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謀劃南洋

送走兩個剛來就去執行任務的狙擊小組,指揮台前只剩下陳海松、張峰兩個人,陳海松指了把椅子讓張峰坐下,給他倒了碗茶問道:“你們特戰隊四組是最後撤出蘇聯的,任務完成的怎麼樣?尾巴都打掃乾淨了嗎?”

“司令員,我們一直在兩軍交戰區域外圍觀察,誰佔上風我們就打誰,讓他們保持均衡戰鬥。原本計劃8日夜間返回,後來接到你的指示堅持到了12日才撤出來。趁亂擊斃了日軍第4師團參謀長杵村久蔵大佐、高級參謀土谷直二郎中佐、第8師團長前田利爲中將、第12師團上村清太郎中將、20師團步兵第40旅團長上月良夫少將、104師團132旅團長後藤十少將、137聯隊聯隊長毛利喬大佐等將校30多人。

蘇軍方面狙殺39軍軍長什捷爾恩中將、遠東騎兵師師長羅科索夫斯基少將、32師師長別爾扎林上校、40師師長巴扎洛夫上校等20餘人。8月12日凌晨我們僞裝成日軍突襲了納霍德卡空軍基地,炸了50多架飛機和油庫、彈藥庫,劫持了兩架SB2M、4架伊16順利回國。兩名輕傷,無人犧牲、無人被俘,所有目擊者均被擊斃。”

陳海松滿意地點點頭:“你們做的很好,激起他們更大的仇恨,對兩個敵國造成了嚴重削弱。第十九師團你們是怎麼做的?聽說連鍋端了,這對朝鮮支隊的發展很有好處。”

“我們沒有參加這次行動。劫機跑回來後一直在拉林基地休整,17日趕到瀋陽保護主席視察了瀋陽工業區,18日又視察了鞍山鋼鐵廠、本溪採礦場,19日飛到樺甸總部。觀看了二師三旅和空二團的訓練、參觀了建設中的工業基地,會見了根據地各界代表。幾位老總很感慨,說東北軍區創建最晚發展最快潛力最大,勉勵我們保住勝利果實併發揚光大。”

“看來這次東北之行對他老人家影響很大,這對中國革命今後的發展很有利。一旦認識到工業現代化的意義,這些領袖們一定會全力推進的。主席他們在東北呆了幾天,安全嗎?”

“總共呆了四天,20號主席和老總直接飛回歸綏。葉總長留在東北協助指揮。原本主席還想去五常咱們老窩看看,被我們以北滿敵軍力量雄厚爲由勸阻,他還想去興隆的鷹手營子去看看,也被我們以平北距敵人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太近爲由攔住了。回去時。張司令又派了兩架轟炸機、四架戰鬥機隨行保護,當天安全抵達歸綏,據說又去了張掖視察。”

陳海松沒想到一向深居簡出的主席這次有那麼大的興致冒着風險深入到北方戰區下屬的各根據地視察,這樣最好,通過實地觀察座談調研瞭解自己推行的民主科學法制下的根據地發展現狀對革命進程會有巨大推動作用。“這樣就好。他沒問你們在蘇聯的作戰情況?”

“問了,我們根據你的電報指示一五一十做了詳細彙報。他對你幾個月前就開始佈局張虎、劉建力、田輝、訓練蘇式飛行員感到不可思議,對特戰隊發揮出來的超強戰鬥力感到不可思議,對蘇軍因肅反造成的戰鬥力下降感到不可思議。不過我們沒說擊斃蘇聯將領的事。”

“嗯。日蘇戰場反射出來問題很多,值得我們引以爲鑑的不少。需要總結。你們的戰鬥總結報告要詳細、要深刻,不僅要總結我們的得失。也要分析蘇軍、日軍的優勢和不足,找出其中的深層次原因,這對我們軍隊的建設和作戰都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是!回來後,除配合朝鮮作戰、大連作戰、錦州作戰的部隊外,留在家裡的都在組織戰後總結研討,各個行動組組長都遞交了總結,提出了一些可以改進的配合方式作戰方式,一場高強度的作戰的確對部隊是一種錘鍊,讓部隊有了更強的自信和更靈活的戰術。”

