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兄弟鬩牆

“你——你竟敢到我府裡來,被聖上知道,不想活了嗎?”

“哈,哈,哈——”李力笑得很歡快,臉上帶着不屑的神色,“聖上,他還是先想想自己還能當幾天吧,現在還有心思管我們兄弟——”

旁邊的總管躬身告退,默默退出了花園。

看着總管的身影,李菩的臉色愈發難看,對李力道:“沒想到三弟在升龍府裡深藏不露,連我的身邊都是你的人!”

“二哥,你想太多了,安排人手的另有其人。”李力大喇喇地在桌邊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悠悠地喝着。

李菩看着自己的這位三弟,面色慢慢平靜,把面前的酒一口喝乾,沉聲問李力:“能夠讓我府裡的總管效力,必然是朝中的重臣,三弟能不能說與我知道?還有,你深夜來訪,定然是有要事與我商量了。”

李力微微一笑:“還是我們兄弟先說話,外人終究是外人。”

李菩聽了,沒有吭聲,只是喝酒。

李公蘊諸子中,李佛瑪爲長,又是嫡出,母親血統也更高貴,地位天然在其他人之上。李菩爲次子,卻是庶出,基本被排除在王位繼承權之外。李力行三,也是嫡出,但母親的地位卻不能與李佛瑪相比。總的來說,李佛瑪是天生的王位繼承者,只要活着其他人基本就沒有機會。所以在“三王之亂”的時候,李力的目標就是幹掉李佛瑪,他以第二順位登基。

這種局面的出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交趾這裡帝王不只有一位皇后,李公蘊就有六位皇后並立,李佛瑪更多。這樣一來,即使按照立嫡立長的原則,也會出現一堆王子爭位,更何況每位王子都是統兵打仗,有兵權的人物。

再者,李佛瑪雖然早早就被立爲太子,但交趾的太子並不是天然的王位繼承人,還要有先王的遺詔才行,遺詔的效力還在太子名位之上。

一句話,沒了李佛瑪,李力就是交趾王,他一直都沒忘了這一點。

喝了一會悶酒,李菩對李力沉聲道:“三弟,你還是想着王位?”

“我爲何不能想?一樣都是父王的兒子,我的軍功又不比誰少了,憑什麼我就不能做交趾之王?”

李菩看着自己這個三弟,面上依然憤憤不平,沉聲道:“你知不知道,我們現在私下會面,一旦傳了出去,就可能面臨殺頭之禍?”

李力冷聲道:“二哥,你又知不知道,如果這次你幫我登上交趾王位,便能夠回長安府,繼續做你的開國王,爲一方之雄!在升龍府裡才幾年,難道你就已經意志消沉,只想做個籠中鳥嗎?”

李菩笑着搖頭:“就憑我們兩個?兩個無兵無權,被圈禁了好幾年的落魄大王?三弟,你醒醒,不要總做這種夢!”

“二哥,我今天到你府裡來,不是來聽你勸我這些話的!我只是來問你一句,你願不願意助我登上王位!事成之後,我治升龍府,你治長安府,我們兄弟兩人分治國境,不分彼此!”

李菩沉着臉不說話。

他又不是傻子,自李公蘊在的時候,他就在長安府割據一方,比不得翊聖王和武德王兩個愣頭青弟弟,傻乎乎就跟着李力造反了。結果武德王在王宮外被黎奉曉一刀割了頭顱,翊聖王鬱鬱而終,反而是主謀李力好好活了下來。

沉悶了好一會,李菩問弟弟:“你憑什麼?”

“憑的就是現在的局勢!外面大宋重兵圍城,城內所有的人現在都惴惴不安,只要能讓宋軍退去,我當個國王算什麼!”

“宋軍跟你說好了?”

“現在就等你的一句話!”李力放下手中酒杯,側過身子看着李菩,鄭重地道,“大哥的親信精銳,黎奉曉的五萬大軍已經灰飛煙滅,剩下外面的我們交趾精兵,東邊大多都是當年長安府屬下,南面與占城作戰的,是當年我統兵的時候提拔起來的。只要我們把大哥獻出去,這些人難不成還敢不聽話?”

“對宋軍來說,升龍府唾手可得,他們又爲什麼要同意?”

“因爲他們就是打破升龍府,也佔不住交趾!南有占城,北有大理和哀牢,沒了我們交趾,這些地方反而得便宜,大宋又有什麼好處嗎?”

說到這裡,李力激動起來,自己倒了一杯酒,仰頭喝進肚子裡,紅着臉對李菩道:“只要我們把李佛瑪交出去,再給宋軍統兵將領上份稱臣降表,他得了功勞,又有我們給他收拾手尾,何樂不爲!”

李菩看着眼裡冒火的兄弟,沉聲道:“你想好了?”

李力點頭:“我既然到了你這裡,就決心已定!這次不登上王位,我誓不罷休!誰敢阻我,便是我的敵人!”

“好吧,你儘管去做,需要我的時候,儘管來找我。”

李菩說完,低頭喝起了悶酒。

能在這個時候,安排兩位曾經的反王見面,策劃謀反的事情,如今的升龍府裡有這個能量的人,李菩大致猜得出來。

李仁義在李公蘊在世的時候,就深得李佛瑪信任,“三王之亂”後更是被倚爲心腹,在交趾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年李佛瑪東征長安府,討伐李菩的時候,就是李仁義在升龍府監國。這樣一個人物,怎麼可能幾天之內就把他的勢力掃除乾淨,他要發作起來,事情還真是兩說。

李力見二哥不再說話,心裡知道事情成了七八分,心裡鬆了口氣,擡頭看着夜色中的升龍府天空。

外城還是時不時傳來火炮的聲音,除此之個,一切都與平常一般無二。

內城裡面,登上府中的高樓,李力也能看清外面的情形。自宋軍入城,軍紀嚴明,除了繞着內城的御街被清空封了起來,外城一切如常。城裡的平民擔驚受怕了一天,晚上便開始大起膽子出門,甚至市場上都開始有了生意人。

也正是看到了這些,李力才最終下定了決心。宋軍進城如此剋制,那必定是心裡無底,存着得些便宜就走的心思。心裡篤定了這一點,那就一切都好就,還有把交趾國王擄走更大的便宜嗎?

李力沒想到的是,徐平約束軍隊不動城裡的平民,目的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樣。他只是不想用暴力,而是要用一種很文明的方式,收一次入城稅而已。

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284章 新軍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17章 僵持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3章 秋意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34章 期集第84章 三衙改制第33章 有錢纔好第76章 增兵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38章 必勝之勢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41章 亂局第45章 京城故事第44章 增兵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78章 彈劾第82章 祭奠續第173章 夜對第33章 家信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9章 科舉冤家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96章 機遇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98章 民思無邪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64章 善後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23章 誥命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63章 瞎氈來歸第43章 插手忠州第31章 端午(下)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87章 好事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09章 補天裂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81章 錢明逸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97章 流年第145章 三不朽第37章 三頭目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51章 新市場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章 回到從前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48章 風波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2章 黯然離去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9章 其心可誅第205章 蛻變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77章 你倒黴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88章 開戰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195章 反攻第115章 開戰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49章 舊部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