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艱難年代

經過小樹林斷斷續續的話,謝晉元知道了事情的經過,頓時瞠目結舌。

小樹林老家在河南信陽,那個地方號稱糧倉。村裡老人口口相傳的歷史中,即使再饑荒的年代,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大量餓死人的事情。因爲山上、水裡都能找到很多能吃的東西。但是這兩年,這裡陸陸續續出現了餓死人的事情。很多人開始逃難。但是,很多路口都有人把守,逃難的人被抓到就遣送回去,不許離開自己的村子。

幸運逃出來的人告訴小樹林,去年地裡的莊稼收成還是挺不錯的,但是有些人組成了收糧食隊伍,自稱是上級派來的,他們把所有村民家中糧食搜刮了一個乾乾淨淨,全部裝進集中的糧倉裡。所以,很多人被餓死了。小樹林的父母也是那樣被餓死的。

然後,這些又要大鍊鋼鐵,四處徵調村民上山砍樹。小樹林的哥哥,就是被徵用去上山伐木。哥哥和許多人一樣,餓的皮包骨頭沒有力氣,不慎掉下山摔死了。

“謝師傅,你說,這是爲什麼,爲什麼啊?”小樹林又問道。他想不明白。

謝晉元同樣不明白,他只有保持沉默。

小樹林哭着說:“謝師傅,不是說現在是新社會,打倒了地主資本家,人民當家作主嗎?那些人爲什麼有糧食不給大家吃,寧可把大家都餓死啊?這究竟是爲什麼啊?”

謝晉元無言以對,對於小樹林家裡的遭遇,他的心裡也很難過,但是他還是有些半信半疑,不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他說:

“小樹林,你說的這些,不會是真的吧?你的老家既然在舊社會都沒有餓死人,新社會怎麼會餓死人呢?”

小樹林說:“我聽逃出來的那個老鄉親口說的。他說好多和他一起逃難的人都被抓回去了,他自己都是死裡逃生。他不會騙我的。”

謝晉元無奈了。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麼裡面肯定隱藏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這些事情明顯超出了自己這個普通鍋爐工的理解。謝晉元只好安慰說:“現在你家裡的人已經沒有了,就剩下你一個人,你就應該好好活着。你要是再有個三長兩短,你們家就斷根了。斷了香火,可是不孝啊。”

好不容易將小樹林勸說安慰的平靜下來。結果,整整一天下來,謝晉元的心情都很沉重,糾結不安。他從小樹林的事情中,聯想到自己的山東老家。不知道老家的人民公社,會不會也出現類似的事情?自己的大哥和妹妹還在老家呢。在這樣無法理解的事情影響之下,他無法安心,於是就想到去找胡亮開示,請這個睿智的人來指點一下自己。

胡亮住在另外一棟樓裡。聽說他也已經有了一個兒子。這是第一次拜訪首長,也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就把妻子蘭妮兒做的山東煎餅帶上。

聽到敲門聲,胡亮開門,意外的發現是謝晉元來了,就熱情的招呼他進來。謝晉元一進門,就看見一個女人和一個男孩子。女人白淨漂亮,舉止大方。但是讓謝晉元感到遺憾的是,這個女人是近視眼,戴眼鏡。

胡亮對妻子介紹說:“淑芬,這是廠裡的謝晉元。我倆解放前就認識的老朋友。晉元,這是我的妻子,昨天剛剛從北京過來,帶着兒子來廠裡探親。”

謝晉元遞過來一包煎餅,說:“大嫂好。這是芝麻煎餅,我山東老家的特產。”

“謝謝。”淑芬矜持的接過來。

“好了,我倆有事情要說。你去忙別的吧。”胡亮擺手將妻子趕走。男人之間說事情,女人不便參與。這是中國特色。

二人落座,胡亮給謝晉元倒上一杯白開水,說:“小謝,我不喝茶。家裡只有白開水。”

謝晉元心不在焉的說:“不用。”

胡亮問道:“小謝,你找我有什麼事兒嗎?”

謝晉元點點頭說:“是的。有些事情我想不明白,想請首長指點一下。”

於是謝晉元說了小樹林家裡的事情。然後把當時小樹林問自己的問題端出來,問道:

“胡廠長,我聽黨的教育,不是說在新社會,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爲什麼公社有糧食不給大家吃,很多人都被餓死了。這是爲什麼啊?”

胡亮聞言,沉吟不語起來。他沒想到謝晉元會問道這樣的問題。他心裡爲他高興。一個普通的工人,終於不再把眼光盯住鼻子尖上的一點事情,開始關心國家大事了。這表明謝晉元的思想覺悟有了提高。不過,到底還是水平有限,無法理解這樣的國家大事。

胡亮不僅僅是一個軍工廠副廠長這麼簡單,他的妻子在**部門工作,父親是軍隊高層,他的戰友也在國家部門工作。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來源。他知道的事情比廠裡其他幹部都多,當然比謝晉元這個鍋爐工知道的更多。

國家提出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提出了“***”的口號,確定了爭取在十五年年或者更短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這個奮鬥目標。並且,要從當下做起,1958年鋼產量要在1957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一千萬噸。

這些事情,胡亮都知道。他還知道,爲了打實現鋼鐵產量翻一番的目標,很多地方都在搞全民大鍊鋼鐵,有的農村甚至出現砸鍋賣鐵。有的農村幹部甚至喊出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口號,虛報糧食畝產量。

他也感覺到,國家出現的這些事情,有點像當年紅軍中出現的左傾冒險主義,但是,國家提出的十五年趕超英國這個目標,實在是激動人心。當有人問道,這個目標是不是確保能夠實現的時候,有個領導曾經說過一句話:要相信人民羣衆。人民羣衆有無限的創造力。胡亮心想,或許,這個目標能夠實現吧。

