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道無止盡

氣血磅礴沸然,荀少彧一人演繹道法,內中陰陽清濁分化之象,自有萬千氣象顯化。

“所謂力極、精血、元氣三大神藏,就是將一具肉身軀殼打磨極致,肉身亦可成道!”荀少彧眸子璀璨,此爲精氣神百鍊千錘之象。

隨着如斯氣象,肉身氣血捲動熱浪,滾滾熱潮撲面而來,炙烤的衆仙汗液津津,心中的震驚再也難以按耐。

“力極者,力耶!”

荀少彧坐在蒲團上,手掌比劃着招式,氣血蓬勃沸然,熱浪滾滾拍打巖壁。這一股幾若實質一般的力量,就在荀少彧不經意間,掀起一陣陣浪涌。

這是他以凡俗的武道法門,一一推演肉身至境,三大神藏中的精血元氣,以玄妙的軌跡運轉着,幾有脫胎換骨超凡入聖之態。

幾位老仙目不轉睛,看着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微小的姿態,甚至連面目神韻,都緊緊的記在心頭。

這些仙家都是大修行人,神魂之道上的大能人物,焉能看不出荀少彧展示出來的價值。正是因爲知道這一份價值,心中的悸動更是難以言喻。

所謂性命交修之道看似簡單,卻是天下修行之法總綱。歷數天下修行人,無論仙神妖魔鬼怪,莫不與圍繞此二者,沉浸了一生光陰。

只是仙道世界性功體系完滿,是直指大道坦途的修行法。而修行命功的道路,着眼盡是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難以有人真正的有所成就。

況且,仙道世界中的六尊天仙祖師,盡數是由着了性的法門,證就與天地同在的業位功果。如此上行下效,仙道世界的命功修行之所以凋敝,也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這一方天地千萬年以降,仙道世界並非真的沒有有識之士,試圖在神魂之道外,再開闢一條道路。只是羊腸小道難行,荊棘滿地叢生,需要用屍山血海鋪就一條寬廣大道,讓無數人望而卻步。

荀少彧以一己之力開闢神藏之道,以三大神藏奧妙精深,堪稱肉身寶藏鑰匙,尋常人探索數百、上千載,也不一定能捉到幾分皮毛。若非荀少彧自身就是一尊武道強人,再有石鏡高屋建瓴,居高臨下的堆砌。讓他一舉量測出肉身三大神藏,並以幾方世界的寶貴經驗,將三大神藏的修行之路一一開拓出來。雖然這一條道路,尚且顯得有些簡陋,但是大致框架已經確立,已然讓許多人看到了前景。

荀少彧開口不住,道音悠悠而起,一邊演繹着三大神藏的精微變化之道,一邊簡要述說着三大神藏修行上的難點、要點。

衆多仙家沉浸在神藏妙音之中,有些定力差些的老仙,赫然就以三大神藏之法,演練肉身諸竅之密。以這些老仙的道行道業,只要點破了這一層窗紙,三大神藏的修行在他們眼中再無秘密,修行上勇猛精進,短短時日就達到了極高的成就。。

他們固然沒有肉、筋、膜、骨、髒、髓、血七大步驟築基,只是萬法追根究源,皆是相同的。這些老仙直接跳過這些打磨肉身的功夫,以強橫的神魂力量開啓肉身寶藏,用精氣神三寶共通之理,化神魂法力爲精血元氣,一步到位溫養肉身軀殼。只是頃刻間,這些修行神藏之道的老仙,肉身就有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只是這些老仙修行之時,不似荀少彧一般道心通明,在神藏的修行上有所側重。但這三大神藏混然如一,即可力極神藏單一修行,也可三大神藏一併修行,任何一神藏修行臻達極致之時,都有着莫大不可測之力。

…………

一方冥冥不可測之地,氤氳繚繞,霞光滿天!

六尊天仙祖師高座雲端,各據一方一位,法眼燭照着天地蒼茫。

這是一方神秘莫測的所在,乃是高居三十六洞天,五方淨土佛國之上的天外之天。

幾位天仙至尊因爲真身太過強橫,難以掙脫天地的枷鎖在此方天地顯化真身,故而只能以化身的形式顯化,不能施展出全部的力量,否則天地坍塌的瞬間,會葬送了幾尊天仙人物的性命。

“諸位,吾已經看到了天地異變的根源!”紫虛道人緩緩輕聲說着,餘音迴響於這一片雲海之中。

一道百丈圓光高懸着,其上有着鏡像種種演化,幾尊天仙祖師盤坐雲光,神色恍然的看着圓光,鏡像中正是荀少彧演繹三大神藏諸法的經過。

幾大天仙神思靈慧如若泉涌,靈光碰撞迸發無數的念頭,對於荀少彧所講各自都有一重領悟。

須知道,天仙真身幾乎與神仙位業,是截然不同的一種生命層次,天人一證永證,法力神通恢弘不可思議,與一方青敕世界本質相若,有着天道化身之稱。只要身處這一方天地中,就難逃一尊天仙至尊的掌握。

