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

其實吧,龐統也沒想過,自己怎麼就那麼巧的,巡江能遇到東吳大舉進犯。

這個真不在龐統的預料之內。

但問題是,在寬闊的江面上突然遇到,這種時候再躲,已經沒地方可以躲了。

這不是一艘小船,看局勢不對勁可以找蘆葦叢掩護躲起來.這是兩個船隊在江面上遇到,只要看到了,就根本沒地方可以躲。

而且就東吳軍那個一眼望不到頭的船隊規模而言,對方往公安方向過來,肯定不是帶着禮物過來友好拜訪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龐統稍微思索了一下,直接下令,對東吳的先鋒船隊發動進攻。

東吳先鋒船隊的將領,叫全端,是全琮的族弟,也是一員不錯的將領。

只是,比起全琮的文武雙全來說,全端其實更偏向於傳統武將,他的水戰陸戰能力都挺不錯,但在指揮作戰上,比全琮來說,還是差了點應變。

突然遇到對方的大股船隊,龐統只是稍微思考了那麼一下,就下令主動發起進攻,根本沒有去考慮什麼結果.要考慮也是打完了再考慮的事情。

而全端在突然發現自己意料之外的水軍船隊出現,卻陷入了一陣猶豫。

他要是個單純的猛將,這時候莽也不是不可以,但偏偏全端自認自己能力不比全琮差,他還真的思考上了,這支船隊的出現到底意味着什麼?!

是不是蜀賊早有防範?!這支船隊是從哪裡來的?!爲什麼那麼巧的就在自己發動進攻的當天攔路?!是不是需要及時告知身後的主帥朱然將軍?!

他想的那麼多,卻發現對方根本沒有任何猶豫的發動了進攻一直到龐統的益州水軍完全提速了,全端才反應過來。

然後就有點來不及應對了。

龐統的益州水軍天生佔據上游有利條件,順水而下,本來這在水戰中的優勢就極大,還讓龐統提前發動進攻.東吳水軍再想調整陣型和身位,搶佔有利位置,已經來不及了。

就這樣,全端的東吳軍先鋒水師,在這次戰役的第一次交戰中,全面處在下風。

但好在,全端帶來的先鋒水軍有五千人,人數佔優,戰船數量也佔優,再加上全端的先鋒軍距離朱然的主帥旗艦也不是很遠,朱然在得到軍報後立刻帶兵來援。

而龐統呢,也不希望自己的三千水軍陷入到東吳優勢水軍的包圍中,果斷下令撤退,這才結束了雙方的第一次交戰。

這次交戰的結果,以東吳水軍略有小挫,但漢軍不得不退守公安結束。

對漢軍來說,並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結果,但對東吳來說,朱然挺不能接受的。

之前藉口操練水軍,不停的在長江上來回遊蕩,本以爲可以放鬆公安守軍的警惕,現在看來,完全沒用。

最希望的偷襲戰是不可能出現了,必然是強攻戰。

而最讓朱然心懷不安的是益州軍和龐統的出現,是不是意味着,益州的兵馬,已經提前入駐了公安,甚至江陵?!

那麼,這次自己帶來的五萬人,真正要面對的敵人,到底是誰,又有多少兵馬?!

這種情報上的缺失,對於一場作戰來說,是最致命的.連對手的基本情況都沒有搞清楚的話,怎麼可能有獲勝的機會?!

有那麼一瞬間,朱然都想過,要不要索性藉口自己只是練兵,問責一番漢軍無禮偷襲,然後直接退兵算了.但可惜,這不可能。

先不說皇帝詔命必須要完成,就說花了這麼多的軍糧戰備,集結了這麼多的士卒出征.就這麼撤退的話,那不成了公費遊江了麼?!

