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三章 車輪

預感,來的沒頭沒腦,自己當時卻一度而爲此悶悶不樂,

因爲這預感完全正確。

從古到今,人類,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延續至今,更發展出蓋亞表面從未有過的奇蹟,大廈林立,道路蜿蜒,巨輪在海面航行,噴氣機飛越天空,大自然的一切都無法阻擋人類的步伐,蓋亞彷彿已找到了主人。

然而,在這一片欣欣向榮、熙熙攘攘的表象之下,利益衝突導致的週期律,

卻始終在黑暗中蟄伏。

人類,區別於其他任何物種的特質,當然有很多,但“記憶”必定是其中特別的一點。

其他物種,就算個體在短暫一生中,必然也多少記得些過去,隨着個體的死亡,這記憶,也必然隨風而散,根本沒可能留存下來。

一隻螞蟻,一棵大樹,乃至一頭羚羊,本身屬於特定的物種,卻無法持有同類流傳下來的任何知識與經驗,能繼承的,出基因與表觀遺傳延續的本-能之外,再無其他,因而也無法發展出任何文明。

但人類不一樣,對人而言,過去流逝的漫長時間,

全都是有意義的記憶。

先是語言,再是塗鴉,再然後是文字,繼而是記錄文字的手段,一點點發展到今天,人類越來越詳盡地記錄曾發生的一切。

只有在這種記錄的基礎上,才談得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讓文明的大廈越來越高,直抵天穹,這是蓋亞表面任何其他物種,都永遠做不到的,哪怕其中誕生再怎樣傑出的個體,都只能獨自面對大自然,孤身奮戰。

記憶,看似尋常,卻是一個人賴以定位自身的“座標”,重要性並毋庸諱言。

不過也正是這種記憶,讓舊時代的很多人,除去醉生夢死、只管今朝的那一部分外,都感覺到時代的緊迫,意識到眼前的浮華,

命不久長。

週期律,明明白白寫在歷史中,但凡對人類的過去稍有認識,便不難發現,自己所處的這時代,仍然是一個週期律牢牢鉗制的時代,過去,無從改變,未來,看似無常,着眼於十年、百年、千年的歷史跨度,文明的脈絡,卻越來越貼合週期律的起起落落。

成敗興衰,從中興到消亡,波濤洶涌的歷史長河中,誕生過多少盛極一時的羣體,國家,文明,這些不可一世的存在,最終,卻沒有一個能逃過覆亡的命運。

這種現象,一次次重演,被人們總結爲週期律。

面對這浩蕩長河中的無盡起伏,歷史研究者們,徒然嗟嘆,如方然這樣的海因裡希主義者,則冷眼在旁看得分明。

一切的悲劇,皆在於利益,在人類漫長曆史中,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始終無法建立起一種完全監督、完全契合的社會體制,繼而,註定無法消弭羣體與羣體,個體與個體的利益之尖銳衝突,最終,文明必然因客觀規律而分崩離析。

這鐵一般的週期律,一眼望去,並不因任何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陽東昇,必有西落,身處一個具體的歷史時代,王朝、帝國、聯盟的崛起,勢不可擋,其必然的毀滅,也無人能攔。

再怎樣強大的偉人,如海因裡希,伊里奇,李德生那般,近乎於神者,

也一樣無法忤逆時代,力挽狂瀾,即便胸懷再怎樣崇高的理想,這些天縱奇才,最終,亦無法逃脫死亡的宿命,身前所做的一切,隨生命的逝去而逐漸消散,爲之奮鬥一生的國度,重走舊路,日漸沉淪。

人力,終究有限。

並非這些人類的最傑出者,不夠努力,一切皆歸於客觀規律。

這一點,歷史上無數曾爲全人類徹底解放而奮鬥的人,內心深處必定有所感悟。

即便自己的事業,暫時成功,看似擁有光明的未來,厚重而浸滿血與淚的人類歷史,也會無情的提醒他、或者她,

你,不過是人類歷史上,又一次跌宕起伏的見證者,至多是其締造人。

憑藉一人之力,策動民衆,號令天下,任憑將這攀升拉高到極限,身死之後,一切遲早會回到原點,甚而更由於慣性,直墜入殘酷的黑暗深淵。

站在時代的高度,回顧歷史,方然委實不知道,當歷史上無數偉人在踐行這一切時,會不會因此而心驚膽戰,甚而滋生某種濃重的宿命感,意識到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事實上,也只是對現在活着的一兩代人有意義。

一旦自己跳下時間的列車,靈魂,隨之消散,被客觀規律驅使着的民衆,很快就會再次落入資產與壓榨的魔掌。

念及至此,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終是虛無,

這會是怎樣莫大的悲愴。

而普通民衆,置身於討生活的每一天,或許沒時間、也沒心思去思考這一切,他們只略知歷史,知道人類社會的運動規律,繼而產生的危機感、緊迫感,也往往只有在大廈將傾時,才感受的格外真切。

但不管怎樣,人,總歸會有一種預感,

哪怕身在短暫繁榮中,也不會忘記,週期律的模樣是多麼猙獰。

人類歷史,即便再怎樣漫長,也沒有千年帝國,甚至沒有持續一百年的欣欣向榮,眼前的鮮花織錦,烈火烹油,恰是埋下了明日敗亡的種子。

這一點,全憑樸素經驗的民衆,或許並不通曉,卻能音樂察覺,故而越是在所謂太平盛世,這種危機感,對未來的不確定之預感,就越強烈,原因不言自明,身在這跌宕起伏的時間線裡,眼前越是繁華,接下來一路滑坡、直到大難臨頭的概率,

也就必然越大。

一方面是死亡的不期而至,一方面是文明的興衰變遷,人,自詡萬物之靈,卻彷彿永遠被這兩者所禁錮,

非但人生苦短,還且不死不休。

這一點,舊時代的民衆,簡直就是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從西曆1470年代,一直到今天,倖存在蓋亞淨土的兩千六百萬民衆,每一個人,都有不堪回首的過去,他們親眼見證了文明又一次、應該也是最後一次殘酷而血腥的大墜落,在時代的車輪下,無數同類被碾得粉碎。

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六章 渺茫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二九九章 請教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三十章 痕跡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四二章 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