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

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

周瑜連夜趕到了柴桑,住進了孫權在柴桑的別院裡。

周瑜的老家不在柴桑,因此也不存在周瑜回來後要跟小喬膩歪的事兒.這屬於電視劇的藝術加工,爲了表明周瑜夫妻和睦,爲後面諸葛亮智激周瑜做鋪墊的。

實際上,就是《三國演義》原文,這時候周瑜也是單身前往柴桑,身邊沒有小喬。

因此,魯肅引領諸葛亮和張溪一起前往拜見周瑜的時候,張溪也沒能見到小喬這個天下聞名的絕色美女到底長啥樣。

嗯,就算小喬在,估計周瑜也不會讓小喬出來舞個劍啥的,除非周瑜腦子昏頭了。

魯肅領着諸葛亮和張溪一起見到了周瑜,對雙方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周瑜對諸葛亮不熟,只是當成客人以禮相待,但對張溪麼.

“鄂縣一別,將軍別來無恙?!”

周瑜呵呵笑着,跟張溪打招呼,好像很親熱的樣子。

雖然張溪現在是一副文人打扮,但周瑜知道張溪是江夏督郵,又是鄂縣守城官,因此還是把張溪當成武將來稱呼。

這年頭講究出將入相,除非是正式場合,大家會着裝不同區分文武,私下的常服並不做區分,因此周瑜叫張溪一聲將軍,雖然有恭維的嫌疑,但也不能算錯。

張溪也趕緊笑着行禮,謙虛應和道,“久聞江東周郎風采,昔日各爲其主不得相見,今日一見,果然風采絕倫也。”

這倆見面,一點都沒有因爲曾經敵對過就顯得劍拔弩張。

這年月天下大亂,各爲其主,戰場廝殺當然是盡全力,但私底下關係好的敵對勢力武將也不在少數。

比如關羽和曹操陣營的張遼,徐晃等人都關係不錯,但張遼不也跟二爺幹過架,徐晃還在襄樊之戰中直接跟二爺對陣呢。

因此,兩人見面互相恭維,包括魯肅和諸葛亮在內都是哈哈大笑,互相襯托一下氣氛。

然後周瑜作爲別院的半個主人,請三人坐下後,這才說道,“瑜方從鄱陽趕回,三位卻連夜來訪,不知有何要事?!”

魯肅作爲引見人,當即接過話題,說道,“公瑾可知,如今曹操已吞併荊州,有虎視江東之意?!”

周瑜微笑着,點點頭,說道,“此事我亦知之.卻不知子敬所想如何?!”

魯肅也是一愣。

我來問你的啊,你反過來問我是幾個意思?!

但魯肅還是照實回答了。

“肅以爲,江東兵精糧足,更兼舟船之利。主公奮三世之餘烈,諸將皆欲死戰,何必向他人屈膝投降?!”魯肅認真地說道。

周瑜聽了,卻不置可否,看了眼諸葛亮和張溪,又問道,“主公對此事,可有決斷?!”

魯肅也是微微搖頭,說道,“我等主戰,但子布先生等人卻勸說主公降曹,主公爲此事夙夜憂慮。肅以爲,當早做決斷,故來請公瑾出面,勸說主公抗曹。”

這時,周瑜卻依然搖了搖頭,說道,“此事事關重大,主公自有明斷我等聽命而爲便是。”

魯肅頓時着急了,有點不可置信的看着周瑜,想說什麼,但似乎又顧慮到諸葛亮和張溪在場,最終憋了回去。

而諸葛亮和張溪嘛,這會兒兩人壓根一句話不說,全程看戲。

諸葛亮是在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可以闡述孫劉聯盟好處的時機。

而張溪嘛這貨純看戲。

舌戰羣儒有了,那麼估計智激周瑜這事兒也得上線。

只是張溪很好奇,諸葛亮還會再拿二喬說事兒麼?!

原著裡這個智激周瑜的計策用的,就很低級,也很侮辱諸葛亮和周瑜的智商。

先不說曹操不可能因爲兩個女人就退兵,就說當面拿人家小妾說事兒,獻計給周瑜戴綠帽子,能想出這種計策,本身情商堪憂.也難怪張士誠都不聽他的。

就算諸葛亮是知道周瑜在裝腔作勢,但拿什麼激周瑜不好,非要拿人老婆激,你也不怕人家事後記仇.哦,周瑜要殺諸葛亮的深層原因找到了呢。

嘛,不管怎麼說,張溪就是看戲,看看諸葛亮接下來會怎麼做。

結果諸葛亮居然真的什麼都沒做,就是不停的低頭喝酒,一言不發。

最後還是周瑜演不下去了,不得不裝模做樣的主動提問,說道,“曹軍壓境,兩位先生不在江夏駐守,協助劉豫州共抗曹操,卻爲何來我江東?!”

魯肅趕緊的回答,說是孫權派他去江東,請來諸葛先生,商量兩家結盟,共破曹軍的事情。

周瑜卻是一笑,說道,“聽聞劉豫州棄新野,敗當陽,領殘軍退守夏口。如今,卻是來我江東求援乎?!”

這話說得的,張溪就不愛聽了。

怎麼這年頭的人說話,都這麼的不講情商呢?!

再者說了,大家都快成一條線上的螞蚱了,大哥不說二哥伱這個大頭魚不會認爲光靠江東之力就能擊退曹操吧?!

別的不說,地理優勢你有麼?!

