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第267章

張溪送走了呂壹,趕緊跑去關羽的府邸,也不管是不是天黑了,趕緊敲門。

就怕這個二爺沉不住氣,隔天把人轟走,那自己的一切準備都白做了。

二爺也確實生氣,他覺得孫權不是在離間他和大哥的感情,就是在拿他開玩笑。

給八歲的頑童提親,要求娶他的寶貝女兒孫權小兒,比張溪都可恨。

但是張溪非攔着自己不許趕人,非說事有蹊蹺,讓自己慎重,又說可以藉此算計江東啥的算了,先忍一下,看看那個小子到底在搞什麼鬼。

從白天一直等到晚上,終於把張元長這個小子給等來了。

“老夫需要一個解釋!”

二爺眯着眼,板正的跪坐在自家客廳的主位上,青龍刀就立在一旁的刀架子上,等着張溪解釋。

張溪一看二爺這個德行,就知道二爺依然在生氣,自己要是跟以前那樣的態度解釋,恐怕是免不了的要被二爺訓。

所以嘛,張溪整理了一下衣冠,先對二爺拱手行禮,然後才說道,“溪此番作爲,只爲荊州安危爾。”

關羽頓時把眼睛瞪大了,死死的盯着張溪。

張溪感覺自己的腿,好像又有點發軟了.

張溪拼命的給自己打氣——不能泄氣,不能再被二爺給嚇住了,張元長,你過了年就三十一了。

嗯,這麼一說果然有用,不慫了。

穩定心神後,張溪繼續說道,“此番孫權遣使提親,結親是假,試探爲真。”

關羽的眼神稍微緩和了一點,若有所思的繼續坐着。

張溪一看這個情況,知道有效了,趕緊接着說,“孫權長子孫登,年方八歲,與關將軍之女並不相配,此事,孫權當知之,何出此等無智之言?!溪以爲,不過是另有所圖.今歲,孫權與曹操相持於濡須口,雖以曹操退兵告終,然溪曾聞聽,乃是孫權稱臣求和,故此曹操才退兵。”

關羽看了張溪一眼,說道,“此事,老夫亦有耳聞只是,於我荊州何干?!”

張溪則是笑笑,說道,“孫權自赤壁以來,三次出兵淮南,三次皆無功而返君侯以爲,孫權當如何?!”

關羽默然不語。

張溪繼續說道,“前年合肥之戰本是江東良機,卻最終功虧一簣,此番困守濡須口,不得不求和退軍.異地而思之,孫權北上無法攻破淮南,焉知其不會西向而窺荊州?!”

“孺子焉敢!!!”關羽大喝着,拍案而起。

張溪嚇了一跳,真沒想到關羽這麼大的反應。

再說了,人家敢不敢的還用問麼,你忘了前幾年他偷襲荊南的事兒了?!

人家在淮南,那是一點便宜沒佔到,還被揍得差點叫爸爸倒是在荊南,一出手就拿下兩個郡。

哪邊好欺負,還用問麼?!

這個道理,張溪不相信關羽會不明白。

關羽當然也明白,他只是氣不過,覺得孫權把他當成軟柿子捏了。

合着你打不過曹操,就覺得我關羽是好惹的,打算來揍我是不是?!

關羽真正氣的,其實是這個。

只是,關羽有一點還是不懂。

“那孫權小兒既然窺視我荊州,卻又爲何要與我聯姻?!”

關羽問道。

張溪想了一下,說道,“孫權雖有心取荊州,然兩家相盟,其不欲擔背盟之名,此其之慮一也。江東有心西向,然周瑜魯肅等淮泗老臣未必應允,此其慮二也。將軍鎮守荊州,法度儼然,縱使偷襲,亦恐不得奇效,此其慮三也。”

關羽看看張溪,重新眯起了眼睛,看着張溪,說道,“汝好好說話,莫賣弄此等玄虛。”

張溪那個鬱悶的.這年頭謀士遊說獻策,不都是這個調調麼。

好吧,誰讓伱是二爺呢,沒事兒還喜歡充大輩的,惹不起你。

“孫權派人與君侯聯姻,本來就不是要讓君侯答應,而是要讓君侯不答應。”張溪換了一種方式,說道,“世間焉有爲八歲孩童提親之禮?!”

關羽微微點頭,同時示意張溪繼續。

“若君侯拒絕聯姻,甚至出言辱及使者,孫權便可言君侯傲悖無禮,主公無意聯盟,說服淮泗老臣出兵荊州。”張溪說道,“若君侯答應聯姻,以君侯之位,身處嫌疑之地,亦可離間君侯與主公之情,此一舉兩得之計也!”

關羽聽完張溪的分析,頓時明白了孫權的用意。

“既如此,明日斥回使者,我等加緊戰備,防備東吳偷襲便是。”關羽說道。

張溪卻擺擺手,把今天招待呂壹的事兒,以及他觀察出來的呂壹爲人,跟關羽說了一遍。

關羽聽了完全不懂。

區區一個使者,只是孫權麾下的親兵而已,身份本身就不匹配。

再加上張溪都看出來這人是一個小人了,張溪爲什麼這麼隆重的接待他。

張溪則回答道,“期始,溪也只是以禮相待,令其回返後不至於造謠生事,後來交談得知,此人爲江東呂蒙族弟,且深受孫權信重,故此,心生一計。”

說着,張溪就把跟呂壹的對答,告訴了關羽。

關羽聽了,眉頭都皺起來了。

“此事不妥!”關羽一邊皺眉,一邊捋鬍鬚,說道,“大哥之女,婚事自該有大哥做主,豈是我等臣下能允諾的?!”

