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戰備

南征,被定爲了國策。

但這並不代表大漢現在就可以出兵討伐東吳了。

制定了決策,接下來就該爲了這個決策而做準備,而一場大戰的準備,首先要做的,就是調集糧草軍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之後還有抽調兵力,情報收集,整軍備戰等等很多的環節.起碼要三個月到半年以上的準備時間。

而既然是南征,那麼不用問,南征主帥肯定是張溪,而爲了協調好這次南征的準備工作,徐庶會回到長安,代替龐統的位置,管理朝政,而龐統則會臨時抽調去江陵,協助張溪制定戰略規劃。

龐統是荊州名士,只有他親自去了荊州,纔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調用荊州的各種人力物力,說服荊州世家大族們支持大漢南征。

而荊州內部,對於南征最積極的人,大概就是潘氏的家主潘濬南征成功的話,那麼之前諸葛亮和張溪答應潘家的承諾,就該兌現了。

一整個零陵郡的新開墾土地的分配權啊這是潘氏崛起的最好機會。

其餘的馬氏,龐氏,蒯氏,對南征的反應也不錯。

這次南征,可不是隻要打下零陵和武陵兩郡就算結束了,還有長沙和桂陽兩個郡呢。

尤其是長沙郡和桂陽郡北部這兩個地方,荊州世家大族還是很感興趣的。

這地方,經過東吳方面持續二十年的開發,已經頗具規模了。

雖然還不能跟後世的洞庭湖平原相比,但原本的沼澤灘塗面積以及大幅度減少,多出來數萬頃的新增耕地算不算上等田不好說,但那至少都是可以種糧食的土地啊。

還是不用自己投入開發,已經頗具規模的熟地.這誰不想要啊!!!

這麼大的規模,朝廷也不可能一口吞下去,最終還是需要藉助世家大族的力量來消化的,不然光遷民實地的工作,沒有十年的功夫,朝廷都做不好。

這麼一來的話.大買賣啊!!!

零陵郡是沒法挑了,那是諸葛亮親口答應潘氏的,馬,龐,蒯三家不好跟潘氏硬搶,但長沙郡和桂陽郡的一部分土地,還是有很大的希望可以收入囊中的。

雖然爲此會付出一筆不小的錢糧,但如果用這筆錢糧作爲對大漢南征的支持,換取講來對長沙,桂陽兩郡土地的支配權,這筆買賣,也是划算的。

打別的地方,荊州世家們可能支持力度不大,但打荊南嘛.呵呵,區區吳狗,也敢擋我大漢鋒銳?!

就這樣,在龐統的聯合協調下,荊州世家對南征,大多是持支持的態度。

而世家支持,那就意味着錢糧和軍械的問題解決了大半,而剩下的一小半,也可以從襄陽,南陽,甚至是長安調用過來,所需要的,不過是時間而已。

剩下的,就是一些調兵遣將的問題了。

兵力方面,江陵本身的防衛力量大概是水軍兩萬五千人,步兵三萬五千人,總計有六萬人左右。

但這裡面,水軍有兩萬人左右是重新招募操練的,雖然操練了也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了,但戰力如何,張溪並不清楚。

水軍的事情,張溪是真的不熟悉。

水軍統帥羊衜倒是跟張溪保證過,說新水軍不比原本的江陵水軍更差可張溪琢磨着,上次大戰,原本的江陵水軍可是被朱然直接擊破了的啊。

這次進攻荊南,如果不能在水軍方面保持住均勢,那麼進攻荊南的漢軍主力就有陷入到後勤糧草被斷的危險境地中。

因此,張溪要求羊衜,在這半年內,把水軍擴軍到三萬人.咱們戰力不夠,兵力來湊。

還有水軍戰船,這兩年的時間,張溪爲了重建水軍,幾乎把所有荊州地區的徭役都用來重建戰船了。

江陵郡的民夫,除了一部分負責修繕江陵城防外,剩下的徭役規制全都被張溪派去造船廠當勞力,而襄陽郡的徭役規制,也被張溪抽調了大部分,用來砍伐樹木,運輸木料到江陵,爲船塢造船提供原料。

通過這樣全力侵佔徭役的方式,張溪總算是給江陵水軍又造出了四艘蒙衝戰艦,近百艘中小戰船,五十餘艘走軻戰艦勉強恢復到了江陵水軍原有的船隻數量。

同時,在羊衜的建議下,張溪還命人按照羊衜的要求,造了一個用於水戰的“大傢伙”.說實話,聽到羊衜有這樣的建議時,張溪是真的有點意外的。

這個羊衜,說不好真的是那種歷史上被埋沒的水軍天才。

水軍的重建基本完畢,而陸軍方面.剩下的兩萬餘江陵守軍擴軍到三萬五千人的規模,多少會影響到一點軍隊的戰鬥力的。畢竟多了三分之一的新兵了。

但是呢,陸軍相比於水軍來說,張溪操練起來更加熟悉,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練兵法支撐,所以張溪倒是不太擔心這些陸軍的戰鬥力。

