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

王平派人前往陳倉道,一方面是確認自己的判斷,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陳倉道方向的守將能給自己提供一些兵力援助.實在派不出兵來,給送點糧草軍械補給過來也行。

畢竟,身上攏共就剩四天的糧食了,萬一有個意外,或者攻打營寨的時候守軍心狠,直接燒燬了糧倉,那王平可就真的沒地方哭去了。

至於散關背後的魏軍營寨嘛,這個王平倒是真的不着急。

散關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防範隴右的敵軍,護衛關中用的。

因此在建造的時候,面對隴右一方是關隘正面,面對關中的一方,是關隘背面。

關隘正面自然是一片開闊地,前方十里的區域內,連半棵樹都看不到。

但關隘的背面,卻是一個小城鎮負責提供散關的補給,而城鎮的外圍,纔會有一些城寨和營壘負責防禦。

總體來說,散關的主要防禦點,是在散關關前,並不在散關身後。

如今趙雲領軍在散關前攻關,魏軍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關前,一時間對關後的防備不是很充足,一個營寨內,最多也只有百餘人守衛。

王平帶着兩千多人,哪怕是分兵兩路,攻克一兩個營寨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只要攻克了這一兩個營寨,王平就有了通往城鎮的通道,順利的話,劫掠一下城鎮內部的補給爲己用,也不是什麼麻煩的事情。

王平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兵一半給自己的校尉,讓他分攻一座營寨,而王平則親自領兵,進攻另一座營寨。

營寨內確實只有百餘名士卒,肯定不可能是王平的對手,進攻這些營寨,只用不了一個時辰的時間。

但王平卻意外的發現,魏軍的反應,似乎跟自己想的有些不太一樣。

按照王平的預料,營寨內的魏軍,面對突然出現的千人敵軍,應該是既驚訝,又慌亂的。

而事實上,一開始營寨內的魏軍,確實因爲王平領軍的突然出現,驚慌失措了一陣子。

王平確實趁着這個時候發動了攻擊,試圖攻克營寨.但很快王平就發現了不對勁。

營寨內的士卒,在一陣慌亂後,卻跟突然得到了有效命令一樣,開始點火燃燒起自己的營寨.這是怎麼個意思?!難道這些營寨你們不打算要了?!

接下來魏軍的行動,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營寨內的魏軍在點燃營寨後,根本沒有要跟王平軍拼命的意思,快速撤離了營寨。

是的,撤離,不是潰散這是一種有組織的撤退行爲。

王平覺得很奇怪,但王平現在卻沒有心思派人去追擊一旦追擊的話,是不是陷阱不好說,被點燃的營寨可就真的救不回來了。

王平還指望靠着這些營寨,來獲取一些糧草軍械補給,以及阻擋散關派出的援軍呢。

最終,王平還是決定,暫停進兵,全軍救火,搶救還有可能囤積在營寨中的糧草。

而這個時候,率領五千曹魏禁軍,準備去支援眉縣的朱贊,也已經領兵到了城鎮的外圍。

從散關出發到這個城鎮,不過是一天半的行軍路程而已。

朱贊昨天早上領軍出發,行軍一天半到達這裡,正準備進入這個城鎮內稍微休整一下,獲取一下補給.結果看到了城鎮東面的防禦營寨起火。

朱贊雖然沒有孫禮那樣的謀略和眼光,但這段時間散關的軍令朱贊是很瞭解的,畢竟他是守衛散關的將領之一。

孫禮在通過斥候得知陳倉道有變後,爲防萬一,就曾經下達過一道軍令——如果關後有敵兵大舉進攻,營寨守軍不得交戰,立刻燒燬營寨,退入關內。

因此,朱贊一看到城鎮東側的兩座營寨同時起火,立刻下令全軍戒備,快速進入城鎮,準備防禦作戰。

如果只是一座營寨失火的話,還有可能是守備士卒玩忽職守導致的火災兩座營寨同時起火,不用問,肯定是蜀軍來攻了。

畢竟陳倉道有變,雖然不知道陳倉道是不是已經被攻破了,但這種時候出現蜀軍進攻散關背後的城鎮,並不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只是,朱贊現在還不能確定,這是蜀軍已經攻破陳倉道後,大舉進犯散關,還是蜀軍的斥候細作在製造混亂。

