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範僕射登臺觀星

宋重康六年,帝在武都,聞諸將進兵廣右,各路俱有捷音。

因召左僕射範國昌、尚書司馬肅、葛天民、樞密嶽燕超等入朝。

帝設宴內廷,樞密使嶽燕超即席奏曰:“廣右大功垂成,臣當親提一旅之師,助諸將成不世之功。”帝大悅,遂仍拜招討之職,燕超與諸臣宴罷,叩謝而出。

是夜,僕射範國昌與尚書左丞葛天民,偶步城東翠微閣上,仰觀天象,見衆羅列,謂天民曰:“左丞識星象否?”天民曰:“略知一二,願聞其詳。”範國昌遂步(目睿)璣,審躔度,用手指定,謂天民曰:“中宮太極,其一常明者,太乙常居也。

旁三星曰三公,或曰子屬;後四星末大星曰正妃,餘三星,後宮之屬也。環之十二星,藩臣也;皆曰紫宮;前列直鬥口三星,隨此而銳微,曰陰陽,或曰天乙紫宮;左三星天槍;右三星天-;後十七星,絕漢抵營室,曰闖道。北斗七星,所謂(目睿)

璣玉衡,以齊七政,杓指龍角,衡中南北,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杓自華蓋以西北。夜半建者衡,衡正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魁自海岱以東北也。鬥爲帝車,運爲中央,臨制四海,分陰分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學於鬥,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實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祿,六曰司災。在魁中,貴人之牢,魁斗六星,兩兩相比者,曰三臺。三臺色齊,則君臣和,不齊爲乖戾,輔星明近,主輔臣親強,暗小主疏弱。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天鋒。有勾圓十五星曰賊人之牢,牢中星實,則囚多;虛則開出也。至若天乙、天槍、天矛、天楣動搖其芒角,則天下之兵戈大起矣!”

天民間曰:“福慶之星,飛流之星,其化何如?”範國昌曰:“福慶者,乃天地純粹之精氣;飛流者,乃五星之精氣,動而化之者也。五星有變,則精氣散而爲妖星。故漢書曰:‘天星而景現,景星者,黃而潤澤,其伏無常,常出有道之國,苟或現於君上,此乃應天之兵,大慶之兆也。’流星長四五丈,如龍蛇動搖者,大將兇,或白雲如車輪,下有流星,旋入北斗者,主人當走;星有孛於招搖者,夷狄將亂;或流交於天心者,敵盛;或流衝太白而過者,大將兇;或流星貫日而滅,敵兇;或流星貫於紫宮,備奸賊以下謀上;流星前赤後青黑者,客軍敗,故曰流星者,天使也。上曰飛,下曰流;飛大曰奔星,小曰流星;入河鼓,大將亡;出王良,兵起;入將軍及羽林,兵大起。使星出入天庫,匈奴兵起。抵天市垣,大將亡。抵天狗,犯弧矢,將有千里之行。此大略也。”

天民又問曰:“何謂客星?”範國昌曰:“非主座之星,曰客星。色句如氣,勃勃似絮,所過之宿,必有災害。出營室無兵,亦不罷;入奎,破兵殺將;犯婁,胡亂;入昂,胡入犯塞;入畢,邊有急兵;犯嘴,堡虛軍儲少飢;犯柳,兵起守張,將有陰計兵起。入招搖,胡兵起;入天槍、天-兵起。犯文昌星蒼色,將有憂色;色赤,將驚;色黃,將喜;色黑,將死。

守傳日,胡入中國;守天雞,天下兵馬驚;守天街,胡王死;人婁庫,兵起;守南河,兵起;守騎宮,將憂,士卒疫;守北落,師門虜;入寨,兵起;守天倉,粟貴;入天苑,兵作馬死;入天宮,天下弓弩皆張;出天宮,匈奴兵起;守庫騎,西羌來降;守九洲殊口,負海丕安。”

天民問曰:“彗星之徵應何如?”範國昌曰:“彗星長而亙天,兵大起也;引尾入城,城將拔,近則八日,遠則十二日有應;彗直垂入軍營者兇,宜拔之,否則士卒俱死,若在敵,宜急擊之;彗出於月之左右者,不出三十日,有兵起;牴觸月者,暴兵起。若毫白者,有大喪也;蒼黃者,臣下謀叛;黑者,兵大起也。從中天出,曳尾向西者,奸人謀主將;從南曳尾向北者,妄殺;向東,身尾俱從天中出者,士民多飢;曳尾向東者,民兇;從北出尾曳向南者,士人兇;彗形如寶,寇來疾速;形如幢節者,寇強,不可妄動;色如血者,敵兵陰到;光焰燦爛,而尾長闊者,敵盛;凡彗所指處,皆凶地也。”

