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監控

怕死,渴望永生,全世界的人不說百分之百,至少絕大多數人都曾這樣想過。

但真正將其作爲一種追求,踏上永不下車之路的,卻萬中無一。

以全聯邦的三億人口,具體到伯克利,在這人來人往的大學校園裡,很可能就會有那麼一兩個“同類”,方然這樣想,而且這樣的“同類”,多半會和自己的推理相近,那麼不管怎樣觀察,調查,也很難將其分辨出來。

但也不是完全沒辦法,譬如,監控伯克利的校園網絡。

從阿爾伯特到金伯利,再到聯邦頂尖的IT高等學府,方然的信息技術水平一直在提升,外界提供的條件也今非昔比,在伯克利,不僅有速度很快的校內網,西海岸高校的服務器中心,甚至還有不止一組巨型計算機,不僅工程學院有,連生命科學部也有安裝了“走鵑”巨型機的超算中心。

巨型機的算力,一般掌握在各學院手中,但外部接口,卻可以方便的訪問到。

以在校生的身份,註冊,繳費並開通權限,方然可動用的算力一下子暴增了上百倍;如果不考慮單個賬號的限制,甚至可以說,只要錢不成問題,他可以調用伯克利的大部分超算資源,加在一起的算力在1PFlops以上。

粗略換算,相當於每秒執行五億億次指令,有效算力也在千萬億次以上。

如此充沛的算力,受賬號限制,他暫時只能申請到其中的千分之一,大約1TFlops。

這還不算,巨型計算機的使用,比較麻煩,中學時代方然編寫過的一些監控、分析程序,不僅需要龐大的算力,還要求高帶寬,把計算平臺架設到巨型機並不合適,所以開學後,他還自掏腰包購買了一臺小型工作站,平時24小時開機、嗅探伯克利的校內網,截取數據的分析才利用巨型機去運行。

所有這一切,消耗時間,還用掉不少錢,但方然做起來沒有一點遲疑。

追尋永生的“同類”,這些人,腦袋裡到底會在想什麼,並不難揣測,方然回顧自己十餘年來的人生軌跡,便想的很清楚,從一開始的畏懼死亡、小心的活着,到後來的衰老,乃至最近若干年來對人類世界的洞察,這樣的一條邏輯路線,似乎沒有缺陷,那麼其他“同類”的想法應該也一樣:

活着,滲透世界,掌控一切資源,奪得永不下車的票。

這樣的過程,可想而知,一個人要控制全蓋亞,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絕無可能,那怎麼辦,思維進行到這一步,或許會有某些“同類”誤入歧途,對IT、人工智能的發展視而不見,仍指望用傳統的“人治”來解決問題,現在這些傢伙,應該會出現在國家機器當中,或者在削尖腦袋,準備鑽進國家機器的路上。

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對方然來講,威脅程度就降低到零,直接無視即可。

人治,人與人的關係,現代社會賴以維繫的基礎,在自動化、智能化的浪潮面前,遲早會被拍擊成一地的碎片。

無須展望未來,即便眼下,多少大型機構的運轉,根本上依賴着的也已不再是人,而是沒有靈魂,不知疲倦,幾乎從未出錯的機器:銀行,醫院,車站,商場,無人化的場景隨處可見,即便有人值守的崗位,一旦電腦斷電,癱瘓,斷網,工作也會立即停擺,看似操作着那電腦的人,立即淪爲擺設。

其實又哪裡需要斷電、斷網,或者設備故障呢,但凡一個賬號被撤了權限,操作者除了聯繫往往也是自動化程序的“系統管理”,還能做些什麼;

自以爲是主人,其實,這些對着屏幕的人類,在電腦的眼裡又會是什麼呢……

想想都很可怕。

IT每發展一步,人工智能多滲透一步,人類社會的“人的氣息”,也就淡了一步。

指望利用人類社會的架構,攫取控制權,爭奪終將到來的永不下車之票,這種所謂“同類”,方然根本就不擔心。

但另外一種,看透真相、選擇了與自己一樣道路的“同類”,就必須萬分警惕。

而這樣的“同類”,可想而知,既然要研究信息科學,讓自己具備窺視、滲透乃至掌控智能化系統的能力,就必須頻繁聯網,要麼登陸黑客網站,要麼搜索相關資料,凡此種種,都會從數據流中留下蛛絲馬跡。

截取可疑的數據流,接下來,方然花費一段時間,將在金伯利時編寫的智能分析程序翻了出來,試圖將其用在數據包的分析上。

這種工作,可想而知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他也沒這麼多時間,方然就匿名將項目掛到網上,在開源社區尋求幫助,或者,出錢讓開發者們完成一些猜不透真實意圖的外圍模塊,加快開發的進度。

監控校園網,嘗試發現潛在的競爭者,想法雖好卻無法一蹴而就。

再者退一步的話,校園外的灣區,舊金山乃至聯邦,到處都可能有危險,在伯克利也沒可能像在中學那樣深居簡出,一旦離開校園,防彈背心、防護帽和錳鋼護具是否足以應付任何威脅呢,恐怕是不夠的。

出於種種考慮,方然查詢了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確認了公民的持槍年齡。

槍械,一種歷史堪稱久遠的武器,之前方然很陌生,這種能殺人的機械,對持有者本人也有一定的風險,追尋永生的過程中自然敬而遠之。

但現在,理性的權衡利弊,他只有無奈的承認,槍械的防身意義,真的很大。

尤其是在公民合法持槍,隨時可能被槍擊的聯邦。

加利福尼亞,一個槍械管理極其嚴格的地方,來這裡之前,方然原以爲他可以忽略這種威脅,畢竟按規定,這裡的普通民衆並沒有權力隨身帶槍,而只能“將槍械從家直接帶到靶場,或者從靶場直接帶回家”,而允許隨身帶槍的持槍證,網絡上的說法,幾乎從未有人成功申請下來。

然而正如世間的一切法律,能真正管轄的,也只有守法的老實人爾。

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一章 列車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三章 衰老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十五章 核酸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八六八章 天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