赤壁可是在江夏境內呢,沒了江夏,看你怎麼打赤壁之戰。

張溪挺不爽的,覺得周瑜這種裝腔作勢的德行要不得,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攤開來講,大家開誠佈公的討論一下怎麼擊退曹兵更好。

但諸葛亮卻似乎很認同這樣的說話方式,他不緊不慢的說道,“今曹軍屯兵百萬,良將千員,不戰而定荊州,據長江之險窺視江東亮此來,實爲江東安危而來。”

周瑜一聽,哈哈大笑,說道,“先生卻是危言聳聽了.且我主尚未決斷,是戰是和未有定論,孔明先生欲爲劉豫州奔走,勸說我江東抗曹,焉敢說不爲求救而來?!”

諸葛亮也不着急,繼續說道,“我主雖危,然仍有江夏在手,水軍尚有萬餘,陸軍亦有三萬,並非無一戰之力,何言求救一說。且我主乃漢室宗親,當世英雄也,爲匡扶漢室,與曹賊不共戴天,即使兵敗身死,亦可留名於青史卻不知孫討虜降曹後,又可得何等優待?!”

周瑜輕輕的看了諸葛亮一眼,不屑的說道,“我主與曹操並無宿怨,若舉江東之地歸降,亦不失封侯之位,何言無有優待?!相反,若劉豫州爲曹所破,恐死無葬身之地爾。”

張溪真的聽不下去了,這倆繞了半天,翻來覆去的追究劉備是不是勢窮求救的事兒,意義何在?!

甚至周瑜居然會說什麼“舉江東之地歸降”,開什麼玩笑,你不怕半夜孫策找你聊聊?!!

再看看魯肅,卻發現現在的魯肅居然閉目傾聽,一句話都不說.難道魯肅希望這倆吵起來,然後孫劉聯盟破裂?!

張溪真不懂這三個的表現爲啥會變成這樣,尤其張溪是知道周瑜的真正態度的,爲啥非要跟諸葛亮糾結劉備到底算求救還是結盟,最後還說出降曹也沒關係的話來。

一開始張溪還能忍着,但聽到周瑜說投降,張溪真的忍不了了,當即開口插嘴,說道,“將軍何出此無稽之言?!”

張溪的插嘴,周瑜沒想到,諸葛亮也沒想到。

諸葛亮一時間也搞不清張溪要說什麼,但作爲副手,張溪也不是就來笑呵呵的看戲的,他也有話語權。

當下諸葛亮閉口不言,讓張溪說話。

而周瑜則是笑了一下,轉向張溪,問道,“卻不知張將軍有何高見?!”

張溪看看諸葛亮,沒發現諸葛亮有阻止自己說話的意思,那就沒有顧慮了,把憋了很久的話直接就給說了出來。

“如今這屋內就我等四人,將軍又何必出言相戲,說出此等降曹之語?!”張溪正色的,對着周瑜說道,“溪曾聽聞,昔年孫討逆在時,將軍與孫討逆恩若兄弟,江東基業亦多有將軍之功。更聽聞孫討虜將軍視將軍爲兄,常以舉國之兵託付將軍。將軍受孫氏厚恩,斷不可能出此降曹之論,否則,有何顏面見孫討虜將軍,百年之後又有何顏面見孫討逆於地下?!”

這一頓話說的,周瑜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諸葛亮和魯肅也是一臉詫異的看着張溪。

這貨真的要說這樣的話?!

還有,現在的問題關鍵,是周瑜要抗曹還是降曹麼?!

但張溪話已經說了,諸葛亮只能幫着補救一下,說道,“元長年幼,所言不知輕重,還望將軍海涵。”

說完,趕緊偷偷的看了張溪一眼,讓張溪別說了。

倒是周瑜,臉色變幻了很久,最後卻是一臉羞愧的嘆口氣,起身說道,“張將軍所言甚是,適才確實是瑜失言了。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瑜唯有死戰保全江東,以報我主之厚恩,確不該以降曹之言相戲。”

說完,周瑜倒是認真地對着張溪鞠躬作揖,唬得張溪趕緊起身回禮。

但周瑜行完禮後,卻轉身,瞬間對着諸葛亮換了一副嘴臉,說道,“然我江東之事,自有我江東決之,劉豫州遣先生前來江東,是結盟,還是勢窮相投,卻需先生與我明言!”

諸葛亮微微苦笑,看看身邊的張溪,無奈拱手,說道,“我主非無一戰之力,然如今曹賊勢大,孫劉兩家勢弱,兩家唯有合利,方能共抗曹賊。若於此等小事上糾纏,恐怕曹賊坐收漁翁之利爾。”

“非也!”周瑜卻依然擺手,說道,“如今曹賊雖然勢大,但北兵舍鞍馬,仗舟楫,不服水土,卻要與我江東水上爭鋒,吾亦有破敵之策,不足爲懼爾。”

“誒,公瑾不可大意!”魯肅終於也說話了,“誠如孔明先生所言,曹軍勢大,孫劉兩家合力,則可拒敵於門外,若兩家各自爲戰,恐爲曹軍各個擊破矣。”

“子敬此言差矣”

(本章完)

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146章 回府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772章 拖延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297章 不合第95章 議戰第1208章 投降?!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619章 誤判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767章 安撫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74章 密謀第698章 坦白第148章 出巡第150章 蘄春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90章 聲東擊西第868章 選擇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742章 歲月第926章 羞愧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212章 投石車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120章 秦朗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724章 人選第958章 試探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757章 離間計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53章 蹴鞠第233章 佐官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194章 示範區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130章 變策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7章 三國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753章 餿主意第1214章 聖裁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56章 諸葛誕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092章 共議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367章 花關索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52章 軍中嬉戲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135章 接應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651章 退兵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1231章 魏亡第126章 絕北道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594章 輪班制第1075章 又是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