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治術(一)

趙禎沒有緊接着問下去,而只是與徐平默默飲茶。徐平說,趙禎不只是聽,他還要仔細去想。只會做皇帝,可不是趙禎智力不行,實際上這些道理,他理解甚深。

過了好一會,趙禎才道:“已聞宰相之道,本於仁義,儒門公理,此無疑矣。然依宰相之言,道只可照亮前行,治國需有術。願聞宰相治國之術。”

徐平捧笏:“君子謹其行,治國理政,善用其術。一人爲君子,兩人曰仁,三人及衆曰義。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可知所謂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忠恕。仁本於兩人之間,而衆又本於仁,不同於仁之處,曰義。治國之術,便是由二人及於衆。不失其仁義,便就是以仁義立國,不必拘於小節。”

“臣自入仕,及於今日,若說治事理政之術,十六個字。認識事務,一分爲二;解決問題,三方入手。謹記這十六個字,便大略不失於仁義。”

“啊——”趙禎猛地一愣,“哪十六個字?到底如何解?宰相細說!”

徐平也愣住,自己一時說得口滑,用了前世慣用的字詞,這個年代不合時宜。想了一會道:“這十六個字的意思,是說我們新見一事,一物,要去搞清楚,需一分爲二。執其兩端而叩之,中庸之道也。要得其全面而中,不可執其一端。如臣手中之笏,看之如此,還要查其有何用處。若是隻看衆大臣上朝人人手捧一板,而不知用於笏記,便就覺得過於可笑。如在街衢看一乞丐,百般其慘,便覺得其可憐,是天下不公,而不去查其何以淪爲乞丐之因,便會失查。若見一子對其父甚是冷淡,便就認爲其是不忠不孝之人,而不去考其爲何如此,硬要治其忤逆,一個不慎,就可能違了孝悌本意。見一物或一事,必要一分爲二,就是要知其是什麼樣子,爲何會成爲這個樣子,才能得其根本。”

其實認識事務要一分爲二,不僅僅是這些,根本上是辨證法。不過急切之間,徐平說不明白,也舉不出足夠的例子,便用淺顯的意思代替。不錯即可,具體的內容,在以後可以慢慢補充。觀察事物要全面,不要草率下結論,不然就會盲動,好心辦壞事。

“解決問題,三方入手。是講我們遇有疑難,不要憑着自己的感覺去辦事,而要跳脫出來,分成你、我、他,各方考慮過了,纔好下手。三方爲義,三方着手,才能大義不失。”

聽到這裡,趙禎直起身來,對徐平道:“宰相之君子、仁、義之說,先前我實聽士子講過。君子、仁,不失聖人本意,細思量,委實該是如此。惟有這義,宰相當日並沒有細講,衆人更加衆說紛紜,難解到底何意。此次開科,隴右舉子便有人涉及此節,只是衆人難以詳解,又怕宰相必有深意,國子監發解取爲中等,讓其省試而已。今日解說清楚,以後也好正視聽,免致考官舉措失當。”

隴右除了徐平帳下發解的那些隨軍士人,還有其他身份的舉子,由國子監發解。從那天徐平起了一個頭,這些人私下裡議論很多,有人就帶到了發解的試題裡。徐平有在三司的治績,有在隴右的軍功,文武樣樣過得去,年輕的讀書人追隨他的思想,人之常情。只是讓國子監發解的考官無所適從,不知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又不敢反駁徐平之論,最後只能和稀泥。讓寫到這些的人順利發解,但也不給很高的名次,說得過去。

君子好說,仁也好說,但要把義講清楚,卻絕不是幾句話的事,甚至從現在開始講一夜,講到明天早晨,也未能夠完全說清楚。偏偏治國理政,義最重要。君子、仁到底還是偏向個人的考察,正確地使用義,纔是治國之術。

徐平起身,看了看旁邊的一塊黑板,道:“義最難,臣請在板上條列之。”

在議政的場所設置黑板,本就是徐平帶來的習慣,趙禎已經習以爲常。

得到趙禎允許,徐平走到黑板前,畫了三個圈。捧笏道:“遇有疑難,要想不偏不倚得其中,必然是從三方下手。如審案,則有推鞠之官、原告、被告。若有疑難,又傳證人對質,則有原告、被告、證人三方。推鞠完畢,又有檢法之吏,議刑之官,定讞斷刑之官三方定其刑罰。有疑難,每一步,皆從三方入手,方可求全面。”

趙禎點頭:“本朝司理參軍之設,是祖宗巧思,憐細民之意。鞠讞不同司,各設官員主理,最能免民間冤屈。你如此解,卻原來是合了義之大道理。”

