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

戰場之上,戰局在飛快的發展變化着。

畢竟是隻有千人左右的亂戰局面,進攻和防守的交替,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比如說馮習,在得到了柳隱帶來的一百人生力軍的援助後,終於是能穩住大昌集正面的防線,跟張郃的一百多士卒繼續糾纏,甚至隱隱有反過來壓制住張郃部的趨勢。

也正因爲這個,柳隱纔敢在後面搞第二防線.否則如果連正面都擋不住的話,柳隱搞第二防線,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而這個第二防線的做法說實話,真不算多麼高明的招數。

對戰場局勢把控力差一點的將領,或者說不太願意動腦子的將領,在這種戰場局勢比較複雜的亂戰之中,可能不一定會注意到柳隱在組建第二防線的小動作但張郃並不會。

這個規模的混戰,顯然還不足以牽扯掉張郃全部的精力,也很難瞞過張郃這個久經戰場的名將的眼睛。

柳隱帶來的士卒,到底算不算援兵這事兒暫時擱一邊,這個張郃是真的判斷不出來但你蜀軍想要建立第二防線繼續固守,張郃肯定不能如願的。

正面呢,面對已經得到了支援的馮習,張郃一時間還真的拿他沒辦法,也不敢在發狠的跟人家來個單挑衝陣.沒馬沒槍年紀又大的張郃,還真的沒有短時間內沖垮馮習的把握。

柳隱在幹什麼,馮習很清楚,自家麾下的側翼防守士卒是個什麼狀態,馮習也明白.而你張郃打的好好的,突然讓自己的側翼進攻部隊後撤集中,針對的目標是什麼,馮習根本不難猜。

這樣的失敗,已經是丟人現眼到了極致,馮習也不可能再有臉面能活在這個世界上輸了也不過是死,倒不如搏一把。

關羽當年斬顏良,好歹還帶着一支百餘人的精銳騎兵呢,不然就憑他關羽一個人,累死他也斬不了顏良你小子連關羽的一半本事都沒有,還敢帶着幾個人就衝陣?!

故此,張郃根本沒退,一點退的意思都沒有他張郃面對這樣的衝陣,但凡後退一步,都算他輸了。

因此嘛,正面是暫時無法突破了,只能從側翼來想想辦法。

可不難猜歸不難猜,馮習要應對,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正面強攻。

正面方向不能放棄,這也就意味着馮習不可能離開正面戰場,及時去救援側翼的守軍。

而馮習本身,也已經殺成了一個血人.有魏軍士卒的,也有他自己的。

這就是馮習的想法。

張郃一邊指揮自己的一百多士卒盡力拖住馮習的兩百多人,另一邊則下令側翼的進攻部隊先暫時後撤,然後集中起來強攻一處防線,爭取在蜀軍的第二道防線建立起來以前,重點突破過去。

張郃雖然老了,但年輕的時候,也是這麼一路殺過來的.所不同的是,張郃一路殺穿了敵軍,殺了出來,而馮習,大概率是殺不到自己的面前了。

馮習決定了——豁出命去,衝陣。

雖然在馮習戰死後,正面的蜀軍羣龍無首,張郃也有把握一擊而破,但爲了以防萬一,側翼也一樣要發動進攻。

兩軍交戰,各爲其主,戰場可不是心軟的地方。

就這,馮習依然堅持着,一路廝殺,繼續往張郃所在的方向前進。

因此,當馮習發動強攻的時候,張郃立刻就猜到了馮習的打算。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個時候的馮習,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馮習從防守轉入進攻,雖然仗着人數多的優勢,一度壓制了魏軍的防線,但魏軍的防線在張郃的沉穩指揮下,一時半會兒的,馮習還真的攻不破。

馮習是真的豁出去,命都不要了的。

因此,一旦讓魏軍完成集結,重點突破,側翼守軍再擋不住的話,那柳隱所部在防線沒有建立起來之前,也很容易被潰兵衝散。

這個場面,弄的張郃都油然而起一股子熱血壯志。

一般的武將衝陣突襲,是衝着擊穿敵軍防線的目的去的,多少還需要兼顧軍隊指揮。

張郃對自己的武藝,以及自己麾下士卒的戰鬥力,還是有非常大的信心的,他不信自己麾下的士卒,能在短時間內,被馮習領兵擊破。

雙管齊下嘛。

局勢到了這個程度,馮習也是發了狠了。

再退,那等着自己的,就只有失守大昌集,第三次戰敗於張郃的結局了。

有一說一,馮習多少有點想錯了張郃要是沒有這個膽略,他也混不到現在的位置上。

張郃有着自己的想法,但這個想法.有一說一,也算不上多麼的高明。

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幹出來的事兒。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這可比某些只會紙上談兵的蠢貨要強的多。

