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五)

靜漪又看看時間。

再煩躁不安,也只有耐着性子坐在這裡等。

三點鐘了,若是四點鐘她還回不去,那隨時就會被發現的……已經教了秋薇,倒是可以搪塞一時,說她去了之慎那裡,但也只是搪塞一時而已。一個電話要過去,立時露餡兒。

她心裡正亂着,突然就有人闖了進來。

“孟元?”靜漪叫道。

來的人一身竹布長衫,把頭上戴的老式帽子和眼鏡一摘,去了扮老的裝飾,也是青年學生模樣,卻不是戴孟元。

靜漪怔了怔,只覺得這人面善,一時卻沒能想起來這是誰。這人圓圓的臉上一對細小的眼睛,許是跑的太急了,汗水順着脖子往下淌,一邊喘粗氣,一邊拿袖子擦汗。

“請問你是?”靜漪問。

“程小姐吧?我是顧鶴。”顧鶴依舊擦着汗,眉梢都掛着汗珠,“我是孟元的同學,咱們在學校裡見過一面的。還記得嗎?《羅密歐與朱麗葉》公演那日?”

靜漪回想着,點點頭。

她想起來了。

“我記得你。”靜漪說。就是那日,陪着戴孟元在劇場外等她的。她打量着顧鶴。這個夏天她和顧鶴的接觸其實不少,只是都隔着兩三道手,並沒有見面。

“先給我杯水喝吧,我是跑着來的。”顧鶴終於趁着這會兒恢復了一點從容。

靜漪給他倒了杯水。

他卻乾脆拿起了茶壺來,又覺得太熱,正好旁邊有一隻冰碗,冷水裡浮着冰塊,他毫不猶豫的端起冰碗來倒進茶水便連水帶冰的往下吞嚥。

靜漪要提醒他小心凍着倒不好了,就見顧鶴已經將那一大碗冰水全都喝了下去,也就沒說什麼,只是催問:“怎麼是你來了?孟元呢?”

顧鶴看着她。

靜漪就覺得顧鶴的眼神或許是被冰水凍住了,特別冷。

“孟元昨天晚上被警察署的人帶走了。”顧鶴說。

“什麼?”靜漪呆住。

顧鶴說:“昨天晚上,我們正在開會,警察突然上門來。孟元掩護我們逃走,自己去應付他們。警察就把他帶走了。”

“爲什麼要帶走他?他做了什麼事警察要帶他走?你怎麼現在纔來告訴我?”靜漪連忙問。

顧鶴靜了一靜,說:“我也在被通緝的名單上,行動自然要隱秘。只是孟元先前和我說起過你們見面的事,我就一早在這裡等着。沒想到你真的來了。程小姐,你有責任救孟元。”

“我當然……你什麼意思?”靜漪反應過來。

“程小姐,我們的行動都很秘密。孟元只有昨天出去給你寄過信,或許還見過令兄。恕我直言,若不是令兄暴露了我們的住處,那也是因爲令兄才暴露了的。”顧鶴清楚的說。

靜漪只覺得一口氣堵在喉間,說不出話來。

“孟元和我,我們還有南邊一些大學校的代表聯合起來進北平請願的,這你是知道的。”顧鶴說。

“你在暗示我,其實我也難逃干係是麼?或者你想說,是我出賣了你們是麼?”靜漪看着顧鶴,忽然覺得這人的小眼睛像極了一對鼠目,頓時心生厭惡。更厭惡的是他語氣中的威脅意味。

“程小姐,話不能這麼說。我們的事沒有瞞着你,這也是事實。我是堅決不同意這樣的,但孟元信任你。如今孟元出……”

“我會想辦法救他的。告訴我詳細情況。”靜漪已經沒有耐性和顧鶴兜圈子。

於是顧鶴告訴了她,他打探出來的消息。

原來一切仍是源於這次的示威遊行。因爲遊行中發生的暴力事件和隨後的流血衝突,是北平城這兩三日都戒備森嚴。當局十分重視,下決心揪出帶頭鬧事的學生。戴孟元和顧鶴都是榜上有名的。只是他們行事嚴密,早就料到了當局會這麼做,這些天行蹤並不定。在已經有一部分學生被抓的情況下,他們仍安然無恙。原本他們計劃這兩日就離開北平的,不想在這個時候出了事。眼下戴孟元被抓走,打聽了下是關在半步橋監獄裡,生死不明。

靜漪聽到這裡,又是急又是痛又是悔,一時也說不出話來,只是手不住的哆嗦。彷彿身上哪兒是被紮了一刀,剜了肉去一般,最初是不覺得疼的,現在竟一下比一下疼的更急切起來。心裡還有一個可怕的念頭,就是如果孟元不是因爲她,是不用冒險露面的……都是她的任性。

顧鶴待說完,又想起來,說:“警察署連日騷擾孟元老母。戴老太太又急又氣,已經病了幾日。孟元被捕之後,他們又登門搜查,戴老太太又受到驚嚇,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靜漪咬了下嘴脣。

戴孟元是極孝順的。他做的這些事情,一向是瞞着家裡的。孟老太太年輕守寡,一心就想讓孟元有出息能再度光耀門楣,出了這樣的事,惹出官司來,老太太怎麼受得了!

