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天師說真武大帝

“朱棣時期的異人界高手有哪些……”

張之維仔細思忖着師父的話。

嚴格說來,朱棣時期,異人界的高手不少,譬如當時三教的領軍人物,少林方丈,儒教衍聖公,道教天師……

但和朱棣,和明朝有關係的卻不多,其中的大人物,更是少上加少,硬能扯上關係的只有周顛和張三丰。

張三丰,自不必多說,歷經宋、元、明三個朝代,一手開創了武當法脈,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在異人界,還是在普通人中,他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

至於周顛,這裡的周癲,不是《倚天屠龍記》裡那個動不動就叫囂着我不服,雖然我打不過你,但我就是不服的搞笑逗比。

而是真正的神仙人物,曾助明太祖朱元璋奪得天下,並以神藥救朱元璋一命,而後就銷聲匿跡,再也不見,朱元璋死前,還曾寫過一篇《周癲仙傳》以此緬懷。

朱元璋對周癲的態度,就好像曹操對關羽的態度一樣,能讓朱元璋這種人物都念念不忘,可見此人的不凡。

想了想,張之維說道:“是周顛或者張祖張三丰?”

“你竟然知道周顛?”張靜清有些意外:“平時很少見你閱讀道藏之外的書!”

“師父,瞧您說的,我只是在道藏上多費了些功夫罷了,怎麼在您口中像不學無術一樣!”張之維道。

“既然如此,那爲師問伱,周顛和張三丰什麼關係?”張靜清道。

“張三丰和周顛雖是同時期的人物,但應該沒有直接的關係吧!”張之維道。

“其實是有關係的!”張靜清解釋道:“周顛,祖籍江西,師從睡仙,陳摶老祖一脈的隱仙派。”

“張三丰,祖籍江西龍虎山,在終南山遇師,拜入陳摶老祖之徒,火龍真人門下,受傳道法。”

“所以說周顛和張三丰同屬隱仙派,而隱仙派一脈,一代向來只有三五人,兩人同屬一個時期,關係自然不簡單。”

“原來還有這層關係!”張之維恍然,又有些吃驚:“他們這等人物,竟都是陳摶門下的弟子,真是不可思議!”

確實不可思議,陳摶,生於晚唐,橫跨五代十國,是北宋時期的道教第一人,其本領和聲望,還遠在當時的龍虎山天師之上。

陳摶門下弟子,個個都是道家高人,其中不乏開宗立派的得道成聖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人劇情中,有着濃墨重彩一筆的,曾讓三十六賊悟道,領悟八奇技的二十四節通天谷的主人,紫陽真人張伯端,就是陳摶的再傳弟子,也就是徒孫。

論輩分,張伯端和張三丰是一個輩兒的。

徒子徒孫皆有悟道成聖者,可想而知,陳摶此人,在道家裡的地位,說是比肩道教開創者,祖天師張道陵也不爲過。

但旋即,張之維想起一件事,“師父,你說張三丰祖籍咱們龍虎山?”

“有什麼問題嗎?”張靜清道。

“同姓張,那他和咱們天師府有關係嗎?”張之維又問。

張靜清點頭道:“自然是有關係的,張三丰的祖父,乃祖師的嫡脈,曾授法職,爲尋功德,出遼東而訪道,中途遇上了心儀的女子,便在遼東定居了,後來開枝散葉,其後人張君寶便是後來的張三丰。”

“原來武當祖師和咱們還有這層關係!”這些辛秘讓張之維大爲吃驚。

“所以你現在明白,朱棣爲何見到真武大帝,你又爲何能見真武大帝的原因了嗎?”張靜清道。

張之維:“…………”

“徒兒不明白!”

這怎麼明白啊,就說了下張三丰,周顛和陳摶之間的關係,

這與真武大帝,朱棣,以及自己有關係嗎?

“不明白就仔細想想,反正也不是什麼十萬火急的事,記住你之前說的話,路在腳下,術在手中!”

說罷,張靜清揮了揮手,道:“好了,該說的我都說了,能說的我也說了,授籙大會就在後天,你回去多準備一下吧,三品法職並不簡單,要是失敗了,爲師就從那裡,把你綁在飛劍上,一劍祭出去!”