“所以說好兵是練出來的、好部隊是打出來的。特戰隊成立以來大規模跨地域的配合是第一次,你們的表現很好,摸索出了新的戰法。武漢戰役結束後,你們要在第八戰區內挑選精兵強化訓練,我的目標是一個特戰旅6000人,基本達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戰場上各種武器會用,各種車輛飛機會開,周邊幾個主要國家的語言俄語、日語、英語要熟練運用。”

擴編太好了,自己一個國軍少將在一個團級單位當副職管理的人數還不到一個野戰營的編制,雖說部隊性質不一樣,可哪個帶兵的會嫌自己的兵少呀。只是司令員這招兵的標準也太高了,西路軍普遍初小水平,一半人達到高小程度,初中以上只怕連五分之一都沒有。

張峰面露難色地說:“司令員,這軍事技術方面的要求沒問題,各部隊訓練尖子大把大把的,可文化方面、外語方面的要求太高了,恐怕想招一千人都難呀!”

“我說你這個副大隊長怎麼到現在還不明白呢?特種兵就是兵王,執行的都是普通士兵很難完成的高難度高風險的任務,不僅要有體能有軍事技能更要有智能,沒有足夠的文化和熟練的語言,你們永遠只能活動在中國土地上,無法深入到敵國對侵害我們的敵人進行報復,就不能到需要你們的陌生地域去生存戰鬥,特戰大隊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我現在需要你們進入蒙古、朝鮮、蘇聯、日本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一旦派你們去琉球、臺灣、安南、新加坡、爪哇、馬來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甚至於去印度、中東、歐洲、美國,你們能適應那裡的風俗習慣嗎?能融入當地社會潛伏下來執行作戰任務嗎?”

“媽呀!我們可沒想這麼遠呀!”這些地名好些聽都沒聽說過。司令員卻要派兵去那裡戰鬥,這對山裡長大掃盲班畢業的張峰來說確實有些雲遮霧繞的。

陳海松淡淡地笑笑,看着張峰認真地說:“這不需要你們想,有我想就夠了。問題是所有的計劃都需要你們去完成,你們的作戰、生存、適應能力、文化水平、語言程度直接關係着這些關乎中華民族未來命運的計劃能實現幾成。現在看來,兩成的把握都沒有!”

那些怪怪名字的地方竟然和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讓張峰立刻專注起來,兩成的把握對特種兵來說就是打臉,他立即表態:“司令員放心,我回去就開始按標準招人,先招一萬最少也是高小程度的。我請老師在特戰隊辦學校,用一年時間篩選淘汰,非把最後六千人練到初中以上的水平不可,全部掌握3門外語。保證完成首長交代的一切任務。”

“辦法就是這樣想出來的。張掖、包頭有很多美國商人、教授、醫生、工程師,通過史沫特萊與他們經常溝通,你們就能對美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的生活習俗有個基本瞭解,再請些歷史、地理、宗教學者上課,聽聽軍情局的資料介紹。一年後我去挑人。”

“真要去呀!”

“這是國家利益的需要,軍人的戰場不能侷限在國內,就像張鼓峰一樣該出去就一定要打出去。張鼓峰準備的有些倉促,很多想法無法實現。下一步的佈局要早早準備,你們的使命就是維護中華民族海內外的一切利益。控制影響國家利益的所有戰略要地。

我已經請董老在大後方回國抗戰的華僑中徵召愛國青年設立戰地服務培訓學校,他們文化水平高、深受帝國主義和反動土著的欺壓殘害。對祖國感情深厚,渴望國家強大庇護海外遊子。國民政府對他們視而不見,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要訓練他們支持他們。

我準備給他們講一次話然後把他們交給你,半年後,你要帶着他們和不少於一千人的特戰隊員陸續前往遙遠的東南亞,準備抵禦日本的侵略,利用英美潰退出現的權力真空強勢出現,鎮壓投靠帝國主義欺凌華僑的土著,建立政黨發展以華人爲主體的抗日力量,贏得民心和國際認可,奪取戰後各國的統治權,適當時候迴歸祖國或成爲屏障祖國安全永遠的藩屬!”

張峰聽得熱血沸騰,站起身來莊嚴地保證:“我雖然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可我信任首長,你的決定一定都是能帶給中國實際利益的,我堅決執行!”

