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軍閥生活

隨着年初的日俄戰爭爆發,在關內人們討論關外時局的時候,總會幾句一說就扯上了王賓的名字。再加上爲了緩解國內的輿論壓力,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體系也在對王賓做了一系列的宣傳,告訴國人北洋上下對於關外的局勢還是十分的關心的。

爲此,還展示出了一批關外新軍訓練時的相關照片,這些照片不僅僅有訓練時的照片,還公佈了一批北洋新軍所裝備的一批新式裝備,比如重機槍和一些火炮,體現出了北洋的新面貌和戰鬥力。

此外除了新軍的訓練照片之外,還公佈了一批第五鎮的軍官照片,不過在這裡面還是屬王賓所受的外界關注度最高,除了王賓現在有着關外練兵大臣的職位外,更多的則是因爲,現在的王賓還是北洋第五鎮的統領,年紀僅僅二十五歲,是目前北洋體系內升遷最快的軍官。

袁世凱之所以這麼做,平息國內的輿論只是其中一點,更多的則是想告訴其他人,他袁世凱用人只要你有才華有能力,那麼你們就能夠和王賓一樣成爲時局中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卻決口不談王賓的背景。

這樣一來就無形之中提高了北洋新軍的形象,同時也會吸引一批有才華的人爲北洋效力。

在清末,北洋之所以能夠左右當時的政治格局長達半個世紀成爲第一大政治格局,自然是有原因的。

在清末,北洋所主導的一系列新政改革,涵蓋了各個方面,從教育到交通,再從通訊到推動清廷的被迫立憲,在這後面後面無不存在着北洋的影子。

在庚子年後的的清末,北洋體系的政治地位處於一個黃金年代,這一段時期內哪怕日俄戰爭被迫保持中立,但是批評的聲音並不是主流。

尤其是在王賓進駐錦州,王英楷進駐山海關後能,更是進一步的挽回了輿論,擴大了北洋在國內的政治影響力,向國人表示了北洋的立場。

當然現在這些輿論與王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至少政治這個東西暫時還和王賓扯不上什麼關係,政治是屬於上層的遊戲,自己還沒到達那個層次。

現在的王賓只不過是靠這場輿論小小的出了一把風頭而已,使得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了世人的眼線當中,讓國內的諸人知道在北洋有王賓這麼一個新進的一號人物。

可以說現在的王賓在國內只能算得上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名氣而已,但是在軍政界當中,王賓的名氣倒是如日中天,軍界衆人普遍把他當成了新軍諸多大佬中的一位,況且由於第五鎮還駐紮在錦州這個戰略要地,頗爲靠近日俄的交戰區,所以名字在軍政界倒是被他人不斷的關注。

不過現在不管是國內輿論還是軍政界的關注,王賓此時都無法分心前去關心了,這段時間內他可是忙碌的很。

一方面是上次和俄國人的交易,當然是極爲秘密的,只有王賓自己和負責運輸的孫傳芳知道,至於其他的人並不知道這件事情,而且馬自楷也不過是隱約的知道自己似乎與俄國人存在這某些交易而已。

對於運輸的人,目前爲止也就孫傳芳讓王賓最爲放心,畢竟孫傳芳和自己還有着間接的親戚關係,他現在可還沒有向那一個人效忠,而且孫傳芳現在可是在爲自己效力,如果這件事出了什麼問題被上面關注了,他也逃脫不了干係,憑親戚這一條就逃脫不了,所以對於孫傳芳王賓還是很放心的。

而且爲了保障一路運輸的安全,王賓一直授意手下的剿匪支隊對運輸線周圍的土匪、流匪在進行不斷的清理,保證這一路當中不會出現意外。

不然的話,要是被國人知道的話,破壞中立不說,還很容易的引來國內的輿論壓力,至於日本人知不知道就不管自己的事了,畢竟現在的自己可是還能夠給日本人提供軍火的。

自從王賓到了錦州之後,爲了運輸線前後一共進行了數次的剿匪,可以說極大的打擊了運輸線周圍了匪類,特別是在錦州的周圍土匪早就被清理了個幹,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流匪。