戰爭可不是兒戲啊,這種理由,實在不能服衆,他朱然以後也別想再有單獨領兵作戰的機會了。

所以啊,不管益州兵是不是提前抵達了公安或者江陵,該打的仗,還是要打的。

況且,不打一下,根本無法得知,這到底是敵軍早有準備,還是在虛張聲勢.只有打了才知道。

因此,朱然快速的率領水軍跟上全端的前鋒部隊,並且在第一時間佔領渡口,封鎖龐統帶來的水軍營寨,阻止益州水軍再次出寨作戰。

同時,朱然也沒有忘記往江北派出警戒斥候部隊,防止江陵方向漢軍來援,對他進行前後夾擊。

Wωω✿ ttκǎ n✿ ¢O 雖然有水軍和長江天險的保護,應該不至於被漢軍打一個措手不及,但該防備的地方還是要防備的。

做好這些準備後,朱然領軍上岸,在公安城外十里處下寨,開始搬運帶來的攻城器械。

不同於以往攻城,這次爲了追求攻城的速度性,攻城器械是朱然直接在陸口造好,用船隊運過來組裝既可的,並不需要當地砍樹打造。

也就是搭着長江水運方便,公安又正好在長江邊上,否則稍微遠一點,這個事兒都實現不了.攻城器械太過笨重,裝上輪子也走不了太長的路。

這次朱然真的是吸取了太多的呂蒙的教訓,根本沒有指望可以不戰而下公安,提前做好了強攻的準備。

而面對這樣的敵人,龐統也不得不讚嘆一句.真將才也。

讚歎歸讚歎,敵人到底還是敵人趕緊找來駐守公安的李球,安排守城事宜。

現在的局勢,對公安很不利啊。

別看龐統帶着三千益州水軍提前到了公安,但實際上,這三千水軍一旦上岸,就不可能在東吳水軍的封鎖下,繼續出港作戰人家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

所以,龐統在領兵上岸後,基本已經拋棄了戰船作戰的可能,帶着水軍直奔公安城,充當守城陸軍作戰。

好在這年頭水軍陸軍的分別不是太大,無非就是陸戰能力強弱的問題,而在守城戰中,這個問題會被城牆的防護,縮減到差別不是太大的程度。

但問題是,當龐統帶兵進入公安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見到公安守將張任,他見到的,是武陵都尉李球。

李球出現在這裡,倒不意外,畢竟在北伐前,爲了儘量抽調荊州兵參戰,潘濬,李球等人奉命率兵北上,增加公安,江陵的防禦力量。

但.公安的正牌守將張任呢?!

“公義將軍自年初時,臥病在牀,如今.恐時日無多矣!”

這就是李球給出的答案。

再仔細一問,龐統才明白所有的前因後果。

自從三年前,劉璋在公安病故後,張任的精氣神,就越來越差。

再加上張任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了,在這個時代,怎麼也算是一員老將了.這個年紀,再遇到精神寄託去世,張任的衰老和大限,基本不可避免的到來了。

從四月份李球領兵抵達公安後,張任就開始陸續的把軍務交給李球去負責,自己常年在家養病不出,偶爾露面,也不過是爲了安定軍心,幫助李球掌握公安軍務而已。

最近一個月,張任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根據張任長子張林的說法,老頭子可能熬不過這個冬天去。

這種情況下,哪怕是龐統,也不好再去叨擾這位老將軍。

這位川中名將,不管他是爲了照顧劉璋,還是爲了大漢,他終究是守了公安近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裡,張任不是沒有升遷的機會,也不是沒有封侯的可能,但這些機會和可能,全都被張任一一拒絕了。

你不好說他到底是不是因爲心存故主,所以才拒絕了升遷和封侯,但就算是,衝着他這份對主的忠心,朝廷都不能必須對他加以尊重。

沒有哪個皇帝希望自己的臣下是個不忠之人,因此,哪怕張任忠的人不是皇帝,不是朝廷,該有的尊重還是要給到他的。

更何況,人家真的替你守了十年的公安城,拒止東吳的窺視,這已經是很對得起大漢和朝廷了。

因此,龐統還是代表朝廷,去看望了一下張任,表達了慰問,並且私底下向張林承諾縱使張任不願意接受朝廷封賞,可這個爵位,始終是朝廷欠張家的。

這個承諾,龐統是八分真,二分假.承諾是該給的,這是對張任功勳的獎賞,但這個時候這麼說,龐統也有穩住張林的意思。

畢竟,張任鎮守公安十年,公安守軍上下都非常佩服張任的爲人,這時候張林要是假借張任的名義乾點什麼,龐統和李球兩個外來者,在威望上肯定是沒法跟張任相比的。

穩住內部,纔有對外守住的可能。

畢竟,公安城內,加上龐統帶來的三千人,也只有八千守軍而已。

援軍,龐統已經派人去催了,但不管是宜都郡的宗預,還是巴東郡的陳到,要率兵抵達公安,短則十天,長則十五甚至二十天。

這段時間內,必須要靠着公安的這八千守軍,堅守住東吳軍數萬人的進攻。

穩定軍心,非常必要。

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85章 考題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49章 吳王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93章 投石機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753章 餿主意第1123章 撤軍第251章 調人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1204章 猶豫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583章 搶時間第724章 人選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79章 準備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46章 回府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658章 投誠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430章 任免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273章 開山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048章 戰備第391章 調人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38章 油江口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563章 圍堵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533章 善後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968章 遷都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89章 救援魏延第159章 聯姻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870章 夜襲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398章 出兵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553章 調兵第1154章 鏖戰第38章 《隆中對》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1180章 衛氏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486章 衆議第243章 爭議