他還知道,國家現在很多地方遇到了饑荒,20多個省區大面積旱災,受災範圍之大是是近百年少有的。

他還知道,國家現在正處於困難時期,糧、油和蔬菜、副食品等民生物資極度缺乏,嚴重危害了人民羣衆的健康和生命。在許多地方,浮腫病、肝炎等營養不良疾病的人數也在增加。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顯著增高。

但是他不知道,在河南信陽這個沒有遇到災荒,不缺糧食的地區,守着滿倉庫的糧食,竟然也會出現餓死人的事情。而且,被餓死的人數還很多。據後來的有關部門統計,信陽餓死的人數佔全國餓死人數十分之一。

這是因爲,一方面當時的信息不夠發達,加上當地將事情故意隱瞞下來。另一方面是因爲胡亮的級別不夠。國家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設置了秘密,機密,絕密等不同的保密等級。像信陽大規模餓死人這樣的事件,保密級別比較高。所以,對於謝晉元的問題,一向睿智的胡亮也無法解釋。只好說:

“你問的這個問題,我現在也無法回答。不過我想,如果真正發生了像這樣的事情,一定都是國家大事。國家大事自然會有國家來解決。我們只是這個工廠的職工,不需要爲這樣的事情操心,我們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兒就行了。沒必要庸人自擾。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抓好生產,爭取早日建成一個完整的航空工業。”

對於這樣的答案,謝晉元第一次對首長感覺到不滿意,他第一次覺得,胡亮也不是萬能的。國家大事,當然是不需要自己這個小小的工人操心,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當然也是必須的,但是,事情和自己身邊人有關,難道也不應該知道爲什麼嗎?

萬一,小樹林老家出現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老家呢?要是真的在自己老家也發生,自己該怎麼辦?老家的親人如果也被餓死,自己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去。這纔是最讓謝晉元感到揪心的。

從胡亮這裡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謝晉元更加不放心了。回家跟妻子商量,決定現在起,經常保持和老家的聯繫。萬一老家出現那樣的事兒,就趕緊回老家救人。

這個時候的國家正處於困難時期。市場供應很緊張。大兒子回來之後,家裡口糧又緊張起來。爲了解決吃飯問題,開春之後,謝晉元於是就重操舊業,利用休息時間織了漁網,到外面河裡打漁。

那時候興平當地人不會吃魚,河裡與很多,每次都能打回來好幾斤。當時也沒有現在這麼多調料,家裡吃魚也簡單,就是加點生薑祛除腥味,再加點鹽大鍋清燉。不過,即使在這些野魚的幫助下,謝晉元一家生活依舊生活艱難。

口糧不夠吃,這不是謝晉元一家一戶的情況,大家普遍如此。這是國家的大形勢決定的。這也讓謝晉元更加明白了國家是什麼意思。國家,一定要先有國,然後才能後有家。只有國家這個大家好了,自己的小家纔會好。

第七十九章 老外走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終於迴歸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受私錢第八十五章 保定歡迎第十一章 上門慰問第三十三章 生活難題第六章 到地方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面監理第二十章 被人出賣第五十章 秋後算賬第三十六章 技術培訓第二十九章 派去送死第四十六章 約會小玲第五十八章 住房風波第二章 入民工隊第七十八章 艱難年代第五十三章 返鄉娶親第四章 集體溫暖第八十章 廢紙立功第五章 匯入洪流第一百零七章 一起來抓第一百一十七章 蔬菜危機第七十五章 飯不夠吃第七十二章 發配鍋爐房第九十章 怎麼處置第九十五章 愛情墳墓第三十一章 人與爲善第八十章 廢紙立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是不爭第一百二十章 爲食而活第一百零五章 空口白牙第九十五章 愛情墳墓第二十一章 遭到驅逐第四十七章 藍色新衣第八十六章 咱不敢問第七章 初生牛犢六十六章 教育無方第十四章 擔架隊員第一百一十章 出頭搶人第一百章 打抱不平第三十章 艱難選擇第三十章 艱難選擇第三十八章 冷麪師傅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面監理第九十五章 愛情墳墓第一百二十章 爲食而活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面監理第十章 偶遇救美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貴傳承第五十三章 返鄉娶親第七十二章 發配鍋爐房第六十二章 花生米魅力第一百零四章 換個工作第六十二章 花生米魅力第九十一章 特大洪水第十章 偶遇救美第十六章 戰場磨練第四十七章 藍色新衣第九章 女人照片第八章 立功受獎第三十三章 生活難題第三章 黃大仙兒第三十七章 合適工種第九十二章 不予解釋第一百二十二章 和錢有仇第二十二章 首長鬍亮第七十五章 飯不夠吃第六十二章 花生米魅力第十九章 救回首長第四十四章 舍友煩惱第一百零四章 換個工作第七十九章 老外走了第四章 集體溫暖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德報怨第一百零八章 兩派爭鬥第五十四章 偶遇定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親信叛逃第二十六章 搬運炮彈第四十七章 藍色新衣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選擇第三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知青下鄉第九十章 怎麼處置第五十九章 自薦西北第七章 初生牛犢第三十二章 白手起家第九十六章 老家傳統第八十七章 技術無用第三十七章 合適工種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是不爭第八十二章 不回車間第三章 黃大仙兒第九十五章 愛情墳墓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爭奪第五十九章 自薦西北第一百零六章 入黨機會第五十一章 階級對立第三十五章 男人話題第二十三章 意外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