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兵出幷州

鄧艾在這個時候跟姜敘分兵進入幷州,還真的不是配合諸葛亮進攻河內郡這真的是一個巧合而已。

河內郡和河東郡之間,隔着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往來通訊並不方便,因此,鄧艾和姜敘其實並不知道這時候的河內戰局發生了什麼變化,他們兩人只是按照之前商議好的作戰計劃在實施而已。

甚至嚴格來說,鄧艾和姜敘兩人,比原本預計的行動速度,還有些慢了。

這裡面的原因,其實是有兩個的。

一個,是因爲河東郡內交錯複雜的世家關係,導致姜敘無法再短時間內理順地方,無法安心的分兵東進。

河東世家大族的老巢,基本都集中在汾水附近.這裡不僅土地肥沃,而且水源充足,世家大族動輒傳承數百年,肯定是選擇水利條件比較優渥的地方定居。

可如今,汾水南岸被姜敘等人的北伐軍佔領了,汾水北岸則還在曹魏的控制之下.河東世家對待漢魏的態度,其實依然還是不太明朗的。

這裡面既有像衛氏那樣選擇投靠大漢的,那自然也有爲了自身利益考慮支持大魏的,當然也會有像裴氏那樣選擇待價而沽的。

甚至嚴格來說,像裴氏那樣不表明態度,待價而沽的世家大族,反而是河東世家的主流.起碼有六成的世家大族,如今都在觀望。

這對司馬師來說是個麻煩,他得不到太多的世家支持,要守住汾水北岸的困難度也增加了。

但同樣,對姜敘來說,也是一個麻煩,他無法就地獲取太多的糧草補給。

河東的這一路北伐軍,在剛剛渡過蒲阪津的時候,還能依靠左馮翊提供糧草補給,但隨着攻下了整個汾水以南,深入到河東郡內部後,後勤補給線就顯得太長了。

不是不能運輸糧草過來,而是運輸糧草的間隔時間變長,消耗量會變大,補給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因此,最合適的應對方式,應該是獲取本地世家的支持,就地獲取糧食補給。

但是吧,因爲河東世家大多采取着觀望的態勢,除了衛氏以外,其他世家雖然也會供應一些糧草以作軍需,但數量遠遠不夠,根本無法支撐起八萬大軍的日常用度。

更別說還要繼續遠征作戰了。

因此吧,這段時間,姜敘是在不停的跟河東世家大族打交道,但效果嘛,卻並不是太好。

姜敘雖然也是世家出身,但涼州世家子弟,在河東世家眼裡算個球啊賈詡那樣的大才都被人恥笑呢,何況姜敘。

姜敘也不是什麼天下名士,他的世家子弟招牌在河東並不好使,而河東世家大族又都是名滿天下的“詩書之家”,你又不能用強最後姜敘和鄧艾沒辦法,只能是暫緩進軍,臨時停留休整,等到糧草補給到位後,再分兵出擊。

這就耽誤了一點時間。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嘛按照姜敘和鄧艾的預計,王平在攻下了絳縣後,應該會遭到曹魏的反攻的。

這麼重要的關鍵節點,曹魏豈有不重新奪回的道理?!

司馬師也許是有心無力,但在河內或者幷州的曹魏軍隊,應該會再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反攻絳縣,解除側翼威脅纔對。

因此,這段時間,鄧艾親自帶着兩萬士卒,急速馳援了在絳縣防守的八千無當飛軍,準備先打一場防守反擊戰,等擊退了曹魏的這一波反攻後,再順勢進兵幷州。

可.等了快一個月了,半個曹魏兵卒的臉都沒看到。

這也不能怪鄧艾預判錯誤,還是通訊不順暢的緣故。

鄧艾和姜敘都沒有想到,因爲冀南那邊的失守,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秦朗都已經退守野王,協防高都了.哪還有其他的閒工夫來反攻絳縣。

至於後來的形式變化就更別說了,第一批進入河內協防的幷州騎兵被畢軌給浪沒了,第二批幷州援軍又被秦朗給抽調去了河內增援鄧艾在絳縣死等,自然是等不來魏軍的。

這一通耽擱下來,鬧得鄧艾都有點沉不住氣了,正巧姜敘那邊也表示,東進所需要的糧草已經籌備全了,派了押糧官給鄧艾押送了過來鄧艾一琢磨,乾脆就出兵吧。

進攻幷州上黨郡高都縣。

只有攻下了高都縣,掌握了北上和南下的關鍵節點,才能決定,到底是去偷襲壺關,還是南下策應河內的諸葛亮。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鄧艾和姜敘分兵,率領總計兩萬五千士卒,進兵幷州。