因此,朱贊在下令進入城鎮據守的同時,立刻派出了軍中斥候查探情況。

只用了不到一刻鐘的功夫,朱贊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報。

確實是蜀軍在進攻營寨,但人數並不多,僅兩千餘人,而此時的城鎮東頭營寨也只是失守了兩座,剩下的四座營寨,還在自己人手裡。

朱贊一聽這個情況,頓時放心多了。

一方面,朱贊也慶幸,自己來的足夠及時,蜀軍的進攻還沒有完全展開。

另一方面兩千多蜀軍,如果自己不來,可能這個城鎮不一定能保住,但既然自己來了,那就是對面蜀軍將領的運氣不好了。

自己可是帶着足足五千大魏中央禁軍來的啊。

大魏的中央禁軍,可是青州兵和虎豹騎擴編而來,雖然比不得之前的戰鬥力那麼強,但作爲天下少有的精兵,對上普通的士卒,一打二還是沒問題的。

而現在,對面的蜀軍士卒,只有區區兩千人.這麼大的優勢,不揍他一頓,都對不起大魏禁軍的名號。

朱贊是信心滿滿的,大魏的中央禁軍們也是信心滿滿.而王平,同樣信心滿滿。

此時的王平,也通過斥候得知了魏軍來援的消息了。

王平確實很驚訝於魏軍來援的速度,自己這邊剛剛撲滅營寨火勢,搶出一些糧食補給,敵軍援兵就已經到了眼前了。

這個來援速度,確實很出人預料莫非魏軍小鎮守將,是個能人?!

但很快,王平通過斥候回報的信息得知,來援的是魏軍足足有五千人.這不是專門來救援城鎮的魏軍,一個小鎮絕對容納不下五千人的軍隊。

這應該就是散關派出去支援眉縣的魏軍。

王平頓時異常慶幸也太趕巧了,居然就這麼讓自己給堵上了。

畢竟,王平此行的目的,可不就是要堵住這支支援軍隊,防止他們去支援眉縣麼。

真的是老天爺保佑,王平都不敢想,要是自己稍微晚了一天到達散關背後,會不會直接就放跑了這支援軍.那自己可就是白跑一趟了。

至於兵力劣勢,王平倒不是很擔心。

魏軍有啥了不起的,這幾年北伐打下來,魏軍也不過如此,大漢的軍隊,可不比魏軍差。

更何況王平自己也對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無當飛軍非常的有信心。

在平地上,無當飛軍的戰力僅次於白毦兵,比一般的大漢郡兵的戰鬥力都要強上一個檔次。

在山地裡,就算是白毦兵,也不是無當飛軍的對手。

如今自己有兩千五百人的無當飛軍,而對手不過是五千守關的魏軍而已怕什麼,硬拼就是了。

就這樣,雙方主將都異常的信心滿滿,領軍過來對陣。

王平是一時間只能佔據兩座營寨,而且這兩座營寨還被焚燬了一小半,防禦力不足,因此王平選擇了跟敵軍野戰。

而朱贊這邊,是對自己率領的禁軍信心十足,再加上還有四座營寨和一整個城鎮爲後院,因此朱贊也選擇了跟王平野戰。

然後吧.兩軍一交戰,雙方主將都嚇了一跳。

對面的士卒.戰鬥力是不是有點違規了?!