固然,這一場猝然而起的天地異象,阻斷了天仙們的目光,讓天仙們無往而不利的全知全能有了缺陷,但衆多神仙齊聚於金光洞,一身的仙氣道韻何止迴盪千里方圓,還是引得幾尊天仙祖師的目光悄然垂落。

畢竟,金光洞中坐着的幾位仙真道人,就是這幾尊天仙祖師的道統,一身的天仙大道法意,尤爲的引人注目,尤其是天仙祖師的注目。

某種意義上而言,金光洞中的幾尊老仙,對於天仙道法的修行極爲精深,愈發的與天仙道心相近,成爲一尊不是化身的化身。

處於如此狀態之下的老仙,哪怕有着自身的自主意識,但在接觸天仙大道後,受到大道氣息的渲染,還是會不自覺的與那一尊天仙思維相通。

因此,在荀少彧演繹三大神藏之力,肉身氣血如龍長吟的一幕,更是落入幾大天仙的眼裡。

“南無阿彌陀佛,此謂性命交修完滿,身具無量神通,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啊!”須彌、菩提二位尊者俯瞰着天地諸相諸法,念珠一枚一枚轉動着,佛音禪唱悠悠的響起。

佛門修行視肉身爲‘臭皮囊’一具,以精神念頭爲根本修行,揉煉一舍利金身之道,對於肉身的依賴性,遠遠小於道門、魔門中人。但荀少彧的肉身神藏,還是讓二位尊者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明悟感。

一尊天仙輕聲沉吟,道:“力極、精血、元氣三大神藏,這是開萬古之先河,成就超乎歷代大修行人,無怪乎有此驚天地泣鬼神之象。”

青童君頷首點頭,道:“開萬古之先河,道兄此言雖大,卻着實有些道理。”

親眼目睹了荀少彧演繹神藏之道,六尊天仙祖師都爲之驚歎不已,以他們通天徹地的道行,自然遠比其他神仙中人看到的多的多。

這一肉身神藏之道與神魂念頭之道相合,隱約發生了蛻變一般,其大道高遠高妙,讓他們似乎看到了天仙之上的一角道境。

青童君嘆息道:“不愧是讓天地震動之人,自開一脈修行源流,哪怕日後身隕凋零,但他的大道依舊光耀萬古。”

這六位天仙至尊雖隔着一道圓光鏡像,但荀少彧講法演法之象,依舊是看的清清楚楚。以荀少彧三大神藏的體系修行,天仙真身一一洞開神藏後,所爆發出來的氣血力量,遠甚於金光洞中的羣仙。

一方青敕世界作爲資糧,並且任由他們取用收割,讓他們這些天仙的底蘊,何止是龐大深厚這般簡單。幾乎就在荀少彧剛一開口,六尊偉岸天仙就修行到了這一步驟,並且還是達到進無可進的圓滿地步。

隨着荀少彧演繹神藏的一步步深入,幾尊天仙在肉身上的造詣,簡直能與荀少彧這一位開闢者比肩了。

這是天仙無數年的積累,也是道行高深之極後,一法通萬法的成就。

“這個清風自闢一道先河,前途遠大非常啊!”王君眸光流轉,一點點虛幻交錯着,追朔着清風道人的前因後果。

這位當世第一天仙,在看到三大神藏體系的出世後,心神雖然平靜了少許。但一位開闢一脈源流的神仙,其本身具備的地位、意義,都讓六尊天仙刮目相看,隨之而來的就是愈發的重視了。

一位有能力開闢一脈源流的修行人,已經超乎了尋常修行人的侷限範疇,是有資格證道天仙的人物。

就算有着六尊天仙壓制,不許其證道天仙位業,以荀少彧的驚世之功,也必將會是一位最頂尖的羅天之數。

面對一尊頂尖羅天之數,這六尊天仙固然俯瞰天地,將整個天地都視若一張棋盤,只是手上捏着一枚重量級的棋子,也不得不仔細權衡考量一番。

魔門自在天子頗爲玩味的說着:“既然清風道人能鬥勝茅固,看來他的本事已不下於尋常羅天之數了。”

“或許,還要更強上一籌?”

自在天子戲虐的笑着:“以吾想來,他很有機會踏足天外天,吾等再多一位棋友。”

一尊神仙級數的人物,無論在哪裡都是引人矚目的強者,佛、道、魔三家中這一級數的強人,都是少之又少。而羅天之數的修行人,更是非同尋常的厲害,幾乎都略高神仙中人一籌。

而這一位魔門自在天子如此的讚譽,讓道門三祖、佛門二尊都不由得眉頭一皺。

荀少彧之勢初成,劍勝一尊羅天之數,正是他銳氣鋒芒正盛的時候,挾着這一股大勝氣勢,一般的羅天之數還就真未必,能敵得過他手上一口三尺青鋒劍。

除非頂尖的羅天之數親自出手,纔有機會重創荀少彧,否則以荀少彧高明的劍術,性命兼修的法力神通,能讓他真正駐足的人,着實是太少太少了。

“有資格開闢一脈源流的人物,真是讓人頭疼棘手啊!”

…………

金光洞中,萬道金光涌動,朵朵金蓮盛開,幽幽蓮香四溢!

