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最強殺招,一劍隔世

“請祖師爺賜法!”張之維行了個大禮。

真武大帝皺起的眉頭舒展,雖說此番真靈顯化,本就是爲了傳法給這小傢伙,之前給張之維一劍,也是爲了考校一下,下手雖重,但有分寸,不會要了他的命,但若對方不識趣,那這法,也不是非傳不可。

“先前你的態度,本座不太喜歡,但你展現出的實力,本座很滿意!”真武大帝說:“雖然剛纔已經試過了,但本座還是想聽聽你的劍法的理解。”

得嘞,又繞回開頭了,那一劍,我白捱了?……張之維心裡腹誹,不過卻無半點後悔,甚至若是從來,他依然會選擇動手。

這種酣暢淋漓的戰鬥,他幾乎從來沒有過,誰能想到,他來遼東,打過最盡興的一架,竟然是和真武大帝?

雖說最後被大帝完虐,但輸給真武大帝,不丟人,再說了,雖然他很少輸,但他其實並不在意輸贏,他更在意的是得失。

張之維有種直覺,這將是自己遼東之行最大的收穫,當即老老實實說起自己的感悟:

“我自幼修行,雖然主修內丹一道,但其他方面也有所涉及,劍道自不例外,自我入門以來,便修行了天師府傳承自漢末的古劍術,十五歲時,便於此道大成,可稱劍道宗師,於劍一道,找不到多少值得我的拔劍的對手,所以很少用劍,往往隨意一巴掌,便已解決對手!””

在真武大帝面前,張之維沒說什麼小有成就,億點點之類的屁話,直接便是把自己心底的囂張氣焰,展現的淋漓盡致。

“好!”真武大帝倒沒斥責張之維狂妄,他很欣賞張之維的真性情:“那說說你的宗師劍道!”

張之維道:“在異人江湖裡,雖沒有實力排行榜這個東西,卻有個公認的宗師稱謂,劍法大成,可謂宗師,這些宗師對劍法的詮釋是,劍法小成取步,劍法大成取肩。”

“‘取步’的意思是劍的進扎和退守,必須靠靈活迅捷的步法,掌握這一點,便是小成。”

“至於大成取肩,意思是與大臂相聯的肩是劍柄的根,要用肩去控制劍,把劍化作手臂的一部分,實現人劍合一,如臂使指,此爲劍術大成!”

聽完,真武大帝笑了笑,道:“小成取步,不是你所說的‘必須靠靈活迅捷的步法’,這只是修行的基本功,不該算在劍道之內!”

“劍道是殺伐之道,想要小成,必是在殺戮之中,所謂小成取步,應該是掌握自己的步伐與對手的步伐,判斷對方進退的時機,從而出劍殺敵。”

“而大成取肩,也就是像你說的那樣,與大臂相聯的肩是劍柄的根,高手都是用肩去控制劍,掌控自己的肩與對手的肩,便可料敵先知,見招拆招,從而殺敵!”

“從之前的交手來看,這些道理,你小子不可能不懂,但你卻不把這些宗師言論銘記於心,依然劍走偏鋒,我行我素,摒棄了其中複雜對外物的理解部分,只保留了劍道探索自身的部分!”

真武大帝凝視着張之維,目光深邃:“不考慮對手的進退時機,也不考慮和對手見招拆招,一切注意力全在己身,該說你是藝高人膽大,還是狂妄囂張?”

張之維也笑了笑,道:“祖師爺高見,其實在我看來,傳統劍法,太過在乎外在,而少了些對自身的探索,劍法劍法,說破了天,也是人來施展,人劍合一,其餘的交給人就好,我只一劍,這一劍,壓上的是我畢生的性命修爲和理解,以劍來承載我的道,以勢壓人,以道壓人,而不是注重術的本身運用!”

聽了張之維的話,真武大帝起身,哈哈大笑道:

“知道本座爲何找你,不找武當的那羣小牛鼻嗎?因爲你小子與本座脾氣相投,也因爲那羣小牛鼻領悟不了!”

“你說的沒錯,劍法再高,即便是技近乎道,那也是技,不是道本身,其實開山劈海也好,斬妖除魔也罷,這本就不是劍法的本事,是自身道的體現!”

