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一1

退強敵陸馬朕姻

在我攻下南鄭不到十里日,雍州刺史鍾繇在長安也接獲了探馬快報。鍾繇心中大驚,不敢怠慢,急忙遣快馬星夜報知許都。不過十餘日,使者趕到許都,求見曹操,呈上鍾繇書信。

曹操此時已和袁紹歇戰,十分關注漢中戰情,這一日得鍾繇快報,心中頓感不妙,急忙拆信來看。待見我軍已經順利兵取漢中時,不禁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忽地對身後的許褚道:“仲康,陸遜已經攻取了漢中,不想竟如此迅速,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許褚想了想,聲音仍是那麼的低沉,道:“吳軍一旦攻取漢中,下一步必然是南下西川,對我軍大大不利,主公應趕快召集羣臣議事,早定對策!”曹操點了點頭,喝聲道:“來人,請諸公前來議事!”從人領命。

不到半個時辰,曹操麾下文武大將紛紛前來曹府聽命。曹操陰沉着臉,好似我欠了他一百億錢似的,衆人不如何事,靜悄悄坐在一旁不敢言語。曹操看衆人已經到齊,伸手將鍾繇書信遞給了郭嘉。郭嘉接過一看,也是心中一驚,便遍示衆人。衆人看了也是議論紛紛,廳中頓時熱鬧起來。

曹操“哼”了一聲,到底是一代霸主,衆人頓時噤若寒蟬,不敢再大聲喧譁。曹操道:“今陸遜已經取了漢中,中原震動,諸公可有妙計相對?”荀彧道:“那陸遜既然取了漢中,那麼下一步定然就是南下西川。南下西川的話,那劉璋乃是懦弱之輩,如何是陸遜對手,西川必然是拱手相讓。陸遜一旦一統江南,我軍日後再想將他掃平,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況且其掃滅西川以後,定然會圖我雍州關中之地,我軍定不能束手待斃,當先發制人,扼制其勢!”衆人聞言,紛紛點頭。

曹操也是點頭同意,道:“那以何計可以勝之?”郭嘉想了想道:“主公,何不遣夏侯淵將軍領五萬青州軍詐作增援雍州,防備漢中及涼州。暗地裡卻遣一秘使潛往西川,約會劉璋一同發雷霆之兵攻打漢中,兩方平分漢中之地。則我雍州無憂也!”劉曄聞言有點遲疑道:“久聞那劉璋膽小之輩,守成尚且不及,未必便敢發兵攻取漢中吧?”曹操聞言笑了笑道:“那劉璋雖是無能之輩,麾下張任、嚴顏、等人卻非庸碌之輩。張任等豈不知陸遜佔了漢中,下一步定然是南下西川,定會拼命說動劉璋與我合力夾擊漢中,此事可成!”衆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

郭嘉道:“事不宜遲,主公當速速定計,以免吳軍發覺,早作準備?”曹操稱是,便傳令道:“妙才,你領五萬青州軍並夏侯蘭、韓浩、曹遵三位將軍兵發雍州,一旦得劉璋準信,便立即起兵夾攻漢中。不得有誤!”“未將領命!”曹操又道:“妙才,出兵後,定要囑咐鍾繇等人小心西涼馬騰、韓遂趁機進犯,定要重兵把守陳倉等地,馬虎不得!”“主公但請放心,某定會小心從事!”曹操點了點頭,又道:“滿伯寧聽令,我令你親執我書,前往西川說動劉璋與我夾攻漢中。此事緊急,你抓緊時間!”“遵令!”

於是,漢中的戰火剛剛稍歇,一場新的驚天大戰便又悄悄拉開了序幕。

卻說我領軍討平了漢中,率軍東歸,在路過荊州時自然被周瑜等衆將留住,狂歡了數日,方纔放歸柴桑。大隊兵馬迤邐往柴桑進發,越來越近,我心中也越發略念幾位嬌妻:快半年未見了,她們還好麼?