天民又問曰:“彗星如是,又何爲妖星?”範國昌曰:“天雁星,將軍之精華也,青赤有光,尾長三四丈;大猾星者,飛星忽作如雲者也;所兆地,有流血積骨之象。頓頑星,如天甕,前卑後高,現則大將死;燭星者,狀如大句,其出也不行,繞見而滅,所燭之地,城邑拔,兵破亂也;天狗星者,狀如火,流星有聲,其下止地,其形類狗,中天而下,圓如類頃田,而上銳,黃色,現則千里破將軍也;蚩尤旗,類彗而尾曲,像旗,現則王者征伐四方;天蓬絮者,類十小星,綿聯如絮,所見之野,當有兵起;虎頭星者,其落大如月,着地則光,大聲如雷,所墜之地,兵火起;旬始星出於北斗旁,狀如雄雞,怒則青黑,像伏鱉,現則兵亂;格澤星,如災火之狀,黃白色,起地,上銳而下大也,其現也,不種而獲,必有大害;枉天星者,類火流星,蛇行如蒼裡,如有毛日,長如疋布,着天,現則天下兵起;昭明星者,白而無角,乍上乍下,所見地,兵多變動也;五殘星,出正東方,狀如辰星,去地可六丈,大而黃;六賊星,出正南方,去地六丈,大而數動,有光焰;司詭星,出正西方,去地六丈,如太白;鹹漢星,出正北方,去地亦六丈,而赤數動,察之則中青。此四星若出非其方,其方當起兵爲亂,衝擊者不利焉。四鎮星,出四隅之地,去地可四丈;城維藏光星,亦出四隅,去地可二尺,若月之初出,所見,則下有亂兵動,有德者昌;或二赤星,有月背者,利宮姓爲將;或一赤星,從西向東者,利角姓爲將;或二赤星,共尾一處,從東向西者,利商姓爲將;或三赤星,引尾直上者,利羽姓爲將。妖星之辨如此。”葛天民曰:“此皆星象所見,兵家禍福之本,不可不詳者也。”

二人在閣上,重複觀玩良久,見紫微垣中,一會明朗,一會昏暗,團團俱生黑氣。又太微垣後一十五星,與天市垣諸星,率多動搖不定。葛天民嘆曰:“元人以沙漠人主中國,其氣運亦不久矣!夫紫微者,帝星也。當如五彩龍成,水之始達,日之始升,乃國運昌明之象。今微垣黑氣瀰漫,彗星直入其中,蒙古猶能久乎?”範國昌笑曰:“以緯象測之,不出四十年,當有帝星現矣。按分野爲星紀,應在吳越,真主其起於淮揚濠泗間乎?”天民曰:“僕射何以知之?”國昌曰:“填星居於星紀,五星皆從而聚於一舍,是以知之。但此時彗星入微垣,元人不久當有篡弒之禍,而彗星又自箕入鬥,天下荒亂,生民之饑饉,何時已乎?”葛天民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可勝天,吾主應南極之象,僅牛女翼軫之分,國雖偏安,亦建王業,非人事成於下,而天象着於上乎?但氣運似甚迫促耳!”國昌即掩其口,天民遂不復言。國昌私告天民曰:“吾昔在房州涪陵祠,夢遇藝祖,示以識語云,建閫固圉,開府從龍,三五播遷,六六一統,首二句已應閩中廣南之事。三五播遷者,應主上十五歲航海播越之意;六六一統者,大約僅三十六年,仍歸一統耳!而秦王亦示語云:重建越王臺,玉關不肯開。

燕京承暗統,南去復南來。

首尾三句皆應,惟燕京承暗統一語,不省。且姑俟之,久而必應,子勿妄言。”天民許諾,二人遂歸。

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遊西湖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二十一回 嶽燕超官辭參政第二十八回 劉先鋒修書取漳州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腖魏捅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二十四回 鐵幢浦秦楠敗兵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万俟蠣殺身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徵羅浮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万俟蠣殺身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九回 北固亭範國昌望氣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七十二回 摩天嶺三將隕命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腖魏捅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九十四回 清風嶺廉夫祈嗣第四十九回 嶽招討計賺長沙第九十五回 張士誠販鹽起泰州第四十九回 嶽招討計賺長沙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七十四回 王太常詞慰幽魂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二十一回 嶽燕超官辭參政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二十七回 範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五十一回 西冷橋樊生遇豔第六十四回 七星巖焦芳殉節第六十二回 衆夷國入貢武都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九回 北固亭範國昌望氣第六十六回 鍾情人一心合墓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徵羅浮第四十七回 鳳凰臺大開武選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十八回 虎丘寺涪陵遇友第六十一回 炎宋興復設方鎮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徵羅浮第五十回 慕容長鏖兵武陵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四十九回 嶽招討計賺長沙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三十九回 嶽燕超練兵演陣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万俟蠣殺身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八十二回 令狐韜當殿論璽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泄憤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三回 冬青樹記換君王骨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七十七回 範僕射登臺觀星第六十八回 孝伯誤陷金鎖陣第四十九回 嶽招討計賺長沙第五十八回 牡丹鈿玉奴擇婿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盜寶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三十八回 淳于丹論史匡君第四十七回 鳳凰臺大開武選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二十七回 範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