入國庫。

太子劉靜這次到北地,立功而回,之前也得到一些獎勵。劉靜知道徐衛不是爲自己要錢,當即說,“本太子也是囊中羞澀,好在之前父皇給了一筆銀子,等會徐尚書讓人帶走。可否?” щщщ ¸ttκд n ¸C〇

“好。”徐衛也是冷聲說,知道太子府目前的情況。並不廢話,而是看向二皇子劉偉,“二皇子,文朝國體,乃是劉家之本。不知二皇子這次破費多少?”

“我窮啊,可不是瞎說。”劉偉說,也不顧臉面的。雖說劉偉家的產業不少,又霸佔了很多田畝,但他家開銷也大。更重要的是,在今天這個場合下,哭窮纔是正確的。

徐衛如同耳聾一樣,不聽劉偉哭窮,靜靜地看着他。劉偉也知道躲不過,惡狠狠地瞪對方一眼,“五千兩,愛要不要。”

“二皇子,五萬。少一文,我找皇上去討。”徐衛冷冷地說。

“你……”劉偉指着徐衛,一時間也罵不出來,大家都知道,徐衛這個戶部尚書討錢不是爲自己要,爲的是文朝劉家,他如何敢罵?徐衛會將他罵的話,直接說給文昭帝聽。

如此,這次討論會就走了樣,走偏了。可朱子善、楊盛文和太子劉靜都不攔阻徐衛化緣,裝着沒看見的樣子。

張洪庭、韓立仁等太子府的官員,徐衛也不放過,不過,如今韓家家境好多了,出三個月俸祿,不至於受困。

等徐衛鬧過,各人憤憤。太子劉靜也覺得面上無光。徐衛卻走人,離開左丞相府,不在參與接下來的討論。

留下的人,其實也沒多少興致來討論。北地的形勢,其實大家都明白,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誰又這樣的魄力?不說其他,連楊盛文都不敢做這樣的決策。

太子劉靜知道這件事的艱難,但必須要有一個態度,這也是他執着所在。見各人面色,也不顧生命,說,“左相,繼續吧。”

“大哥,我看啊,要解決北地問題,你得找到一座銀山來。”劉偉說,“在讓徐衛尚書鬧幾回,不說辦事,誰還敢跟徐大尚書碰面?”

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175章 斬馬腿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632章 幫妹妹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92章 族羣分別第124章 馬 事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698章 殺無赦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710章 密 謀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78章 啞 巴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382章 槍來——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528章 赴北地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79章 磨刀石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481章,倭寇噩夢第80章 單 挑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655章 勝三傑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99章 研討槍第383章 逼 問第303章 報 官第658章 陳老頭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86章 裝傻啊第182章 第一親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524章 同一天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697章 欽差到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448章 去皇宮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4章 《勸學詩》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518章 美人恩第280章 百十斤第27章 笨死了第443章 傳假令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163章 竹 詩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231章 上 朝第29章 伯權大師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54章 留火種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58章 陳老頭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541章 完 勝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