看看大軍前隊將至柴桑西門,我不禁心中焦急,摧動座下照雪獅子獸向城門趕去,如同一陣旋風急馳而進。五子不敢怠慢,率數百解煩軍相隨。遠遠地,看見帥旗大纛的歡迎人羣頓時歡呼雀躍,奏起了得勝歌,歡迎鼓,用驚天動地的熱情歡迎我等歸來。

近了,又近了,果然依稀看見了幾個窈窕的身影,我心中大喜,狠狠地又在馬屁股上抽了幾鞭子。打得照雪獅子獸一陣嘶鳴,撒開馬蹄,奔跑如飛。看看將近城門,已經清晰地看見衆人的面貌了,果然是琰兒他們!我急忙一勒戰馬,“咴溜溜”一聲,照血獅子獸前蹄騰空,縱躍而起。晚霞照耀之下,一身白色便裝的我顯得分外英俊瀟灑。衆人看我露了一手漂亮的騎術,紛紛鼓掌。

我甩鐙下馬,緊走兩步,來到蔡琰、蔡瑗、蘇琬面前,卻見三人面露激動之色,眼淚直在目中滾動。我心中一疼,將三人摟至身旁,輕身安慰!旁人趕緊轉過身去,非禮勿視、非禮勿視啊!訴說了一會離別之情,我幫她們三人擦了擦臉頰的臉水,笑了笑道:“晚上回去我們好好聚聚!”三人點點頭。我於是笑了笑,大步流星地走向張昭、魯肅等人。

我笑道:“子敬、子布,半年未見,一向可好!”衆人趕忙行禮道:“託主公之福,我等一切安好!恭喜主公討平漢中,又得一份基業!”我大笑道:“同喜,同喜,入城敘話!”於是大隊兵馬在震天動地的得勝鼓中、百姓們的歡呼聲中入了柴桑。

這一夜柴桑難以入眠!

三日後,我等稍稍歇息以後,便召開了一次軍政會議,熟悉這半年來荊揚兩州及天下形勢。衆文武濟濟一堂,人人面現喜悅之色,氣氛顯得十分融洽!

我咳嗽了一聲,笑笑道:“諸公,此次奈衆將將士之力,討平漢中,實是可喜可賀!不知這半年來荊揚兩州形勢如何?”張昭道:“啓稟主公,我荊揚兩州百姓安康,糧食足備,鹽鐵之利,暢銷天下。雖二州處於江南之地,但富強之程度已超越天下各州,便與曹操、袁紹相比也毫不遜色!”魯肅也笑道;“然也,最近半年,因我江南日漸富裕安定,江北因戰亂而遷來的流民便有四十餘萬之多。臣等都已做好安排,發給耕地、種子等物,讓其自養。如今我荊、揚、交三州已有民近六百五十萬,兵士五十餘萬,實力足可笑傲羣雄!再加上新得漢中一地,更是錦上添花也!”諸人聞聽形勢如此喜人,也是眉目帶笑,心情舒暢。

我點了點頭道:“有勞諸公了。最近北方形勢如何?”張昭道:“袁紹仍據青冀幽並之地,帶甲百萬,北和諸胡;曹操則據雍、兗、徐、豫及司州等地,帶甲七十餘萬,也是勢力雄厚。二方勢力最近都在休養生息,並無大的舉動。只是曹操近日聞我軍討平漢中,心中憂慮,已調夏侯淵及五萬精銳青州兵增援雍涼。雍州一地馬上便有曹軍二十萬,實力不可小覷!須令漢中趙雲、張遼二位將軍小心提防!”我聞言皺了皺眉頭,笑笑道:“看來,曹操對我軍的快速發展也是心存忌憚啊!”諸人紛紛點頭。

諸葛亮忽地面有憂色,進言道:“主公,當速速增兵漢中,恐怕漢中不日便有戰事!”我心中一驚道:“孔明軍師何出此言?”孔明面色嚴重道:“原本曹操雍州便有十五萬大軍,足夠保守雍州。但現在其調夏侯淵和五萬青州兵前往雍州,雖說是增援之意,但若亮所料不假,曹操已對我等起了忌恨之心,準備向我軍動手了!”衆人吃了一驚,魯肅問道:“漢中一地地勢險要,只要令一軍拒守陳倉古道及駱谷等地,曹軍雖衆又能奈我何?軍師是否過慮?”

