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簽訂協議(續)

多謝書友小雪妃的月票了。(看這名字貌似是個妹紙)

在王賓和日本人簽訂協議這一消息傳播開來之後的幾天裡面,大江南北的人都知道了在關外,有個叫王賓的人強迫東洋鬼子簽訂了一個不平等的條約。

老百姓雖然不知道什麼叫作不平等的條約,但是王賓和日本人這兩個詞還是懂的,前兩次這些老百姓只是知道這東三省總督挺能耐的。

但是有多能耐,這些老百姓並不知道,知道這一次這些老百姓聽那些個讀書人和賣報的人說,這個東三省總督把東洋人給幹趴下來了。

立馬就知道這王總督有多能耐了,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只知道這些個洋人厲害的緊,連朝廷都畏懼三分,沒想到這個王總督直接把洋鬼子給幹趴下了,這能耐還真不小。

一時間王賓把洋鬼子給幹趴下來的消息,便在這些老百姓的口中傳了開來。

江蘇省淮安府山陰縣內,兩個老百姓聚在一起便是在說着這些。

“老丁頭咱可是聽說了,在關外最近可是打了個不小的勝仗,把東洋鬼子都給打趴下了。”

“老李,這個誰不知道,我還聽我們家那秀才說了,這去關外置辦土地的話頭兩年可是不收稅的。”

“不收稅,老丁頭你可別騙我。”

這個老李一聽說去關外種地頭兩年不收稅,立馬就平靜不下來了,這等好事怎麼能不驚訝。

“行了,老李輕點聲想讓別人都知道啊,我們家那秀才不是在衙門裡面找了個事情做,這才知道了這件事情。

別怪我沒告訴你,過兩天我那秀才兒子可就要帶上我們老兩口去關外過活去了,老李你去不?”

老丁頭的話語當中處處都提到了他那秀才兒子,顯得無不的高興,說完這話之後還不忘帶着自己的老鄰居老李一起去關外。

“咋不去?關外這種地都免兩年的稅,比在山陽這裡好多了,知道了這樣的好事,怎麼能不去。”

在老李的眼中免兩年的稅可不是一件小事,兩年的稅足以讓自己家的小兒子娶上一房媳婦了,而且還能過的比現在好一點。

老李和老丁準備到關外的事情在傳開來之後,不少人都聽說了這個消息,頓時都準備去關外置辦下一些土地好好的種地。

而這些人在山陽來說雖然是一小部分,但是從整個北方來說,選擇去關外的人頓時開始不斷的增加。

與老百姓相比,讀書人在聽到了協議簽訂的消息之後則是更加的不淡定,我的個乖乖大敗了日本人這個王賓了不得。

在這些讀書人的眼裡,日本人算得上是亞洲大國了,縱使國人對於日本的強盛是踩着自己的老大哥清廷起來的,但是誰都無法否認現在的日本是遠東強國之一。

尤其是在日俄戰爭之後,誰敢在南滿去惹日本人!

現在這個消息傳過來之後,這些讀書人一個個都知道在遠東,東三省總督擊敗了日本人,還讓日本人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協議。

這些讀書人在高興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的好奇,這個王賓到底是憑藉什麼大敗了日本人,以前都是從報紙上聽這個王賓怎麼樣怎麼樣的,現在總得去看看。

所以說現在的王賓可謂是在偷着樂了,因爲這一次的大勝關內不少的人口和學者都開始涌入關外。

老百姓的話王賓自然是有千百種方法讓他們留下來,學者王賓也是會讓他們留下來的,東三省要想強大起來軍力的強大是一方面,人才的貯備和人口數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現在這一次協議的簽訂,則是爲王賓提供了這麼一個機會。

至於能留下多少的人才,就要看王賓手下這些幕僚的能力了。

此刻的王賓在簽訂協議後的兩天裡面什麼事情都沒有做,自己只要將任務佈置給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