儘管剛開始發起流匪的主要初衷是自己負責彈壓地面維護治安的任務,但是再往後就變成了保障運輸線,順帶獲取土匪手中的錢財,間接的給當地的百姓極大的生活便利,至少這些老百姓出門不會在擔心,路邊會突然的冒出幾個土匪了。

自從開始擴編之後,王賓手下的新兵和老兵訓練都開始一律使用實彈了,而且還鼓勵各營之間要不斷的進行對抗演練,保障部隊的戰鬥力不會下降,提高軍官的指揮水平。

但是這實彈射擊和訓練,都是十分花錢的事情,雖然再擴編之初朝廷曾經發下來一筆擴編費,和自己剛開拔的時候還有着一筆開拔費,但是想要更多的話卻是不怎麼可能了,畢竟現在朝廷開始大規模的編練新軍了,而整個北洋新軍需要花錢的地方也有許多。

所以在1904年新軍編練的時候,北洋新軍的擴張經費可以用千萬來統計了,所以即便王賓得到了擴編經費但是也只能勉強維持軍隊的日常而已。

至於發放下來的軍費基本上被王賓用來購買子彈和炮彈了,只留下了部分用於軍隊的日常,比如軍餉,但是這種情況估計要等到兵工廠開始進行生產之後,自己可以偷偷的使用金手指後纔會有所改變。

以致於到發軍餉的時候,王賓不得不從第五鎮的小金庫中再掏出一部分用來發放軍餉。

而這第五鎮的小金庫裡錢的來源都是在剿匪的時候從土匪的手中得到了,還有當時開拔時的開拔費和與俄國人交易的時候得來的,並不是太多,有二三十萬左右只是用來應急而已。

但是即便是這樣,王賓還是感覺手頭的錢有些不夠用的,不得不感嘆道:在這個年頭,要想當個軍閥什麼的,那可是真的不容易啊!

第264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下)第276章 肺癆第51章 紗廠與水泥第311章 怒火第165章 反心第221章 坑的就是你第191章 應對第314章 王賓的想法第128章 幕僚(二)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117章 對馬海戰(一)第15章 下馬威(一)三十二章 錦州學堂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230章 九連城之戰(一)第304章 南清的謀算(上)第72章 打還是不打?第62章 那個計劃(二)第18章 我也不知道該叫什麼標題第186章 小動作第47章 兵工廠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213章 撤退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89章 學堂第318章 投降主義第147章 一年的發展第104章 旅順,旅順(二)第138章 挑釁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147章 一年的發展第96章 事後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二)第277章 肺癆?小事一樁!第166章 陰謀(一)第195章 至關重要的情報第149章 倒黴的岑春煊第221章 坑的就是你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148章 稅收第229章 定計第176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第105章 二零三高地(一)第153章 密談(三)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89章 學堂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第291章 謀其國(一)第63章 清剿匪患第92章 民變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126章 駐軍奉天(二)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123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二)第189章 青木宣純的拉攏三十五章 反手一擊一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223章 夜襲第225章 俄國人的反應第252章 陰謀第233章 陰你一波(二)第227章 戰前準備第226章 誰人得利?三十一章 戰爭的進程第105章 二零三高地(一)第270章 強朝阻日第226章 誰人得利?第155章 驟變第132章 合作(三)第121章 學堂第42章 晚宴第168章 陰謀(三)第59章 錦州造第124章 結束的戰爭第285章 天變了第180章 黃雀與螳螂(一)第3章 前去赴宴第89章 學堂第233章 陰你一波(二)第17章 訓話第293章 謀其國(三)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158章 分崩離析的北洋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319章 投降主義(續)四十一章 無題第120章 講武堂第71章 願歲月靜好第108章 改變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88章 夜談(四)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70章 軍事會議(三)第93章 鎮壓(一)第149章 倒黴的岑春煊第65章 迫擊炮的威力(一)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