宋朝鞠讞不同司,司理參軍專管審訊,別設司法司之下吏人檢法條,司法參軍依法條檢法議刑,最後再由判官、推官擬判詞,主官無疑義,由知州和通判通籤聯署,一件案子纔算審訊完成。這就是司法程序公檢法的源頭,確實有極大的進步意義。當然趙禎說是祖宗巧思,就過於拔高了,實際上從魏晉到隋一直有進化演變,不過唐朝廢棄,到宋終於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制度。而宋之後,這一司法原則又被廢棄,再出現已經忘記宋朝故事了。

古代斷案,由父母官坐高堂,下面小民擊鼓告狀這種事情,可以出現在很多朝代,惟獨不能出現在宋代。宋代的獄訟主要集中在州一級,下面縣一級只能斷小案,上面的路提刑只是複覈。而州一級,分司比較完善,從程序上已經類似於徐平前世的公檢法。

這種制度的形成與完善,是宋朝統治者比較得意的善政。徐平選擇從這裡開頭,是讓趙禎能夠順利接受自己的說辭。講仁義,只是一種政理朝政的方法,並不涉及好與壞。

徐平捧笏:“天下之庶政,莫大於稼穡,臣請從稼穡講起。”

趙禎道:“如今天下,耕者無尺寸之田,富者田連阡陌,而不力稼。天下之害,莫過於此。前些日子李覯、歐陽修諸人都上書要朝廷平土,議者以爲難行,不了了之。你爲宰相理朝政,若真能在這上面下些功夫,善莫大焉!”

徐平未置可否,在黑板上自己畫的三個圈裡分別填上賦稅、租息、口糧種子,道:“田土所出,於力耕之農夫而言,無非如此三份。朝廷賦稅是一份;口糧、種子是一份,這一份裡面,還要加上備災之用;租息之類是一份,這一份裡以租息爲主,並不只包括租息。”

趙禎看了一會,指着租息道:“耕者自食,不耕不稼者不得食,租息多餘!”

“是啊,租息是多餘。然天地初生,人雜於羣獸之中,採野果草籽而食,獵鹿豖魚鱉而補,昏昏然不知歲月。至以草爲谷,馴豖犬以養之,聖人出焉。初耕田,無犁無鏵,一夫縱血汗流盡,猶不能使全家免飢餒之苦。至有犁鏵,除果腹之外,猶有多餘,奉賦稅而成邦國。至鐵器大行,果腹之餘,猶可備宰荒。牛耕與鐵器並行,備荒之餘,年年猶有剩餘之糧米。兼田有沃土貧瘠之別,有人家餘糧多,有人家難果腹,兼田而吃租之家出焉。”

趙禎睜大了眼睛,聽罷過了好一會,才道:“此韓非、荀卿多論之,果有此事?”

徐平道:“自三代至如今,典籍俱在,有何可疑?非止韓非、荀卿,柳河東亦如此說。”

中國文明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雖然有神話時代,但神話時代不只有神話。人類怎麼從原始社會走出來,到部落時代,到封建,到國家,記載是不曾中斷的。從先秦諸子,到韓愈和柳宗完,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描述就是如此。中國沒有從猿到人的進化論,但卻一直有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進化論,這一點跟世界的大多數地方不一樣。

趙禎說租息多餘,是因爲對於政權來說,大多數朝代的主流意識就是這樣認爲的。政權代表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卻並不認爲剝削是合理的,租息不應該存在,存在只是因爲沒有辦法消滅而已。如果拿掉了租息這個不合理的財富分配,耕者自食備荒之餘,全部上交朝廷,自然也就由朝廷負責耕者的一切。

換一種說法,這就是以農業爲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從王莽到王安石,很多改革措施裡能找到社會主義的影子,或者叫作國家資本主義的影子,並不偶然。

來到這樣的時代,特別是在漢朝和宋朝,跟統治者講社會主義的道理,並不會被當成異類。如果你真能做到,最可能的是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就連最高統治者,都會爲你撐腰。同樣的,你講資本主義,只要能夠做到了,一樣可以得到支持。關鍵不在你講什麼樣的生產關係,而在於你能不能把生產力發展得適合這樣的生產關係。

惟一的問題,是真地做不到,除非帶着傳送門,從另一個位面應有盡有的輸入到這個世界源源不斷的物資。徐平沒有,那就只能立足於實際,進行階級調和。

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44章 打起來了第58章 升任副使第98章 東南茶法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3章 屬下第115章 開戰第187章 攻防第167章 情報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17章 追獵第253章 亮劍第76章 那些同年第36章 往事如煙第29章 端午(上)第240章 道理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5章 分工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32章 長命縷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23章 生意第21章 同年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88章 改制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78章 入甕第28章 意外之喜第9章 問道第15章 理政(一)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64章 金光頂第39章 先來後到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97章 大政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54章 攻城(中)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2章 煙花第14章 故人第214章 蠟丸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75章 火海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284章 告罪使第101章 七源州第242章 交涉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61章 官吏鬥法第319章 使節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42章 動盪第129章 新場務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225章 新消息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05章 先生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99章 外任第86章 兩全其美第27章 辨司馬光第70章 風波起第5章 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