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

太子府的安排基本定下,要不要連楊家一併除掉。這是討論的另一個問題。

“楊賊這次回京已經沒什麼底蘊了吧。”劉堂說。

“那也不是說楊盛文就沒有任何抵抗之力,他在返回京都的路途,我曾調集一千魔教精銳,準備圍殺之。卻不料被楊盛文輕巧地破了。那以前魔教兵馬,無一留下,具體楊盛文身邊有多少人手,也不知情。不過,那次他身邊有鎮邊王府的精銳相送,想來鎮邊王府的精銳不可輕視的戰力。”劉偉說。

“又是魔教精銳,那些人能夠做什麼。在民間蠱惑一些愚民還可,真上戰陣,不過是送人頭而已。”朱子善對魔教印象比較差,覺得他們完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罷了。

“楊家會有多少人手?”劉堂說,“楊盛文身邊那幾個人,確實是戰場老將,會的是殺人技巧,實力不錯。不過啊,也就那麼幾個人而已。如今,楊忠良去了豫南,聽說他小兒子楊繼業也跟着去豫南了,留在京都的人就更少了吧。”

“對了,我們要針對楊盛文,那他兩個兒子怎麼辦?叫人在半道上伏擊?”劉佩說,這些人都明白,斬草除根。

“楊盛文很厲害,可他兩個兒子算什麼東西。楊忠良懦弱無謀,楊繼業不過書呆子而已。以後要除掉這兩人,不過是一兩軍士就可。”劉偉說。

“楊忠良確實差,不過啊,楊繼業未必就差。倒不得不防。”朱子善說,他知道自家的兒子朱成章就曾敗在楊繼業手裡,那個十七歲的少年,他具體有什麼能力,朱子善也不太在意。

當初朱成章和劉世博到荊蠻楚地,被楊繼業壞了事,但主因還是鎮邊王府與荊蠻楚地的蠻族。楊繼業或許是適逢其會,讓人以爲這個書呆子有不一樣的能力。

楊家回到京都,朱子善知道楊家與韓家聯姻之事,但關於楊繼業的事情,確實沒聽說起。楊繼業有一詩名,叫楊詠石,朱子善是聽過的,也知道《詠石》詩。

“楊繼業不過十七歲,之前還是書呆子一個,能有什麼作爲?”劉堂看着朱子善,想知道更多的事情。

“據我所知,楊繼業確實才十七歲,舉人功名。不過,他與鎮邊王府的關係不錯,與荊蠻楚地的蠻族之間的關係也不錯。至於如何能夠有助於的關係,很可能因爲是楊盛文的意思。在荊蠻楚地那邊,楊盛文不能直接同外界的人往來,就令兒子楊繼業代他與這些勢力交結。按照楊盛文的性格,這樣的事情是肯定的。”朱子善說。

“左相的意思是,楊繼業身邊可能會有蠻族的人也可能會有鎮邊王府的人?”劉偉說。也不知劉世博回家怎麼跟他說荊蠻楚地發生的事情,朱子善看着劉偉,也是無語。不過,二皇子家的劉世博差勁,那時劉偉故意讓他在外面惹是生非的。

朱子善點點頭說,“這個需要查明。當然,如今楊繼業去了豫南,一時不會返回,但楊家的力量或許不像我們看到的表面,很可能存在我們不知的力量。當然,只要我們有了準備,楊盛文又能如何?”

“還有一事也值得注意啊,留在京都的那些高人,如今也去了豫南災區。他們不在京都,變數就更小了。”劉堂說,他對京都的安全更關注,自然能夠察覺陳老頭等離開京都去豫南救災的事情。

“這是好消息啊。那些人確實不好惹,行蹤不定,說不定就出來搗亂。患有就是,當年要不是那些人,楊盛文在京都哪會這般安穩?”劉佩說。

“那些人都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老子下來大力,想拉幾個來,結果一個都沒得到。他們去了豫南,我們就得加快一些。時間上,各位定一定吧。”劉偉說。

“三天後,來不來得及?”劉堂說。

“可。”朱子善說。

“楊家呢,是不是一起拔掉。”劉偉說。

“那就一起吧。至於楊家那倆小子,另找機會,不讓他們回到京都就是了。”朱子善說。

“喝茶喝茶。”劉偉站起來,給在場的人敬茶,以表達感謝之意。只要這件事情做成,那文昭帝是生是死,很可能會倒逼皇宮,從而將皇位佔了。

三天,目前只要文昭帝沒有嚥氣,基本上不會出現變故了。劉偉苦心經營二十多年,總算看到結果,叫他如何不激動?不過,這時候卻要將身份降低,姿態放低,纔不會讓身邊這些人有所擔心。

至於奪到大寶後,如何應對這些人,這時候都不需要去想。心存感恩戴德,纔會在與這些人相處時,露出去的都是善意。

是夜,黑小地、左繼祖等人已經到了京都城外的莊園,風塵僕僕。長途趕路,接連的急行軍,讓所有的人都到達體能的極限。不過,左繼祖和黑小地等核心成員,過來的行軍途中,都是騎馬而行,與普通的軍兵不同。

楊繼業接到信鴿,得知黑小地身邊的幾百人已經抵達。便令他們休息一天一夜,將體能修養好。另外,騎馬過來的軍兵,則休整一夜後,分批進入京都,以不引起人注意爲準。

這一批人到達京都,加上張思同的三千青年軍,軍事上的力量基本夠用,骨架已經做好。另外就是,黑小地帶來的火槍武器,已經有六百支,火槍兵三百人,在京都之變中,完全可起到定鼎作用。

按照楊繼業的意圖,讓黑小地和左繼祖帶着火槍兵進太子府,黑小地與劉銘認識,左繼祖作爲童生功名,年齡上與劉銘相差不大,太子府更容易接受他們的。

至於楊家這邊,倒是無需誰帶隊。有樹崗身邊的護衛隊爲主幹,過來的人馬只要添加一些人手,防衛力量就足夠了。

之前,楊繼業讓人在京都求購莊園、樓羣、府邸等,這時候就有大用,可讓蠻族軍系列的人藏身其間。若是有政變、暴亂,一聲令下,那是天降奇兵,轉瞬間可扭轉勝敗之局。

第36章 選 兵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32章 蘿蔔乾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243章 爭 辯第85章 刮骨療法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32章 蘿蔔乾第249章 第一招第409章 沱田坳第6章 過 關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355章 殺回去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49章 第一招第443章 傳假令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178章 勝 出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408章 好東西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214章 娶 你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38章 學內功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28章 酬 謝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218章 教 化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30章 求 寶第11章 一拳之威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24章 俘獲三個第165章 竹 石第658章 陳老頭第184章 夜行軍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491章 進 城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16章 你賴皮第414章 張靖海第94章 應對問答第77章 猜對了第483章 全 滅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87章 戰後相見第330章 沒信心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293章 假 打第13章 到 手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285章 趕時機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379章 領軍需第75章 赴死之殺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31章 逃 學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587章 知與行第42章 太子劉靜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