“我這有一劍,可以劍載道,你若能悟得,這一劍便可搬山,倒海,降妖,鎮魔……”

說話間,真武大帝拔出劍,霎時間,空間似乎都在旋轉似的。

“我只傳授一次,唯一的一次。”

真武大帝緩慢地揮劍,劍光如同一道青炁圍繞他的全身,那道青氣在越來越快的揮舞之下形成了完滿的圓形,蘊涵太極八卦,竟是一個完整的奇門格局。

不,不止一個。

劍鋒劃破空氣,帶起了呼嘯,真武大帝身邊的空氣變爲亂流,隱約形成了三個完美的圓形,三個格局。

同時,真武大帝的聲音傳出:

“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丙、丙轉庚、庚轉癸、子醜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

在格局中,真武大帝的身影模糊起來。

張之維死死盯着真武大帝,記憶他的每一個細節。

這是真武大帝有意在演武。

他的每一個動作都蘊涵着深刻的“道”與“理”,容不得有絲毫的差錯。

隨着真武大帝手腕的轉動,那平平無奇的三尺鐵劍,毫光暴漲,揮舞出了第四個奇門格局,緊接着是第五個,第六個……

一直揮舞出了九個格局時,這些格局全部合一,合一的一瞬間,真武大帝刺出了那一劍,幾乎是完美的,開天闢地的一劍。

這一劍下,天地間似乎有鼓角爭鳴,籠罩在周圍的那個奇門格局,忽然變成了兩半,從中宮開始,它被劍刃生生地破成兩片,而後崩潰。

在奇門局崩潰的瞬間,張之維靈魂一震,彷彿看到了天崩地裂的場景。

他終於明白,爲何先前真武大帝斬出那看似平平無奇的一劍時,他手段齊出,卻全都沒用,全被一劍斬破的原因了。

這一劍根本沒辦法抵擋,甚至沒辦法對抗,它是破局之劍,劍以載道,若自身的道夠強大,這一劍真當會有不可思議的威能。

演練完畢,真武大帝收劍,鐵劍插回劍鞘,回頭凝視張之維,目光閃爍了一下,什麼話都沒說,卻又像什麼話都說了。

他們之間是有約定的,雖然沒正式成文,但他已經履行了,接下來,就看這個小傢伙的了。

他只是依託法脈存在的神明,無數百姓千年來的虔誠供奉,累積起來的信仰之力,讓他擁有極強的力量。

正是因爲信仰之力,他更能瞭解百姓疾苦,但可惜的是,他不能擺脫法脈,也不能長久的離開精神世界,需要通過一些儀軌,才能寄託真靈,短暫的降臨。

甚至在法脈裡時,絕大多數時間他都在沉睡,只是按照設定的儀軌,機械性的下撥神力。

上次之所以醒來,是他感受到了衆生信仰之力裡的苦楚,便短暫的驚醒了。

在這期間,他發現一個來借神力的傢伙,不講規律,大量簡略做法的步驟,卻依舊把敕令打到了他面前。

他便循過去看了一眼,這纔有了後面的事。 這次回去,真靈沉睡,再醒來,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希望那時候天下太平吧……真武大帝心裡想到。

隨後,無數青色光弧從真武大帝的身體裡溢出、閃滅,輕盈華美,在地面刻下了一個繁複無比的五行八卦圖。

八卦圖的中宮位置,真武大帝緩緩盤坐下來,青光散盡,那雙燦若大星的眸子,一點點的隱沒消失。

一尊披頭散髮,身穿金甲,巨大且威武的神明自頭頂飛出。

神明看了張之維一眼,隨後緩緩消失,他迴歸精神世界,迴歸法脈了。

張之維對着真武大帝消失的方向,叩首三次,嘴裡輕聲道:

“恭送祖師爺!”

