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攪動八方尚未顯

“白馬非馬的公孫龍?”

聽到來人身份,陳錯面露意外之色。他實際上早就發現了這一大一少,也察覺到兩人身上散發着奇異波動,與尋常的肉身凡胎不同,但他着實沒有想到,來的會是這位名家宗師。

不過,算算時間,就在今年,這位名家之人便該隱沒於歷史了,而且看對方的年齡,也和歷史上同時期的人物有着出入。

陳錯轉念一想,自己這次回朔而來,本就不同尋常,因自身而起漣漪,最終產生蝴蝶效應,也不算什麼不可能的事。況且對方既然肯來拜訪,不是冒名頂替,終究是好事,自家的興衰學說,正需要有這等天下聞名之人來添一把火。

果然,這公孫龍拜訪之事,很快就被有心人察覺——那些士人雖被陳錯勸走,離開了莊園,但許多人心裡還存着念想,到底不願走遠,或者親自守在外面,或者就派人在外面蹲守。本意是想着,萬一有個什麼動靜,自己能第一時間知曉,如果又碰上今日這般,那陳先生在裡面宣講一些知識、學問,更能第一時間抵達,佔據先機。

卻沒有想到,還沒等到第二天,就遇到了一條大魚!

很快,名家大家拜訪那位陳先生的消息就不脛而走,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成皋!

隨之,就有更多的人動了心思,一封封信被寄了出去。

“成皋的陳先生?”看着手上的信件,楚國的春申君黃歇眉頭微微一皺,隨意看了幾眼之後,搖了搖頭,“此人雖說到了吾等五國聯軍的退去,卻也有投機取巧的嫌疑。但他能看出五國不和,尤其是魏王猜忌魏無忌,確實有些本事,請過來做個門客,倒也可以,偏偏此人還牽扯什麼興衰學說,就有些犯忌諱了。”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人才難得,於是最後還是派出一人前往成皋,看能否將那位“陳先生”招攬過來,卻並無迫切之心。

“當務之急,還是這五國退兵後的善後之事!此番秦軍雖敗,但並未傷筋動骨,且秦人睚眥必報、兇殘成性,必不會善罷甘休!若不能維持五國合縱,以秦人性子,必會捲土重來!到時我楚國首當其衝,或許還要被秦蠶食!”

щшш ✿ттκan ✿c o

一念至此,春申君越發擔憂,已然將那位“陳先生”拋之腦後,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對天下局勢變化的擔憂中,待得最後,他還是修書三封,又找了心腹門客二人過來。

“你分別將書信送往趙國、魏國、韓國……”

.

.

“成皋陳君?”

趙國,北雁門,沙場之中,體格健碩的趙將李牧,看着手上這封侄子差人送來的書信,眯起眼睛。

“興衰之道?”

旋即,他搖了搖頭。

“雖看着有幾分道理,但這紙上所談,終究是空的,退不了匈奴,更破不了秦兵!而且此人既是出現在三川郡,十有八九又是縱橫之徒,想要左右逢源罷了。”

邊上,他的一名門客卻道:“主君,朝中既然想要調您歸去,以相國之位出使秦國,到時也要經過三川之地,不妨就見一見此人,若有才幹,也可招攬,若是言過其實,其實可以將之薦於秦相呂不韋。”

這邊話音落下,又有一名門客笑道:“此計甚善,那呂氏以商賈起家,但當上秦相後,卻也有幾分氣魄,招攬各國能人,這天下能人,你我也知,十有九廢,多爲累贅。那成皋陳君若有能力,自是爲主君所用,如果是個誇誇其談之輩,倒不如送與秦國,正好看看,能否讓這秦祀由興轉衰!”

二人一開口,便引得其他諸多門客、臣屬的興趣,議論紛紛。

最後,還是李牧打斷了幾人。

“這位陳君的事,不算多麼要緊,也無需爲他多耗精力,真到了三川,有機會可以與他一敘,如果錯過了,那也沒什麼,關鍵還是出使秦國一事!秦與吾等五國之戰,其實沒有動搖根基,如今五國聯軍既退,三川早晚還要落到秦國手中,因此此番大王讓我出使秦國,就有探查虛實的意思,沿途的山川機要都要一一登記造冊,相關的細作、諜報之人,都要準備妥當。”

“主君說的是……”

.

.