在王平看來,對面的魏軍士卒覆甲率實在是太高了,幾乎每個士兵身上都有皮甲,而且不是那種只護住要害部位的一小片皮甲,而是防護整個上半身的那種半身皮甲,甚至連帽子都有這樣的覆甲率,王平只在白毦兵身上看到過。

而在朱贊看來,對面的蜀軍士卒裝備雖然看着破破爛爛的不成規制,但該護住的要害部位也都護住了,最重要的是,對方的進攻節奏非常快,而且士卒異常悍勇。

兩支精銳部隊的第一次碰撞,直接殺出了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

魏軍這邊,覆甲率極高,而且士卒訓練也相當的到位,戰鬥力頗爲強悍,人數還佔據優勢。

漢軍這邊,覆甲率差了一些,但士卒的作戰風格悍勇,尤其是小隊配合能力明顯優於魏軍,更加擅長在小範圍內廝殺最重要的是,在軍械的耐久和鋒銳度方面,漢軍要高出魏軍一籌。

雙方交戰了一刻鐘的時間,王平和朱讚的眉頭就沒有放下來過。

在這短短的一刻鐘時間內,雙方各有百餘人的傷亡,繼續這麼打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朱贊這邊稍微還能忍,畢竟他人多,百餘人的傷亡他還承受的起。

可朱讚的主要任務,可不是在這邊跟一羣從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蜀軍交戰,他的任務是去增援眉縣在這邊傷亡過大的話,即使去了眉縣,也不過是去給人送戰功而已。

王平這邊,卻已經心疼的要命了。

一刻鐘,百餘人的傷亡.無當飛軍成軍一來,還從來沒有這麼嚴重的傷亡過。

上次在街亭,無當飛軍三千人進攻張郃的萬餘人,打了兩個多時辰,也不過傷亡五百餘人而已按照今天這個傷亡比例,真要打上兩個時辰的話,無當飛軍就該直接全軍覆沒。

不行,絕對不能繼續這麼硬拼下去了。

王平終究是一個優秀的將領,在指揮和應變方面,比對面的朱贊可是強的太多了。

稍加思考後,王平下令全軍,邊戰邊退,把敵人往山林裡引。

而朱贊呢,看着魏軍慢慢的佔據了戰場優勢,開始壓制蜀軍,逼迫蜀軍後退朱贊並沒有太多的懷疑。

首先,這在朱贊眼裡,這是符合正常的情況的。

畢竟自己率領的可是大魏禁軍,本來戰鬥力就是大魏軍卒最高的。

敵軍雖然憑藉着血氣之勇一時跟禁軍打的有來有回,但終究是不能持久的。

其次,在朱贊看來,自己到底是兵力優勢方,繼續這麼耗下去,蜀軍主將早晚會堅持不住的,那麼緩慢退兵,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朱贊一點都沒有懷疑,立刻下令全軍跟上,壓制蜀軍,追擊蜀軍。

就這樣,王平一路邊打邊退,朱贊一路邊打邊追.漸漸的,魏軍被蜀軍引到了山路林地之內。

眼看着魏軍的一部分先頭部隊已經追擊進入了山林,朱贊這時候終於是有些反應過來了。

逢林莫入,這是基本的戰場信條!

朱贊雖然不是什麼名將,但他也是一個合格的將領,這時候終於想起來了這條戰場基礎原則,趕緊下令全軍暫停追擊。

而到了這個時候,王平只能嘆口氣.敵軍將領,到底不是一個白癡!!!

見好就收吧,能吃掉多少是多少,再貪心,恐怕就什麼都剩不下了。

王平立刻下令,全軍以小隊爲單位,利用山路地形優勢,全線反撲!

沒進山林的魏軍不好說,但進了山林的.那就別想出去了!!!

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908章 請帖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599章 突破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394章 矛盾第407章 詐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77章 改制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012章 誘敵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604章 收尾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935章 互換第915章 增援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869章 訓子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150章 蘄春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810章 勸降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478章 爭論第390章 雜章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915章 增援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233章 佐官第1222章 經濟戰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418章 疲兵計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581章 切入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619章 誤判第1253章 拖時間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7章 三國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091章 孟津渡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735章 決議第956章 影響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72章 軍械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714章 雪災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070章 和談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02章 託孤第610章 前鋒至第1113章 失算第614章 亂戰第862章 尾聲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594章 輪班制第418章 疲兵計第2章 面試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63章 圍堵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324章 激將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9章 練兵第957章 天意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574章 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