張靜清指了指山對面高聳入雲的天門山說道。

張之維:“…………”

“師父,您是不是對把我綁飛劍祭出去有什麼執念?”他忍不住吐槽道。

“爲師這是在鞭策你!”張靜清道:“對了,三品法職需告知三大師共同同意,此事我和你守成師叔都答應了,但傳度師還不知道呢,你自己去給張異去說吧!”

說罷,張靜清轉身離開。

見師父離開,張之維也轉身去找張異師叔。

說起來,許久不見張異師叔,他也十分想念啊。

去找師叔的途中,張之維忍不住暗自腹誹:

“雖說作弟子的在背地裡指摘師父不應該,但師父這也太坑了吧,說話顛三倒四,拐彎抹角,話扯一堆,最後還說不清道不明的!”

“話說,周顛,張三丰,真武大帝,朱棣,我,究竟是什麼關係?”

張之維腦中回憶起這些人物的生平和關聯之處。

周顛是隱仙派的,自幫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就已銷聲匿跡。

現在漫長時間過去,早已聲名不顯,即便是異人界中,對他的傳說也不多,同時他和朱棣關係不大。

至於張三丰,嚴格來說,和周顛一樣,同朱棣之間也沒有太多明面上的交集,至少兩人從未見過面,甚至是張三丰一直都在有意無意的避開明朝的君王。

因爲早在朱棣之前,他的父親朱元璋就很仰慕張三丰,曾兩次度詔,要邀請張三丰入京,但張三丰都無視聖旨,置之不理,朱元璋派人去尋,他也是避而不見。

後來朱元璋逝世,朱棣一路勢如破竹,造反成功,登基稱帝后,也曾親筆書信,言辭懇懇,請求見張三丰一面,以副他的仰慕之情。

朱棣對張三丰的仰慕,並非是謙辭,而是真仰慕,他的詔書原文上曾這樣寫:

“朕才質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謹致香奉書虔請。拱俟雲車夙駕惠然降臨,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懷。敬奉書。永樂十年二月初十!”朱棣是何等人物,皇帝中的戰神,功績無數,他的驕傲可想而知,卻如此卑微祈求得見張三丰一面。

但可惜的是,張三丰未曾見他。

但戲劇性的一幕來了,張三丰不見朱棣,朱棣一怒之下,調集了二十萬的軍民,來到武當山大興土木,花了十年的功夫,建成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龐大工程建築。

而這期間,張三丰一直都在武當山,卻從未去見過朱棣。

但朱棣非但不氣,還跟個鍥而不捨的小迷弟一般,又將武當山封爲“大嶽太和山”,敕封張三丰爲“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

還以自身的樣貌來造真武大帝神像,自詡爲真武大帝轉世,大力推廣真武大帝的信仰,一度讓真武大帝成爲北方主神,其信仰遍佈大江南北。

可以說,武當的法脈根基,真武大帝的信仰根基,都是朱棣一手打造的。

張三丰如此對待朱棣,朱棣卻如此對張三丰,這很反常……

想到這,張之維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周顛是張三丰的師弟,張三丰不見朱元璋,周顛卻助朱元璋奪天下,若張三丰不是和周顛有怨的話,那就極有可能,周顛的背後,就是張三丰,因爲師父曾說,這兩人關係莫逆。

或者說,朱元璋之所以能推翻元朝,其背後,極有可能有張三丰在暗施援手。

畢竟當時統治元朝的,可是蓋壓天下,橫掃世界無敵手的先天異人家族——由成吉思汗鐵木真一手創立的黃金血脈們。

黃金血脈們有多厲害?碧遊村上根器中,一個傳了多代,血脈稀薄的黃金血脈後裔,哈日查蓋,十歲時剛一得炁,什麼都沒修行,就能輕鬆擊敗一個修行了幾十年的異人。

可想而知那些一代二代的黃金血脈們,在在從小接受名師指導系統性的修行下,該有多強大?!

但即便如此,卻也被朱元璋摧枯拉朽般的推翻,這後面,若無大人物支撐,怎麼可能?