而後,他起身看真武大帝留下的那個圓形圖案。

圖案裡內裡是順時針旋轉的八卦和天干,外面是逆時針旋轉的地支和二十四節氣,一眼看過去叫人頭昏腦漲。

這是真武大帝剛纔那一劍的修行方法。

風后奇門的修行方法,是一張奇門格局圖,真武大帝的蕩魔劍法,也是一張奇門格局圖。

甚至論其複雜程度,不會比風后奇門簡單,若是沒有真武大帝演武,張之維想看懂其中奧妙,可能也得費一番功夫。

不過,因爲有真武大帝的演武,很多東西都無師自通了。

張之維凝視着那個圖案,看着風雪一點點吹散它的痕跡,卻一點也沒有出手保住它或者將它臨摹下來的打算,就那麼看着圖案越來越淡。

若是讓世人知道,這裡曾有一門極其強大的奇技,但卻被風雪吹散了,只怕要以頭搶地爾。

看了圖案消失後,心有所感,張之維拿出東風大劍,邁開步伐,在冰天雪地畫出一個圓圈。

圍繞着這個圓圈,他時而正向轉動,時而逆向轉動,給人一種懷抱陰陽的感覺。

修行一道,很多東西都是相同的,術士與人戰鬥,會開啓一盤奇門局,普通術士是以敵人爲中心開啓一盤奇門局,而修行武侯奇門的術士,會以自身爲中心開啓一盤奇門局。

而真武大帝的這門手段,應該是兩者的結合體,它可以同時開啓多個小型格局,無論是使用武器,還是赤手空拳,都有一盤屬於自己的奇門局。

劍有劍的格局,槍有槍的格局,以武器爲中心,就是一個格局,以敵人爲中心,又是一個格局。以自己爲中心,也是一個局,一場戰鬥能開很多個局,若能掌控和聯動這些小小的格局,那將爆發極其恐怖的威力!

張之維嘆息:“多個奇局融合起來,一擊甚至能斬破天地的格局,難怪我的那些手段擋不住,這輸的不冤啊!”

張之維捏了捏眉心,回憶起先前的那一幕,當真武大帝出劍的時候,他彷彿覺得時間甚至都停頓了下來。

那一刻,真武大帝把那些奇局融合了起來,化成了一條線,把一切都貫穿。

張之維的目光落到了自己的劍尖,他的世界上只剩下東風大劍的劍尖,緊接着,一個奇門局徐徐展開,而後猛的收束成一條線。

一劍刺出,一線烏金色的光芒,離開了張之維的掌心。

東風大劍突破了張之維速度的極限,化作一條線,徹寒的殺氣如開閘般涌出,這一劍,仿若能隔開世間。

“哈哈哈哈……成了,道爺我成了!”

張之維大笑起來,蕩魔劍法,他練成了。

雖然有些稚嫩,真武大帝一劍能揮舞出九個局,他只舞出了一個,而且是最基礎的自身的局,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練成了。

這就好像唐門的丹噬一樣,要麼入不了門,入了門就是練成了。

至於丹噬的數量和距離,那都是後天修煉的結果。

這蕩魔劍法也是同理。

張之維還想再試試,突然一種令人戰慄的虛弱感襲來,好像什麼東西掀開自己的頭蓋骨,他連忙停下動作。

到不是這招有什麼大的反噬,而是他體內的炁消耗過大,不夠使用了。

畢竟之前他的消耗本就很大,還和真武大帝大戰了幾百回合,消耗就更大了。

雖然被真武大帝恢復了一下傷勢,但大帝可沒爲他恢復損耗的炁,現在可不興試招。

“鏗鏘!”

張之維把劍收回劍鞘,身體雖很疲憊,但心情卻是極高。

“不錯不錯,這算是我遼東之行最大的收穫了!”

這一手蕩魔劍,不談其他功能性,單論殺傷力,遠超八奇技,甚至比雷法都高的多,已經是他現如今的最強殺招了。

“要不換個名字吧,就一劍,叫蕩魔劍法,不太合適!”

這時,張之維腦中想起真武大帝先前說的話,這一劍便可搬山,倒海,降妖,鎮魔……

“一劍搬山,一劍倒海,一劍降妖,一劍鎮魔……都不好聽。”

“剛纔真武大帝一劍刺破了天地格局,就叫它……一劍隔世吧!”