張溪搖搖頭,笑着說道,“溪只言上報主公,何來允諾之說?!再者,世間焉有爲三歲女童與八歲男童成婚之事?!孫權若應,豈不貽笑天下?!此不過將計就計,孫權必不答應。若孫權回絕,則彼無背盟藉口,不敢輕動干戈,如此,荊州安也。”

關羽一想也是。

但回過頭想想,更生氣了。

哦,你孫權給八歲兒子向我女兒提親,提的理直氣壯的,結果我大哥給我三歲侄女提親,你就覺得是開玩笑,不答應了?!

這是拿我關某人不當回事呢,還是打算坐看我關某人貽笑天下?!

“若其當真應允了呢?!”關羽氣不過,多少有些擡槓的問道。

張溪沒察覺到關羽的氣點,依然笑着,搖搖頭,說道,“若其連這等無稽之事都願應允,可見孫仲謀對聯盟看重,將軍可不必擔心江東,大可揮師北上進攻襄陽只是溪以爲,孫仲謀必然拒絕此事爾。”

關羽越聽越不是味道。

合着從頭到尾,就自己被人擺了一道,擺回去了也不見得多解氣?!

可.關羽好歹鎮守荊州這麼多年了,知道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該忍還得忍,一昧放縱自己的脾氣,可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所以嘛關羽又把張溪給趕出府去了。

張溪總覺得二爺是在遷怒,但張溪沒證據,也不敢胡說。

但好在二爺聽勸,第二天召見了呂壹,好聲好氣的跟他說了自己女兒已經定親,只能辜負孫權好意,然後又給呂壹送上了十貫五銖錢作爲賞賜,送他回江東。

呂壹倒是沒什麼意見。

雖然這趟差使沒有完成,但錢也收了,責任也能撇清了,甚至連後續的計策都有人替他想好了.雖然不能在江陵多玩幾天,但也夠了。

呂壹心滿意足的迴轉江東,回報孫權,同時奉上了孫尚香的親筆信,以及張溪的提議。

孫權皺着眉頭,上下打量着呂壹平時看着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麼這次出使的事兒,乾的那麼傻?!

但不管怎麼樣吧,孫權先讓呂壹退下,然後看自己妹妹的信。

當妹妹的嘛,在私信裡對當哥哥的,能有多客氣。

上來就質問自己二哥,到底是誰給出的餿主意,居然給自己八歲的小侄子提親?!

拜託,那是虎女,可不是一般人,什麼都不知道的就敢來提親,真不怕小登兒被揍啊。

再說了,虎女是咱家小艾兒的媳婦,誰也不準打她的主意。

這裡面的關係吧,又是小登兒,又是小艾兒,又是虎女的,給孫權差點繞暈了好不容易捋清楚人名關係,孫權才意識到,關羽的女兒,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跟張溪的弟子有了婚約了,明年就該正式成親了。

這麼一想,孫權也覺得自己挺丟人的。

給兒子提親,連對象有沒有婚約都沒有搞清楚,這個情報工作做的,孫權也覺得沒臉。

當即讓人去傳了呂蒙,想問問這傢伙,到底是怎麼做的情報工作,怎麼出這麼一個餿主意。

嗯,孫權也要遷怒了情報工作的事兒,又不是呂蒙這個軍中大將負責的。

呂蒙就是出了個主意而已,真正採納落實的人,應該是孫權本人來着。

呂蒙來了以後,搞清楚狀況,也挺懵逼的真不知道有這事兒啊。

關羽對女兒的婚事搞得挺低調的,而張溪也不是喜歡高調的人,再加上很多人都看到,張溪去關羽府上拜訪,隔三差五的就被人從府裡趕出來.不瞭解情況的人,甚至都以爲關羽跟張溪的關係不合呢。

誰能想到這兩人居然還能是姻親關係啊。

早知道這樣,呂蒙也不至於出這麼一個醜,獻這麼一個計策啊。

不過當孫權把張溪的建議說出來給呂蒙聽了以後,呂蒙更加麻爪了。

張溪居然建議,孫權跟劉備,雙方的子女直接聯姻。

這事兒要是成了,那呂蒙好不容易說動孫權,西向進攻荊州的事兒,不也得跟着黃了啊。

總不能今天答應聯姻,明天就背盟偷襲吧要是這麼做,孫權也就別當什麼一方之主了,早晚被人賣的一乾二淨。

可如果讓孫權拒絕這個聯姻,那麼孫權也就沒有藉口說服淮泗集團的老臣們了,這麼一來,進攻荊州的事兒,又成不了。

而且吧,這事兒偏偏還屬於孫權的家事,呂蒙不太好插嘴,只能讓孫權自己琢磨。

而孫權呢,卻是越琢磨越覺得吧,好像這麼做也不是沒有好處。

畢竟現在的孫權,雖然剛剛被曹操給揍了一個痛快,但孫權卻琢磨着,若不是天時不配合,自己也不見得會輸。

而且啊,他曹操總不能一直堵在濡須口不走吧,只要他一走,那這個合肥,自己也不是攻不下啊。

上次不就攻下來一次了麼,只是曹操來的及時,自己怕有大損失,才主動退兵的。

嗯.要不,明年再去合肥試試?!

(本章完)

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383章 分配第914章 壓力第246章 去成都第256章 鍊鐵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60章 授徒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646章 議事(三)第905章 同行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1204章 猶豫第810章 勸降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608章 攻心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89章 救援魏延第884章 戰後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263章 忙碌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9章 寇封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729章 空城計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34章 榨油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888章 巡江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594章 輪班制第683章 影響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158章 送犁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356章 五虎將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1043章 升官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696章 合議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26章 絕北道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章 求職第449章 吳王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0章 水戰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610章 前鋒至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956章 影響第221章 直百錢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187章 治病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767章 安撫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620章 潰敗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025章 變數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1184章 急襲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