“顧先生,”靜漪抓起自己的手袋來,“我可以告訴你,孟元被警察抓走這件事情,斷然不會是家兄故意爲之。家兄,包括我在內,對你們的行動事實上一無所知。如果是我們走漏風聲,現在纔是你們最危險的時候。孟元的事我當盡心盡力,這你儘管放心。”

顧鶴點了點頭,說:“我當然願意相信這件事跟令兄無關。程小姐,有孟元的消息我會……”

“不用了。”靜漪說,“你找我並不方便,何況你也不信任我。孟元的事上,我們各盡心力而已。再會。”

靜漪說完,拉開雅間的門就走。

眼中憋着的兩泡熱淚,在顧鶴面前還能保持常態,出了門就要忍不住了。

她抽了手帕掩住口,急匆匆的下樓。

正要上樓的一行人見一個女子慌不擇路的往下闖,都來不及的躲避,走在最前面的那位還是與她撞了個滿懷。

“這位姑娘,請慢些走。”是位長者,和顏悅色的對她說。

“對不住。”靜漪低頭,也來不及同對方認真的道歉,鞠了個躬便噔噔噔的跑下樓梯去。

“這是怎麼了?”那長者微笑着說,“你們如今的年輕人,是不是都是這樣顧頭不顧尾的?提倡些個男女平等、講究衛生、強健體魄,我倒是極贊成的,但國人該有的傳統,譬如溫良恭儉讓,若是能保留,還是保留些的好。”

“陶公說的是。”緊跟在他身後的中年人也笑着說,“如今頗有些年輕人不像話。這陣子北平城就被鬧的烏煙瘴氣,聽說警察署和城防司令部聯合行動,這幾日正在肅清,想來過不幾日就會太平下來。只是世風日下,必不是僅僅抓幾名亂黨就能解決的……陶公來的不湊巧,正趕上。陶公,請。”

被稱爲“陶公”的長者倒沒有對中年人說的話做什麼評價,對跟在後面的青年人笑道:“看來,我是真來的不巧了。”

中年人哈哈一笑,伸手一扶他,讓他繼續上樓去,口中道:“陶公還在跟七公子慪氣呢?”

這位長者,正是陶盛川。他今日與故交午宴罷了,來頤和園逛逛,逛乏了便上來茶館一敘。跟在他身旁的正是他的次子陶駟和第七子,陶驤。輕裝簡從的來的,不想上來茶館便就被衝撞了一下。

“我不跟他慪氣,他倒跟我沒完呢。”陶盛川今日心緒極好,且午間略飲了些酒,正有些散漫的意思。竟不是在跟兒子制氣,倒有些*愛的味道在裡面。衆人也都聽的出來,湊趣的談笑着,誰不知道這七少爺陶驤,是西北王陶盛川心坎兒上的人呢?

只有陶驤不苟言笑慣了,被父親這樣當衆打趣,也不怎麼着意配合。

當然這還有另外一層緣故在其中:父親當然是不會認得剛剛那個女子的,可是他如果沒有認錯,那個哭着離開的女子,正是程家的十小姐——他原不會認的這麼真切,誰知道就在她低頭從他身邊經過的一剎那,他就看到了她手中的那個袋子,和腕上的鐲子……她手腕上戴着的鐲子,應該是隻剩下了一隻,另一隻,在那日的騷亂中,被人硬生生的將手甩在車頂,碎了……若不是鐲子替她擋了一下,她恐怕會傷的很重;而他也來不及將她救下。

怎麼會這麼巧,在這裡竟然又遇到她。

陶驤見父親他們先進了雅間,腳步便慢了慢,目光在周圍一掃——跟着來的便衣衛士已經都卡住了位置。他在走廊上走了幾步,東西隔壁雅間也已經被他們包了下來,他看看裡面,對身邊的人說:“留意下附近有沒有可疑的人。”

自父親來了北平,一應警衛事務都是他親自過問的。陶駟笑他緊張過度,他卻覺得這個風聲鶴唳的時候,再緊張點也不爲過。

他說着走進臨街一面的雅間,聽到後面有聲音,一回頭,對門雅間恰在此時關上了門。

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五)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八)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四)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三)第二十二章 遏雲摧風的雷 (七)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十五)番外:《美人如花隔雲端》(中)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一)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二)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九)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二十)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九)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五)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一)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十一)第二十二章 遏雲摧風的雷 (九)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一)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四)第二十三章 難分難解的局 (三)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五)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六)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一)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七)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七)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三)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五)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八)第二十二章 遏雲摧風的雷 (八)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七)第二十二章 遏雲摧風的雷 (二)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十一)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八)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七)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一)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三)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六)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五)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七)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八)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二)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三)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九)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八)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五)第二十二章 遏雲摧風的雷 (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七)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五)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三)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一)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五)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四)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六)番外:《美人如花隔雲端》(四)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三)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18)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十三)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四十九)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七)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一)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四)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八)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九)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九)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十四)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七)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七)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四)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九)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九)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五)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四)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三)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六)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八)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二十)第二十三章 (八)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五)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六)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十七)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