而姜敘,則率領剩餘的五萬人左右,沿着汾水南岸各縣分兵佈防,防備司馬師在汾水北岸集結兵力,反攻汾水南岸。姜敘如何在河東郡分兵佈防不提,單說鄧艾.領兵離開絳縣後,馬不停蹄,一路行進,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是抵達了高都縣城外三十里處紮營。

時間是有點長,但沒辦法啊,河東郡是平原,上黨郡就基本是以山地爲主了.兩郡之間雖然有官道連接,但進入上黨郡之後,山地太多,難免影響行軍速度。

抵達高都縣,安營紮寨以後,鄧艾就找來了王平商議,該怎麼攻打這個高都縣。

河東和河內都已經快打成了一鍋粥了,鄧艾可不相信這個高都縣會毫不知覺,沒人防守。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該怎麼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這座位於官道節點上的重要城池。

根據偵騎和細作的情報顯示,如今的高都縣,守將叫蘇尚,是曹魏幷州刺史畢軌的心腹愛將能力如何暫時不知道,但是吧,守衛兵力倒是不算太少,足足有五千人在這裡守衛。

如果此人選擇堅守待援的話,以鄧艾和王平手裡的軍隊,倒也不是攻不下,但估計付出的代價不會太小。

所以嘛,兩人得商議商議,合計合計,怎麼打。

兩人合計着,商議着,還沒等商量出具體的作戰方略呢.營帳外突然有人求見。

也不算是外人,就是姜敘派給兩人運輸糧草的押糧官,名叫王濬,說是特意毛遂自薦,來獻計破城的。

鄧艾和王平兩人面面相覷,那意思.這人誰啊,你認識麼?!

兩人確實都對王濬沒什麼印象,只有鄧艾依稀記得,此人好像是弘農人,曾經在王昶手下任偏將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不過嘛,總是自己人,又是姜敘派來的.給個面子,聽聽也無妨。

當然,最重要的是,其實兩個人也不是沒有破敵致勝的辦法,就算這個叫王濬的人只是那種誇誇其談的平庸之才,獻的是無用之計,兩人也沒什麼損失。

而這一聽吧兩人都意識到了,這個王濬,是大才啊。

王濬告訴鄧艾,幷州這個地方,民風尚武,卻又漢胡雜居,彼此關係不睦。

曹魏的幷州刺史畢軌,文官出身,文治尚可,但對武略卻並不重視,也沒有想過要調和漢胡矛盾,因此不管是漢人還是胡人,其實對畢軌並不信服。

畢竟,幷州這個邊境州,歷來就是狼煙戰區,畢軌這個文官,根本壓不住。

前些年還好,曹魏還算強勢,胡人地位也低下,不足爲慮。

但是呢,這些年隨着曹魏的日漸衰弱,以及畢軌不斷地抽調幷州郡兵進入河內作戰,幷州的守衛空虛,胡人開始蠢蠢欲動了。

其中就以鮮卑族的兩個首領,軻比能,步度根最爲活躍。

也就是搭着這兩個人互相之間看不順眼,爭權奪利不斷,否則的話,如果這兩個人聯手起來,這個幷州,恐怕早就開始亂起來了。

因此,王濬建議,可以派人傳出謠言,就說這軻比能和步度根聯合反叛,導致幷州北部叛亂,這樣的話,高都縣的守軍必然慌亂。

而駐守在高都縣的蘇尚,雖說是將軍,但能力嘛,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按照王濬的說法,這個蘇尚,從軍已經超過十年了,風評還是武藝平平,近些年也沒有聽說立下什麼功勳,完全是因爲他是畢軌帶來的人,因此成爲將軍而已你很難去認定,這麼一個人,其實是有隱藏大才的人。

所以,王濬預判,這樣的將軍鎮守高都,在得知了幷州北部叛亂,難免會方寸大亂,從而試圖尋求速戰速決,以便回軍平叛。

待來日攻城之時,只需遣人詐敗一陣,引誘蘇尚追擊,蘇尚必然上當.然後鄧艾在後方設伏,必可一戰而擒之。

如此,高都必下。

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28章 兵法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35章 酒之事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47章 曹仁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212章 投石車第869章 訓子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1112章 甄城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939章 相持第626章 敗退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705章 女兒事第1213章第246章 去成都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942章 守關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888章 巡江第931章 勸說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097章 壞消息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35章 酒之事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85章 應對第181章 成婚第840章 潰逃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236章 造紙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189章 變數第833章 誘餌第958章 試探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884章 戰後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212章 考試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236章 造紙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1012章 誘敵第20章 被搶了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1135章 接應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691章 戍邊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214章 勸降?第1155章 方案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07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