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特旨升遷

陳老實走出谷口,望着南方層層疊疊的小山包,幾十年來一直混濁不清的眼睛重新有了光彩。

就是這片土地,他們無數的北方兄弟永遠倒在了這裡。十不存一,甚至有一半的人都沒機會踏上戰場,就被嶺南的酷暑奪去了生命。

當年從這裡北返,陳老實從沒想過自己還會回到這裡,來看看這片土地,傾聽長眠在這裡的老兄弟在地下的低語。當年徵交趾,他們不是被交趾人打敗的,而是被這一片土地惡劣的條件打敗的。

周圍人喊馬嘶,無數的人在山坡上面揮汗如雨。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能力改變着這塊土地,從今以後,中原王朝的軍隊向南將暢通無阻。

從邕州,到蔗糖務,再到諒州,陳老實見到了徐平把這片土地改造成了什麼樣子。瘴氣已經沒有了,毒蛇遍佈的沼澤成了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虎豹出沒的山坡地種上了海一般的甘蔗,寬廣的大路通到了每一個人煙稠密的地方。

這片土地不再是中原人的埋骨地,而是能夠產出無數錢糧的富裕地方。

這是真正的改天換地,天換成了大宋的天,地換成了大宋的地,人也將永遠成爲大宋的人。

身後,兩道巨大的土牆正在立起,從南諒州城開始,如同一雙手臂,一直延伸到谷口的兩邊山頭。這雙手臂懷抱的,是深近五里,寬三裡多的一個巨大的口袋,如同一張嘴,向着交趾,要把那裡吞進肚子裡。

不知道躺在這片土地下的那些當年的老兄弟,能不能看到今天的樣子。這片當年被視作畏途的土地,將要成爲交趾人的墳墓。

喬大頭看着南方,問身邊的陳老實:“陳阿爹,那就是交趾啊,怎麼看起來跟我們大宋的邕州也沒什麼不同?”

“本來就是一樣的土地,就連那裡的人,我們看到的地方,也跟邕州的土人一樣,並沒有交趾人。不然的話,太宗皇帝怎麼會被兵征討?”

“原來跟邕州一樣啊,我還以爲是什麼古怪樣子呢!”

聽見跟自己生長的地方沒什麼不同,喬大頭也就沒了興致,四處東張西望,希望能看到什麼特別的地方記下來,回去一說自己也是到過交趾的人了。

可惜周圍現在就是個大工地,幹活的還都是蔗糖務的民夫,哪裡有什麼稀奇好看?喬大頭失望地轉回身,猛然發現陳老實的眼裡含着淚花,好奇地問道:“陳阿爹,是太陽太刺眼了嗎?你都流出眼淚來了!”

陳老實無奈地苦笑,伸手摸着喬大頭的腦袋:“是啊,我人老了,陽光一大就流眼淚。走吧,我們回去,看過了這裡,也了了這一輩子的心事。大頭,等阿爹百年之後,你就不要在邕州當兵了,帶着阿爹的骨灰回河東去。”

喬大頭好奇地問道:“回河東做什麼?那裡我又不認識人!”

“把我的骨灰灑在汾水裡,也算是落葉歸根了。到那裡找個婆娘,生兒育女,還去做我們的中原人。”

喬大頭嘴裡嘟囔了幾句,也聽不清說的什麼。在他心裡,覺得陳阿爹實是無趣得很,幹嘛要自己帶着他的骨灰回中原,哪裡埋着不是埋着。說起來娶婆娘,爲什麼要回河東去娶,邕州的女人就很好啊。到處聽人說,等到跟交趾的戰事平定了,必然會有不少交趾婆娘到邕州來,隨便幾個錢就娶得起了。

這些日子喬大頭一直攢錢,就是等着娶個交趾婆娘呢,爲什麼回河東?

