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衆人反應

這自嘲的粗暴勁兒也是沒誰了。文師爺摸摸胡,表示無語,這任的巡撫是他見過最倒黴的,三年一任,剛調過來就大旱,接着雪災,被難民指着鼻罵祖宗,現在好不容易太平了,前幾天河道被暴雨沖垮,加之山體滑坡,淹沒了良田又死了不少人。參他不作爲的折跟雪花似的滿天飛,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被貶回家,種田都行,要不然上京敘職時官家要拿他開刀,不現在滾蛋到時躲都躲不過去。奈何考績剛送上去,最後結果有的等了。不過現在有轉機了,不定拉巡撫一把。

‘咳咳,’文師爺拉回雀躍的心思,走近長桌,滿臉興奮的道,“這下真真有樁天大的好事兒。”

巡撫的眼皮擡了一下,道:“吧。”

文師爺:“胡家村出了一畝——三千產量的新作物。”

刻意咬重‘三千斤’的字眼。就見漫不經心的巡撫手一抖,畫了一早上的畫作毀了。

他下意識的去搶救,手肘上也粘上了墨汁,拎着袖失態的瞪眼看文師爺。你什麼?我我沒聽清,胡家村咋的了?”

“胡家村種出了一畝地能產三千斤的新莊稼。”文師爺重複,在巡撫的失態下細細的把昨日看到的聽到的敘述一遍,又從袖袋裡掏出胡冬至撰寫的紅薯資料。

久久無法言語的巡撫了句懷疑人生的話。

他一臉無法相信的道:“我不會是急糊塗了吧五十畝地產出了二百畝的產量,這怎麼可能。”

“卑職帶了些紅薯回來。”

“快,拿給本官看看。”

灰撲撲,紅的不正經的紅薯擺在眼前,巡撫還暈乎乎的,覺的幸福來的太突然,捧着不美貌的東西嘬嘆。“就這麼個東西怎麼能結那麼多果!”

實話,在表達出來的言語中他就不太敢相信,身爲一方官員,他雖然高高在上,但民生還是知道的,一畝地能產多少莊稼,心裡明鏡似的,往年在上書的折上吹功績也只敢每畝千斤,這畝產三千斤,吹牛都不敢這麼。

此時的文師爺,看巡撫大驚怪的樣心中得意,笑的麪皮褶皺,道,“卑職一開始也不相信,所以昨日一整天都在胡家村,親眼看他們從五十畝地扒出將近十三萬斤的紅薯。”

“十三萬斤——”巡撫直接鬼叫起來,他腦有點不夠使,剛聽就沒敢往深處算,這下不那麼冷靜的雙手攥成拳頭砸在一起,不停的在屋裡轉。如果不是還有下屬在,他真想迎着烈陽跑一圈,舒展舒展心裡的興奮。

“快,準備馬車,本官要親自去胡家村鑑定此事。”

文師爺硬着頭皮婆冷水,道:“還有一事,紅薯的牽頭人是楚大將軍,跟李家。”

激動的臉立馬變成冷峻模樣。巡撫聞言,冷笑了一下,完完全全的恢復正常。

他蹲在地上,手指輕撫這粗糲的紅薯外皮,心裡一時沒了注意。

楚將軍惹了萬民怨懟,還能屹立不倒是他背景雄厚,李家百年世家,大官吏遍佈朝野,那個都不是他巡撫能招惹得起的。

紅薯一事朝廷定會大力推廣,對李家來是錦上添花,但對楚晉中,可就是的救星了,他那萬民唾罵的名聲,要洗白了,所以萬萬不會放手,且能斷定此事已經在傳往京城的路上。

極度的歡喜和大大的失落,猶如冰火兩重天,攪的巡撫腦門生疼。要是他能拔得頭籌把利國利民的事兒報上去,官途還有希望。如不能,能不能全身而退還是未知數,百越之地在他的管轄下死了那麼多的百姓,不是一句天災無力迴天就能解釋得了的。一句不作爲,罷官免職,很多人都要受牽連。

那要怎麼辦呢?找找李家或許還有機會。

“大人,在胡滿,您要是想爲百姓做點什麼,就打開卑職帶回來的信。”文師爺又拿出一封信遞給不知道在想什麼的巡撫。

胡滿!巡撫在心裡感嘆了一下,把信接到手裡。上面寫着‘巡撫大人親啓’的字樣。

他遲疑了下沒打開,而是將信收好,吩咐道,“備車,去李府。”

嘰裡咕嚕,顛簸的馬車中,端坐這的巡撫把看了許久的信牢牢的攥在手裡。

“好一個胡滿,”他感嘆着,嘴邊的笑容慢慢擴大,哈哈笑起來。

坐在一邊的文師爺直往他手中的信上瞅,抓心撓肺的想知道那信上寫了什麼,能讓險些心如死灰的巡撫大人跟撿了寶似的偷樂。

徐徐熱茶模糊了英俊的帥臉,薰出濃濃睡意,李士謙抑制住想打瞌睡的衝動,飲了口提神茶,接着聽下人彙報。

“種免費,種出來的紅薯一半都歸胡家村,種由胡滿提供。周邊數十個村都參與了這次的紅薯種植,約五六百畝。”

“這麼少?”李士謙的眉頭擰了擰,“不應該只有五六百畝,種上千傾,可養萬戶。一年就可解百越大災後的傷筋動骨。”

“是這樣的,”換了身衣裳,有點管家模樣的男道,“他們考慮的很周到,怕每個村莊都種上紅薯導致其他糧食價格上漲,所以一個村裡只有五十戶人家能種,而且,似乎是種有限。”

“楚家能願意?”李士謙心頭閃過那片擁有高大房屋的村莊,靜默了一會兒,“去把夫人請來。”

他已經對胡滿的印象動搖,將睿智,聰慧,有大作爲的便籤貼在那女身上,很想在妻口中聽到另外的版本。

下人應聲而去。管家接着道:“開會時人也在,那楚姑娘倒是沒什麼,怕是幾人私下商議過。楚家似乎只掛了個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