至少,在對手是東吳陸軍的時候,張溪並不擔心。

當然,僅靠這些兵力,是無法發動對荊南的攻略的。

畢竟,東吳在荊南地區,水陸兵馬加在一起,也有七萬餘人了,這還不算江夏的那五萬水陸兵馬。

如果要增援的話,從江夏到陸口,走水路也不過是兩三天的時間而已。

再加上考慮到進攻長沙,桂陽等地,有可能會遇到需要攻城的情況,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優勢的話,攻城不下,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因此,需要兵力增援。

巴東郡的陳到那裡,基本不用擔心,天子詔書一到,陳到肯定會帶巴東郡兵來增援的。

但考慮到守衛巴東郡本土的需要,陳到給張溪送過書信,表示自己最多隻能徵發兩萬左右的士卒來援,而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新招募訓練不足一年的新兵。

戰力如何,陳到都不太好保證。

但不管怎麼說,兩萬兵力在張溪這裡,也算是不小的支持了。

而襄陽方面,文聘也需要承擔守備襄陽的重任,畢竟江夏水軍和陸軍兵力都不少,萬一諸葛恪玩一個圍魏救趙的進攻襄陽,文聘也不能不防。

因此,文聘最多隻能派遣一萬郡兵南下,但文聘會盡量選擇戰力比較出色的老兵南下,自己則只帶着新招募的郡兵和兩萬水軍守衛襄陽。

這已經是文聘能給張溪的最大支援了。

三萬五千的江陵郡兵,加上兩萬巴東郡兵,以及一萬襄陽郡兵,一共六萬五千人張溪琢磨了一下,覺得還是不太夠的。

至少要湊滿十萬人,這樣纔有把握能一舉收復荊南四郡。

剩下的三萬五千人又該怎麼辦?!

其中兩萬人好解決,張溪可以抽調寇封所部的東三郡郡兵.這二哈,打從聽說要南征了,又是上書朝廷,又是給張溪寫信的,就是想過來湊着打這一仗。

那麼剩下的一萬五千人,又要從哪邊去抽調呢?!

潁川方面,王平和張嶷所部經歷了一場慘敗,本來就剩下七八千人了,這兩年經過各地調兵和本地招募,勉強湊夠兩萬人。

而潁川郡的許昌,陳泰和郭淮也在大肆的招募士卒操練,兵力已經達到了三萬人.這地方的兵力自己都不夠用呢,是絕對不能抽調的。

從洛陽的諸葛亮那邊抽調?!

諸葛亮手裡確實有高達五萬人的兵力規模,其中包括兩萬洛陽郡兵和重新配足額度的三萬大漢北軍。

但諸葛亮不僅要面對河東郡,河內郡加起來的五萬曹魏兵力,還需要面對虎狼關和鞏縣的總計四萬魏軍,而諸葛亮還需要分兵守衛弘農郡他的兵力雖然不少,但也不算太富裕。

如此的話,張溪沒辦法了,只能上奏朝廷,請天子決斷。

其實,就是想要天子手裡的那兩萬大漢南軍過來江陵助戰。

當然,張溪也沒指望小胖子把所有的大漢南軍都派過來助戰,能來個一萬人,湊足九萬五千人也就夠了,跟十萬沒什麼差別。

但是,張溪是真的沒想到,這次小胖子居然魄力這麼大,直接把兩萬南軍全部給張溪派來了。

而且隨着這兩萬南軍一起來的,還有姜維,文欽,毌丘儉,傅僉四員大將。

很明顯啊,上次大戰,南軍出戰,雖然姜維的表現還算不錯,但南軍真沒立下什麼像樣的功勞,反而一萬南軍爲了救援吳懿,戰損近半。

這次,小胖子是下了大決心,一定要讓自己的親衛南軍建功立業了。

嗯,不管最終目的如何吧,當今天子的這份膽略,倒也頗有先帝遺風。

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246章 去成都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326章 關興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37章 一顧茅廬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31章 攻城(二)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882章 破城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07章 魯肅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189章 置地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772章 拖延第942章 守關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84章 沉船截江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18章 苦肉計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020章 兜圈子第437章 街亭第1152章 調兵第222章 《蜀科》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506章 等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1070章 和談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935章 互換第15章 兄長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25章 徐庶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108章 過江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583章 搶時間第574章 懲罰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81章 衝陣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149章 約定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394章 矛盾第905章 同行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646章 議事(三)第437章 街亭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457章 換將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324章 激將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3章 體能訓練第581章 切入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495章 柳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