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一章 暗流

房琯氣的渾身發抖,面色一片青白。王源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倒也罷了,畢竟王源現在的地位無人撼動。但現在連他手下的一名小小的總督都不把自己放在眼裡,自己這個相國當的當真無味。

“這便是你說的話是麼?你記住你的話。”房琯怒道。

李宓呵呵冷笑道:“我李宓說過的話可從不賴賬,你想幹什麼便衝我來。真是不太明白你們這些人,百姓歡慶勝利你也不準,還要我去派兵鎮壓驅趕,當真是豈有此理。”

房琯跺腳道:“好,好,你們現在都一個個無法無天,看看有沒有人能治得了你們。我大唐還有尊卑上下之分,還有規矩可言麼?”

李宓冷聲道:“你可別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這是我李宓說的話,你口中的你們是怎麼回事?有什麼事便衝我來,我李宓擔着便是。”

“哼,無人給你撐腰,你會有這麼囂張跋扈?你要擔,怕是你擔不起。”房琯怒喝道。

李宓冷冷道:“房相國,這裡是軍營,可不是市井菜場。我可不想和你吵架。房相國若無別事,便請離去。”

房琯吹鬍子瞪眼,剛要再說幾句狠話,旁邊神策軍士兵上前來道:“請相國大人移步出營吧。”

房琯狠狠的啐了口吐沫,轉身拔腳便走。身後傳來李宓的高聲喝罵聲:“將營門值守兵將一併捆綁送來,每人打三十軍棍以示懲戒。軍營重地,居然隨便放人進來,甚至都不向我通稟一聲,這便是失職。照他們這麼幹,隨便什麼阿貓阿狗也能進來了不成?”

“你……!”房琯轉身指着李宓怒喝,李宓看也不看他一眼,徑直端起酒杯,滋兒一聲喝光了杯中酒。

“哎!”房琯重重一跺腳,轉身急匆匆離去。

出了軍營,房琯心中的怒氣難消。進大車的時候一不小心頭碰了車門,疼得他齜牙咧嘴,於是將車伕和爲他開車門的隨從罵了個狗血淋頭。不過這一撞,倒是讓房琯冷靜了下來。坐着車中細細一想,這李宓雖然跋扈驕橫,但說的話倒也並非沒有道理。

按照大唐的軍制,相國對南衙十六衛兵馬有命令調度之權。但現在南北衙禁軍名存實亡,成都城中只有神策軍。這神策軍按照以前的規制屬於北衙禁軍,自己確實沒有資格去命令他們。而且其實即便是以陛下的名義去調動這些兵馬,恐怕也是難以奏效的,因爲這些兵馬的前身是劍南軍和隴右軍,他們都是王源的兵馬。

一個很切實的問題擺在眼前,也是房琯一直想要做的一件事,那便是重建南北衙禁軍,

擺脫神策軍一家獨恐的現狀。這件事其實非常的重要,房琯已經意識到,在劍南和隴右兩道,神策軍兼管着一切防衛之事,從禦敵到護衛聖駕都是神策軍一手抓。這固然是因爲特殊情形所致,但這樣一來,王源便幾乎控制着一切,甚至是陛下的生死。這是極其危險的。

倒不是說王源會做什麼,但是將陛下和朝廷的一切安危都繫於一人之身,這明顯是極爲不妥的。萬一出什麼變故,那便毫無還手之力。而且王源掌握着全部的兵權,這也是他跋扈囂張的原因,也是那日陛下不願開罪他的原因,也是自己受辱的原因。若是能重建南北衙禁軍,那情形便大不相同了。關鍵時候,手頭也有可用之兵,便不用受制於王源一人了。

這個想法房琯其實早就有了,經過今日此事,房琯意識到這件事已經迫在眉睫。神策軍連一名將領都敢不聽相國的命令,都敢如此無禮奚落,這說明神策軍其實已經脫離的朝廷的掌控,而只聽命於王源一人。他們敢這麼做無非是仗着王源的勢,王源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他們自然也就不放在眼裡。

然而,房琯深知,單憑自己一己之力是無法做成此事的,且不說自己剛剛座上相國的位置纔不到兩個月,根基太淺,聲望太低。朝中的官員們其實對自己也缺少了一種尊重,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當年李林甫爲相,誰敢有半分不敬?就算是楊國忠,他當相國的時候,朝臣也是趨之若鶩,見到他也是恭恭敬敬的。可自己這個相國,幾乎便被人無視。特別是在和王源鬧翻,被王源訓斥之後不得不道歉的那件事之後,自己在其他人的眼裡幾乎就是個笑話了。

鑑於此,此事也或許將是自己的一個轉折點。一旦自己重建南北衙禁軍,其結果將大大不同。禁軍重建成功之日,便是自己聲望水漲船高之時。到時候自己手握禁軍,誰還敢對自己不敬?

然而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如何才能完成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自己單槍匹馬肯定是不成的,需要拉個得力的幫手才成。

韋見素是不行的,這個人太過圓滑,兩頭討好,不肯得罪任何人。而且也讓人不太放心。最好是一個連王源都不敢輕易得罪的人跟自己搭夥,那麼事情受到的阻撓便會小很多。而這樣的人在成都目前倒是有一個,只是需要自己去說服他,推動他,一旦他同意和自己攜手做這件事,則大事必成。

想到這裡,房琯渾身血液沸騰,伸手咚咚咚的敲打着馬車的車窗。一旁的隨從開了車窗探身問道:“相國有何吩咐?”

