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北伐之議

“此議北伐,亮欲兵出洛陽,取河東,潁川,兗州諸地,併力中原.諸位大臣將軍,以爲可否?!”

十天以後的長安丞相府,諸葛亮召集了各州刺史,將軍們,共議北伐大事。

張溪可算是鬆了一口氣,這死魚頭是終於開始幹正經事兒了,自己也不用被這傢伙拉着總商量一些有的沒的。

那點糟心事算是啥國本啊,能比北伐重要麼?!

而且,這次在長安的丞相府內,參與這次北伐的季漢大臣們,數量非常的多。

連新成立的雲州刺史馬忠都受命,從南中之地趕赴長安來參與這個軍議,可見這次北伐,諸葛亮恐怕是要有大動作了。

但是吧,聽完了諸葛亮的開局說辭後,來參會的人,多少都有些愣神.諸葛亮提出的戰略目標,未免有些太簡單了。

如果只是爲了平定河洛,攻取兗州的話,難道有必要叫這麼多人過來開會麼?!

以河洛郡兵和大漢北軍爲主,輔以南陽,襄陽等地的郡兵,關中,河洛,荊州供應糧草軍械,難道就沒有獲勝的把握了麼?!

犯得上要把遠在南中的馬忠,久居西涼的徐邈一起叫到長安來開會麼?!

馬忠也就算了,才四十歲出頭,又是武將出身,年富力強着呢.可徐邈不僅是文官出身,而且都已經六十多了,這麼來回折騰,也不怕出個意外?!

別說其他州府刺史,將軍鎮守,就是張溪,都有點搞不太明白,諸葛亮爲什麼要那麼小題大做。

之後,自然是有人提出疑問,然後諸葛亮解答的時間。

其實這事兒吧,真要說起來,也簡單——曹魏往兗州和河洛地區增兵了。

自從五年前,曹叡採納孫資的建議,設立“議罪錢”制度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國庫充盈,有了足夠招募軍卒和休整武備的錢糧。

曹叡幾乎在第一時間,開始徵召河北地區的屯田民爲兵,精選了一支兵力足有八萬人的屯田民部隊出來,並且已經精心操練了三年了。

而就在今年的年初,曹叡把這支人數高達八萬人的屯田兵,派送到了河東郡,河內郡,以及兗州,歸司馬懿親自指揮。

而大漢這五年的時間裡,主要的戰略重點是南征,在荊南跟孫權打了一仗,一下子也動用了近二十萬的兵力,因此在河洛地區的軍事投入,並不是很大。

曹魏也順勢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河洛地區大肆擴兵訓練,恢復原有的郡兵規模。

如今,河東,河內,潁川,加上兗州,一共囤積了足足二十萬魏軍。

而在洛陽,諸葛亮這五年再怎麼細心經營,總兵力也不過是七萬人。

這樣的軍力對比,意味着,如果大漢不先進行北伐的話,恐怕曹魏就要打第二次反攻洛陽的戰役了。

而大漢如果要搶佔先機的率先發動北伐的話,面對敵軍二十萬的兵力,自身至少要有三十萬,最好是能有四十萬的兵力,否則無法在全方位的壓制魏軍。

一旦要動用四十萬軍隊.這可以說是舉國之力了,不招這些地方刺史們過來協調,大漢朝廷怎麼可能抽調的出這麼多的人出來?!

而即使是如此,這四十萬軍隊,大漢依然還是拿不出來的。

不是說現在的大漢沒有四十萬的軍隊。

有倒是有,但基本就是大漢的全部家底了。

一旦拿出來,有什麼閃失的話,大漢可就真的要元氣大傷,甚至連長安都有可能不保的。

而且,如果天下只有漢魏兩家勢力的話,那拿出來拼一把,一戰定天下也不是不可以但問題是,這個天下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孫吳在呢。

別的不說,至少在荊州方面,江陵和荊南的郡兵,那是一個都不能抽調的,襄陽也需要留下至少一半兵力防守,否則就東吳那個德行,他是絕對不會介意在漢魏最僵持的時候,背後捅你一刀的。

因此啊,一聽到諸葛亮要發動這麼多的兵力用在這次北伐,新任的尚書令李嚴,立刻就站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四十萬大軍,徵調不易,且南兵北上,北兵南下,水土不服,恐生疾病。”

“所需糧草,以日計皆非小數,供應大軍出征,縱舉全國之力,恐亦難久持。”

“江東小兒,反覆無常,國賊縱使在北,東亦不能不防,若盡調大軍北上,東吳必然犯境。”

“魏軍一時勢大,雖可慮,卻不可怕.不若待其來攻,挫其銳氣,我等後發制人,一掃天下,嚴以爲,此乃以逸待勞之策也。”