不過自小到大,喬大頭都是由陳老實一手拉扯大,也就是在肚子裡牢騷幾句,陳阿爹的話他還是要聽的。

徐平並不知道山下的兩個老兵在說什麼,只是與桑懌看周圍的情況。

回身看着漸漸長起來的兩道土牆,徐平問桑懌:“前些日子,我專門派人到桂州去,找漕使商討,借桂州和附近幾州軍資庫裡的硬弩,也不知有消息沒有?我們邕州這裡,滿打滿算不到一千張強弩,對上交趾大軍可是不夠用。”

“有消息回來,轉運司衙門已經同意了,不過徵集要時間,還要過些日子才能運過來。桂州是本路首州,存的兵甲最多,如果能夠支持邕州,那可真是如虎添翼。有五千張強弩,交趾來一兩萬精兵,根本過不了下面谷口!”

徐平笑了笑,沒有說話。

怎麼能讓交趾人在谷口不進來呢,一定要讓他們進來,只要讓他們永遠也回不去就是了。擺出這麼大的陣仗,不留下一兩萬交趾人的屍體,徐平還真就覺得虧得慌。三四萬人一個月的土工作業,這樣的工事,怎麼也得有幾萬交趾兵的人命才能扯平。

打仗打得就是錢糧,徐平要用錢把交趾王李佛瑪堆哭。

正在這個時候,譚虎從山下面氣喘吁吁地跑了上來,向徐平行禮:“官人,京城來人了,正等在諒州城裡!”

徐平一怔,問道:“來的是哪位?你認不認識?”

“是上次來過的內侍石全彬,說是要官人立即回去。”

“是他?”徐平心裡憂疑不定。內侍可不是隨便能出宮的,這麼遠一定是有皇上或者太后的詔旨。

這個時候,來什麼事?

皇上身邊的人,徐平也不敢怠慢了,讓桑懌繼續在這裡看着,徐平跟着譚虎下了山,騎馬趕回南諒州城。

一進衙門,就見到了院子裡立着的兩個小黃門。如今的石全彬也是有身份有地位了,出來當然要帶着人服侍。

讓譚虎取了兩錠銀子去招呼兩個小黃門,徐平打過招呼便繞到花廳。

一進門,眼巴巴坐着喝茶等徐平的石全彬就迎了上來:“雲行,幾年不見,哥哥可是想你想得緊!”

徐平忙上前見禮,與石全彬分賓主坐了。

讓兵士重新上了茶,徐平才問道:“閣長這次遠從京城來,不知有什麼重要事情?我能不能幫上忙?”

石全彬笑道:“這次我可是專爲你而來。幾年時間,你就循資升到了員外郎,可是讓朝裡的人有些措手不及。到了這個官位,全是循資的不是沒有,但你這個年紀卻是前無古人”

說到這裡,石全彬湊到徐平面前,滿面春風:“我這次來,就是給你帶來了第一次特旨升遷的詔旨!”

聽了這話,徐平一下愣住。這個年代的官職系統極端複雜,階數更是多得嚇人,就是進士能夠超資遷,也得幾十年才能夠熬到朝堂上去。所以即使普通的中高級官員,也必然要靠這種特旨升遷,一次最少五階。

可問題是,劉太后難道不記自己的過節了?不像她的風格啊!

第23章 蔡襄之錯第72章 最後處置第53章 秦二第15章 對抗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34章 雜事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08章 老花鏡第8章 交接第60章 慶功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70章 震懾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45章 京城故事第50章 抓捕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128章 優遷第71章 意外第41章 亂局第183章 擒獲第21章 矛盾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232章 狼煙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17章 僵持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37章 三頭目第54章 將要離去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51章 菩薩轉世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40章 清香白酒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250章 修兵書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79章 後苑飲宴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9章 文理荒謬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47章 帶毒的餌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45章 追來了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70章 蜀兵入隴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31章 探花郎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50章 大典(上)第114章 心經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7章 我做好人第14章 賜名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56章 國柄第332章 建節第24章 留客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52章 糾纏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32章 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