“東南亞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農業、漁業資源,更主要的是他的戰略地位在未來國際政治格局中舉足輕重,直接掐住了我們海上大動脈,一旦被敵對勢力控制,我們就要仰人鼻息受制於人,那將是中國的悲劇,現在行動還不算晚,這也是中國最後控制那裡的唯一機會。

我希望你多研究研究那裡的歷史地理,掌握那裡的各方勢力分佈情況,結合日軍進攻制定出紮根、發展、戰鬥、壯大、席捲的全面計劃。清除歐美影響、土著勢力,建立一個心向祖國的東南亞聯盟。任務光榮而又艱鉅,總部會全力配合你的行動,人員物資全力保證。

那邊水手船員漁民多,你們要秘密建立海軍部隊、海軍陸戰部隊,爲國內輸送有經驗的水兵。有時間可以和美國大使館的副武官勞倫斯上校多交流交流,他是海軍陸戰隊出身,參加過一次大戰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最好是要幾本專業教材。”

“這下我明白了,就是開疆拓土建立外圍屏障嘛,這活我愛幹!我打完這一仗就開始蒐集資料、籌劃方案、訓練部隊、強化語言,爭取半年後出動。”

“好,你也不用着急,心裡有數、穩步推進。這個計劃目前是絕密,除了特戰隊各國行動小組負責人以外其他的都不能透露。對華僑也先不要透露細節,就說帶他們回去保衛家園。再利用他們的家庭人脈隱蔽你們的身份,逐步展開行動。

薛雲龍帶了多少架飛機過來?”

張峰見陳海松轉移了話題,不敢再問南洋的事,回答道:“薛政委這次帶來的是第四飛行團的54架飛機,高衛東空一團的36架飛機,總共90架,一半轟炸機一半戰鬥機。”

陳海松吃了一驚,東北的飛機數量他大致是瞭解的,延吉、牡丹江、雙城子、海參崴搶了不少超過百架,機場上故意炸了一些,剩下些先進的大部分都送到綏遠,留下的也就40多架。忙問:“怎麼把家底全搬來了,東北根據地不需要空中掩護嗎?”

“一場張鼓峰大戰,蘇聯毀了600多架飛機,日本損失了300餘架,只有咱們渾水摸魚連偷帶搶整回來86架,不算開回綏遠的,東北軍區現在有44架日本的16架蘇聯的先進戰機,加上第四飛行團的54架,東北軍區空軍有一百多架了。一下擴編成三個個飛行團一個高炮團,主力集中到了濛江中心根據地,拉林只留下幾架作爲航校教練機使用。

中村孝太郎、北野憲造的座機就是高衛東親自駕駛蘇聯飛機乾的,在軍情局電偵小隊配合下他們十二架伊16事先埋伏在長津湖航線上空,從高空俯衝下來突然攻擊,沒有任何防備的兩架運輸機、六架九五雙翼戰鬥機根本來不及擺脫和求援就被打得凌空開花。

葉總長和張司令覺得東北目前需要韜光養晦、休養生息、夯實基礎,不需要那麼多飛機,放着也是浪費,留了十幾架訓練空三團,其他的全派過來了,建議完成任務後統一併入晉綏空軍部隊,組建八路軍空軍指揮機關,至少可以建立六個飛行大隊。

19師團聽說是總部特戰隊乾的,清除全部目標沒有造成一例傷亡。不過爲了掩護他們的行動,朝鮮支隊發動了幾次大規模的牽制行動,和20師團打了幾仗,傷亡挺大。

你交代嚴密監視的抗聯裡的那幾個朝鮮師、團級幹部先後陣亡,張司令員一下派去了十幾個咱們的團營級幹部、上百名連排級幹部加強對東北軍區朝鮮支隊的領導,派何大成副主任帶着工作隊過去指導創建以妙香山爲中心的根據地,目前部隊正在補充休整。”(未完待續。。)

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25章 交流戰術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1章 謀劃勝利1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23章 大意了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9章 武林同道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10章 統一思想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13章 計劃出臺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152章 陳玉成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6章 阜新煤礦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59章 威服悍將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35章 牛刀小試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27章 代價慘重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27章 撤離廣靈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55章 決戰5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69章 要去蘇聯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58章 營地槍聲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106章 露餡了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93章 又見馬驍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43章 惡魔發狂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377章 堡壘村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1章 延安訪友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51章 幹部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