而那個時期,是屬於張三丰的時期,後來的全性掌門,黑衣宰相姚廣孝那時羽翼未滿,他也比不過張三丰,所以這個大人物,極有可能就是張三丰。

朱棣是朱元璋之子,或許知道些許內幕,所以纔對張三丰如此推崇。

至於後面的靖難之役,朱棣造反,本來信仰不深,名聲不顯的真武大帝突然降臨,屢屢助朱棣攻城拔寨,摧枯拉朽的取得天下。

而朱棣在此後,遷都京都,開始天子守國門,北建故宮,又離奇的去南修武當。同時全力推廣真武大帝的信仰,並頻繁的求見張三丰。

有什麼值得朱棣這種帝王,如此卑微求見?

答案顯而易見,真武大帝顯化,助朱棣奪得天下的背後,只怕不是真的真武大帝降臨,而是張三丰一手主導。

“所以張三丰就是師父所說的,站在朱棣背後的異人界大人物!”張之維自語,“那真武大帝幫朱棣,不對,應該是張三丰幫朱棣的緣由是什麼?”

“撥亂反正,再立明君?或者借朱棣之手,大興武當,爲武當建立一個以真武大帝爲信仰的法脈?亦或是兩者都有?”

“如果說,真武大帝助朱棣的背後是張三丰,那不久前,在遼東,真武大帝再臨的背後,又是……等會兒……遼東?!”

張之維心裡猛地一個咯噔,他想起師父先前說的話。

張三丰祖籍龍虎山,其祖父乃祖天師嫡傳,是天師府授予法職的高功大法師,爲尋功德,出遼東而訪道,爲了愛情,在遼東定居,開枝散葉……

遼東就是張三丰的家鄉,龍虎山是張三丰的祖地,那這麼說來,張三丰也應該是他的半個祖師爺。

“所以……我才能在龍虎山和遼東遇見真武大帝嗎?!”

“這麼說,我在祖師爺眼裡,與明成祖朱棣相當?是能平定天下,封狼居胥的存在?”

一念至此,張之維站定,仔細想了想,雖說他不想做朱棣,但不管如何,這也是祖師爺對他的一種肯定,旋即拍了拍衣裳,對着天地一拜:

“多謝祖師爺!”

拜完起身,張之維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去找張異師叔。

張異師叔一般在道藏殿,不過這個時間點,以張之維對他的瞭解,他應該已經自己的袇房休息了。

所以,直接回嗣漢天師府的袇房區就好。

…………

而在張之維和師父談話的時候。

失蹤的之維師兄回山了的消息,已經一傳十,十傳百,傳遍整個龍虎山了。

這個消息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平靜的龍虎山,突然喧譁了起來,師兄的小迷弟們,紛紛要趕過來拜見。

而張之維的迷弟之首,田晉中正嘿咻嘿咻地在爬天門山奇險。

天門山之巔,萬丈懸崖邊緣,雲霧繚繞,林懷義站在張之維經常修行的石頭上面,在觀看懸崖上的雲霧。

天門山之巔的風很大,吹得他的衣襟獵獵作響,這簡直險之又險,一個失足,人就跌入萬丈懸崖,粉身碎骨。

但林懷義卻是氣定神閒,他深吸一口氣,並指如劍,指指點點,每一次指點,都有一道閃電衝破雲霧,發出滋滋的聲音。

良久之後,他猛地深吸一口氣,一大道白光自他頭頂衝起,驚雷撼地,“轟隆”一聲巨響,四周的雲霧都被他擊散,周圍一片清明,遠處蒼莽翠綠,一覽衆山小。

“陽五雷,終於是初窺門徑了,但這還不夠,對比之維師兄,簡直是雲泥之別,我還得更加用功才行!”林懷義喃喃自語。

“懷義!懷義!”

這時,有聲音傳來。

林懷義停下思緒往下望,見到了田晉中:“晉中,你來這幹什麼?”