奉天戰事已停,民生和經濟方面也沒有什麼需要自己親自關注的,幕僚自然是會把工作給做好的。

這兩天的時間裡面,王賓一直在關注國內外對自己的評價,國內沒的說自然是一面的倒向自己。

在國際上面德、法、美等國只是大致的介紹了一下這一次的事情,重點介紹的則是在於自己擊敗了日本人,而俄國人和英國人則不同了,英國人一直在指責自己破壞了遠東的“和平”局勢。

對於英國人的說法,王賓只是呵呵一笑,在自己的心中想道:這要是日本人贏了,指不定就把日本人給吹上天了。

沙俄這一方面,因爲和王賓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兩方還處於蜜月期,自然是把王賓給捧上了天。

竟然說自己是什麼遠東秩序的維護者、守護神,這話說的王賓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看了,不過總的來說世界各國都承認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王賓成爲了擊敗日本的第一人。

在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的軍隊便一直是以不可一世的形象出現在國際當中,這一次王賓擊敗了日本軍隊,頓時就成爲了關注的焦點。

日本的興起導致“****論”在歐洲的盛行,因此爲確保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德國人和美國人看來。

一個發達的中國,不僅不會增加“****”之患,反而將在遠東大陸上成爲一個反對日本擴張勢力的堡壘。

而這一次王賓做到了這一點,擊敗了日本人卻並沒有其他的國家對此產生危機感,反而認爲王賓越強大越好,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扼制日本人的野心。

這些國家恨不得王賓立馬變的和日本人一樣強大,因此在國際上面早就開始流傳,王賓是擊敗日本的第一人。

對於這些王賓是向來不餘理睬的,權當看看就行,要說擊敗日軍第一人王賓可是不敢當,要知道在這之前早就是一個死人的袁世凱就做到了這一點。

早在袁世凱發跡指出的甲申政變,袁世凱就擊敗過了一次日本人,自己充其量就是在日軍強盛的時候再一次的擊敗了日本人。

就在王賓還在想着這些的時候,在鳳凰城外的中日兩軍交接卻是產生了一些矛盾。(。)

第266章 簽訂協議二十三章 空間變化第179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二)第272章 那年那人(上)第78章 三方會談(一)第218章 試探(二)第三白零三章 全面發展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242章 朝鮮大起義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十一章 無題第182章 黃雀與螳螂(三)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199章 軍事會議第189章 青木宣純的拉攏第319章 投降主義(續)第2章 叔侄第113章 盛京將軍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第100章 挑選(二)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286章 雙雙離世第15章 下馬威(一)第299章 防務(續)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146章 經濟的發展第226章 誰人得利?第282章 慈禧病重?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167章 陰謀(二)第252章 陰謀第268章 巡視鳳凰城二十五章二十四章第89章 學堂二十七章 老爺子的用意第168章 陰謀(三)第130章 合作(一)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93章 謀其國(三)第96章 事後第146章 經濟的發展第239章 帷幕第109章 遼陽對持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第298章 防務第174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二)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227章 戰前準備第76章 戰後反應第87章 夜談(三)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140章 訓練事宜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53章 新式火炮(一)四十章 徵兵第224章 虎山大捷第103章 旅順,旅順(一)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302章 政體第72章 打還是不打?第202章 分歧第177章 序幕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一)第289章 謀劃第244章 對策第190章 泄密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215章 交接軍火第177章 序幕第290章 王英楷告密?第316章 九里關的陷落(一)第180章 黃雀與螳螂(一)第163章 土地的改革與利用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275章 擴大生產第216章 虎山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7章 試探(一)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二百零六章三十二章 錦州學堂四十章 徵兵第196章 拖延時間第116章 改革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200章 大烏龍第301章 工商業的發展第258章 調停開始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113章 盛京將軍第168章 陰謀(三)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74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二)第227章 戰前準備第174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二)第177章 序幕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二十六章 錦州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