荀少彧一人盤坐蒲團,周圍全是各方仙家,一個個神仙姿態全無,渾然不似先前的仙風道骨,只是他們神采奕然,顧盼間都有着剛陽之氣。

爛柯祖師王質也是其中的一員,渾身道袍凌亂,面色紅潤泛着一層光澤,不時調整着身體的動作,貫通渾然神藏大竅,運轉着身上這一股剛烈的氣息,修行神通不知何時踏破瓶頸。

有着靈肉合一之態,陰陽清濁相合,元神肉身契合之下,每一位仙真的修行道行,都是大有長進。

“道友開闢三大神藏之道,傳諸當世之舉,可謂功於當下、利在千秋,吾等老朽多不如矣!”一尊仙真人物心悅誠服,對着荀少彧開口說道。

此時的羣仙心態驟然不同,三大神藏體系的開闢,讓這些老仙對這位年輕的神仙,雖不說是敬若天人一般,卻也獲得了諸仙的尊重。

這些前輩老仙們,越是修行神藏之道,就越是能感到其中莫可言深的潛力,也就越發的不敢小覷這個後晉仙人。

荀少彧搖頭,肅聲道:“諸位道友都是前輩,得道千載萬載之前,清風怎敢獨享此譽?”

“清風只是僥倖窺得一線天機,有幸先一步開拓道路罷了。三大神藏看似包羅萬象,只是以吾想來,應該還不是其中的極致,天地人三才概以‘三’爲初點,在其之上當再演無窮。”

以荀少彧一身之能,就是有着石鏡的輔助才測出神藏,只是神藏介乎存在與不存在之間,想要全部量測出來,着實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道友的意思……”張真人若有所思的說道:“力極、精血、元氣之上,更是別有一番天地?”

荀少彧笑而不語,實際上的態度就是默認,讓仙真們的心思都倏然一動,態度上熱切了不少。

一道修行體系的開闢,哪怕不考慮聲名,只專注於實際的人,都能借着勢頭一飛沖天,最起碼也有成尊成祖的前程。而粗糙的修行體系,也更適合這些老仙們開拓,爲着自身撰取成道的資糧。

張真人唸叨着:“是了,是了,確實是如此,力極、精血、元氣確實精深,但也不能囊括所有的肉身變化纔是,應該還有更玄妙,更不可言測的神藏。”

“所謂道之無止,道之無境,不可一言概括之!”

第二三七章骨墨畫皮第三二三章風波最惡第八十三章不器(上)第五九七章主神烙印第二四三章子午神魔第十二章神秘人物第四四三章神魔道域【下】第一零三章社稷(上)第二一七章日夜遊神第四零三章蓬萊餘元第五五二章後天因果第四零一章披甲百萬第五十八章逐城(下)第六三五章斬仙飛刀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三五四章血染佛土第四零一章披甲百萬第七十三章厲兵秣馬(下)第四六八章明鏡高懸第六八六章玉京(上)第四三四章殘陽如血第三十二章金身污垢第六三零章至尊至貴第二九二章論道神藏第一九三章東嶽天廷第五九一章第一滴血第一八一章玉石俱焚第三八七章唯吾獨尊第一五六章一刀難得第五八四章天心莫測第六六九章天外戰場第一八一章玉石俱焚第三五六章仙道劫數第八十二章公私嚴明第二零九章世界殘骸第九十章雷雨(中)第三九三章大哉乾元第三九一章鑄封神榜第八十七章困虎(中)第一四五章一盤亂局第一四四章討一公道第五十章府城血雨(中)第六三四章正統之爭第一四五章一盤亂局第三五七章元祖魔宮第一九二章封神金榜第六十四章鳳台野望第四八七章返本還原第六七三章蛇吞象(下)第二九四章衆矢之的第二七八章人心如爐第六六七章各揣心計第一一零章神魔武學第二五五章不死丹朱第一二六章惡意(上)第七十六章風聲鶴唳(下)第三三二章五品神兵第三六六章七大道宮第六五三章萬古執着第六一一章交易一場第一七一章嗷嗷待脯第二三二章築牆積糧第四六五章渾圓不壞第二六二章茅山金壇第二一八章長江儲君第三一三章亂象紛紛第五九八章殺劫端倪第五五六章太古血脈第五四九章掌教崑崙第一零一章白虎(上)第二五七章性命之道第四七一章軒轅血裔第一五二章先天盡矣第十七章源力品階第七章豪傑之士第一零三章社稷(上)第二五九章爭名幾時第六零五章罪孽深沉第一零四章社稷(中)第一一零章神魔武學第五十五章老奸巨猾第二八一章半口神兵第四十七章囊中之錐(下)第五四四章道佛不諧第五三八章混元氣象第二五五章不死丹朱第四四六章擊鐘金仙第一五七章孽龍無餘第五八三章渾水亂態第六七四章晉升(上)第六零八章時光崩壞第三二九章幾人沉浮第三七三章宇宙元磁第二八三章變生肘腋第五三二章一錘定音第二七九章兵鋒所指第三八六章爭鋒不讓第一零二章白虎(下)第六零二章翻臉不認第四八七章返本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