“懷義,之維師兄回來了!”田晉中顧不得喘氣,連忙說道。

“之維師兄回來了嗎?”林懷義精神一震。

“是啊是啊,咱們快去見見他吧,一下子失蹤了這麼久,一定經歷了很多有意思的事!”田晉中說道。

第372章 天師的禁制第293章 嗯?你是個什麼神?第406章 張之維對未來的預言,上帝教教堂第230章 關石花拜見小天師第30章 左若童拜見天師,少年陸謹第198章 乾燥實驗和滅壓艙實驗第520章 正道楷模vs正道瘋狗第440章 天師弟子勾結全性掌門,張之維一個第462章 我左若童沒有輸第366章 領取法職。授天兵神將第386章 影帝張之維,師父又學到了!第415章 正義與光明的化身,天通教主第505章 處理方法,上交蝙蝠法師第302章 天通教主聲名遠揚第332章 雷霆手段,抵達終點第243章 彈指間,敵人灰飛煙滅第512章 五個人的攻山,夜色下突如其來的殺第321章 天通道人的通天關係第292章 一個傳說正在誕生,上“壁畫”的機第508章 代天師發號施令,天通教主發工資第126章 螳臂當車,擡手灰飛煙滅第391章 打虎親兄弟,師父的教誨第313章 師父的飛劍警告第219章 尋龍羅盤第183章 遭遇外家第一高手第135章 護犢子的師父,使命必達的東風大劍第407章 斧頭幫和火雲邪神第88章 心魔,我要你助我修行第488章 誤會解除,隱仙傳承第94章 大鬧地府,揪出心魔第296章 爲內景所不容的奇技第216章 神來之槍,天才理解第379章 有其師必有其徒,進擊的莽夫小隊第76章 師父的質問,金光咒可以見神第33章 未來的三十六賊,張之維強大的本質第380章 天通教會成立,龍虎山的上代鳳雛第273章 一劍隔世,斬斷因果第329章 與柳坤生的約定第234章 未來懷抱兩門手段的大宗師第509章 堂口分紅,仙家激動第509章 堂口分紅,仙家激動第460章 頓悟逆生第三重,一步登天第484章 武聖的饋贈第381章 和師父聊天日常,北大天師第20章 金剛手段第383章 神將來襲,神擋殺神第84章 雷劫頓悟,察覺心猿第382章 與師父論道,傳授陰五雷第500章 張之維牆倒衆人推?左若童來站臺第265章 被當成真武大帝的張之維第2章 陸家老太爺大壽第468章 小天師勾結全性掌門傳開,找樂子軍第399章 激戰正酣時,騎鶴下魔都第279章 堂口開張,天通教主座下第一仙家第463章 懷義:師兄你去哪了?張之維:你怎第5章 坐船第528章 老前輩的試探偷襲,不動如山的張之第180章 鋼拳無二打,藤田將軍底細第118章 給老陸和二璧寫信第84章 雷劫頓悟,察覺心猿第517章 攔截成功,暴戾發泄第142章 關鍵時刻,陸謹來了第2章 陸家老太爺大壽第520章 正道楷模vs正道瘋狗第388章 秦嶺深處,無根生和張之維命運節點第84章 雷劫頓悟,察覺心猿第418章 幕後黑手現身第64章 化吾爲王,我即爲王!第469章 三一事了,辭別若童第184章 巔峰碰撞第408章 殺到老巢,再見罈子人第372章 天師的禁制第501章 張之維的影響力,武聖也來撐場子第158章 呂慈不慈,陸謹的底線第228章 張之維的道和無根生的道第303章 義薄雲天小天師第402章 打成肉泥再搜魂第494章 菩薩低眉,金剛怒目,張之維欠下的第232章 一眼嚇退仙家第446章 天通道人,人道通天第289章 狀態全開,我來“斷後”第346章 下任天師的討論,進擊的莽夫小隊第183章 遭遇外家第一高手第88章 心魔,我要你助我修行第236章 衝入長白山龍脈炁局第207章 長白山驚變第346章 下任天師的討論,進擊的莽夫小隊第28章 於世間成神法,神奇丹青之術第177章 生死翻盤第145章 我陸謹一生只打巔峰賽第339章 師兄弟重逢,師叔說神將第350章 三品法籙成,茅山鄭子布第439章 一眼看穿術法本質,以“理”服人第255章 天魔竟是我自己第279章 堂口開張,天通教主座下第一仙家第23章 全性妖人第466章 手把手教左門長六庫仙賊第514章 論金光咒在高效殺戮方面的運用第56章 呂家雙璧領教絕頂第146章 藏不住了,進擊的老陸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