“成皋陳君?興衰之說?有點意思。”

齊國臨淄,公子桓的府上,這位齊公子看着門客送上來的書信,很是感興趣,就詳細問起緣故。

那門客道:“我曾與李斯、定武等人,同在荀師門下聽講,只是資質不如他們,未能學有所成,不過與荀師門下諸君關係親密,時常有書信往來。荀師與諸位大賢多在咱們齊國,所以定武等人時常來信詢問咱們齊國如今盛行的學問,但偶爾也會將西邊有名賢者的學說記述下來,傳於吾等。”

公子桓笑道:“這麼說來,這個成皋陳君還是有些本事的?他既爲陳氏,或許還是我等本家,如果有本事,不如召來,也在臨淄講學傳徒,一來可彰顯我田氏之能,二來,也算是收攏人心,這件事,就交由你去辦了。”

那門客低頭領命,而後猶豫了一下,才道:“除此之外,這信中談及的五國與秦之事……”

“有那五國在前面擋着,咱們齊國自是享受安寧,無需多想。”公子桓擺擺手,“若咱們貿然插手,引得局勢失去了平衡,纔是取禍之道。更何況,當年五國聯軍伐齊纔過去多久?咱們理他們作甚?你只管去將這位陳君領過來,其他的事,莫要多管。”

暗自嘆了口氣,那門客便就退下。

與此同時,如春申君、李牧、公子桓這般得了消息的,還有許多。不過,成皋一城的局面,到底還只是天下一隅,並不能帶來太多影響,眼下的主軸,依舊還是五國與秦的博弈。所以,儘管許多信件中把那位“陳先生”描繪的很是高深莫測,但得了信件的一個個大族之長、公卿士大夫依舊沒有放在心上,依舊把重心放在天下局勢上。

當然,這也是因爲三川郡本就是戰亂之地,幾家兵馬來回拉扯,衆多黔首淪爲流民,就算是貴族、士族,亦反覆經歷波折,今日秦國打來,親近韓國、魏國的族羣匆忙離去,明日秦軍退去,投靠了秦國的族羣也隨之離開。久而久之,此處的大族精華所剩無幾,留下來的多是旁支與小輩,放在當地也算有些氣候,但拿到檯面上,就顯得人微言輕了。所以,儘管他們十分推崇,可消息落到各方,先就打了個折扣。

.

.

“到現在,都沒有哪家王室、諸侯鄭重其事的過來拜見這位陳君,最多隻有小族之人前來拜訪,而且還不是族中長者……”

走出陳氏莊園,公孫龍搖了搖頭,低聲嘆息着。

他在陳氏莊園中停駐了半個月,與那位陳君論道交談,雖有分歧,卻也佩服其人的學識、眼界,再看最近的局面,心裡倒是有些替那位陳君不值。

“兵荒馬亂的,一時半會,那些大人物怕是顧不上。”他的那位弟子徐瑾倒是看得開,“不過,陳先生學究天人,通古博今,聲名鵲起不過早晚之事,老師何必爲他煩惱?昨日,你與他辯論的時候,可還氣的面紅耳赤呢。”

公孫龍搖搖頭,笑道:“一碼歸一碼,豈能混爲一談?不過,你說的也對,此人名望興起,也就是這兩年之事,興衰……興衰……倒要看看,他自己如何演繹這興衰之事!”說着,卻是邁步前行。

徐瑾緊隨其後,卻道:“師父,咱們接下來去哪裡?還如原本計劃的那般,去秦國遊歷嗎?”

“自然要去的。”公孫龍點頭笑道:“按着陳氏的推演,那秦國將會渾圓一統,興盛至極,而後盛極而衰,開創華夏新篇章。而按着他的興衰之說,這興衰變化的脈絡,此時便藏在秦國之中,我倒要去看看,他說的到底是真是假,日後再見,纔好與他真正分個高下!”

這般說着,師徒二人再次踏上了旅途,途中倒也有些士人沿途邀請,卻都被回絕。待得師徒二人離去之後,這成皋與周邊幾座城池的人心、注意力,便漸漸轉移到了那陳氏莊園之上。

也就在這個時候,曾經遠去的秦國官吏,再次歸來,重新掌管了這座城池。

.

.