到那個時候,你就敗局已定。

只要突破過去,那這個第二防線永遠也別想建立起來了。

而且是豁出去,連命都不要的那種衝陣。

因此選擇只有一個。

這個時候,馮習身邊,已經沒有任何衛士護衛了,他的親衛,在這一路的衝陣上,已經全數陣亡了。

這也是爲什麼關羽在白馬斬顏良後,會有偌大名聲,連曹魏諸將都認可,說劉備這邊“名將唯羽”的原因了。

面對魏軍士卒攔路,馮習根本不管不顧,掄刀一掃,逼退魏軍後,根本沒有讓士卒趁勢擴大缺口,打開進攻通道的意思,而是僅帶着身邊的數個衛士,一路殺穿過去。

這是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兒,張郃吃飽了撐的去同情馮習。

這一路上猛打猛衝的,頂着魏軍士卒不斷劈來的環首刀,拼着身上多處受創,硬是衝到了距離張郃還有三十步左右的距離。

說實話,之前張郃是不太看得上馮習的,但這會兒,張郃至少也得承認,這個馮習,是條漢子。

不就是拼時間嘛,你敢拼,我就敢賭。

柳隱也在指揮士卒積極佈防,一時間也沒有功夫領兵去支援側翼戰場再者說了,馮習也很清楚,柳隱這人雖然領兵作戰能力有一套,但並不是武將出身,他的武藝,在這種亂戰中能自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你根本無法指望他親自領兵衝陣的。

但.張郃多少有點低估了馮習衝陣的決心。

反正大概率,是撐不到自己攻到張郃身前,逼迫張郃撤軍的。

而眼看着,側翼的魏軍已經完成了集結,馬上就可以對馮習軍的側翼發動進攻了。

同時,張郃看到自己的側翼部隊已經集結完畢,也沒忘了讓這些側翼部隊出擊,去重點突破蜀軍防線,不給蜀軍建立第二方向的機會。

該殺還得殺的。

加強對正面的進攻,尤其是圍攻張郃,讓張郃身處險地不信伱張郃還有這個膽略,繼續進攻側翼。

這個虧,馮習吃過的,根本不敢忘記。

只是,張郃對馮習的這個做法,卻是嗤之以鼻,根本不屑一顧。

這不是無雙割草的世界,馮習只帶着幾個衛士突陣而入,速度快是快了,但只要稍微有點阻礙,或者說張郃主動後撤一點,那馮習就只能戰死在魏軍的包圍之中。

因此,當張郃看到馮習居然只帶着幾個衛士衝陣的時候,也是一陣嗤之以鼻。

一旦讓魏軍真的開始進攻了,連馮習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側翼部隊能頂多久。

不過嘛.承認歸承認,欣賞歸欣賞,張郃可沒打算因此就放過馮習。

在張郃看來,馮習的衝陣,雖然很不理智,但在這種情況下,他能做出這樣的決斷,也能理解.最重要的是,這人到底還有一個作爲武將的血性。

之前自己可以退,是因爲自己還有退路.但如今,已經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了。

因此,張郃下令,繼續圍殺馮習,不要給馮習任何翻盤突圍的機會。

再說了,如果能一舉斬殺馮習的話,就可以狠狠的打擊大昌集蜀軍的士氣,蜀軍因此潰散而逃也說不定呢。

哪怕因此戰死,也比連敗三次後羞愧而死要好的多起碼傳出來,自己的名聲不至於太糟糕。

不管他怎麼廝殺,始終被魏軍圍困在一個小範圍內,並且這個包圍圈,正在越來越小。

我就讓你攻,不信你能短時間內撕開我的防線倒是你的側翼防線,我大概只要再進攻一次,就能以點破面的衝過去。

先不說這次大昌集保衛戰的重要性,就說說自己吧要是連這次都敗了的話,那自己可就是在五天內連續敗給張郃三次了。

可馮習的這個衝陣,目標就只有張郃一個人張郃在哪兒,他就盯着哪兒進攻。

爭取儘快擊破蜀軍,畢竟時間對自己很不利嗯?!什麼東西?!

張郃正在自己琢磨着怎麼發動進攻呢,突然看到一個黑乎乎直戳戳的玩意兒,直勾勾的奔着自己的上半身而來。

幾乎是憑着着這麼多年的戰場經驗和直覺,張郃下意識的側身閃避.可緊接着,張郃卻感到自己的右腿處傳來一陣劇痛。

好像右腿中箭了。

第76章 鄧艾去留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177章 決斷第292章 軍令狀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189章 置地第49章 大勝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357章 東三郡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265章 蝗災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739章 私宴第581章 切入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685章 考題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章 三國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390章 雜章第76章 鄧艾去留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26章 絕北道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159章 聯姻第571章 失守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49章 大勝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367章 花關索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882章 破城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577章 接應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07章 魯肅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729章 空城計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882章 破城第533章 善後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56章 學藝第1083章 登門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