張之維感嘆了一句,略作調息了一下,拿出陰陽紙,問了一下呂慈等人的位置,連忙趕了過去。

第466章 手把手教左門長六庫仙賊第35章 呂慈攔船,如意勁的特性第378章 化干戈,初次敕令神將第285章 堂口安排,黃大仙手裡的奇技第25章 與世界爲敵?第472章 各門各派的反應,龍虎山的反應第105章 懷義的野望【第二更】第458章 三一門的根都送上了第488章 誤會解除,隱仙傳承第10章 一巴掌第14章 渾源金丹第375章 一飛劍把你這孽徒祭出去第481章 又聽到師父的黑料了,武當門長與龍第349章 授籙大會進行中第276章 悟得仙家之秘,出長白山第196章 砍斷切開剁碎第285章 堂口安排,黃大仙手裡的奇技第230章 關石花拜見小天師第460章 頓悟逆生第三重,一步登天第66章 掌控自己,掌控敵人第420章 請君入甕,十字軍出現,大戰一觸即第261章 唐代時期的大妖怪第160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非斬人第103章 師徒間的第一次掰扯第345章 天師度的舊事第209章 被架去長白山的張之維第224章 未來天下第一和天下前三的初相會第327章 給張大帥的提點第166章 人間活閻王,柳坤生的動機第171章 去找鐵帽子王,特高課找上門第23章 全性妖人第371章 天師的威嚴,玄壇元帥降臨第420章 請君入甕,十字軍出現,大戰一觸即第225章 無根生和張之維之間的掰扯第191章 師父要我回山?第519章 出來混,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120章 騎鶴下山,陸謹到來第264章 兩劍定乾坤,張師兄好樣的第315章 銘刻法籙,武當周聖找上門第98章 【修改】拿捏心猿第166章 人間活閻王,柳坤生的動機第450章 逆生vs雷法逆生第295章 我的話,誰贊成,誰反對第410章 摧枯拉朽的勝利,唯一聖神,鍊金術第349章 授籙大會進行中第257章 術士一道已無敵,不與天鬥與誰鬥第139章 呂慈難堪了,王藹的雄心壯志第179章 張大師的意圖第146章 藏不住了,進擊的老陸倒下了第145章 我陸謹一生只打巔峰賽第62章 洞穿術士本質第50章 神秘前輩高人第435章 被左門長傷了的娘們,鬼手王來襲第250章 國師的盛宴,移山之術第537章 谷畸亭,拱火,我是專業的第537章 谷畸亭,拱火,我是專業的第206章 妖鬼的源頭第88章 心魔,我要你助我修行第468章 小天師勾結全性掌門傳開,找樂子軍第114章 天師遇襲?第28章 於世間成神法,神奇丹青之術第434章 一人第一犟種?專制各種不服第449章 張之維大戰左若童第181章 咱們三個嘎嘎亂殺第262章 兩個千年大妖怪之間的碰撞第6章 降魔第153章 穿西裝的張之維第517章 攔截成功,暴戾發泄第428章 外丹一道的金丹,邀請做客三一門第377章 “國師”身份曝光第440章 天師弟子勾結全性掌門,張之維一個第9章 江湖春典第176章 無可匹敵的力量第204章 百鬼臣服第24章 和師父過過招第221章 統戰部長小呂第449章 張之維大戰左若童第122章 降臨分觀,神格面具第492章 苑金貴的真正詭計,王家入局第63章 駕馭奇門第44章 呂慈又發飆了第249章 洞察到奇技的來源,心魔的秀場第86章 五雷正法的本質第3章 突發情況第96章 戰火紛飛的龍虎山第254章 自創奇技第51章 呂慈的豪言壯語第263章 請神請的金大仙?第376章 375章感謝師父送的大飛劍第144章 兩個陰比之間的較量第474章 武當仙人?一指斷江【略有修改】第464章 神乎其技的掌控力,陸瑾突破第128章 夏柳青的報復,啓程回龍虎第389章 出遠門前的山上日常第213章 無根生的手段第62章 洞穿術士本質第290章 我的力量無窮無盡第261章 唐代時期的大妖怪第405章 秘籍真假,隱藏高人第525章 全性老輩:小輩,你去把小天師一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