澹澹的光輝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融入了陳錯的泥丸宮中,漸漸勾勒出一片模湖輪廓,如霧如雲,聚散不定。

“名號雖然傳出去了,也主要是在上層貴族之間流傳,到底不涉及到興衰之說,所以這些聚集過來的模湖願念,並無指向,近似於香火。”

莊園之內,告別了公孫龍師徒的陳錯,正坐於靜室,感受着自身變化。

但正當他想要深入參悟之際,門外卻有腳步聲響起,跟着新近收攏的僕役之聲,從門外傳了進來——

“啓稟主上,秦國來的王郡守前來拜見!”

第二百五十六章 欲以至寶贈第七百二十一章 彼之門,此之入第六百三十九章 動念擒真修,隔空衍心火!第四十四章 寸心寸金,一念動四方第二百八十六章 念滅第三十六章 人望護肉殼,夢遊染心瘟第四十一回 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第三百一十八章對視第四百六十一章 北客有來初未識【二合一】第六百零八章 牽動之間,層層相連第九十三章 神燃魂燒!【第一更】第五百九十六章 日月當空,一劍斬斷三百年第六百二十八章 順者作凡衍人,逆者成仙作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點漣漪顯風雲第三百三十五章 提筆書神!【二合一】第十四章 惡鬼本無形,筆者念鑄之第五章 勢起則名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渡世寶筏引歧路第八回 學劍翻自哂,爲文竟何成第一百五十四章 流波拂影自牽連第五百九十三章 行事先後,皆謀國祚三百年第七百零一章 桃源如夢,霧裡開真花!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源繁茂,葫中乾坤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佛成急,八方雲動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國長算,彈指須臾【中階二合一】第六百零九章 四十年來皆算計第四百三十章 隔世同道,共破心中賊!第三百九十三章 伯也執殳,爲王前驅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分多少事,皆在一名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無論內外,昭告長安二百里第七十三回 片辭貴白璧,一諾輕黃金第七十三章 心殞膽破!第四十三回 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宮中龍相翻大鵬【二合一】第一百七十章 三三不止,九九方歇第二十五回 逢君聽絃歌,肅穆坐華堂第七百零七章 念自何處來?第六百四十二章 長河衍玄功,虛中生過往第六百八十三章 一念入虛窺往昔!第六章 攪動八方尚未顯第五十五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十回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第三百六十章 聞人頌吾名第六百四十二章 長河衍玄功,虛中生過往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神息而入身竅第七百二十二章 見者有份,今日強令爾等第九十二章 因果之間,須臾方寸!第三百九十章 居上操之,則若民沸第六百七十一章 其亡也忽焉第五十四章 紫雲託念,真火磨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自玄中歸來,此神非彼名第七百零七章 念自何處來?第四百六十二章 聞扶搖而上九天第三十七回 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第一百五十二章 葫蘆乾坤爲吾身第三百一十四章 諸神結殿,有無皆無礙第八十二回 連雞不得進,飲馬空夷猶第五章 勢起則名至第五百五十九章 魑魅侵心有雙極第四百四十三章 天人衰兆!第四百八十七章 言隱於榮華第四十九章 八方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待得月十五,往赴長生約?第八十章 小門歷紅塵,大宗觀長生第十六章 孰真孰假轉世迷第二百八十八章 藏神第七百一十二章 一人服丹謂之升第六百九十三章 言行皆法,功德教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陣中藏陽謀,心鏈己形神第二百一十章 寄念而成,存於世外【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身爲天,馭心中意馬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汞髓乃至祖觀第四十六回 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第二百二十二章 命定千年,其衰也忽焉第一百二十八章 山中人第九十章 既是命定,可成之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生送佛!第三百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六百零七章 亂名窺姓欲先手第二百八十章 山水如歌,五念驚鎖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眼洞心,歸覲黑殿第一百七十九章 待得月十五,往赴長生約?第十一章 羣星落人間第一百三十四章 慧然獨悟,猿自心中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雙姝藏於迷,五能覦於側第六百零八章 不知秘蓮埋人間第四百六十三章 爾虞我詐,智叟欲移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野徑雲俱黑!第六百九十八章 結於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點漣漪顯風雲第二十七章 絕地天通,興衰不限於凡!第三章 功德爲藥引第二十章 道不可輕動第六百六十六章 既要道標,亦爲佛敵!第五百五十四章 神通天數在,不過一回眸第三百九十五章 禮義廉尚在,恩禮盡鞠躬第九十章 既是命定,可成之第四百九十七章 入豐鎬而見陰龍【二合一】第六十六章 陰陽伴吾當往之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念分海,八方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