孔明搖了搖頭,笑笑道:“非也,非也。曹操若只有這點會倆,也就不是曹孟德啦!我料他必定會聯合劉璋,南北夾擊漢中。一則那劉璋見我等奪取漢中,必生脣亡齒寒之意,心中定有相敵之意。二則那曹操見我等奪了漢中,恐懼我等趁勢北進雍州或是南下西川,對其不利,也不會任我軍坐大。如果曹操許劉璋以漢中之地,並以軍馬攻打陽平等地,吸引我軍主力,劉璋必定爲利所引,趁勢北進,奪取漢中。所以亮料不日必有戰事也!”

(暈!爵士強推了,大家也不拉爵士一把,記得多投兩票啊!謝了!)

第1節 聰明愛美俊少年第52節 趙子龍長社顯神威第19節 劉景升適時來歸降第25節 龐士元覆手平山越五第29節 西涼軍勇奪雍州地七2第32節 戰司隸司馬建功五1第32節 戰司隸司馬建功五1第12節 東吳革新賢才聚二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五3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四2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八1第29節 西涼軍勇奪雍州地三3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五2第26節 諸葛亮平定交州地三第7節 爲保家園練精兵二第8章 全勝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一3第42節 陸伯言大戰曹孟德一第13章 奇襲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三2第23節 智陸遜敲詐曹孟德三第21節 袁曹官渡來開戰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七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三2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五2第34節 陸伯言江南大革新二1第27節 戰漢中吳軍竟全功一第26節 諸葛亮平定交州地二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一2第54節 陸伯言二破馬孟起二第34節 陸伯言江南大革新一2第32節 戰司隸司馬建功五2第8章 全勝第32節 戰司隸司馬建功二第32節 戰司隸司馬懿建功三2第53節 陸伯言一破馬孟起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四2第58節 平西涼血戰驚天地三第14節 改革東吳興教育一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四1第56節 司隸驚變馬超投吳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四1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六1第21節 袁曹官渡來開戰第17節 劉景升親統大兵來第23節 智陸遜敲詐曹孟德五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三1第4節 陸伯言初露鋒芒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五1第53節 陸伯言一破馬孟起第58節 平西涼血戰驚天地四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八2特別解釋篇第46節 周公瑾智戲程仲德二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一1第6節 神于吉千里收徒一第15節 得良將各統精兵三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一1第35節 陸伯言微服巡江南一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四1第8章 全勝第3節 小小孩童奇事多第11節 戰吳郡孫策逞威第1章 國策第14章 建功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四1第27節 戰漢中吳軍竟全功三第26節 諸葛亮平定交州地二第32節 戰司隸司馬建功一1第32節 戰司隸司馬建功六第26節 諸葛亮平定交州地二第9節 聚雄兵欲取江東二第8節 戰廬江初遇孫策二第29節 西涼軍勇奪雍州地三3第26節 諸葛亮撫平交州地四第34章 陸伯方江南大革新一1第10節 大戰曲阿敗劉繇二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四2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七2第39節 陸伯言‘火樹’破樂進第4節 陸伯言初露鋒芒第45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53節 陸伯言一破馬孟起第50節 ‘骷髏兵’大破曹孟德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一2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三3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二2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手六2第8節 戰廬江初遇孫策二第34節 陸伯言江南大革新二3第31節 遇行刺死裡逃生六1第55節 韓穆死西涼驚天變一第30節 周郎臥龍逞雄威四2第27節 戰漢中吳軍竟全功四第32節 戰司隸司馬建功四2第15節 得良將各統精兵二第28節 戰漢中曹劉聯八2第20章 國仇第35節 陸伯言微服巡江南二第34節 陸伯言江南大革新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