“此嚴之四慮也,望丞相多多思量。”雖然吧,張溪一直不喜歡李嚴,覺得李嚴這個人私心過重,如今當了尚書令,更是掌握了實權,張溪一直不太放心。

但.這事兒上,張溪也不得不承認,李嚴說的對。

四十萬大軍,孤注一擲攻打兗州,實在是太過於冒險了。

勝了,那不用說,曹魏氣數已盡,就剩下河北之地,且損兵折將,僅有黃河天險以爲屏障。

一旦大漢完成渡河,命一上將,遣偏師十萬人,足以攻克北地,平定河北。

但敗了.河洛必定丟失,長安也會受到威脅,甚至連荊州都有可能不保。

畢竟,東面還有一條等着吃肉的豺狼在虎視眈眈呢。

真就有可能一戰打回到十年前。

按照李嚴的計策,先等曹魏按奈不住的主動發動進攻,挫敗了曹魏反攻洛陽的計劃後,再重新集結兵力反攻,恐怕二十萬人,也足夠佔領兗州了。

打仗不能着急,一步一步來,其實也不是不行。

諸葛亮似乎也是被李嚴給問到了,點了點頭,說道,“正方之慮,卻也在理。只是.”

嗯,諸葛亮到底還是諸葛亮,他肯定有後話的。

“曹魏此番聚兵河洛,雖看似兵多,實則分散佈防,二十餘萬士卒,分別駐於河東,河內,兗州等地,既有黃河相隔,又無洛陽居中聯絡,彼此不能呼應,此乃兵家大忌也。”

“且曹魏急於反攻收復洛陽,曹叡抽調大量兵力南下,勢必導致河北空虛,若此戰能勝,當可一戰而跨河北縱使不能攻克鄴城,亦可在河北立足。此等時機,千載難逢,不容亮不動心爾。”

“亮坐鎮洛陽數年,每於河洛世家通信,世家百姓皆深受曹魏之苦,願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奈何王師始終難至.若錯過此番機會,令天下人日漸失望,恐怕平定河北,尚需數十年之功也。”

“故此,亮以爲,雖有險,卻不是不能一戰.良機難得,只需諸君併力,士卒用命,勝機必至也。”

這話吧,雖然說的也沒錯,但問題是嗯,至少張溪這邊,是不能通過的。

李嚴說的吧,都是咱們自身存在的問題,比如士卒水土不服,比如說糧草後勤壓力等等,這些都是很實際的問題。

而諸葛亮現在的回答,根本就是避開了自己實際存在的問題,轉而向大家闡述了現在出兵北伐的機會有多麼的好.這讓張溪有種後世老闆畫餅的感覺。

可問題是,餅畫的再好,自身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一切都是虛的啊。

諸葛亮.不是這種只看到好處,看不到短處的人吧?!

因此,張溪想站出來,對着諸葛亮警告一下.當年曹操就是隻看到了統一天下的契機,卻沒有看到自身的問題,最後被周瑜一把火燒的哭雞鳥嚎的。

咱們可不能重蹈曹操的覆轍啊。

可.就在張溪想站起來反對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些不對勁。

先不說諸葛亮是不是那種只看眼前,不看腳下的人就算他是,那麼龐統,徐庶難道也是這樣的人麼?!

諸葛亮要真的是這樣的決策的話,恐怕不需要自己站出來反對,他們都會提前跟諸葛亮表達不滿的吧?!

偷摸瞄了一眼,張溪發現,龐統和徐庶兩個人,現在是眼觀鼻,鼻觀心,一臉面無表情的坐着,就是一動不動的。

甚至是李嚴.張溪現在看看這個李嚴,怎麼也覺得有點不對呢?!

李嚴這小子,站出來的時機,未免也太巧了點吧?!

諸葛亮剛剛說完他要北伐兗州,李嚴就立刻跳出來說什麼抽調士卒有困難,糧草供應問題大,不如以守代攻的李嚴真有這麼蠢?!

雖然這老小子一向私心很重,但是吧,他能力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眼光也不會比法正差多少現在這老小子也是實權在手,應該沒有必要跟諸葛亮爭權吧?!

所以.這麼着急的跳出來反對,是要顯示自己的存在感,還是別有用心?!

不對勁,還是先看看再說吧。

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386章 水泥第739章 私宴第580章 接應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631章 單挑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章 三國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15章 兄長第773章 刻板第63章 火箭第840章 潰逃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113章 失算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7章 三國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232章 鹽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12章 投石車第882章 破城第357章 東三郡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058章 過江第766章 人選第840章 潰逃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591章 大昌集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125章 借將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74章 滇馬第1228章 練兵第130章 攻城(一)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263章 忙碌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915章 增援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49章 大勝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1070章 和談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1099章 失守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146章 回府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31章 商討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100章 撤軍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933章 魯陽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1159章 分工第533章 善後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683章 影響第194章 示範區第757章 離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