“停車,掉頭。”房琯

道。

“相國……還是不要和那老東西一般見識了吧,難道您還要去和他理論麼?”隨從勸道。

“胡說什麼?本相說了要去軍營麼?掉頭去散花樓北壽王住所,本相要去拜訪壽王。”房琯道。

……

通州城中,經過兩日短暫的休整後,八萬大軍已經整裝待發。王源的目標自然是長安城。

大敗叛軍固然可喜,但這只是平叛的第一步。穩住了蜀地的局勢,可以讓王源心無旁騖的兵發山外,後面的路其實還是非常艱難的。雖然王源想給士兵們更多的休整時間,但是時間不等人。叛軍敗退出蜀之後會回援長安,而高仙芝的五萬多兵馬就在那裡,一個不小心可能會遭受叛軍的前後圍堵,形勢其實很是微妙。

王源可不想讓高仙芝陷入叛軍大軍的圍剿之中,高仙芝一旦出了什麼岔子,那可追悔莫及。故而,除了派人送信給高仙芝,要他暫時不要迫近長安,注意自己的安全等待自己的大軍於他會師之外,王源還要求兵馬迅速整頓完畢準備出發。

五月初二日上午大軍開拔,奔赴山外戰場。八萬大軍攜帶者大量的重型器械,物資裝備,像一條莽莽巨龍鑽入了羣山之中。

神策軍上下將士的心情是複雜了,離開蜀地去中原作戰是他們一直的夢想,但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但在蜀地作戰是一回事,去蜀地之外作戰又是另一回事。特別是這隻神策軍大軍,他們建立起來到今天,還沒有真正的出劍南和隴右兩道作戰過,不少人其實心中是沒有底的。

但無論如何,重任在肩,朝廷的希望寄託在這隻兵馬身上,人人都感到責任重大,絲毫不敢懈怠。

兩天後,王源接到了朝廷送來的聖旨。所有將領都被召集在一起跪接聖旨,當內侍宣讀完短短的聖旨之後,所有人的表情都是奇怪的,詫異的。原本以爲這是一份熱情洋溢滿是溢美之詞的嘉獎聖旨,但字裡行間除了簡單的表達了陛下的高興之外,其餘的全是一些諸如不要掉以輕心,不要自傲,不要辜負朕的期望之類的告誡之語。這在一場大勝後是很難想象的。甚是連一件賞賜的嘉獎之物都沒有,給人感覺這份聖旨背後是陛下冷漠的表情和眼神。

王源面不改色的接下了這份聖旨,微笑安排人招待傳旨的內侍。之後語氣輕鬆的命衆將各自回營做自己的事情。當衆將離去後,大帳內只剩下王源一人的時候,王源慢慢的仔細的將那封聖旨看了一遍。突然一伸手,將它丟到了火盆裡,靜靜的看着升騰的火苗將它吞沒。

(本章完)

第三六十四章 搏殺(續)第一五九章 越獄第一四八章 陪駕第六零五章 奪城第一零二四章 大禮第三六六章 猶疑第九十三章 扮鬼第九十章 身份第七七二章 聲東第六百四十三章 替罪第七四九章 時機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一六三章 坐論第三二二章 狼心第七一九章 規勸(續)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四零七章 鬼主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五八七章 進軍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六百四十章 再戰第六一四章 糧倉第二八零章 國忠第九零五章 國本第二五六章 故人第一零四七章 端午第八六二章 重逢第六三八章 鏖戰第三七七章 和氣第三六六章 猶疑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一一一五章 接應第八二二章 荒唐第四零八章 紛亂第八九一章 安策第三九三章 出征第八七七章 逼迫第三十九章 詩會第五八六章 夜巡第六百四十六章 賭局第八二三章 天譴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六零二章 戰局(續)第五二二章 直言第一零五一章 意決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三七九章 心機第四七四章 惡魔第一七七章 蜜酒第二二二章 天降第九四四章 獻船第一零九章 獵物第九九零章 長夜(六)第一一三五章 初定第一九三章 人性第五九九章 盾傘第二十五章 詩會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一五四章 月滿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二六三章 一炬第四一四章 大戰(續二)第四一三章 大戰(續)第一三五章 朝會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四零六章 協定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名第一千零一章 血戰第一六十四章 醜聞第四九四章 抉擇(續)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六百四十七章 混亂第三零四章 嚴峻第六八零章 秋意第一零三六章 探知第二零三章 直面第一一零一章 潛入第八一七章 經歷第一五一章 寵臣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五一九章 癡狂第八一六章 餘生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一一零三章 交易第八五五章 對策第五十五章 上賓第三二五章 雄武第九十七章 楊釗第三五五章 同行第三七七章 和氣第三六九章 大戰(終)第一一二七章 死撐第九二零章 破局(續四)第一五九章 越獄第九十九章 新春第六三七章 代價第一一一四章 縱火第四七一章 和議第六二三章 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